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玉梅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将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对照组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66%,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姜宾;于连科;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的50例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后采用持续麻醉镇痛泵,自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舒芬太尼组,B为芬太尼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A 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B 组,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大于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大于A组、神经系统如嗜睡、瘙痒没有区别.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由于有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舒芬太尼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必要时配备呼吸监测的仪器.
作者:刘永臣;张顺利;刘景彬;温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慢性神经性疼痛的微创外科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对168例慢性神经疼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经皮射频热凝术、慢性脊髓电刺激等方法进行治疗.在采取恰当的外科治疗措施的同时,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术前注意心理干预,术后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支持和关心,指导正确用药,对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颜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等多方面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重视优质护理.结论:人人参与护理安全管理,重视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珠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00名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路径知识缺乏;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结论:对护理人员应加强培训力度,护理管理者应提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视力度
作者:艾艳;杨玲;于翠香;季平;邹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糖尿病是指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改变,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逐渐减少,而代之以营养失衡引起的疾病逐渐增多.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84年我国对14 个省市30万人口(1-70岁)调查统计,糖尿病发病率0.67%.1995年对19个省市25万人口(1-70岁)调查统计,糖尿病发病率为2.57%,而到2007年3月全国约有5000万糖尿病患者,患病率为5%,极大影响了人们健康.尤其是糖尿病的一系列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心脑血管病变,直接威胁着生命所以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对糖尿病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任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肠梗阻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和胆道急病,居第三位.随着对肠梗阻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提高和治疗方法的改进,治疗结果明显改观,但病情严重者,如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相当高.肠梗阻的处理,特别是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处理,仍然是临床棘手的难题之一,在肠梗阻的处理中,医师的临床经验仍然是重要.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96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魏青菊;汪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9%.对于我国老龄化严重上涨的趋势,预防和治疗房颤的问题迫在眉睫.随着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广泛开展及其射频消融术实践的不断更新,推动了根治性射频消融术等房颤治疗领域的进展,近年来Carto指导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永久性房颤技术趋于成熟,随着其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射频消融将可成为治疗永久性房颤的首选.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作者:吕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痛风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减少痛风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例痛风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再次住院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加强饮食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痛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及自控能力,将会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全部为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TAM)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加味二仙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3%,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对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学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已步入高年龄和高发病期,从我所情况来看,平均年龄86.2岁,平均每人患主要疾病6.7种.随着机体功能的衰退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危重急症日渐增多,医疗保健工作已经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首要需求.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战争年代走来,有的负过伤,职务等级高,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立过汗马功劳,做好他们的医疗保健工作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是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笔者从事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12年,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张运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可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也不能完全纠正慢性肾衰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以致影响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心理护理是透析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可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血液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孝杰;马翠侠;白建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科疾病患者瘙痒的原因,并提出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30例患者,针对原因进行治疗护理.结论:根据内科疾病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患者瘙痒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洪旭;杨洪英;王耀威;曹宇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2008年至201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预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计15991例.四年来,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时间仍主要集中在4-7月份;地区分布、性别比、年龄组间发病率、职业特点无明显差异.结论:亳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四年来无明显变化,在现有防控措施和力度不变的情况下,今后仍将持续高发.根据发病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应加强重点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是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刘强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20例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3.75%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鼻咽癌患者的MCMQ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鼻咽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与面对(γ=0.645,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回避(γ=-0.612,P<0.01)和屈服(γ=-0.585,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低等水平,并与其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周静;秦银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新农合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畅通信息渠道,落实好公示制度,将工作程序、补偿比例、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全部置于居民的监督之下,做到阳光操作,内容公开、公正和公平,才能取得居民的理解,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县援外工作不断增加,引起援外工作人员不断在境外感染疟疾.孝昌县是嗜人按蚊流行区,2005-2008年疟疾发病率在1/1万以下,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流行区1.2011年10月20日10时50分,孝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一例输入性间日疟,当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就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娟;叶琼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现代护理管理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护理管理理念的更新、工作模式的建立和服务模式的转变3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是护理质量管理理念的更新.在新形势下,护士长应适时转变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积极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让病区护理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作者:王丽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145例,以抗感染、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为基础治疗,配合局部清创换药处理,辨证口服中药汤剂.结果:总有效率88.3%.结论:中西医及内外科结合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足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王晖;杨玉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无齿卵圆钳钳夹宫颈联合米索前列醇纳肛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常规按摩子宫、使用催产素等方法治疗,观察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颈钳夹术联合米索前列醇纳肛,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h、治疗后2-4h、治疗后4-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产后发生尿潴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齿卵圆钳钳夹宫颈联合米索前列醇纳肛,能有效控制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作用迅速,疗效好,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娟;黄奕冰;陈怡欢;林珏莹;黄桂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