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临床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祁丽君

关键词:丙泊酚复合芬太尼, 无痛人流, 临床麻醉,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7例实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28例,对其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对其采用丙泊酚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清醒时间、出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纤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分别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管,机械通气。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29例,成功25例,经口气管插管18例,成功10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改良小儿留置针操作法(附94例报告)

    儿童往往对输液时的静脉注射深感恐惧,甚至因此而拒绝输液而延误了病情。而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为输液治疗提供了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与恐惧。2013年以来,我院改进了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程序,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门诊确诊患支气管肺炎及哮喘需多次输液治疗患儿185例,年龄5~24个月。随机分为传统组91例和改良组94例。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蒋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分析

    喂养困难是婴幼儿的主要问题之一,约占儿保门诊人数的16%。婴幼儿的合理喂养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并将有助于预防喂养问题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我们通过对儿保门诊中260例喂养困难婴幼儿的分析,探讨口腔功能对婴幼儿进食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干预措施。1对象和方法选择儿保门诊中以喂养困难为主的全部小儿260名,年龄为2个月~13岁。其中6个月以下28名,6~24个月117名,24~48个月32名,48~60个月41名,60个月以上42名。分析260例喂养困难儿童的年龄分布。以及117名6~24月婴幼儿喂养困难原因。现年龄段平均年龄为13.4月左右,其中男53名,女64名。

    作者:蒋小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梗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对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由于其胃肠蠕动减慢、排便习惯改变等因素易形成便秘。出现便秘高峰时间为发病初期3-5天,便秘时用力排便腹腔内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易诱发心力衰竭、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如治疗护理得当,不但可以为抢救赢得佳时机,而且能有效的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心梗患者加强其便秘的预防和护理,对防止并发症及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其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在35~87岁,平均年龄58岁。均根据病史、体征、18导心电图及心肌酶学变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并发便秘43例,便秘发生率42%。

    作者:佟娜;徐珊珊;宋莹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尿激酶溶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12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再通率、再梗死率、心律变化及病死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为85.94%、再梗死率为3.13%,对照组再通率为46.83%,再梗死率为23.44%,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有效的尿激酶溶栓抢救治疗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炜;刘国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水胶体敷料加德湿康藻酸钙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德湿康藻酸钙敷料治疗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压疮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德湿康藻酸钙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普通敷料换药。比较2组压疮患者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愈合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德湿康藻酸钙伤口敷料治疗压疮效果好,患者愈合时间短。

    作者:袁肖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再次剖宫产5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10年来再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寻求依据。方法:对我院所做55例剖宫产后妊娠再次剖宫产的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率为71.5%。主要手术指征为:瘢痕子宫27.6%,社会因素24.8%,胎儿窘迫17.3%,试产失败9.0%,狭窄骨盆7.4%,胎头位置异常4.9%,妊娠并发症4.9%,臀位3.3%,巨儿1.6%。新生儿窒息率5.7%,新生儿病死率0。结论:应提高医护人员对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方式的认识从而进步正确掌握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作者:邹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人的营养治疗与护理干预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患者年龄也逐渐缩小。由于糖尿病易引发心脏、肾脏、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等病变,而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治疗糖尿病,有效控制并发症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靳林艳;张建萍;靳曙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与消毒质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与消毒质量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安市辖区内9所托幼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托幼机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29.8%,消毒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45.99%。消毒质量监测各项目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餐饮具>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表面>室内空气>紫外线灯。致病菌均未检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托幼儿童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在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表面、总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3~8.474,P值均<0.05)。结论: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关系到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建议加强消毒效果监测,加大消毒知识宣传,正确选用消毒剂,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水平,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

    作者:赵爱华;马德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介入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20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处妊娠(CS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0例CSP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双侧子宫动脉各灌注甲氨蝶呤(MTX)50 mg,再以明胶海绵栓塞,术后24~72h时行宫腔镜电切术。结果:20例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无大出血、子宫穿孔发生。手术时间(18.5±8)min,出血量为(20±10)mL,术后3d血β-HCG下降(80.1%±10.6%),术后血β-hCG(25±10)d降至正常,术后病理检查与CSP诊断相符合。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介入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CSP的有效、安全、微创、恢复快的治疗措施。

