学术投稿

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对妊娠的意义

李伟

关键词:体重指数, 体重增长, 妊娠, 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孕产妇的关注度的提高,加上孕妇体力劳动减少、孕期营养摄入过多使孕妇的体重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体重过多增长对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母婴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妇产科学综合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孕期控制体重,这对于改善全民健康素质、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率等方面的意义重大.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单纯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3.3%,参照组为81.7%,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作者:陈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组给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提升情况及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提升率是6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中,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可推广应用.

    作者:田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住院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留取清洁中段晨尿标本检测方法,分析中段尿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 .使用Excel对计数资料用株数、构成比及相对比进行描述.结果在分离出的6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44株(65.67%),革兰阳性球菌18株(26.86%),真菌5株(7.46%).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3株,49.2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病原菌有13株,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9株.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位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氨苄西林(68.18%)、复方新诺明(43.18%)、环丙沙星(38.64%);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妥布霉素、阿米替星、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结论 T2DM合并尿路感染耐药率高,临床应按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控制滥用抗生素已迫在眉睫.

    作者:杨德龙;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内科临床思维在消化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消化疾病诊治中大内科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组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方式诊治,给予观察组患者大内科临床思维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疾病诊治中大内科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民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老年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炎老年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中出现好转的患者共25例,总有效率为80.65%,且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PaO2、PaO2/FiO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兴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其中首发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初发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复发组).分别对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患者的复发病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复发组在年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以及发热症状上与初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中,复发组中比例低于初发组的为饮食因素(酗酒、暴饮暴食)和肠道疾病(P值分别为0.027、0.005);在高血脂症和胆道疾病中复发组比例均高于初发组(P值分别为0.003、0.001).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寻出确定病因且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贾国青;李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其临床合理用药的方式.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要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48例,对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方式,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的主要成分、患者的用药方式及自身体质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在48例行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本次研究临床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以肝肾功能损害、皮肤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呼吸系统损害等为主,5种注射液致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后均恢复健康.结论 合理地选择药物、正确掌握药物使用的方法 、了解药物适应证及范围是减少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我院应致力于降低中药注射剂在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从医护人员与注射剂本身着手.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急症,其症状较为严重.目前,临床尚不十分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正确的诊断是科学治疗、提高患儿预后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以及兰索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5例、C组40例,其中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B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C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成本效果及敏感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E为18.37,B组C/E为7.99,C组C/E为15.10,B组患者C/E低;假设药品费用降低10%进行敏感度分析,A组C/E为16.54,B组C/E为7.19,C组C/E为13.59,B组患者C/E低.结论 对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静脉注射较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有着更好的药物经济学价值.

    作者:梁志国;李相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对妊娠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对孕产妇的关注度的提高,加上孕妇体力劳动减少、孕期营养摄入过多使孕妇的体重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体重过多增长对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分娩方式、母婴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妇产科学综合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孕期控制体重,这对于改善全民健康素质、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发病率等方面的意义重大.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雌激素类药物在乳腺癌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乳腺癌治疗中抗雌激素类药物他莫昔芬(TAM)与托瑞米芬(TOR)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比情况.方法 通过计算机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辅以手工检索等,依据纳入标准,对有关TAM和TOR对乳腺癌治疗的对照试验进行搜集,并行Meta分析.结果 对照试验终纳入50篇,共有患者2781例,其中未描述抽取方法30篇,采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法20篇;50篇研究对分配隐藏均未提及.统计结果:①计算总生存率:对1年、3年总生存率进行报道的研究共20篇,患者997例,其中TAM组492例,TOR组505例,进行Meta分析:TAM组与TOR组1年、3年总生存率无差异(RR=1.00,P>0.05);20篇有5年总生存率的报道,患者共1120例,其中TAM组549例,TOR组571例,进行Meta分析:TAM组与TOR组5年总生存率有差异(RR=1.07,P<0.05);10篇对雌激素受体阳性者治疗后5年总生存率进行报道,患者共664例,其中TAM组322例,TOR组342例,进行Meta分析,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对比5年总生存率,具明显差异(RR=1.06,P<0.05).②不良反应:相较TOR药物,TAM有更多头痛、虚弱等不良反应;相较TAM,TOR致心肌梗死、血栓栓子事件等严重不良反应率居更低水平,而其有与TAM相似的轻度不良反应率.研究示,TOR和TAM均可导致阴道流血流液、子宫息肉、子宫内膜增厚等症状,且二者在阴道上皮组织和子宫内膜上所发挥的雌激素作用一致.③生存质量:对患者生存质量详细描述的文献20篇.采用ECOG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纳入患者共1120例,TAM组(62.9±3.3)分,TOR组(64.2±3.5)分,认为两组生存质量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进展期乳腺癌患者,采用TOR药物治疗,有与TAM药物一致的近期效果,但远期效果TOR更为理想,TOR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较TAM低,两种药物就生存质量而言,具相似性.在远期效果及安全性方面,TOR更占优势.

