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又春
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有着很大的潜力,扶正法即可用于减轻放、化疗反应,又可改善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多家医院的治疗中得到证实和好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值得推广,祖国医学需要发展.
作者:李荣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全部为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TAM)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加味二仙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3%,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对乳腺增生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学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百特泵泵入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选取12例晚期肿瘤患者,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百特泵进行持续48H或120H泵入吗啡治疗癌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本组完全缓解1例,明显缓解2例,中度缓7解例,轻度缓解2例,未缓解0例,有效缓解率达100%.结论:晚期顽固性癌痛治疗中使用百特泵泵入吗啡给药效果满意,且简单易行,提高了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奚玉向;李雨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26位患者外周血标本分别在第一周期免疫治疗前2天及治疗结束后7天采集;DCs疫苗通过外周淋巴引流区域淋巴结皮下注射,CIK细胞通过外周静脉回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结果:治疗结束后7天,检测Th1 型细胞因子干扰素-r(IFN-r)、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也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Th2 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载自身肿瘤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应用出现Th1/Th2漂移现象,提高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力
作者:王广伟;顾元龙;刘敏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辅助治疗领导干部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5例中年在职领导干部的2 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治疗.结果:治疗3 个月后,25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依从性良好,无一例中断治疗,治疗期间25例患者有1 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无1 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不达标的中年在职领导干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联合治疗,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治疗依从性好,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黎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项重要权利,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充分尊重该项权利,认真履行告知义务.但在特定情形下,医生有必要越过知情同意,不予告知或不予全部告知治疗的相关情况,并且因此不应当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定情形包括了紧急情形、治疗特权、权利放弃、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医疗行为以及不需要履行说明义务等五项内容.
作者:向彦;蒋祎;田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CCP治疗糖尿病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其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围手术期护理,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 8例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并发症,经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 PCCP微创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受X线辐射量少、术后疼痛轻、患者能早期活动等特点,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刘秀英;任文艳;刘节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建立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更可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也避免血管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刺激,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亚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多,很多是由于其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并详细阐述了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需注意的问题,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吴秀玲;李世玲;刘兴来;刘晶;李廷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质量.由于哮喘长期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也给患儿的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由于多数患儿及家属对哮喘的病因、发作的预防、病情严重程度、气雾剂吸入技术等知识了解不够,常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就诊和治疗,忽视了哮喘缓解期的健康教育,导致了哮喘患儿缓解期长期处于失控状态,治疗效果得不到有效巩固,增加了哮喘复发率.因此,对哮喘患儿在治疗的同时,进行长期的健康教育,给患儿及家属传授医学知识,增强保健意识,减少哮喘发作,保持患儿长期相对稳定,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非常必要.具体健康教育方法如下:
作者:张晶;桂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实施孕期乳房按摩来改善乳房缺乳问题,提早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在我院顺产分娩前接受过孕期乳房按摩的孕妇5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顺产分娩未曾接受过孕期乳房按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的孕妇在36周始每天进行乳房按摩1次,37周后做乳头按摩.对照组不作乳房、乳头按摩.观察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分娩一周内奶胀发生率,产后42天乳腺炎的发生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产妇泌乳时间早,乳汁分泌量多,奶胀、乳腺炎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婴儿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高(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产前教育,孕期实施乳房按摩能使泌乳时间,泌乳量达到理想要求,乳房并发症低,纯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
作者:谢爱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本文通过比较在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常规分割(2GY/天,一周5次)和大分割方式(4GY/天,一周3次,隔天执行)对肿瘤靶区及周围危机器官的剂量进行评估比较,找出更合适的分割方式,有效的提高肿瘤剂量,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的受量,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对我科室过去三年治疗的11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肿瘤直径(7.03±3.1)cm,平均体积2933±27.01cm3)进行统计比较,分别设计出常规和大分割方式的放疗计划,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剂量体积组方图(DVH图)和等剂量曲线发现大分割方式可以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而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尤其的正常肝和右肾得到了更好的保护.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通过对生物效应的计算,可以得到,大分割方式优于常规分割方式,有良好的近期疗效,适用于临床.
作者:肖丽;黄毅超;莫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一例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检测结果分析,为及时确认感染源,对症治疗提供可靠地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集病人粪便、血液标本,用常规方法进行标本的分离、生化、血清学复核鉴定.结果:确认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结论:此病例系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所致.
作者:裴银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其优点是手术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我科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经过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香;朱爽;苏月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患者,男,59岁,因右中腹部疼痛3天就诊.腹部疼痛呈突发性、持续性,进食及药物不能缓解,伴大汗淋漓,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无晕厥.查体:体温:36.8℃,呼气:17次/min,脉搏:64次/min,血压:122/87mmHg,右中腹部肌紧张存在,全腹部轻度压痛,无明显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患者5年前因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外伤史.患者有喝酒及抽烟习惯,已戒近十年.心电图检查正常.
作者:王菁;蒋天安;糜晓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展,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成熟,70-80﹪的妇科手术可以在腔镜下完成.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多发性、巨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严重功血等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美容效果好,盆腔粘连少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医师和病人选择,现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开展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6例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宗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患者后期因骨盆、脊柱、关节广泛融合,受到轻微外力后易发生脊柱骨折,骨折端不稳定,又易引起脊髓损伤[1-2].近几年,麻醉技术及手术技巧不断进步,主张手术治疗越来越多[2].但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全身其他脏器尤其是呼吸器官的损害,手术并发症多,风险大,死亡率高[3],护理难度大,可遵循的护理经验少.现将AS合并脊柱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做一综述.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将65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HSP患儿部分凝血指标发生变化,提示IVIG可改善其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牙科恐惧症是患者对口腔临床诊治产生恐惧的症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文章对牙科恐惧症的表现、发病情况、危害、诊断方法等进行概述,重点总结了牙科恐惧症的干预方法,以求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指导.
作者:刘施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HBV治疗的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治疗前、治疗48周和96周给予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进行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差别.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系统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知识的认知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加从医的依从性,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持续性.结论:规范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抗病毒治疗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HBV病毒得到持久而有效的控制,减少擅自停药而引起的病毒复制增加、耐药的发生,甚至导致肝病的加重,从而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楠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