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邓李琼;李映霞;蔡淑梅

关键词: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非心脏性并发症, 观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心脏性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心包填塞、穿刺口出血、血肿等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272例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病人实行术前护理干预,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积极处理,注意穿刺口情况及术肢末稍循环.结果:经过严密观察病情,细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术前护理干预,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减少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1例,立即给予胆碱酯酶复能剂,洗胃,更衣,应用阿托品,吸氧,补液等.彻底清除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病情观察,特别是采用大胃管洗胃后再留置小胃管维持24小时-36小时进行持续定时洗胃.结果:本组31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抢救成功,没有一例死亡.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者要彻底清除毒物,洗胃方法正确,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加强病情观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练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50g葡萄糖激发试验筛查妊娠糖尿病的价值

    目的:确定口服50克葡萄糖激发试验(50-gram glucose challenge test,50g GCT)检测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测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孕24至28周在我院做50g GCT的孕妇,按照是否存在葡萄糖不耐受的危险因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GCT>=7.2mmol/L(130mg/dl),作2小时-75克口服糖耐量试验(2 hour-75 gram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2h-75g OGTT),并分析试验检测的血糖值.结果:试验组362人,对照组874人.试验组发现了48例(13.3%)妊娠糖尿病,对照组为76例(8.7%),(P =0.816),本研究的总患病人数为124例(患病率10.1%).筛查值为7.2mmol/L和7.8mmol/L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相似,而7.2mmol/L的特异度为64.8%,7.8mmol/L的特异度较高,为78.1%,但这没有统计学意义(P =0.619).结论:50g GCT所用的血糖阈值应该取7.8mmol/L,因为与7.2mmol/L相比,它有高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度.24至28孕周做50g GCT,一小时后如果静脉血糖水平低于7.8mmol/L,GDM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作者:孟宪玲;李丽莎;牛丽;罗凯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危重症婴幼儿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依赖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危重症婴幼儿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依赖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0例,术后均给予ICU常规护理,经口气管插管通气后产生呼吸机依赖.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脱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脱机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危重症婴幼儿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依赖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长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防治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1O u加入生理盐水快速静脉点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胎盘娩出后给益母草2 ml肌肉注射.分别观察产后2 小时、24 小时的出血量.结果:产后2 小时和24 小时出血量,对照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多,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缩宫素联合益母草使用,可以加强子宫收缩的强度防治产后出血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杜淑清;邵利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免疫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目前,手术治疗常是前列腺癌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常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生物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两种专门对付癌细胞的专项功能细胞,经GMP标准试验室进行活化和增值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在有效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修复、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不给肿瘤细胞转移的机会.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增强患者体质,提升患者自主抗肿瘤免疫能力,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恢复起着很大作用.

    作者:姜晓艳;巩越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护患交往与沟通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者的特殊关系,护患交往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情感因素有关,在护患交际中,护士只要有耐心、体贴患者,应用得当的交流沟通技巧,就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吴丽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9例艾滋病死亡原因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以便进一步改进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9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 AIDS死亡患者同时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以口腔和肺部真菌,肺孢子菌肺炎,细菌性肺炎为主,64.1%的患者死于呼吸衰竭,10.26%的患者死于重型肝炎,大部分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结论:呼吸衰竭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

    作者:唐坤伦;杨凤;赵川;李毅;王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奉贤区老年护理病房患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奉贤区医疗机构中老年护理病房收治的患者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确保老年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选择2012年2月28日之前入住奉贤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的2449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2449例患者中辖区内病人1057例,占43.16%,市区和外省市1392例,占56.84%(P﹤0.05);患者年龄大,身患多种疾病,平均2.39种/人,生活较难自理,住院时间长,普遍存在着治病兼养老心态;医保超指标,影响医疗费用的正常结算;有些护理病房的实施陈旧,存在着一些隐患.结论:加强老年护理患者的管理与准入,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应用,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水平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和生命质量的改善.

    作者:俞玲丽;唐天明;孙伟民;刘森林;赵幼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研究

    本文将2009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在山东省煤炭泰山疗养院就诊的50例CO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多种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42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痊愈,5例患者症状减轻,2例患者呼吸衰竭,1例患者气道阻塞窒息死亡.