    作者:陈艳;李东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山莨菪碱治疗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疗效分析

    目的 对盐酸山莨菪碱在治疗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方面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促进产程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办法观测产程,观察组则采取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结果 对照组产妇水肿消退、宫颈软化以及宫口全开时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占58.89%,观察组剖宫产率占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的患者实行盐酸山莨菪碱治疗,可以有效消退水肿,对宫颈起到软化作用,从而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减少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杨露;杜世华;李燕;桑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治疗及其新进展

    近些年,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行早期宫颈癌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如何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作为当前主要研究的重点,对于此问题,众多学者存在争议,本文就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行讨论,对比分析手术方式,评估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效果.

    作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盆腔炎作为一种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果未获得有效治疗,会表现出诸多疾病后遗症.盆腔炎后遗症有慢性盆腔疼痛、异位妊娠、不孕等,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迁延不愈等特点,对妇女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孙利娟;郑庆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诱导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准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降到60以内的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插入喉罩时的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具有药效快、副作用小、术后容易苏醒、可控制麻醉深度等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香花;张生茂;段伟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思南县3147例孕妇MTHFR及MTRR基因检测结果分析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思南县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关键酶基因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还原酶(MTRR)A66G位点基因检测情况,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级评估,研究遗传因素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3年12月~2016年6月思南县3147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基因位点进行评估其遗传风险,在10个月后对每例进行追踪回访,了解基因检测评估结果 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3147例孕妇叶酸代谢障碍基因进行检测,其评估结果:未发现风险1268例,占40.3%;低度风险261例,占8.3%;中度风险1075例,占34.2%;高度风险543例,占17.2%.每例均在妊娠终止或分娩后进行追踪回访,总的出生缺陷率为3.53%.结论 思南县孕期女性MTHFR与MTRR基因检测各级风险不一;基因检测评估结果与出生缺陷无相关性.

    作者:毛万成;田敏;李丽;张羽霞;陈燕;陈绍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患者角度对比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

    目的 从患者角度就经鼻内镜内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ND-DCR)与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EXT-DCR)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对2013年~2016年的30例进行过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END-DCR患者15例,EXT-DCR患者15例.以术后溢泪缓解为手术成功,患者就术后疼痛、术后溢泪缓解情况,以及如果必要是否愿意再次接受同样的手术方式进行作答.结果 15例END-DCR和15例EXT-DCR患者术后溢泪症状均消失(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DCR组患者术后第1周疼痛较EXT-DCR组更轻.所有END-DCR组患者均认为如果再次选择,仍会选择END-DCR术式.而EXT-DCR组患者仅40%患者表示愿意会仍然选择EXT-DCR术式.结论 END-DCR和EXT-DCR有着相似的手术效果,但笔者更推荐患者行END-DCR.因其较EXT-DCR术后早期疼痛更轻,同时大多数患者也更乐于接受没有疤痕遗留的手术方式.

    作者:郭斌;刘勇;刘玉芳;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及成本.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累计纳入93例.A组治疗药物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观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与药物费用.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A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8例、17例与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19例、14例与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A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药物费用为611.4元,B组为508.5元.A组与B组患者成本效果(C/E)的比值分别为6.52与6.93,A组成本效果比值相对较低.结论 本次研究显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综合优势更加突出.

    作者:玛尔江·巴哈提别克;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在心绞痛症状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心电图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相比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春和;纪中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铝碳酸镁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炎Ⅰ号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观察组患者胃痛、纳差、痞满、嗳气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国伟;王文昌;张焕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