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7~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赵江花;吴晓伟;姚海针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情况,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分布科室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09年不动杆菌临床分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89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以痰标本为主,占83.6%,其次是分泌物6.2%;对常用抗菌药物(除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米诺环素、阿米卡星外)耐药率均大于70.0%,且耐药率有逐步升高趋势,多重耐药率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率逐年增高,应引起重视,,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药治疗.
中国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人流术的18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无痛人流术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方法,给药后约30s即可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没有痛苦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我院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180例,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了相关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0例患者,年龄18~48岁,体重40~70kg,ASA Ⅰ~Ⅱ级,自愿终止妊娠的产妇,妊娠时间41~59天,身体无异常.

    作者:张碧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9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其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9年6月发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治愈9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解剖变异、病变程度、术者的责任心和技术因素是LC致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加强术者的责任心,解剖清晰,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胆道损伤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以达到满意的预后.

    作者:刘建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头电针联合中药治疗焦虑抑郁性神经症960例体会

    抑郁性神经症是以情感低落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神经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一组综合性疾病,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此类患者日趋增多.近年来,采用头电针联合中药治疗焦虑抑郁性神经症96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白亚军;欧阳素亮;白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参龙宁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脑钠素(BNP)、血液流变学影响

    目的 初步评价参龙宁心胶囊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血脂、BNP、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门诊或住院患者8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日1次口服以及参龙宁心胶囊,4粒,日3次口服;对照组选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mg,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血脂、BNP、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4%,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脂、BNP、血液流变学均明显改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参龙宁心胶囊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型)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项颗;赵丽华;孙莉;赵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400例孕妇微量元素浓度变化分析报告

    妊娠时母体血液生化发生各种适应性改变,除血容量,内分泌物质与激素等变化外,同时伴有铜、铁、锌、钙、镁等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1].而微量元素的改变对母体新陈代谢调节更为重要.孕妇微量元素缺乏,过量或比例失调可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我们随机选择400例正常孕妇为检测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孕妇血清中Fe、Cu、Zn、Ca、Mg,5种元素的浓度.探讨其缺乏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沈秀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卡孕栓联合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软化宫颈及镇痛的疗效观察

    人工流产是妇产科为常见的手术,但机械的扩张宫口会给病人带来生理的创伤,从而引起心理的改变使病人产生一种恐惧感.因此,做好人工流产术前工作极为重要.卡孕栓是一种广泛用于妇产科的具有多种临床用途的前列腺类新药,在计划生育.取环术前.宫腔镜术前软化宫颈,增加宫体肌张力等方面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利多卡因是常见的麻醉药物,在人流术中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涂抹宫颈口达到局部浸润麻醉,具有镇痛作用,也给育龄妇女在人工流产中减轻了痛苦.

    作者:霍春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纤溶功能变化的观察

    目的 了解步长脑心通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患者血清纤溶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82例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2单纯给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在常规西药治疗和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2个月,两组于治疗前后对其血清P-选择素(P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1) 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治疗组1治疗前血清Ps、PAI和vW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清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治疗前血清Ps、PAI和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血清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步长脑心通对LVH患者的纤溶功能紊乱的改善作用较单纯给常规西药效果好.

    作者:潘兴寿;李天资;蓝景生;黄照河;陆克兴;陆高翔;陆启峰;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

    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对于依恋的研究已经逐渐地由婴幼儿的研究焦点发展到成人依恋的研究,与他人的依恋关系影响到个体成长中心理的发展.文章通过综述我国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我国,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有着较强的相关,而在心理健康的某些具体症状上,如抑郁、孤独感等更是与成人依恋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关系显著.

    作者:贾艳贤;祁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经腹用于卵巢癌术前筛查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用于卵巢癌术前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所有病例于剖腹探查术前1周内行经腹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性质由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分别计算PI和RI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结果 恶性肿瘤的PI显著低于良性肿瘤者,能达到高阳性预测率的PI和RI界值分别为0.92和0.64,其PI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分别为88.2%和93.2%,RI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术前诊断卵巢癌的方法之一.

