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年龄组湿疹患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胥兴文;杨和荣;邓勇;蒋亚辉;万焰;周建琼;游江

关键词:湿疹, 特异性, IgG抗体
摘要:目的:探讨湿疹患者与饮食的关系.方法:对48例饮食诱发或加重湿疹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食物过敏原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7.9%和10.0%.结论: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患者饮食并随访11例患者,1月、3月后皮肤损害显著改善分别为45.5%、63.6%.对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休克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血气采集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休克患者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采集血气成功率、时间、血肿发生率.方法:将82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股动脉穿刺组(A组)42例和桡动脉穿刺组(B组)40例.两组患者取平卧位,使用BD公司生产的注射器进行动脉血气采集.采集动脉血气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操作总耗时间、血肿发生率.结果:穿刺成功率A组为98%,B组为70%(P<0.05);操作总耗时A组平均2min,B组平均8min(P<0.05);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A组为10%,B组为8%(P﹥0.05).结论:休克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股动脉穿刺比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可以优先选择股动脉穿刺

    作者:李雪松;张朝贵;钟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情境教学法在小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初步评价情境教学法在小儿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011年在我科实习的27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011年~2012年实习的31名护生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护生对情景教学法的评价、病人满意度、护生在护理操作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表达沟通能力提高及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方面,实验组护生评价高于对照组;在病人满意度及护理技能操作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护生的实习兴趣,提高其沟通能力与护理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作者:苏红革;吴学军;贾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炉甘石冰片散治疗肛周及会阴溃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炉甘石冰片散治疗肛周及会阴溃烂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7例肛周及会阴溃烂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观察,观察组采用炉甘石冰片散治疗;对照组采用派瑞松乳膏外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结论:炉甘石冰片散治疗肛周溃烂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腔内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全程尿道尖锐湿疣11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腔内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全程尿道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尿道直视下使用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对全程尿道尖锐湿疣汽化电切.结果:11例全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术后随访1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腔内钬激光联合等离子电切治疗全程尿道尖锐湿疣疗效满意.

    作者:朱慧;谈树宾;刘先艮;徐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将66名陪护家属随机分入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两组陪护家属在患者入院当天及2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编一般项目调查表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陪护家属入院当天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症状突出,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是有效和必要的.

    作者:徐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性脑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附52例报告)

    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是肺心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1],预后差,病死率高.因而,通过对肺性脑病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及早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病情转归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总结我科对52例肺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钱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青岛市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评价

    本文作者通过对青岛市36家医疗美容服务机构调查分析,按照可行性指标和检查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发现了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通过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了医疗美容服务机构行业自律意识和依法执业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对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监管的积极探索,为创建长效监管模式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姜敏;王建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病人机械通气的舒适护理

    机械通气是抢救和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但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往往体验着许多生理和心理的不适与痛苦[1],语言交流障碍更加重病人对身心不适的体验.舒适护理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 .我们通过对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手术后机械通气病人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并总结出病人的各种不适与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舒适护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畅;刘慧松;辛雪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甲状旁腺囊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性研究近10 年我院收治的8 例甲状旁腺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均确诊为甲状旁腺囊肿,手术效果好,治愈率 100 %,随访 1~10 年无复发.结论:甲状旁腺囊肿术前易误诊,确诊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

    作者:谢莉;张秋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生活事件对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睡眠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事件对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其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我科就诊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40例,采用日常生活事件量表及睡眠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等对神经症的影响.结果:跟正常人相比,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经统计分析发现,性别对于睡眠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对于睡眠质量具有明显影响,高中文化,未婚,无其他慢性疾病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睡眠质量更好(P<0.05)结论: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睡眠质量受日常生活事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已婚,合并慢性病的患者,临床应加以重视.

    作者:冯流芳;王雀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2008年至2011年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预测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亳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计15991例.四年来,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时间仍主要集中在4-7月份;地区分布、性别比、年龄组间发病率、职业特点无明显差异.结论:亳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四年来无明显变化,在现有防控措施和力度不变的情况下,今后仍将持续高发.根据发病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应加强重点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是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刘强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血清MP-IgM结果>1:80的患儿81例为感染组,体检正常儿童86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CRP阳性(CRP>10mg/L)感染组33例占40.74﹪,对照组5例占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单核细胞绝对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RP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同时增高者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MP感染者CRP阳性率升高,及时检测对MP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RP升高同时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升高对MP的诊断更有意义.

