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工作流程的建立及应用

翁春梅;徐姗;李青

关键词:全自动片剂摆药机, 药房自动化, 工作效率, 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在医院药房推广应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摆药流程以及应用价值。结果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可以提高摆药速度及准确率,确保用药安全,改善药品的卫生状况、完善药品管理。结论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符合药房自动化的趋势,值得推广。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市售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生脉饮(党参方)与生脉饮(人参方)进行质量比较分析。方法薄层色谱法检测麦冬,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检测麦冬点样量2~10μL均能显清晰的斑点,经测定,生脉饮(人参方)的五味子醇甲含量较高,生脉饮(党参方)的含量普遍较低,差异较大。结论生脉饮(党参方)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应进行提高。

    作者:潘国良;吕彬;郭林;张春光;张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36例异位妊娠,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及分型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图像为未破裂型、破裂型和流产型,未破裂型经阴道超声诊断优于经腹超声诊断。结论超声是诊断异位妊娠的主要依据,联合尿妊娠试验阳性和(或)血β-HCG增高,可准确诊断。

    作者:周俊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TGF-β/Smad信号通路的研究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可通过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细胞表面受体启动各种应答。Smads蛋白是TGF-β超家族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和调节分子,活化的受体可刺激Smads蛋白磷酸化,形成复合物入核调控靶基因的转录。TGF-β受通路中各种成分和其他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TGF-β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发生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护士3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将两组的护理质量及医生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医生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理论考核合格率、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之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热情,激发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手术室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取得了患者、医生均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盐酸异丙嗪联合颠茄合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异丙嗪联合颠茄合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4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抗病毒、饮食调整等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异丙嗪与颠茄合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用药初期,有1例出现口干,1例有轻微视力模糊,2例有轻微嗜睡,症状均较轻微,所有症状均在用药1~4h内消失。结论在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盐酸异丙嗪和颠茄合剂,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庆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急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调查分析

    目的:从处方点评对合理用药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门急诊在2013年1月~9月13611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处方中的合理用药进行分类和统计,记录和统计其中的不合理处方,并分析不合理处方的分布情况。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存在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处方有142张,占总处方的1.04%,经统计,存在问题有: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开具β-内酰胺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等。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医院需要加强处方管理、药物使用管理,从而保证处方质量与合理用药。

    作者:吴太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按标准纳入的急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科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护理。对2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为(24.7±4.9)min,对照组为(17.8±3.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P=0.005)。观察组抢救成功62例,成功率为88.6%(62/70),对照组抢救成功55例,成功率为78.6%(55/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3, P=0.001)。结论急诊科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叶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两种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的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术后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患者生活质量和前列腺状况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更好,可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方法。

    作者: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应用于阑尾炎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阑尾炎手术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田国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蒙脱石散配合胃镜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配合胃镜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出血患者98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胃镜下的电凝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喷洒治疗,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止血时间短,输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喷洒配合胃镜治疗胃溃疡出血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止血时间短,明显减少了患者输血量和住院时间。

    作者:辛红波;张秋芹;贾岩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比较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常规应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为9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7.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为18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但序贯疗法成本-效果比低,是优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玉波;钟静;曾静;梁卫权;吴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7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测定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分析合并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控制饮食、控制血糖、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是合并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107例患者住院后采取积极的内科治疗及综合护理,减少或减轻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根据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老年患者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霞;耿洪燕;商文青;牟贝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房管理系统在门诊药房的应用

    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部门,门诊药房的主要功能是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分析药房管理系统的现状和作用,并就如何加强医院药房管理系统构建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工作流程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为进一步在医院药房推广应用全自动片剂摆药机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摆药流程以及应用价值。结果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可以提高摆药速度及准确率,确保用药安全,改善药品的卫生状况、完善药品管理。结论全自动片剂摆药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符合药房自动化的趋势,值得推广。

    作者:翁春梅;徐姗;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

    目的:探索运用多种方法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0月共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术后第3、7天监测凝血四项、患肢周径;第7天复查患肢静脉彩超。结果经过治疗并随访半年,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纤维蛋白原、下肢肿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并能有效地改善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及下肢肿胀。

    作者:张炜;陈新;郑春成;梁贵山;杜家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皮肤擦伤的临床处理体会

    目的:探究皮肤擦伤的临床处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治疗皮肤擦伤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碘伏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31%)(P<0.05)。结论对皮肤擦伤患者给予湿润烧伤膏进行治疗,创面能快速愈合,用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扶而泰治疗不孕不育

    目的:探究对不孕不育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扶而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2012年收治的不孕不育患者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基础上联用扶而泰。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孕不育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扶而泰进行治疗,能够收到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治疗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45例无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全部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数、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EDD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紧密联系,两者是临床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指标。

    作者:李文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叶酸免费发放及服用状况分析

    目的:总结社区免费发放叶酸工作实施2年后,群众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变化。方法根据北京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要求,社区负责免费向待孕妇女和怀孕3个月内的妇女发放叶酸,进行有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的健康教育,并以全镇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48例中,有189例叶酸获取为社区免费发放,其余为自行购买。300名孕产妇中,了解叶酸知识共209例,了解叶酸相关预防知识227例,了解叶酸佳使用时间202例。结论调查问卷分析可得社区居民对于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的知晓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社区叶酸免费发放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大宣传。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离子泵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比较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分别进行离子泵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追踪某家医院儿科的76例患有小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至离子雾化组和超声雾化组,分别采用离子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上述两种辅助治疗手段对小儿肺炎的不同疗效。结果离子雾化组的总有效率为94.7%,超声雾化组的仅为78.9%,且无论在控制小儿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还是小儿肺炎患者的肺部炎症方面,离子雾化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超声雾化组。结论采用离子泵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肺部发热以及其他症状,安全可靠,较超声雾化吸入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健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