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

常娟

关键词:营养干预,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配合护理
摘要: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营养干预及护理配合进行临床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102例患者平均划分为51例对照组和5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观察组在药物、运动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饮食进行调整,控制食物摄取热量、体重、血压、胆固醇和血脂,将糖类、蛋白质、脂肪按照比例配合改变患者血糖、血脂,另外补充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水份.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情况、BMI、血压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饮食合理控制减少患者不规范摄入营养物质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并防御心血管并发症.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静脉炎为常见病,发病率很高,若治疗不当会直接影响输液治疗、有的累及深静脉和并发肺栓塞的可能,从而导致截肢或危及生命.因此探讨预防、护理静脉炎很有必要.方法:资料来源于2010年10月~2011年2月,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出现静脉炎17例,对其发生静脉炎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护理,利用国际静脉炎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治疗效果,总结预防、护理静脉炎的佳护理方法.结果:在我们护理治疗的17例静脉炎患者中,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5例患者输注普通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林等)导致,6例患者输注刺激性药物(如氯化钾、浓氯化钠等)导致,5例患者输注刺激性药物(如氯化钙、浓氯化钠等)导致,1例患者输注利福霉素钠导致.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17例静脉炎患者均治愈;一例患者穿刺处有脓包经外科引流后治愈.结论:静脉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很多静脉炎可以预防,尤其是医疗护理不当引起的静脉炎,选择合适的血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高浓度及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护理均能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正确的护理是治疗静脉炎的有效途径.

    作者:廖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裂孔疝临床诊治

    目的:总结食管裂孔疝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手段,结合胃镜检查可确定食管裂孔疝的类型,采用内科或手术治疗可治愈.

    作者:詹晓娟;连清娜;戴益琛;陈章兴;谢军培;曾伟;林园园;桑巧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咯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大咯血是呼吸科临床的常见危重症,抢救与护理措施不当均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五年住我科的大咯血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大咯血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除护士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知识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大咯血及窒息先兆,综合运用一般护理、咯血护理、休克护理及心理护理多种护理措施,可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陈春梅;田月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现代研究概况

    黄连和吴茱萸配伍使用已有悠久历史,<圣济总录>载甘露散,由黄连和吴茱萸按2∶1比例组成,主治暑气为病.<丹溪心法>专用黄连与吴茱萸6∶1比例组成左金丸[1],用于清肝泄火.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的不断发展,在黄连吴茱萸配伍的化学研究和药效研究方面已有不少研究结果.

    作者:孙万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耳穴埋豆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中的应用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的时间逐渐延长,其生存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1,2]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超过60%,远远超过北京市中老年健康常模.MHD患者失眠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药物治疗能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且起效快,但多数催眠药物都有耐受性和依赖性,不易被MHD患者接受.近年来,我院采用耳穴埋豆治疗MHD患者的失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输液患者选择护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输液患者选择穿刺护士的原因.方法:对2011年6月-12月份在本科室输液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180例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选择穿刺护士的态度及选择穿刺护士标准.结果:约有40%的输液患者在输液时会选择穿刺护士,其中以护理师职称以上,工龄5年以上的护士被选择率高于低年资护士.结论: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常存在失误,分析原因,有必要对患者选择护士的现象进行适度控制,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保证护理队伍的阶梯建设.

    作者:黄秀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三种不同年龄阶段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年龄阶段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分为出生后2个月至6个月,6个月至12个月,12个月以上三个年龄阶段,采用4-5号泪道探针,粘膜麻醉后,止动,充分扩张泪小点,将泪道探针按泪道解剖特点,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穿破隔膜及泪鼻管后,拔出探针,接0.9%的生理盐水冲洗,边推药边退针,以患儿出现吞咽动作或呛咳出冲洗液为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具有小儿泪囊炎的典型症状,经泪道探通术治疗后,出生后2个月至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泪囊炎,方法简单、省时、损伤小,方便,患儿家属易接受,出生后2个月至6个月行泪道探通术相比其它年龄段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作者:何宏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肿瘤化疗病人静脉输液的护理

    静脉输液疗法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已被普遍的应用于临床.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刺激性、反复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时间过长以及长时间输液等因素,不可避免的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致使药液渗漏,引起静脉炎,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可造成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重者可造成皮下组织坏死以及深部组织如肌腱和关节损伤,甚至造成功能障碍.现将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于萍;邓太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溢血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护理指导

