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应用于阑尾炎手术的疗效观察

田国彪

关键词:腹腔镜, 阑尾炎, 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阑尾炎手术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脾胃虚寒证胃痛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参附黄蒲汤应用于脾胃虚寒证胃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8例脾胃虚寒证胃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与观察组(采用中药参附黄蒲汤治疗),每组各有患者34例,观察两者患者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61.76%、总有效率97.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94%、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参附黄蒲汤应用于脾胃虚寒证胃痛的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张眉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方法对收治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的手术组和采取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方案治疗,手术组的治愈率55.00%(11/20)、好转率35.00%(7/20)、死亡率5.00%(1/20)和并发症发生率为35.00%(7/20),而对照组的分别为5.56%(1/18)、22.22%(4/18)、27.78%(5/18)和83.33%(15/18),手术组有2例患者再次进行手术,对照组有13例在原治疗无效后改选择手术方式治疗。手术组相比对照组明显效果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手术治疗方案对老年性急性肠梗阻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能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唐锋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肿瘤发生机制探析及“干细胞错位理论”的提出

    长久以来,肿瘤的发生被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基因突变论(Somatic mutation theory, SMT)。然而,这一学说目前已陷入泥沼,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新的学说如组织结构场理论(Tissue organization field theory,TOFT)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准确的说,目前正在经历一场肿瘤理论的危机。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的肿瘤研究的论文发表,但我们并不知道,肿瘤为什么会发生,怎样发生,为什么转移等。可以预见的是,在10年之内,科学界将会对肿瘤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肿瘤的基本理论将会被彻底改写。

    作者:王瑞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比较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常规应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为9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7.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为183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两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但序贯疗法成本-效果比低,是优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玉波;钟静;曾静;梁卫权;吴银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盐酸异丙嗪联合颠茄合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异丙嗪联合颠茄合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4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予以抗病毒、饮食调整等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异丙嗪与颠茄合剂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在用药初期,有1例出现口干,1例有轻微视力模糊,2例有轻微嗜睡,症状均较轻微,所有症状均在用药1~4h内消失。结论在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盐酸异丙嗪和颠茄合剂,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庆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治疗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60/60),治愈率96.67%(58/60),对照组的成功率为100%(60/60),治愈率96.67%(58/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3/6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显著,且具有操作简便、有效、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云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3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3组。A组(治疗组78例)、B1组(对照1组78例)、B2组(对照2组8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各组患者给予治疗,对比每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A组患者高于B1组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冠脉综合征(急性)疾病概率方面,A1组患者低于B1组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终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表现确切。

    作者:徐代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护理队伍压力分析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医疗模式的转变,社会上对临床护理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工作性质、环境的特殊性,以及人际关系、社会评价等方面都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只有正确分析这些压力的来源,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减缓压力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鲁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免费自愿婚前检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实施免费自愿婚前检查的效果及对提高婚检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间参加免费自愿婚前检查的人群特征,依据卫生部的婚前检查保健调查表,将检出的疾病分类并填表标明。结果2010年婚前检查人数为7218例,2013年婚前检查人数为14312例,4年间的婚前检查率上涨了98.28%。4年的总检人数为38288例,婚前检查人口中生殖系统疾病占5.4%。男性所患疾病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占40.4%,与其他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所患疾病中,阴道炎占47.5%,与其他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免费自愿的形式进行婚前检查提高了婚检率,进行婚前检查可有效避免疾病的传播,亦有助于优生优育。

    作者:谢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消化内科中存在的护理隐患及解决对策

    分析目前医院消化内科存在的护理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医院消化内科的安全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秀英;徐凤梅;王敏芹;刘丽娜;张姗姗;李宝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医学科本科生临床教学实践

