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芙黄膏”治疗蛇伤性溃疡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蒋红

关键词:住院治疗, 蛇伤, 性溃疡, 疗效观察, 足部溃疡, 形成时间, 小腿溃疡, 溃疡面积, 伴糖尿病, 长江中下游地区, 入院前, 年龄, 患者, 资料与方法, 现报道如下, 统计学意义, 效果满意, 文化程度, 手部, 前臂
摘要:蝮蛇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毒蛇,夏、秋季节尤为多见。蛇伤性溃疡是毒蛇咬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近两年研究的热点。蛇伤性溃疡一旦发生,则病势缠绵,经久不愈,影响患者的生产劳动能力,严重者致残。我院蛇伤中心从2011年05月至2013年08月采用“新芙黄膏”治疗蛇伤性溃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系2011年05月至2013年0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蛇伤性溃疡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0~74,平均(55.4±7.5)岁;足部溃疡28例,小腿溃疡22例,手部溃疡16例,前臂溃疡14例。溃疡形成时间7~18天,平均12.2天;其中,入院前形成溃疡者62例,入院后出现溃疡者18例,伴糖尿病史者6例。溃疡面积3.22~6.26 cm,平均4.64cm。对照组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1~72岁,平均(53.6±8.2)岁;足部溃疡31例,小腿溃疡19例,手部溃疡17例,前臂溃疡13例。溃疡形成时间8~16天,平均11.8天;其中入院前形成溃疡者60例,入院后出现溃疡者20例,伴糖尿病史者5例。溃疡面积3.20~6.20cm,平均4.26cm。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就诊时间、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有偏侧不自主运动样表现的腔隙性脑梗死15例分析

    目的:报导相对少发的有偏侧不自主运动样的腔隙性脑梗死的病例,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方法:对15例有偏侧不自主运动样的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老年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有手足徐动症、偏身投掷运动、舞蹈症的症状和体征;头CT检查可证实存在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病灶。结论:本病预后良好,多在2-3个月明显恢复,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复发率较高。治疗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诊断明确,应该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预防疾病的复发。

    作者:郭春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牙周炎症与心血管系统健康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牙周炎与心血管系统健康的关联。方法:本文根据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试验室检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对象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心血管疾病伴牙周炎)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尿酸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疾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胆固醇与龈沟出血指数、松动牙齿数呈正相关;甘油三酯与白细胞计数与松动牙数等呈正相关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与心血管系统健康存在相关,可能通过“炎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疾病”途径产生作用。

    作者:周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BSL-2实验室污染状况的实验评价

    目的:对BSL-2实验室安全性进行评估,讨论检测生物安全二级( BSL-2)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 MTB)的污染情况。方法:采集物体表面样本用物表采样规格板和棉拭子。采集MTB 检验前、中、后的空气样本,用FA-2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收集于血平板和生理盐水采样介质。接种改良MTB 液体培养基和罗氏中性培养基培养MTB。结果:未见分枝杆菌生长改良罗氏中性培养基,经测序证实属于MTB 复合群和脓肿分枝杆菌的有液体培养基检出的3例分枝杆菌;MTB 核酸阳性有3%的样本,都属于进行药敏试验的2个BSL-2实验室;样本平皿菌落量来自生物安全柜的血平板采样的达2+或以上有25.7%。结论:总的来说受检医院BSL-2实验室MTB 污染的状况可控制,但应重点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在进行MTB药敏试验的实验室方面。

    作者:任国英;张志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加强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目的:通过加强和完善组织管理,探索和实践新的实践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方法:将采取新的临床教学方法和措施后的2012年第二次二级学科出科考试成绩与未采取新方法措施的去年同期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我院采用新的临床教学方法和措施后,实习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提高效果明显。

    作者:郑金玲;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1例初诊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

    将美国护理专家罗伊的适应模式学说中生理适应方式、自我概念适应方式、角色功能适应方式和相互依赖适应方式应用于帮助1例长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长期化疗患者出现适应性问题时,作出适应性反应,通过患者的适应性反应而达到健康促进。

    作者:黄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SWOT法分析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

    本文通过对南京某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SWOT分析,明确了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应对中医重点专科发展的策略,为医院制定中医重点专科发展战略提供政策依据。

    作者:施春雷;刘万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残胃胃炎胃镜和X线、超声诊断比对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和X线气钡双重造影、超声对残胃胃炎诊断优劣,寻找佳检查手段。方法:收集120例胃镜、X线气钡双重造影、超声检查的残胃炎病例,胃镜检查阳性率为95.8%,上消检查阳性率为92.5%,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8.3%。结论:胃镜检查和X线检查对诊断残胃炎有相当高的价值,超声无痛性、无辐射广为病人接受。

