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李晓兰;杨清
我院于2001年正式加入唐山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07年加入唐山城镇居民基本医疗 保险,2008年与唐山周边县区签订新农村合作医疗关系,成为三个医疗保险的定点医院.
作者:陈淑琴;袁志美;王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本研究是观察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4例,用分组治疗的方法,即21例患者用常规的方法治疗, 23例患者选择奥曲肽治疗,然后观察和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 示,比起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负作用.结论 研究认为,临床上运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是比较安全有效和可 靠的,应该成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
作者:王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不仅是全体人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由于所受的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并指出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信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药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效,是我国传统医药学中的滋补良药.随着养生观念的普及,何首乌及其制品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何首乌中毒病例也时有发生.2004~2008年,我院急诊共收治何首乌及何首乌药酒中毒患者7例,均治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吕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从1976年Shavelson将自我概念区分为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以来,学业自我是自我概念研究的重点之一.心理学家对学业自我的概念,模型及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综合以前的研究,从年龄和性别的维度上阐述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对学业自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孙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从词源学的角度看,俄语医学术语与希腊语、拉丁语密切相关;从术语构成的角度看,俄语医学术语具有基本的词素意义和句法模型;从命名的角度看,俄语医学术语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命名类别.对俄语医学术语的这些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医学院校学生术语语言能力的形成、对专业语言的掌握.
作者: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244名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同一性过程问卷的测量,初步调查分析中国人成人早期的同一性状况.结果 显示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在4种自我同一性状态类型上,延缓型人数多,少的是早闭型.婚姻状况变量上,已婚者承诺得分显著高于未婚者,探索得分显著低于未婚者.性别变量上,男性探索得分显著高于女性.
作者:陆敏;姚本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其传统治疗是用肝酶诱导剂口服和双面兰光箱照射,但其疗效差且应用不便,我科近几年来用瑞士进口BiLiBed兰光床为主联合肝酶诱导剂、中药静滴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世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后康复护理. 方法对21例关节镜下前叉 韧带重建手术后康复护理作回顾性分析.术后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功能训练和护理,出院指导和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病例术前症状消失,关节稳定性 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 本组21例应用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曾湘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将569例不同程度代谢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和非下肢血管病变组,分析血尿酸在不同代谢异常状态下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缺血病变的关系.结果 在缺乏其它代谢因素影响时,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缺血病变有一定联系,但并非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缺血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鲍缦夕;邹大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甲状腺肿物是外科常见病,大部分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女性多发.外科手术是常见和可靠的治疗手段,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可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作者:姚建英;申素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和5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TT).结果 正常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和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颈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D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为(425.91±59.48)×10-3,较正常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早期显示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DTT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蕾;刘国利;王大维;陈延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特需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且由于这些病人的职业、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各异,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做好这部分病人的健康教育显得龙为重要,现就实施中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柳英;张桂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56例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72~97岁.病变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占70%,右半结肠癌占25%.20例术前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45例行根治性手术,10例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术后6例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其中3例手术后死亡.全组随访1月至8年,5年存活率52%.结论 老年人结直肠癌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是重视围手术期的检测和处理后手术死亡率并未增加,术后5年存活率仍可达50%以上.因此,对老年人结直肠癌积极的临床诊治不能忽视.
作者:方军;王昌顺;孙嘉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肛瘘术后对切口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30例外口距离肛缘大于4厘米以上的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以及马蹄型肛瘘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后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术后加强对封闭负压引流的管理,落实专科护理措施.结果 30例肛瘘术后患者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每5~7天更换引流装置1次,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4.5天.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肛瘘术后切口,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防止大便污染切口的优点,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本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冬梅;李晓兰;杨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克莱因抛弃了弗洛伊德传统的本能内驱力模式,在儿童心理治疗的领域提出了全新的客体关系理论,这种关系模式强调母婴关系是塑造儿童内部心理世界及影响以后成人关系的根源.文章回顾了国外客体关系的研究起源和理论发展,重点介绍了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治疗阶段,后探讨了这一理论对我国临床心理治疗的研究意义.
作者:刁山菊;施剑莉;方双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效果明确,但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为 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学习其它医院的经验,在术前准备中加用甲状腺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小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人体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 .遗传、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子 ,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发生的作用早已形成共[1],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的危险因子进 行1年的生活、行为干预来评价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作者:崔海东;李勇;薛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合用在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52例急性重度发作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治疗包括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治疗组同时给予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静滴,连用3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加用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静滴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重症哮喘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合用疗效是安全肯定的,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疟疾并发性葡萄膜炎的诊断依据、血中疟原虫数量与眼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及治疗.方法 在刚果开展眼科临床工作期间,共接诊各类葡萄膜炎病225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进行血液涂片疟原虫(+~++++)确诊疟疾.共确定为疟疾并发的葡萄膜炎患者共134例(187眼),均由眼科与内儿科医师协同诊治处理,经积极的抢救治疗,疟疾得以控制并治愈,葡萄膜炎治疗视力恢复情况良好.现对疟疾并发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34例患者中男性59例,年龄(5~48);女性75例,年龄(3~45);<12岁的儿童84例.患者就诊时校正视力从光感至5.0.187眼中前葡萄膜炎109眼,中间葡萄膜炎31眼,后葡萄膜炎4眼,全葡萄膜炎43眼,.48眼前房出血,15眼视网膜出血,21眼玻璃体出血,22眼不同程度瞳孔后粘连,5眼前房积脓,,并且视网膜与脉络膜都有不同程度病变,视力下降明显.确诊后按公斤体重给予双氢青蒿素口服,重症者合用蒿甲醚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眼部采取散瞳、皮质类固醇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随诊3个月,血液涂片疟原虫检查阴性,眼部未见活动性病变为治愈.校正视力≥5.0者158眼,0.5~0.8者27眼,<0.5者2眼.结论 疟疾是世界流行范围广的传染病之一,对人体危害极大.由疟疾引起的葡萄膜炎在非洲等疟疾盛行的国家较为常见,症状轻重不一.在诊断上首先要与其他葡萄膜炎进行鉴别,并且要与内儿科医生协同治疗.诊断、治疗及时准确是争取病情得到良好愈后的前提.
作者: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