    作者:陈光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血脂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颈动脉斑块(carotid plaque,CP)阳性患者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6例高血压CP阳性患者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并与53例高血压CP阴性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 高血压CP阳性组其TC,TG, 和LDLC均值分别为5.79±1.34(mmol/L),2.64±1.78(mmol/L)和3.64±1.43(mmol/L),较高血压CP阴性组高(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也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结论 高血患者均有脂质代谢紊乱,其中高血压CP阳性患者血脂水平改变较高血压CP阴性患者更为显著,脂质代谢高度紊乱是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蓝家富;李天资;梁烨;潘兴寿;黄照河;蓝景生;陆高翔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癌患者2年生存率观察

    目的 判断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14例患者做肝动脉栓塞化疗术2次,氩氦刀冷冻术1次,对照组25例患者予以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观察指标入院治疗后,随访比较两组病人自入院日算起2年的存活率.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2年存活12例(85.71%),对照组2年存活2例(8.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氩氦刀冷冻术治疗巨块型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覃祖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MSCT扫描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胃肠道穿孔上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为胃肠道穿孔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 8例患者中,胃穿孔3例,十二指肠穿孔2例,小肠穿孔2例,结肠穿孔1例.MSCT表现腹腔内游离积气、积液、炎性渗出、穿孔部位局限性肠壁增厚和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结论 MSCT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消化道穿孔,对部分患者的穿孔部位及病因有提示性诊断价值,对手术有指导意义.

    作者:罗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激素、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养阴润肺解毒方,观察治疗前后肺炎评级变化、主要症状起效时间、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组主要症状起效时间、肺炎评级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IL-6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水平更明显(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放射性肺炎患者血清IL-6水平.

    作者:冷际琴;甄洪亮;尹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的研究与应用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感染常见的耐药致病菌之一,因而快捷可靠的分型方法对采取的有效感染控制措施和MRSA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十分重要.本研究以73株MRSA临床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对其耐药的决定基因mec区域高变区(HVR)进行多态性研究[1],并测定16种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值.为MRSA感染治疗选药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实验依据.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和社区感染的常见的细菌之一.

    作者:李桂珍;陈雪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指征,分析如何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率为0.22%,主要指征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DIC、巨大子宫肌瘤.结论 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严重产后出血抢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及对术中产后出血病人进行积极处理等能有效降低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从而提高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欧小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自发性结肠穿孔治疗体会(附16例报告)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处理体会.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自发性结肠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发病前有便秘史15例;合并糖尿病1例;冠心病并房颤1例;乙状结肠癌2例;1例为小儿患者;1例同时发生2处穿孔;1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自发性结肠穿孔临床少见,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发生于小儿者罕见.主要原因为:慢性习惯性便秘.好发部位乙状结肠,术前误诊率高,及时恰当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减张缝合对刀口愈合有利.

    作者:李献兵;田净净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肺栓塞28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28例肺栓塞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探讨肺栓塞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资料.结果 除有1例因延误诊断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27例均好转出院,救抢成功率96.24%.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预防出血和健康教育,对预防和减少肺栓塞患者治疗中的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红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脑教育护理对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全脑教育护理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160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全脑教育护理,14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包括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视觉再认、图片回忆、数字广度和100倒数至1(100-1)检测等项目,根据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分数变化来判定全脑教育护理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组MMSE、视觉再认、图片回忆、数字广度和100-1治疗前分别为22.59±3.42,6.59±3.96,6.23±3.91,5.66±3.43,5.86±4.32(分),治疗后分别为26.12±2.34,8.67±3.27,7.86±4.12,7.75±3.14,8.33±4.76(分),均较治疗前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所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图片回忆外,其它观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脑教育护理能有效改善血管性患者认知障碍的功能.

    作者:韦柳青;潘兴寿;蓝景生;李天资;陆克兴;黄连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

    麻醉药品是医院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药品作为持续、有效的镇痛药,我国允许在医疗、科研和教学机构中正当使用并保证供应.但是,吸贩毒人员为了牟取暴利,利用麻醉药品精神依赖的副作用,将其转化为毒品伺机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非法猎取.为此,满足病人对镇痛药的合理需求,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从源头上杜绝麻醉药品的非正常流失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已势在必行,也是医院必须对麻醉药品加强管理,防止麻醉药品外流的主要部门和环节.管好用好麻醉药品是对医疗机构考核的首要指标之一.本文拟对此做一些探讨.

    作者:孟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低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建立缺氧模型,MTT法检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时间(0、12h、1d、2d、4d、6d、7d)的增殖情况.结果 急性缺氧期内,hMSCs增殖被抑制;此后出现增殖,与对照组比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150μmol/L COCl2作用24h出现显著增殖(P<0.01).结论 缺氧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促进hMSCs增殖.

    作者:宋玮玮;白海;王存邦;鱼丽莉;欧剑锋;赵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中国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药学会 陕西省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