    作者:范瑜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诊断性超声波对妊娠早期宫内绒毛组织的影响

    超声检查是早期妊娠诊断,无创性产前诊断、观测胎儿发育、胎儿畸形筛查等的重要手段,是产科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量的研究表明诊断超声确定存在潜在的生物效应,近年为了获得更好的超声诊断质量和对病症的检出能力,诊断超声的输出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超声对人胚早期的安全性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超声可以通过生物学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空化效应)作用于器官组织并引起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胚胎和胎儿发育。认为诊断级超声对早孕绒毛在超微结构、生化功能、DNA、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诊断剂量超声对胚胎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取决于超声强度和辐照时间,在超声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辐照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因此在早孕期进行超声检查时,一定要坚持小剂量的原则,应慎用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作者:周艳清;王磊;蔺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将近两年于我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雷贝拉唑三联治疗,对照组为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及2组患者腹胀、恶心、泛酸、上腹痛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75例病例有46例愈合,愈合率为61.33%,而对照组的75例中37例愈合,愈合率为49.33%。结论: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起效快,患者痊愈较快。

    作者:倪宝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充气式保温气垫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气垫在颅脑手术过程中用于预防患者出现低体温、急性压疮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作用。方法:将120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身体表面薄被铺盖,身体下方放置充气式保温气垫,设定保温气垫温度为36℃~40℃;对照组患者只常规薄被铺盖身体表面。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出血量及压疮发生率等情况,并做出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寒颤明显降低,其平均体温高出对照组患者平均体温0.8℃,观察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充气式保温气垫在颅脑手术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南会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临床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7例实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8例,对其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对其采用丙泊酚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清醒时间、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祁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外科护士长管理工作体会

    目的:探讨骨外科护士长在科室管理工作中的体会。方法: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结与探讨,从而来总结在管理工作的特点与体会。结果:作为合格的护士长,不仅仅要有过硬的自身护理技术,很好的职业素质,而且还要讲究护士长的管理技巧。结论:护士长的管理技巧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科室的护理水平、管理水平。

    作者:雷荣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气滞血瘀论治腰痛

    笔者总结了127例气滞血瘀型或夹气滞血瘀的腰痛或兼患者,主要包括对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水煎服。认为从气滞血瘀论治腰痛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太声;张迎春;王懋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Ki67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8例中老年患者(年龄>35岁)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中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4%(89/118),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癌灶大小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Ki67是目前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的指标,其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孙永宏;巢琳;周云海;王建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谈孕期需要及护理

    1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孕妇各系统因胎儿生长发育会出现一系列相适应的变化。如果这些变化超越了生理范畴或孕妇患病不能适应妊娠的变化,则孕妇和胎儿均可出现病理情况或为高危妊娠,通过产前检查可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对降低围生期死亡率以及早期发现遗传疾病和先天性缺陷有重要意义。2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时间应从确诊早孕时开始。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应于妊娠20W 超进行系列产前检查,于妊娠20-36W每400检查一次,自妊娠36W超W检查一次,即20、24、28、32、36、37、38、39、40周共做产前检查9次,凡属高危孕妇应酌情检查次数。

    作者:杨淑珍;杨桃;刘红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预防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的方法及要点,为临床提供脑血管病介入手术的成功提供护理方法。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的66例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患者的病历,总结脑血管病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66例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患者经过术后护理和针对性地采取并发症预防措施,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小。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尽量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整个术后治疗阶段,根据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易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提前护理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大大提高脑血管病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取得医患满意的社会效益。

    作者:张洁;黄俊英;马君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讨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难点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结果:做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结论:只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的正常开展,提高集中式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全院复用器械的质量。

    作者:黄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治疗研究进展

    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本文就近年国内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欣母沛、卡贝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等药物的研究应用,乳胶管止血带在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应用、动脉栓塞(TAE)治疗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子宫体部环形捆扎术、改良B-Lynch缝合法、经阴道宫颈缝合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等手术治疗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明显。1991~200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80.0/10万降为47.7/10万,下降幅度为40.4%。

    作者:唐荣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人性化护理的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医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结果:从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病程文化程度以及用餐2h后的血糖等基本情况可得,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从表2两组患者的比较情况可知,对照组的在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良好患者所占的比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比率,治疗有效的患者占组内总人数的比率(总有效率)也明显低于观察组,两项指标的比较 p<0.05,有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效果令人满意,为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实践中更大范围的推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蒙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头皮针选择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内科老年病人2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患者双侧上肢浅静脉,观察组选用5.5号头皮针,对照组选用7号头皮针,观察2组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情况。结果:5.5号头皮针的输液速度能满足内科老年患者输液的滴速要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05)。结论:内科老年病人选用5.5号头皮针静脉穿刺输液能满足输液滴速要求,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患者愿意接受。

    作者:仇伟红;张蜜蜜;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