    作者:陈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2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164例非老年冠心病患者和1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的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老年冠心病Hcy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组和非老年冠心病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组Hcy水平高于非老年冠心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冠心病组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鄢化章;林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5 例,通过粒细胞刺激因子200ug皮下注射一日两次,连续四天,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第五天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分离单采.在DSA下股动脉穿刺,经肝动脉将单采的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通过加强采集前后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出院指导,观察疗效.结果:通过加强采集前后及术前、术后的护理、宣教指导,患者住院期间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通过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随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通过加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实验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微粒的来源及相关因素,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一次性侧孔针注射器、一次性斜面针注射器在治疗室环境及净化操作台上,在加药与不加药条件下逐瓶检验计数微粒数,每组各50例比较产生的微粒数,观察何种情况可减少微粒的产生.结果:在治疗室环境下穿刺瓶塞可明显增加液体中微粒数(P<0.01),同时加药可导致微粒数激增(P<0.01).而在净化操作台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在相同情况下,侧孔针注射器穿刺瓶塞可减少橡胶塞微粒的产生(P< 0.01).结论:采用侧孔针注射器溶药、加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斜面针注射器,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中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操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孙应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益处.方法: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96例,全部采用全身麻醉,镜下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术、输卵管内胚胎取出术、卵巢内胚胎清除术,术后1~3 d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3~5 d可出院.结果:腹腔镜下手术成功率为97.9%,手术平均时间(38.9±7.5)min,术中平均出血(8.7±1.5)ml,术后排气平均时间(10.1±1.4)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0±1.0)d,术后并发症1.04%.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为广大患者推广使用.

    作者:梁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发性肌炎的护理体会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病因不清的以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痛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肌病,系肌组织自体免疫反应性,横纹肌呈现广泛性炎性和变性改变.多数学者认为PM和DM发病与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因素有关[1].典型多发性肌炎病例通常是亚急性起病,病前可有低热或感染,亚急性至慢性进展,导致近端肌无力和肌萎缩,以肢体近端和肢带肌明显,常伴有肌肉压痛,肌酶谱增高,根据临床表现、肌酶谱、肌电图或肌肉活检确诊[2].其发病率一般为0.5~8/10万,如能长期坚持治疗预后良好,若不能坚持正规治疗易继发肌肉萎缩无力或瘫痪.

    作者:林桂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10名儿童保健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检验培训前后儿童保健人员执业能力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后,保健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讲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讲解、仪器操作、人际交流、环境条件的满意度都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执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并且满意度明显改善,这为儿童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陈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创通气时间长短对COPD急发病人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时间的长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发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4例COPD急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3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10天,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d及第7d查动脉血气,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表现,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2组患者的气促改善,辅助呼吸肌动用减轻,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增加.血气指标:PaCO2 PaO2、PH改善,2组无差异性(P>0.05).治疗10天后,2组的血气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无创通气对COPD急性发作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的延长与效果呈正相关.

    作者:黄展芬;任见珍;成林媛;黄汇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外来器械的管理

    目的:规范外来器械的处理流程与管理方法:建立<外来器械管理制度>,成立管理团队结果:完善了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器械的灭菌质量,实现了质量可追溯性结论:提高了医疗安全,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邵兴芳;王建华;官长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保健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发病状况,探讨与其相关的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口腔保健工作和龋病防治工作、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病率提供参考.方法:按龋病调查标准,对800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龄组患龋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母乳喂养时间、甜食习惯、奶瓶中加甜食、每天吃零食次数、较晚建立刷牙习惯及母亲文化教育程度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与诸多因素有关,及早识别及阻断相关患龋因素,对预防和控制学齡前儿童龋病的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玲;韦晓玲;彭美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目的: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方法:对60例经宫腔镜术后病检证实、术前经过阴道彩超检查及复查过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52例,符合率为86.6%,其中l2例经过月经干净后复查确诊.结论:要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应该了解病史和临床症状;充分利用阴道彩超检查;掌握子宫内膜息肉等内膜异常疾病的声像图诊断;动态观察,多次复查;选择增殖期检查变.

    作者:蔡少佳;林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八卦象数疗法的临床应用

    数字化时代,默念一组象数配方可以治病、健身,神奇吗?不可思议吗?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成千上万的各类疾病患者,通过默念象数配方,奇迹般地康复了,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于瑞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