    目的:掌握脑溢血后遗症病人的康复护理,使病人自理能力提高或恢复.方法:回顾分析18例脑溢血后遗症病人康复效果,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岁,合并右侧肢体瘫痪8例,左侧肢体瘫痪4例,双侧肢体瘫痪6例.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结果:无一例发生禄疮,其中12例一侧瘫痪有10例能自己下床活动,自己洗脸,进餐生活自理.4例双侧瘫痪的病人能在轮椅上自己进餐等,其语言障碍功能都明显恢复.结论:对脑溢血后遗症病人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病人自理能力提高或恢复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金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护士长素质和管理艺术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医院护理队伍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肩负着护理业务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学、制定规划、资源调配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因此,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

    作者:王志云;王秋玲;罗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指标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的效能分析

    目的: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评价超声造影指标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的效能.方法:对50例患者67个乳腺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灶均获取病理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诊断模型,应用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结果:得出诊断纤维腺瘤模型:P=1/[1+e-(-0.77+1.83X1+2.63X2+1.61X3-0.15X4)],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4,取临界点0.59时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约登指数(YI)分别为84.8%、91.2%、8.8%、15.2%、0.76,认为该模型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

    作者:王菁;蒋天安;厉竟;陈立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致死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死亡的关系.方法:对本院收治138糖尿病死亡病人进行分类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0例,死于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意外5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死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1例.结论:糖尿病较非糖尿病人死亡率明显增加.

    作者:朱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助产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与防范对策

    医院产科的特殊性质和环境,决定了助产护理工作是一项多环节、高技术、高强度、高风险、节奏快、责任重、压力大的一项工作.它关系着生命个体的安全、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及人类生命质量的高低.医护工作者在工作中要面对许多危险因素,经常处于易暴露、易感染的高风险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产房工作的高度职业风险性,采取必要的、周全的风险防护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从而更好的保护产妇及人类新生命的安全.

    作者:李曙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脑梗死患者便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脑梗死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开塞露塞肛治疗便秘,试验组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开塞露经肛门注入直肠治疗便秘,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比较,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塞露保留灌肠通便法,可大大提高通便成功率,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儿童烧伤原因及其收治情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我科自2006~2011年共收治14岁以下(含14岁)烧伤儿童946例,占全部收治烧伤病人的34.12%,现将儿童烧伤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王丽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慢性乙肝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研究对慢性乙肝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作用.方法:将慢性乙肝患者98例进行分组教育,干预组49例,采用全程的规范化健康知识教育;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临床知识讲解.对两组教育效果采用相关知识问卷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49例中,21例为掌握,24例为了解,4例为不了解,总知晓率达91.8%;对照组49例中,4例为掌握,12例为了解,33例为不了解,总知晓率仅32.7%.干预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全程的规范化健康知识教育,可让患者充分了解并掌握有关该病的基础知识.一方面可促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主动接受护理指导,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另一方面使患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自觉的避免那些不利于本病的因素,以预防复发,从而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湿疹2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临床确诊为慢性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双盲法做治疗,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加氯雷他定颗粒10mg,每日1次,有继发感染时加抗生素.两组均外用卤米松软膏,两组均治疗10-20天.结果: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湿疹中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加氯雷他定颗粒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温婷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目的: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方法:对60例经宫腔镜术后病检证实、术前经过阴道彩超检查及复查过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52例,符合率为86.6%,其中l2例经过月经干净后复查确诊.结论:要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应该了解病史和临床症状;充分利用阴道彩超检查;掌握子宫内膜息肉等内膜异常疾病的声像图诊断;动态观察,多次复查;选择增殖期检查变.

    作者:蔡少佳;林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1O u加入生理盐水快速静脉点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胎盘娩出后给益母草2 ml肌肉注射.分别观察产后2 小时、24 小时的出血量.结果:产后2 小时和24 小时出血量,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多,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缩宫素联合益母草使用,可以加强子宫收缩的强度防治产后出血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杜淑清;邵利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治疗7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52-74岁之间,女性37例,年龄在56-81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5例,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入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2例患者,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9%,对照组35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4.3%.结论: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加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蒙之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