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义;周恩亮;吴兴玉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精治疗新牛儿暂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并与45例常规治疗患儿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大于对照组(68.89%),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丽;包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肠结核误诊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肠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等为主,需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结肠镜加活检、手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诊断,28例非手术治疗治愈,4例因误诊或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行手术治疗.结论:肠结核的误诊率较高,X线胸片、CT、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培养检查、钡灌肠、结肠镜等是有效检查方法,确诊后抗结核治疗,若出现并发症考虑手术治疗.
作者:张长欣;向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树突状细胞作为机体内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1].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在趋化因子受体介导下树突状细胞发生迁移,在建立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由于树突状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改变,使大量树突状细胞在损伤的靶器官内异常聚集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对树突状细胞表达的趋化因子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研究的深入,也使从树突状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受体为切入点,认识和治疗自身免疫病成为可能.
作者:韩晓文;侯国存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探讨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老年病,但其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如遗传、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和疾病状态.我国由于膳食结构不够合理,人均每日钙的摄入量仅为身体需要量的一半.因此,合理的膳食,提高钙的摄入量,以及适当的运动和接受光照都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如果能从儿童和青少年做起,就能大大提高年轻时期的峰值骨量,就会推迟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年龄,减轻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程度,从而达到防止骨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莉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已有不少报道,并发症是公认的影响因素之一[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出血患者病例,从临床护理的角度总结并发症种类及护理措施,旨在指导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08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症78例占72.2%;死亡17例占21.79%,脑疝合长消化道出血8例,脑疝合长糖尿病2例,肺部感染2例,急性肾功能障碍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4例.
作者:柴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胰岛素治疗是1型糖尿病治疗的中流砥柱,但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来帮助达标,启用胰岛素和调整治疗方案的技能在基层医疗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其中包括治疗达标,提高技能,胰岛素类似物和帮助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我调整胰岛素剂量.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指标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胎儿窘迫产妇71例临床资料.结果:临产前诊断者25例,潜伏期诊断者15例,活跃期诊断者10例,第二产程诊断者21例;分娩方式剖宫产43例,阴道助产19例,自然分娩9例;羊水Ⅰ度混浊8例,Ⅱ度17例,Ⅲ度14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3例,复苏良好,无并发症;重度窒息7例,1例因复苏失败死亡.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应采取多指标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之关键;一旦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根据产程进展选择分娩方式,剖宫产及阴道助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奇正消痛贴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外上髁炎患者1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糖皮质激素局部痛点注射.治疗组在局部注射的基础上外贴奇正消痛贴治疗,二周后观察疗效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在以往应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的基础上加用奇正消痛贴外用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亚红;赵红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脑内血肿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测定30例脑内血肿的长、宽、层面;分别应用多田公式及CT Volume软件人工体积算法;两组体积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内血肿的两种计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 Volume软件人工算法更具准确性.
作者:陈耿春;李阳;田卓斌;郭文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泌尿系患者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泌尿系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心理情绪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泌尿系患者护理模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素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奇正消痛贴膏治疗骨科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奇正消痛贴膏外敷至患者痛处.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41例,显效26例,有效10,无效3例,其中发生局部过敏反应3例,显效率为83.75%,总有效率为96.25%,不良反应发生率3.75%.结论:奇正消痛贴膏对骨科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经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与阴道镜下活柃在筛查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12月21日~2009年8月21日在我院妇产科门诊检查的1891例患者行液基细胞学(TCT)筛查,对其中210例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给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共检出阳性涂片210例,占11.11%,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19例,占6.2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6例,占4.0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例,占0.74%,鳞状上皮细胞癌(SCC)1例,占0.05%.LSIL,HSIL,SCC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6.67%,78.57%,100%.结论:TCT检查与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检查符合率高,具有重要的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有效的产后出血护理方法.方法:对产后出血实施有效的预防加心理护理6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0例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出血时间2 h以内的30例,2 h以上的30例,产后2 h以内平均出血量500 mL~2500 mL,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实施有效的预防加心理护理,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是一种手术后的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延迟为主要临床表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称为胃术后胃无力症.我院近10 a来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14例.
作者:张克莉;史秀红;关亦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腹腔镜下鞘膜内子宫切除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1.5±24.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45.8±65.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1.5)d.结论: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保护器官功能.
作者:贾政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2001年以来运用微波热凝加鼻炎合剂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郑世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和舒适的状态,减少和降低不适的程度.
作者:席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女性盆腔结核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炎症之一,常继发于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腹膜等器官的结核.由于本病病程缓慢,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忽视.
作者:李辉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2003年11月~2009年5月共收治14例19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有19髋施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大78岁,小36岁,平均52岁.单侧15例,双侧2例(该患者双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左髋Perner分型IV度,但无关节炎性反应状,未行手术).手术采用瑞士PLUS公司的Zweymuller双锥面螺旋臼假体、德国LINK公司SPII骨水泥全髋假体、美国ZIMMER生物型伞髋、Depuy公司的S-ROM(R) Modular Hip System和CORAIL(R) Hip System行人全髋关节置换.结果:1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5 a,平均38.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完全消失,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随访Harris评分65~96分,平均89分,患者满意度为96%.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吕志平;杨峻;刘江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文叙述了我国结核病的现状,探讨了基层卫生单位预防结核病的措施,为基层地区人群预防结核病提供了有利的指导.
作者:韩宗岐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