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军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牡丹江市神经精神病院服用抗精神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15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益肝灵,1次4片,每日3次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药物均能有效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治疗6周和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肝功能ALT、AS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用于治疗抗精神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李献斌;张洪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发生纵行全层裂开,深达肌层,裂口已形成梭形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痛苦.随着日常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肛裂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首先概述了肛裂的症状与病理改变,分析了肛裂的发病因素,综述了肛裂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海龙;董成;徐玲;韩艳庆;李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测在婴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5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经鼓膜检查为正常的30例(60耳)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均行声导抗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鼓室导抗图异常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反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6耳中有34耳记录到鼓室压、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其中鼓室压≤-150 daP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声导抗检测中,对鼓室导抗图、声反射、鼓室压、声导纳值等客观指标进行多角度综合性分析,有利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对降低漏诊、误诊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英来;逯素艳;高永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安全性以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与观察组(采用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两组各30例患者,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二氧化碳气腹后10 min(T2)、30 min(T3)及麻醉苏醒拔管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观察患者术后停药即刻四个成串刺激(TOF)恢复至0.9的患者例数;观察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过程均平稳、顺利,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停药即刻TOF≥0.9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术中可控性好,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镇痛效果良好,达到的术中镇静更为满意,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缩短,苏醒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麻醉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李玉坤;王存斌;刘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药学三级查房工作模式与普通药学查房模式的应用效果,并且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药学查房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药学三级查房工作模式进行干预.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低于观察组的9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药学查房模式对比,药学三级查房工作模式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排石颗粒联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0例予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消炎、利尿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基础上联合口服排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相近.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加用排石颗粒口服的治疗方式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硬膜外麻醉组75例实施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组7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下肢骨折手术镇痛效果、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感觉时间、麻醉用药量、不同时间患者疼痛评分.结果 腰-硬联合组下肢骨折手术镇痛总有效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感觉时间短于硬膜外麻醉组,麻醉用药量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切皮、骨性操作和缝皮阶段腰-硬联合组疼痛评分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高,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阻滞完善快,可减少用药量,加速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的疗效.方法 以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0例.其中,参照组单纯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3.3%,参照组为81.7%,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喜炎平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
作者:陈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药膏方,又称膏剂、膏滋,它是一种以中医辨证理论、个体治疗需求为基础,以备料、浸泡、煎煮、浓缩等诸多工艺为程序,以滋补、保健、治疗为主要功效的常见中药治疗剂型.在临床中医治疗过程中,中药膏方对儿科、内科、外科等科疾病均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但若膏方的制备过程、工艺不合乎规定标准或存在应用及服用不当的现象,则会降低膏方的药效,甚至还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因此,了解膏方的制作流程、制备工艺要点、临床应用情况,有助于规范膏方的制备过程、保证膏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袁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铝碳酸镁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炎Ⅰ号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观察组患者胃痛、纳差、痞满、嗳气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国伟;王文昌;张焕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97.8%)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甘露醇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周晓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临床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2例AP患者为试验组,将其分为重症AP(SAP)6例,中度AP(SMAP)16例,轻度AP(MAP)40例;3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入院1 d、3 d、5 d抽取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PCT、C反应蛋白检测,入院1 d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 PCT在入院当天即出现升高,MAP、SMAP和SAP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5 d后SAP组与MAP组PCT有显著差异(P<0.05);发病小于24 h时,MAP组CRP水平虽然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1,P>0.05);发病48 h以后,MAP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6,P<0.05),MAP与SAP组相比,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P<0.05).结论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临床风险评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早期预测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MODS的发生、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赖力;焦玉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缬沙坦作为通用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对比舒张压与收缩压.结果 经过不同药物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侯坤;包敏;任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利福平治疗恙虫病的疗效.方法 对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5例恙虫病患儿给予利福平口服,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心电图;治疗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25例全部治愈,部分患儿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结论 利福平治疗恙虫病安全有效.
作者:郑凌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总有效率、输血量、止血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凝血酶联合治疗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明显,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患者的出血停止时间.
作者:胡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测定微量白蛋白尿的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收集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疾病史、生活方式、体重、身高、血压水平、实验室指标等资料,对比三组血压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微量白蛋白尿与血压相关性.结果 三组血压、BMI、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61,P<0.05);微量白蛋白尿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73,P<0.05).结论 女性人群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存在正相关,干预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可以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临床药学效果.方法 选用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200例,并对患者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以及应用后血压的控制情况,包括患者使用降压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服用缬沙坦73例,血压达标52例(71.23%);使用卡托普利49例,血压控制较好者35例(71.43%);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者43例,血压达标31例(72.09%);使用贝那普利者11例,血压达标6例(54.55%).使用美托洛尔12例,达标7例(58.33%).吲达帕胺7例,达标5例(71.43%).使用呋塞米4例,达标3例(75.0%).患者的舒张压达标率明显高于收缩压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降压药能够改善其血压水平,舒张压的控制效果优于收缩压.
作者:杨绍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注射剂,提高中成药注射剂应用水平,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抽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干预前后的医嘱300份,比较分析干预前后临床用药的情况.结果 2016年8月前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60份,占40.0%(60/150);2016年8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经药师干预后,抽取中成药注射剂处方医嘱150份,其中成药注射剂处方不合理7份,占4.67%(7/15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干预中药注射剂规范使用效果显著,大大促进了中成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作者:陈钧;施辉;顾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其中首发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初发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复发组).分别对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患者的复发病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复发组在年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以及发热症状上与初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中,复发组中比例低于初发组的为饮食因素(酗酒、暴饮暴食)和肠道疾病(P值分别为0.027、0.005);在高血脂症和胆道疾病中复发组比例均高于初发组(P值分别为0.003、0.001).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寻出确定病因且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贾国青;李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近些年,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行早期宫颈癌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如何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作为当前主要研究的重点,对于此问题,众多学者存在争议,本文就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行讨论,对比分析手术方式,评估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效果.
作者:朱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