    伴随着医疗水平的高速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各专业的临床医师面临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因此从实习阶段开始接触危重病医学十分必要。近2年通过在重症医学科进行对本科生的实习带教,总结了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的带教特点,为重症医学科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孟凡龙;吕明良;潘月娜;钱福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异丙酚在PPH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异丙酚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麻醉中采用地佐辛的合适剂量。方法将所收治的64例PPH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A、B、C、D四组,分别为16例。各组使用地佐辛情况:A组:100μg/kg;B组:150μg/kg;C组:200μg/kg;D组:使用芬太尼2μg/kg。此外,分别给这四组采用2μg/mL异丙酚进行靶控持续输注。术中对患者置入扩肛器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进行监测,同时还需对患者苏醒之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所发生的烦躁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手术中,C、D两组的镇痛效果与A、B两组进行比较,前两者明显优于后两者。此外,C组所发生的呼吸抑制几率明显要比D组低;并且术后,D组要求进行镇痛的时间间隔明显短于其他三组,但是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明显多于A、B、C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PPH麻醉中,采用200μg/kg的地佐辛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

    作者:李井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叶酸免费发放及服用状况分析

    目的:总结社区免费发放叶酸工作实施2年后,群众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的变化。方法根据北京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要求,社区负责免费向待孕妇女和怀孕3个月内的妇女发放叶酸,进行有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相关的健康教育,并以全镇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48例中,有189例叶酸获取为社区免费发放,其余为自行购买。300名孕产妇中,了解叶酸知识共209例,了解叶酸相关预防知识227例,了解叶酸佳使用时间202例。结论调查问卷分析可得社区居民对于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的知晓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社区叶酸免费发放效果较好,但仍需加大宣传。

    作者:王凤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和B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两组患者Scr、BUN明显下降,Ccr明显上升,其中B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中辅以活血化瘀法,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PCIS)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1月PICU收治的149例危重患儿进行4次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计算分值并探讨其变化的意义及与治疗效果、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按首次评分分值分为4组,分别为A组>90,B组81~89,C组71~80,D组<70,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0%,5.5%,8.6%,35.3%;B、D组、C、D组组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次评分分值中>90组的构成比由16.1%上升至72.1%,大分值的病例增多,PICU的总体死亡风险降低。肺炎及颅内感染在多次评分中分值>90组的构成比上升的速率落后PICU的整体水平,而手足口病的上升速率高于整体水平。结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能反映病情和预后,是预后不良和疾病严重性的早期预测指标,值得危重症科推广应用。

    作者:韦艳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英国警示在不同抗癫痫药之间转换使用的潜在风险

    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在2013年11月发布的第4期《药物安全更新》(Drug Safety Update)中称,不同抗癫痫药的特征有很大的不同,在不同厂商产品之间转换使用抗癫痫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或癫痫失控。当根据相关规定和指南证明一种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生物等效性时,可以认为这两种药物临床上等效。然而,患者和医生提出关于换用不同厂商的口服抗癫痫药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原研药和仿制药之间的换用,以及一种特定药物不同仿制产品之间的换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一些抗癫痫药的治疗指数狭窄,以及治疗失败的潜在严重后果,其他重要的因素为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一些抗癫痫药的溶解度和/或生物利用度相对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临床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的17例HLAP与同期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LAP患者的血淀粉酶明显低于ABP患者,血脂明显高于ABP患者,C反应蛋白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早期诊断HLAP时需注意血淀粉酶可无明显升高,在治疗HLAP时需积极的降血脂治疗。

    作者:徐文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模式也有很大的进步,精细化管理方式让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了提升,本文就精细化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并且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较,对两种不同模式患者上报的差错率以及服务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精细化门诊药房管理模式明显占优,这说明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能够帮助药房工作质量以及效率进行提升,这种管理模式应该被药房所接纳。

    作者:罗润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对照

    目的:对高脂血症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对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脂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情况,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为6.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为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高脂血症,阿托伐他汀比辛伐他汀效果更显著。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剂人员的职业防护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药剂人员职业防护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统计PIVAS工作中危险事件发生的次数。结果2011年出现危险事件一共145次,2012年出现危险事件一共26次,对比2年出现危险事件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有效规避医院的职业暴露风险,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安全教育,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按照具体的操作规程进行相关工作,有效降低出现职业危害的概率。

    作者:张友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