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飞;郭仁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进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1]。现对我院2013年各病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近年来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成效,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苑海;贾苗辉;赵吉强;王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加强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环节质量管理后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10月院内转运患者286例,全部采用转运前评估、转运中管理、转运后交接以及转运前评估表和转运交接表使用等改进措施,与既往转运效果比较。结果: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后院内转运安全性明显提高。
作者:李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从我院住院中抽取300例确诊为卵巢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0例采用西医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予调节周期、促进排卵、指导性生活等方法治疗;试验组150例采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并随时依照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为80.67%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1.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白东燕;范顺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联合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支气管哮喘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和博利康尼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为97.5%,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
作者:刘海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儿童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在临床极其罕见,以中重程度出血多见,易被误诊而延误救治。通过本病例的讨论,增加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类患儿的护理质量。
作者:倪雪莲;孙笑君(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严重复杂胰腺损伤的处理效果,并探讨相关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40例严重复杂性胰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后,开展回顾性的分析。结果:36例患者损伤半天进行手术治疗,4例患者手术治疗被延迟;38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医生按照患者的损伤情况使用正确的手术方法,增加开展综合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献血事业快速发展,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献血车的抽血工作人员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平均每个城市每个献血车内的采血工作人员在5人左右),献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如接触体液、血液、医疗器械刺伤等)也愈加显漏出来,所以采血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定要做好,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感染。本文对献血车快筛过程的职业暴露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如何进行职业防护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作者:严花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对酒渣鼻患者采用多西环素和维A酸霜与两者联合使用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和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酒渣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多西环素组(40例);乙组:维A酸霜组(40例);丙组:两者联合使用组(40例)。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乙两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乙组的治疗效果与甲组进行比较(P>0.05)。三组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酒渣鼻患者采用多西环素联合维A酸霜治疗,其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莫涛;乔曼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对收治的4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的经验体会。探讨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有效护理的经验体会。通过对实际临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对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万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1例主动护理干预预防利福平注射液所致的护理体会。方法:穿刺前采取主动护理评估:血管的评估、药物的评估、输液工具的评估、对操作人员技术的评估等,采取输液时的评估:输注前30分钟喜疗妥软膏涂擦在皮肤表面、增加冲管次数、减少对血管的刺激:每日输注利福平后及时拔除,次日输注时选择新的静脉穿刺。结果:患者在输注利福平期间未发生化学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完成抗结核治疗。结论:主动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药物引起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病人因为输液而带来的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赵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教育中的主干学科,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传统的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教学法是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是按照课本顺序,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状态[1]。PBL (Problem-Based Leaning, 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2]。本研究将PBL联合LBL教学法引入外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研究,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的优劣势,对于改善护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方法:将80例分娩前孕妇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观察组接受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照组未进行功能性锻炼。比较2组分娩前盆底肌肉张力、分娩产程时间以及分娩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分娩前盆底肌肉张力评定级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阴道助产、会阴侧切、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持续性指导对分娩结局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且盆底肌力恢复效果显著,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建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减少因留置针延长管内回血致堵管发生,保护静脉,避免反复穿刺。方法:输液完毕,将0.9%氯化钠溶液3~5ml缓慢推注,采用正压封管方法。在常规卡住安全夹的基础上同向靠近穿刺部位的延长管上多卡一个安全夹。将患儿手或足抬高15~20min。结果:减少了留置针延长管内回血的堵管发生。结论:在使用留置针输液结束后,正确封管的基础上多安放一个安全夹及指导抬高肢体的方法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而因回血致堵管的机率明显降低。
作者:马丽;邓文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肌病之一,迄今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有关。病程呈进行性发展,病死率较高,日前已成为临床上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要对 DCM 的新治疗进展做一综述。1内科药物治疗1.1药物治疗DC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主要以抗感染、纠正心功能、改善心肌代谢、改善心律失常和预防栓塞并发症等对症治疗为基础。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在DCM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相关药物在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塑方而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陈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形成是在下肢某一条深静脉中出现了血液凝块,血液的正常流动受到阻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髋关节置换) DVT 的高发期是术后24 h 内,约50%的DVT发生在术后第1天,30%发生在术后第2天,甚至活动受限及手术过程中血栓已经开始形成。因此,防护髋关节置换术后的 DVT的发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满意。
作者:魏淑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旨在探讨健康宣教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的积极作用。方法:对150例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心血管病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女性27例。年龄52~76岁。结果:150例心血管病患采取正确的宣教护理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150例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宣教的全面记录、整理、分析得出,此宣教方法有效率达100%,对其相关治疗也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马艳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并提出护理管理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500人,将体检结果录入计算机,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健康体检人群500人,290人检查出疾病或者是异常,检出率是58.0%。检出前5位疾病由高到低为:第一,高脂血症;第二,高血压;第三,高血糖;第四,脂肪肝;第五,肥胖或超重。不同年龄段进行疾病检出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脂肪肝、肥胖或者是超重对人群健康造成影响,进行健康体检,可以尽早发现,做好预防工作,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梅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健康教育是医院实施优质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护士就是医院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力军,护士通过在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给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让病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医护过程,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通过对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达到通过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作者:朱芳;李珍;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结合眼舒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218例(398眼)用DY型多功能眼病治疗仪及眼舒贴治疗,每次20分钟,每天一次,连用20天,以后减为每周2-3天,连续6个月以上。结果: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83.4%。结论: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特别是假性近视的有效手段。
作者:周亚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美乐滴泵在鼻咽癌中的护理要点。方法:治疗前做好35例患者的宣教,告知置管的重要性,化疗泵输注中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机器发生故障及时排除。结果:疗效好,毒性小,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应用美乐滴泵护士操作简单,病人可耐受,夯实优质护理。
作者:颜泽娅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