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通阳为主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临床观察

王越;成媛媛;刘彩兴

关键词:老年, 抑郁症, 补肾通阳法, 舍曲林片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通阳法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因子分的评分变化.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2、4、8周的HAMD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的HAMD阻滞、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四类因子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补肾通阳为主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肛裂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肛裂是指肛管皮肤发生纵行全层裂开,深达肌层,裂口已形成梭形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生活上带来很大痛苦.随着日常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肛裂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首先概述了肛裂的症状与病理改变,分析了肛裂的发病因素,综述了肛裂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海龙;董成;徐玲;韩艳庆;李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其中首发急性胰腺炎患者97例(初发组),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53例(复发组).分别对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复发性急性胰腺患者的复发病因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复发组在年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以及发热症状上与初发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中,复发组中比例低于初发组的为饮食因素(酗酒、暴饮暴食)和肠道疾病(P值分别为0.027、0.005);在高血脂症和胆道疾病中复发组比例均高于初发组(P值分别为0.003、0.001).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寻出确定病因且有针对性的治疗,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贾国青;李春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观察对象来源于社区2014年1月~2016年1月糖尿病门诊就诊的患者,且所有的观察对象均确诊为T2DM,且血脂异常,符合上述要求的患者一共有67例,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平均分到A组、B组中,A组33例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B组34例患者则是在服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之上,加用辛伐他汀,所有患者均要求在开始服药前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血脂,治疗3周后再次测量上述指标.结果 经过3周的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66.67%、B组为97.06%,B组总有效率显著的优于A组;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均有了明显的变化,但B组的改善情况比A组更加的显著(P<0.05).结论 对于T2DM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之上,若加用辛伐他汀,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刘玉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价值.方法 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采取自愿原则选取56例,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时予以瑞舒伐他汀,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予以辛伐他汀.结果 经过对应性方法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hsCRP、TC、LDL-C、HDL-C以及T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均较为显著,瑞舒伐他汀抗炎降脂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石明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4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同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4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漂移管温度60℃,增益10.结果 红景天苷、大花红天素、紫丁香苷和草质素苷在73.59~1471.8 ng(r=0.9998)、81.52~1630.4 ng(r=0.9996)、78.73~1574.6 ng(r=0.9998)、6.65~133 ng(r=0.9995)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5、99.33、99.67、100.06(n=9),RSD(%)分别为1.95、1.72、2.28、1.98.结论 该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无干扰,可作为检测大花红景天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迪;周悌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观察组给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提升情况及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提升率是60.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中,黄斑区格栅样光凝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可推广应用.

    作者:田秀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采取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92例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CML患者,分为加速期12例,慢性期65例,急变期15例,均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治疗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CHR、MCyR、CCy以及CMoR,以慢性期高,急性期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各临床分期患者1、3、5年OS率、PFS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其中以慢性期高,其次为加速期、急变期.结论 对于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获得较高的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率,但对于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疗效较差.

    作者:师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缬沙坦作为通用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百令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对比舒张压与收缩压.结果 经过不同药物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血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侯坤;包敏;任海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检查,研究组予以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81.8%,对照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54.5%,且研究组患者的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效果显著,敏感性高,诊断价值优于CT.

    作者:张郎杰;程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婴儿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测在婴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30例(5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经鼓膜检查为正常的30例(60耳)健康婴儿为对照组,均行声导抗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鼓室导抗图异常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反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6耳中有34耳记录到鼓室压、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其中鼓室压≤-150 daPa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导纳值及中耳共振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声导抗检测中,对鼓室导抗图、声反射、鼓室压、声导纳值等客观指标进行多角度综合性分析,有利于婴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早期诊断,对降低漏诊、误诊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英来;逯素艳;高永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出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以及HDL-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的降脂效果更好,且不良反较少.

    作者:顾柏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致宫腔和宫颈粘连的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人工流产术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无痛人工流产术其优势在于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无痛的治疗环境,大程度降低手术引起的疼痛及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人流方式.但因此而导致的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问题较为突出,属于远期并发症的一种,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正常生殖功能等造成影响.因而,做好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就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宫腔和宫颈粘连的药物防治方法 、效果等进行综述.

    作者:刘双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及成本.方法 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要求,累计纳入93例.A组治疗药物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B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观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与药物费用.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A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8例、17例与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显效、有效与无效的例数分别19例、14例与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A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药物费用为611.4元,B组为508.5元.A组与B组患者成本效果(C/E)的比值分别为6.52与6.93,A组成本效果比值相对较低.结论 本次研究显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综合优势更加突出.

    作者:玛尔江·巴哈提别克;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对其NIHSS评分、B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与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对其NIHSS评分、BI评分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张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益肾填精法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益肾填精法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的临床效果,为解决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激素敏感性不强、并发症风险高、愈后复发等问题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从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和中药辅助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肾填精法结合西药对激素依赖型肾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并通过对相关脏器的温和调养,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朱荣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收治的84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阶梯组,各42例,常规组应用抗生素常规治疗,阶梯组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阶梯组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8.6%,阶梯组的总有效率为92.9%,阶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阶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阶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情况少.

    作者:王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益气豁痰逐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中医益气豁痰逐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抽取来院就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益气豁痰逐瘀法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试验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益气豁痰逐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效果显著,切实可行.

    作者:姜伟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观察组30例患者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闭合复位腕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能促进患者功能更好恢复.

    作者:顾署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哮喘的效果

    目的 对哮喘患者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效果.方法 选择7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经由本院治疗的哮喘患者,将其以投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及用药前中后的FEV1指标情况.结果 用药1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FEV1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中及用药后两组患者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FEV1指标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者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效果突出,可提高临床效率.

    作者:李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铝碳酸镁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炎Ⅰ号方,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予以统计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观察组患者胃痛、纳差、痞满、嗳气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赵国伟;王文昌;张焕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