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治疗7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蒙之清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常规治疗, 美托洛尔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52-74岁之间,女性37例,年龄在56-81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5例,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入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42例患者,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9%,对照组35例患者,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4.3%.结论: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加美托洛尔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5例),对照组(5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另外康复组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康复治疗,对每例患者分别在入选时、第2周、第4周后进行ADL的测试.结果:康复组3次评价Barthel指数(BI)分别为26.34±10.43,43.12±10.15,58.46±13.09:对照组分别为:27.03±11.26,42.32±12.32,46.24±11.24.两组间前两次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变化均数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O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ADL的提高.

    作者:李生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婚检中开展孕检重要性的探讨

    目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作者:刘海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膀胱憩室癌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86岁.因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半月来院就诊.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尿常规镜下红细胞(++++),未见管型,脓球,白细胞.超声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未见占位性病变及结石.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过度充盈,壁欠光滑,于膀胱右后壁见一大小约6.16*3.43cm囊性无回声区与膀胱相通,通道口宽约0.92cm,其内见一大小约4.43*2.52cm的团状类强回声,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基底部宽大,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CDFI示类强回声肿块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排尿后,膀胱中度充盈,囊腔未见明显缩小.前列腺5.0cm*3.7cm*4.7cm,内腺前后径3.1cm.

    作者:郑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结合吸入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吸入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哮喘缓解期100例按照随机开放对照原则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均积极去除病因与吸入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自拟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结合吸入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福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86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饮食生活习惯更加多样化,高营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对劳动强度的减轻,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血糖导常的群体越来越多.如何早期发现并准确监测血糖异常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能够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但许多研究表明,单纯的血糖测定波动较大,它只能代表即时血糖水平,均属短期血糖控制监测方法[1].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指血液中和葡萄糖结合了的一部分血红蛋白,反映的是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空腹以及胰岛素治疗等影响.我们对86例我院就诊者进行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HbA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检测,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血糖的监测价值.

    作者:李静;西新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脑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多发生于大脑半球(占80%),少数在脑干和小脑(占20%).本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中老年人常见病,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与脑动脉硬化并存,其他少见的原因有脑内动脉畸形,动脉瘤,脑肿瘤.血液病.持续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硬化形成微动脉瘤加上脑内动脉外膜薄弱,大脑中动脉与其发生的深穿支_豆纹动脉解剖上呈直角,当血压急骤升高时,血管破裂血液溢而形成血肿.

    作者:敖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Th17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病理学作用

    炎症性肠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因与免疫系统的异常活跃及免疫调节功能低下有关.尽管对于炎症性肠炎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但是临床及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某些T细胞亚群相参与了该炎症的进程.传统的观点认为,Th1和Th2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与炎症性肠炎的发生有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炎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起颖;闫鹏;白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海岛地区3514例冠心病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07-2011年冠心病病人收治情况,对冠心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心血管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11年所有冠心病病例3514例,从年龄、性别构成、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且60岁以上是冠心病的高发年龄.结论:男性是冠心病防治的首要重点人群,同时要加强青年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作者:倪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提高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79.10%.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西韶;李碧云;韩劲草;黄霖;张学文;赖莉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菌株亲缘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A)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从2009年4月至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20株MDR-ABA,用K-B法测定鲍氏不动杆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54种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和多种化合物外排泵基因以及可移动遗传元件,对该20株的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讨论其亲缘关系.结果:聚类分析20株MDR-ABA菌可分三群.A群菌株不携带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B群菌株携带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C群携带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但不携带aac(3)-Ⅰ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菌株亲缘性分析结果表明MDR-ABA可克隆传播,并致医院感染流行.聚类分析较脉冲场凝胶电泳更能准确反映菌株间亲缘关系.

    作者:陈月馨;李爱东;董慧娟;罗雪香;周敏;曾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骨蜡在脊柱内固定手术的巧用

    医用无菌骨蜡采用蜂蜡、凡士林等为主要原料,并对蜂蜡进行提纯精制而成.该制剂中各成分比例适当,且融合效果好,具有适宜的细度、韧性、任意涂嵌性,是一种常用的堵塞性止血剂,广泛应用于颅脑外科、心脏外科、骨科等手术中的骨断面止血.

    作者:刘燕梅;李莲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常规检验对胸片阴性的咳嗽患者的诊治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血常规在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半年来因咳嗽就医的门诊病例,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观察x线胸片检查阴性的咳嗽患者血常规的变化规律.结果:全组38男20例,女18例,年龄12-66岁,平均42.95岁,急性咳嗽8例,亚急性咳嗽8例,慢性咳嗽22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占5.26%,白细胞总数降低者占15.79%,在正常范围者占78.95%;而中性粒细胞低于50%者占15.79%,在正常范围者占71.05%,单个核细胞高于正常者占23.68%,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占52.63%.本组咳嗽患者中支气管炎或过敏、支气管哮喘和非特异性病原菌感染占前3位,无使用抗生素的确切指征,抗生素使用不当占18.42%,有使用抗生素指征者仅5.26%;其中支气管炎或过敏10例,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或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支气管哮喘9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1例服用高血压服用ACEI类降压药;各类咳嗽患者临床特征各异.结论:血常规在不明原因咳嗽患者的门诊诊疗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鉴别价值.

    作者:杨晓东;王廷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T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增高,医疗器械的不断人性化及完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提高留置针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卢雨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期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实施孕期乳房按摩来改善乳房缺乳问题,提早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在我院顺产分娩前接受过孕期乳房按摩的孕妇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顺产分娩未曾接受过孕期乳房按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的孕妇在36周始每天进行乳房按摩1次,37周后做乳头按摩.对照组不作乳房、乳头按摩.观察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分娩一周内奶胀发生率,产后42天乳腺炎的发生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时间早,乳汁分泌量多,奶胀、乳腺炎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高(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产前教育,孕期实施乳房按摩能使泌乳时间,泌乳量达到理想要求,乳房并发症低,纯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

    作者:谢爱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脑梗死患者58例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20对照组例,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15mL治疗,对照组给予灯盏花20mL注射液20mL治疗,两药物同样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一次,15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韦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5例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引流管护理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35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护理,除了按照泌尿系结石常规护理外,还加强了对术后引流管及留置导尿管、双J管、肾造瘘管的护理.结果:35例病人,治愈30例,治愈率85.7%,好转5例,好转率14.3%.通过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可早期发现问题,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金崇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试论沟通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医护人员耐心倾听、细心服务等与受检者在健康体检中有效的沟通,帮助受检者及早消除身体安全隐患,缓解医检紧张关系,避免医疗纠纷发生,为受检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治疗研究

    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疾病因传播速度快、且尚无预防疫苗、又无有效治愈办法,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艾滋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研究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安美花;安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中的作用

    目的:全面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当中的作用,有效提高孕产妇保健知识水平.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孕产妇426列,将这426列孕产妇按照是否参加健康教育分为两组:参加健康教育组和未参加健康教育组.然后将两组孕产妇妊的娠情况和相关结局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孕产妇及其家人能够有效的掌握相关孕产知识和护理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使孕产妇具有良好的分娩结局.结论:健康教育是实现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目标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玉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烧伤患者一般都是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意外的,在病情稳定后患者便产生了心理障碍.烧伤患者不分男女、老少,均易引起患者功能障碍、容貌及器官缺损、畸形等,都会给烧伤患者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将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