    作者:杜媛媛;李淑华;杨国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减少输液微粒污染的实验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输液过程中微粒的来源及相关因素,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了一次性侧孔针注射器、一次性斜面针注射器在治疗室环境及净化操作台上,在加药与不加药条件下逐瓶检验计数微粒数,每组各50例比较产生的微粒数,观察何种情况可减少微粒的产生.结果:在治疗室环境下穿刺瓶塞可明显增加液体中微粒数(P<0.01),同时加药可导致微粒数激增(P<0.01).而在净化操作台操作产生的微粒数明显低于治疗室环境(P<0.05).在相同情况下,侧孔针注射器穿刺瓶塞可减少橡胶塞微粒的产生(P< 0.01).结论:采用侧孔针注射器溶药、加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斜面针注射器,同时穿刺本身、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也对液体中微粒数产生重要影响,在日常操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孙应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免疫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目前,手术治疗常是前列腺癌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常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生物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两种专门对付癌细胞的专项功能细胞,经GMP标准试验室进行活化和增值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在有效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修复、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不给肿瘤细胞转移的机会.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增强患者体质,提升患者自主抗肿瘤免疫能力,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恢复起着很大作用.

    作者:姜晓艳;巩越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术后植入输尿管支架的护理

    输尿管支架管经常在输尿管镜检术后被留置,据报道可以减少术后输尿管梗阻几率和促进输尿管愈合,由于支架在人体内长达1~3个月之久,形成的异物感长久的困扰着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异物甚至刺激输尿管中结石的形成,严重者可引起血尿等.输尿管内支架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优点是对输尿管起到支架模型并内引流双重作用.临床应用常应用于:(1)保留肾脏及输尿管的各类肾盂及输尿管手术;(2)输尿管膀胱吻合手术;(3)上尿路ESWL术前置管.患者子宫肌瘤术后诉腰痛明显,泌尿系B超提示:右肾积水伴右侧输尿管扩张,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时置入输尿管支架,预防尿瘘和输尿管梗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脾亢,脾肿大病人进行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术中护士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0min,平均出血量340ml,平均脾重1750g,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临床恢复.结论:手助腹腔镜保留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特点,并降低手术难度,能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选择的微创巨脾切除方式.

    作者:叶明春;袁媛;王天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源性头痛内镜手术疗效的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对17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内解剖异常,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145例,占85.3%;显效16例,占9.4%;无效9例,占5.3%.临床总有效率94.7%.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的鼻源性头痛,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徐华林;李俊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及处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34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特点、对妊娠影响的母婴的关系.结果:肌瘤与妊娠互相影响.经妥善处理,可安全渡过妊娠与分娩.结论:子宫肌瘤亦属中年妇女多发病,常常与妊娠并存.按着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处理.

    作者:茹庆新;何金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常规检验对胸片阴性的咳嗽患者的诊治指导价值

    目的:探讨血常规在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观察半年来因咳嗽就医的门诊病例,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观察x线胸片检查阴性的咳嗽患者血常规的变化规律.结果:全组38男20例,女18例,年龄12-66岁,平均42.95岁,急性咳嗽8例,亚急性咳嗽8例,慢性咳嗽22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占5.26%,白细胞总数降低者占15.79%,在正常范围者占78.95%;而中性粒细胞低于50%者占15.79%,在正常范围者占71.05%,单个核细胞高于正常者占23.68%,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占52.63%.本组咳嗽患者中支气管炎或过敏、支气管哮喘和非特异性病原菌感染占前3位,无使用抗生素的确切指征,抗生素使用不当占18.42%,有使用抗生素指征者仅5.26%;其中支气管炎或过敏10例,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或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支气管哮喘9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正常,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1例服用高血压服用ACEI类降压药;各类咳嗽患者临床特征各异.结论:血常规在不明原因咳嗽患者的门诊诊疗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鉴别价值.

    作者:杨晓东;王廷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神经性疼痛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结慢性神经性疼痛的微创外科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对168例慢性神经疼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经皮射频热凝术、慢性脊髓电刺激等方法进行治疗.在采取恰当的外科治疗措施的同时,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制定出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术前注意心理干预,术后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支持和关心,指导正确用药,对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颜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