    作者:杨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辨治冠心病体会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简称。主要是六淫犯心,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久病、大手术失血、厥脱证之后,或年老体弱,脏气虚弱致心脏的阴、阳、气、血亏损,痰浊、瘀血、气滞、寒凝、湿阻于心络、心经而发病。有时为七情(除喜外)、寒冷,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丧失,脏气亏损的影响而诱发疼痛发病。气虚是发病的基础。心绞痛的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即补虚,常用人参,改变了传统:“诸痛不可补气,”“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的说法。提出“痛不可补气,但心痛亦可补。”并将补气法应用于各型,比单用辨证拟用扶正祛邪法效佳。心肌梗塞的治疗,用生脉散加复方丹参、川芎唪等静滴,配合辨证施治,改善了心脏的循环机能和内环境,且对结代脉(心律失常)、喘证(心衰)、厥脱证(心源性性休克及低血压状态)等有防治作敎用,提出生脉散等静滴代替传统西医用利多卡因防治结代脉,医学育网搜集整理避免了利多卡因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用田七末等治疼痛,代替西药度冷丁、吗啡、避免度冷丁等引起呕吐及重复使用有成瘾的副作用。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改善呼吸功能及抢救危重患者而必须掌握的一种技术。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为重症监护病房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意外拔管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延误重要的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ICU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薛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糜血形成原因分析及预防

    血液是抢救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特殊资源,向医院提供优质安全的血液,确保输血安全是血站的宗旨。因此,了解、分析造成无偿献血采集的乳糜血液报废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乳糜血是指血浆中含有过高的脂类物质,主要是指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血浆呈乳白色。乳糜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在献血前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肥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造成。为有效的降低乳糜血的报废率,针对乳糜血的报废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对我站从2012年10月1日到2013年9月30日报废的1941袋乳糜血(100ml78袋150ml586袋200ml1277袋),其中有通过我站的乳糜血浆回收技术回收784袋(100ml42袋150ml240袋200ml1502袋)血浆从献血者的献血地点(饮食习惯)、性别、年龄、体重、季节等方面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飞;梁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胶体金法便隐血检测试纸性能评估

    粪便隐血(OB)试验是临床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常规开展的项目之一。目前常采用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定性方法进行检测,胶体金法具有不受饮食限制、快速、简便、准确等优点,而对胶体金试纸条的质量控制及评估国内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及规范化的评估程序[1]。本室对新进的胶体金OB 试纸条在应用于临床前对其灵敏度和检测范围是否满足说明书要求进行评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研究进展

    儿童在患龋后不仅降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咀嚼功能,还对恒牙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恒牙排列不整,严重妨碍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口腔健康行为又是影响患龋的重要因素。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因此孩子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总称为家庭口腔健康行为[1]。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受家长的口腔卫生习惯的直接影响,因而儿童的龋齿危险因素也受其的间接影响[2]。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儿童龋病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1儿童龋病概况1.1儿童患龋状况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4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世界各国的不同地区,受经济、文化、地区因素影响,龋病的发病情况和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将12岁儿童作为调对象,在美洲,龋均(DMFT)为3.0,在欧洲,龋均(DMFT)为2.6,而在非洲,龋均(DMFT)为1.7。近几年调查发现,发达国家的儿童患龋率仍高于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发展中国家也已出现上升趋势。但在近20年里,西方工业化国家儿童的患龋率虽然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却已呈下降的趋势[3]。我国对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很多调查分析,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乳牙列龋患率高并且龋患严重,但恒牙龋状况较乳牙情况好。

    作者:王镇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为慢性胃溃疡病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慢性胃溃疡病例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组),有病例45例,除了给予基础护理外还给予个体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随机选择以往实施基础护理的慢性胃溃疡病例45例(对照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胃溃疡病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可增强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例康复。

    作者:汪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58例患者,我们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总结及综合分析,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本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平均手术时间约(50±10)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8h,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满意、术后恢复快、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自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推拿结合封闭治疗,治疗组采取推拿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推拿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封闭为每7天1次;治疗组推拿和围刺均为1次/d,5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为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围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优于推拿结合封闭治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楚云杰;张文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

    目的:了解新生儿的发育体征,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2例日龄不同、病种不同及病情不同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护理得当,患儿都顺利度过手术难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儿均治愈出院。

    作者:顾素玲;王香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方法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80例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9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改善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雾化吸入中以及吸入后1h,其的SPO2与试验组相比,其出现明显性的降低,(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发生哭闹和治疗中断等情况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并且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