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石嘴山市手足口病监测工作总结

王静;孟鹏飞

关键词:石嘴山市, 手足口病, 监测工作, 组织安排, 专业人员, 疫情动态, 流行规律, 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 防治工作, 防控工作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掌握我市手足口病疫情动态和流行规律,石嘴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安排了2012年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经过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完成了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工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可治愈,母子平安成功出院。结论: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水肿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次性吸痰管在ICU灌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在灌肠中的疗效。方法:一次性吸痰管接注射器插入肛门。结果:患者较普通灌肠管较易接受,药液不易外漏。结论:一次性吸痰管较普通灌肠管舒适,易接受,灌肠效果好。

    作者:伍彩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措施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法,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比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其血压、血糖、胆固醇数值等指标均低于入院水平,入院时与出院时的各项生化指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陈秉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及教学心得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课程分为基本技能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实验教学心得。

    作者:马永贵;程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一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胃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O%,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广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二甲医院剖宫产住院费用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患者住院费用分析,找出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及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控制患者住院费用的思路与对策。方法: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后,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提高;医保覆盖率有所上升;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成分中手术费用、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占比重较大;住院天数对住院费用也有较大影响。结论:只有通过控制药品费用、缩短住院天数等才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住院费用,也只有通过改变收入结构医院才能更好地创造效益。

    作者:曾芳芳;陈亚光(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局麻行输卵管绝育术后并发尿潴留一例处理体会

    患者张玉莲,女,27岁,G2P2,于2010年3月2日因产后50余天来站要求做结扎手术。诊疗经过:术前检查:T36.8℃,,P80次/min,BP:16.00/10.00kpa。一般情况尚可,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头颅五官无异常。心肺(-),腹平坦,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脊柱四肢无异常。妇科检查无异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无手术禁忌症。经知情同意签字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在局麻下行腹式输卵管绝育术,于耻上3指处行腹正中横切口,长约2cm 依次切开腹壁各层,用吊钩法取管,检查卵巢正常,见伞端后在输卵管峡部用抽芯包埋法结扎输卵管,同法处理对侧,手术顺利,术毕自己步入康复病房。术后6h,自觉有尿意,但排不出尿,术后8h自觉下腹痛,仍不能排尿。查体:T:37.2℃,BP:16.00/10.00kpa,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急性痛苦病容,头颈胸未见异常,耻骨联合上膨隆,叩诊为浊音、压痛(+),B超提示膀胱明显充盈。

    作者:李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废物利用巧制瓶套

    塑料输液瓶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100ml 玻璃瓶液体在我科也较常用,大瓶套用起来很不方便,小瓶套也不大合适。为此我们利用500ml 废塑料液体瓶制作塑料瓶套,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红;刘红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科室护士分层培训签到表的设计与应用

    护士培训的目的是促使护士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4个方面的行为方式得以提高,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1]。因各科室的培训记录不完善,形式多样,为进一步规范分层培训工作,我院设计了科室护士分层培训签到表,并于2013年1月开始应用于临床科室,效果满意。

    作者:薛新琴;高泽宇;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一起农村家庭举办生日宴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开展调查。结果:在剩余干煸虾等混合食物样品中和感染者粪便中均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家宴引起的食物中毒原因为副溶血性弧菌,农村家宴引起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农村食品卫生管理不可懈怠。

    作者:贾勇;颜雯雯;张红;康小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本院脑梗死偏瘫患者96例,根据是否进行治疗后的康复训练分为两组,只采取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6例,常规治疗后进行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治疗组50例。结果:治疗组显效者28例,进步者18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者12例,进步者20例,总有效率69.6%。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温立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况分析及血管病变的关联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糖代谢状况及血管病变的内在关联。方法:本组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4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着患者体内糖代谢异常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的腰围、体重逐渐增加,本文中IFG组与NGT组患者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IFG组、NGT组与IGT组或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表现为腰围与糖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几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有必要进行常规的糖耐量检测,要定期对自身的血脂、体质量指数、血尿酸、MA及hs-CRP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修正,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发生糖尿病,以降低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作者:刘亚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00例高血压患者家中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考察家庭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效果、药物依从性、医疗支出等指标的积极意义。方法:对社区50例高血压患者实行家庭干预,另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护理作为对照,总结分析家庭干预的措施及两种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下降、SF-36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医疗费用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家庭干预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对于加强血压控制,增加患者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等有着不可替代的效果。

    作者:李凤萍;林高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74例肝包虫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方案,治疗组行改进和规范后的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74例肝包虫囊肿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5.9%,对照组的穿刺治疗有效率为86.5%,治疗组的穿刺治疗有效率为97.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穿刺治疗后复发率为8.1%,治疗组无复发。结果: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肝包虫囊肿简单易行、安全实用、创伤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代替传统手术疗法。

    作者:王万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行微创颅骨穿刺碎吸术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通过对1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行微创颅骨穿刺碎吸术的治疗和护理,阐述了微创颅骨穿刺碎吸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局麻及 CT直视定位下行微创颅骨穿刺碎吸引流术;将血肿内血液引流到体外。结果:颅内血肿经过碎吸管引流后消失。结论:1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经过微创颅骨穿刺碎吸术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无残疾、无死亡,全部痊愈出院。该方法是我院开展的治疗颅脑外伤的新方法,此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治疗确切,且病人痛苦少,手术费用低等优点,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慧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青年人肺癌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青年人肺癌(≤40岁)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628例肺癌患者(>40岁)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的男女比值低于壮年组,吸烟率明显低于壮年组,肺癌病例类型腺癌者所占比例高于壮年组,误诊率高于壮年组。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青年人肺癌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顾国民;展翼翼;王秀丽;卢素琼;刘春玲(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常表现为头晕、眼花、冷汗、打哈欠,少数患者无症状。严重者血压显著下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若不及时发现会导至心跳骤停,危及生命。可通过控制超滤率和超滤量,改变透析模式,低温透析等方法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娄新捷;刘亚东;曹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帕金森氏病的护理体会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人锥体外系统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起病常隐袭,缓慢发展。临床研究发现帕金森氏病的非运动症状可以在疾病的早期,嗅觉异常、便秘、抑郁、性功能障碍等也可先于手抖、肢体僵硬等运动性症状之前出现。目前,帕金森氏病只能靠药物或手术治疗控制症状,尚无法根治[1,2]。早期的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人的影响很大,可以减慢疾病的发展速度,大程度地保持病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作者:张利霞;赵贵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剖宫产产妇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舒适护理贯穿于剖宫产术前、中、后全过程。结果:产妇普遍感到舒适、安全、信赖感、满意度增加,疼痛减轻。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的来源与分析

    目的:针对临床血常规检验工作当中常见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同时探讨控制、避免误差的血常规检验工作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3年9月期间,门诊部常规就诊的患者血常规标本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份标本进行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红细胞含量、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含量的测定工作。研究在不同保存温度、不同测定时间、以及不同抗血凝剂条件下,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常规8~25℃温度条件下,白细胞含量明显高于4℃冷藏条件下数值,血小板含量明显较低;放置10min时间测定下白细胞含量、血小板含量均明显低于放置2h后数值;浓度1.8mg/ml EDTA盐作用下,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比容均明显低于浓度2.6mg/ml EDTA盐作用下的检出数据,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结论:保存温度、采血部位、测定时间、以及抗血凝剂使用的差异,都是导致临床血常规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要求通过对医务人员技术能力的提高,理论知识的丰富为出发点,构建针对性的血常规检验标准与守则,并实施全面性的质量控制,以大限度的控制血常规检验中的误差,提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与水平。

    作者:梁伟;梁健智;陈云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