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山莨菪碱治疗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疗效分析

杨露;杜世华;李燕;桑琳

关键词:盐酸山莨菪碱, 活跃期, 宫颈韧厚水肿, 分娩
摘要:目的 对盐酸山莨菪碱在治疗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方面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促进产程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办法观测产程,观察组则采取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结果 对照组产妇水肿消退、宫颈软化以及宫口全开时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占58.89%,观察组剖宫产率占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的患者实行盐酸山莨菪碱治疗,可以有效消退水肿,对宫颈起到软化作用,从而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减少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断指再植临床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究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断指成活再生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断指再植治疗的5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不同断指部位、断指时间以及断指保存情况下的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结果 55例患者(67只断指),断指成活57只,总成活率为85.1%.远节断指再植成活率较中节、近节断指高,断指后6 h内进行再植的患者其断指成活率高于6 h以上再植的患者,手指离断后受到低温保存的患者其断指再植成活率高于未受低温保存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后应尽早(6 h内)接受治疗,且断指应低温下保存,再植手术中注意肌腱、血管及神经的接合,从而保证术后断指的成活和功能恢复.

    作者:彭显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山莨菪碱治疗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疗效分析

    目的 对盐酸山莨菪碱在治疗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方面的疗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促进产程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办法观测产程,观察组则采取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结果 对照组产妇水肿消退、宫颈软化以及宫口全开时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剖宫产率占58.89%,观察组剖宫产率占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活跃期宫颈韧厚水肿的患者实行盐酸山莨菪碱治疗,可以有效消退水肿,对宫颈起到软化作用,从而有效促进产程进展,减少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杨露;杜世华;李燕;桑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其中首发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初发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复发组).分别对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患者的复发病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复发组在年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以及发热症状上与初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中,复发组中比例低于初发组的为饮食因素(酗酒、暴饮暴食)和肠道疾病(P值分别为0.027、0.005);在高血脂症和胆道疾病中复发组比例均高于初发组(P值分别为0.003、0.001).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寻出确定病因且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贾国青;李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检查,研究组予以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81.8%,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54.5%,且研究组患者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效果显著,敏感性高,诊断价值优于CT.

    作者:张郎杰;程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药学干预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药学干预方法 .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药学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从性评分、药物费用和用药干预满意度、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等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 药学干预组用药干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药学干预组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学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依从性评分、药物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药学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药物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

    目的 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分型和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院接受鼻内镜术治疗的10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分析不同分型的临床效果和随访复发率.结果 本组103例患者中,治愈75例(72.8%),好转21例(20.4%),无效7例(6.8%);按照临床分型,Ⅰ型和Ⅱ型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均高于Ⅱ型、Ⅲ型(P<0.05);随访6~12个月,Ⅰ型、Ⅱ型无复发,Ⅲ型有4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效果良好,复发率较低,但和临床分型存在密切关系,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

    作者:陈小平;杨丰;瞿光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观察组30例患者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功能更好恢复.

    作者:顾署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使用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8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单纯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联合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肛门排气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Visick评分分级即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胃穿孔患者给予单纯修补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梁廷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特征及其光疗效果研究

    高胆红素血症属于临床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给新生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脑病.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间接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为蓝光照射治疗.常用的照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间歇蓝光照射,另一种是持续蓝光照射.不同的光疗方式的疗效有所区别.本研究主要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光疗效果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探究

    目的 对踝关节扭伤的患者给予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牵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症状积分情况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情况和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踝关节扭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显著缓解疼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宇;王吏;孙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呼吸内科治疗的8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肾功能及炎症改善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较对照组的75.61%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WBC、CRP、ALT、AST、BUN、Cr明显较对照组改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效果优于万古霉素,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水平,提高肝肾功能水平,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对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慢病毒将CXCR4-pIRES2-EGFP重组质粒转染给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选取CXCR4 mRNA表达高的细胞株作为后续实验的对象,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将不做任何处理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正常对照组,将转染空质粒的CXCR4基因高表达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空白对照组,将转染siRNA质粒的含有CXCR4基因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归为干扰组;比较三组细胞CXCR4基因表达蛋白的能力、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 成功获得了含转染CXCR4基因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挑选A2株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成功获得了含干扰CXCR4基因表达的Balb/c-nu小鼠骨肉瘤细胞株细胞,三组细胞CXCR4基因表达水平、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从低到高的顺序均为干扰组、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RNA靶向沉默CXCR4基因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梁鼎天;李泉旺;黄金兰;张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缬沙坦作为通用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对比舒张压与收缩压.结果 经过不同药物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侯坤;包敏;任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肛裂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发生纵行全层裂开,深达肌层,裂口已形成梭形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痛苦.随着日常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肛裂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首先概述了肛裂的症状与病理改变,分析了肛裂的发病因素,综述了肛裂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海龙;董成;徐玲;韩艳庆;李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精神药物的医院管理与使用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某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及医院管理现状,为保证精神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借鉴经验.方法 选取某院精神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精神药物使用情况、预后情况、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医院对精神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结果 150例患者均采用精神药物治疗,其中精神分裂症112例,分裂样精神障碍15例,躁狂症13例,强迫症5例,抑郁症5例.使用频率较高的精神药物主要有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其中有12例采用改良电抽搐治疗.患者住院时间为16~185 d,平均(66.4±16.3)d.单独用药63例(42.00%),两种药物联合治疗51例(34.00%),三种及以上药物联合治疗36例(24.00%).首次住院患者43例(28.67%),二次住院患者35例(23.33%),三次住院患者72例(48.00%).结论 某院精神疾病患者主要为重症反复住院的患者,联合用药多于单独用药患者.对精神药物加强管理,严格分类,明确精神药物使用适应证,对医务人员进行精神药物使用知识宣传教育可以保证精神药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效果.

    作者:李志春;曹玉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在治疗新生儿皮炎湿疹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盐酸氯环利嗪乳膏对新生儿皮炎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皮炎湿疹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氯氟舒松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新生儿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对新生儿各类皮炎湿疹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新生儿各种临床症状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氯环利嗪乳膏治疗新生儿皮炎湿疹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体征,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峰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4年收治的8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根据分娩后不同用药预防方法,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40例,研究组采取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对照组仅采取催产素预防,对比两种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各时间段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用药前后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催产素用药简单方便,成本低,作用时间持久,效果佳,可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宫缩乏力性出血.

    作者:刘亚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内科临床思维在消化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消化疾病诊治中大内科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消化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以1:1分为观察组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方式诊治,给予观察组患者大内科临床思维诊治,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疾病诊治中大内科临床思维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民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进展

    和普通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更高的几率发生代谢异常,并且精神分裂症很有可能是引发代谢综合征的一项危险因素.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导致其体质量增加,还可能会造成胰岛素抵抗和血脂血糖水平的异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代谢异常的可能性,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医师不仅要注重专科治疗,还要注意预防代谢综合征,适当采取干预措施对其高危因素加以控制.

    作者:牛学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硬膜外麻醉组75例实施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组75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下肢骨折手术镇痛效果、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感觉时间、麻醉用药量、不同时间患者疼痛评分.结果 腰-硬联合组下肢骨折手术镇痛总有效率高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感觉时间短于硬膜外麻醉组,麻醉用药量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切皮、骨性操作和缝皮阶段腰-硬联合组疼痛评分低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高,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阻滞完善快,可减少用药量,加速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