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显;张丽扬;陈先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整体护理的核心。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因此,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1.1焦虑、恐惧这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情绪。患者往往表现为焦虑不安,反复询问病情,过分依赖家属,甚至失去自制能力。他们担心治疗的痛苦以及疾病给家庭事业带来的影响。
作者:孙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实践与探索。方法:对我科2011年11月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利于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终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何水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针对男护生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在男护生临床带教中,如何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男护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成为合格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杨芳;喻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II~IV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手术治疗的SandersII~IV型跟骨骨折病例23例。按Sanders骨折分型为II型10足,III型13足,IV型3足。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8~24个月,愈合时间6~11个月。结论:锁定钢板适用SandersII~IV型跟骨骨折,疗效肯定。
作者:苏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电子病历作为医学文书在我国已相当普及,基本县级单位都有,近几年本人通过带教学生发现电子病历在学习上有很多利弊具体分析如下:电子病历档案(EMR)也叫计算机化的病历档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CPR)。它是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具有提取及共享信息方便、容量大、信息完整、易保存、方便快捷等实用性,是临床、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料来源,电子病历档案除了包括纸质病历所书写的所有“静态”病历信息和各种检查报告单、影像资料外,更应包括信息化带来的各种功能扩展和相关服务,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服务。
作者:曹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目前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是药护协作的模式下,护士要充分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加强医、药、护、患合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潘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集中处理大量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医疗用品的部门,工作人员长期与致病原,锐器、化学消毒液接触,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多种电器设备及压力容器,加上工作环境的噪音、潮湿等。诸多不良因素都会对工作人员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胁,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掌握相关的防护措施,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势在必行。1职业暴露概念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的特定环境中,周围存在着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因素。
作者:李海君;王晓荣;刘君富;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并探讨针对此类患者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2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再骨折原因以及手术方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4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再骨折的原因是骨强度有所减弱,4例患者再骨折原因是因为初次手术的内固定不牢固,其余5例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均为过早负重。24例患者均于检查后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跟踪随访6~12个月,22例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返院检查显示骨折线基本消失,生活均能自理。2例患者由于术后局部供血不足,骨折愈合较为缓慢。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可以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术中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固定材料,术后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知识教育并鼓励患者多进行康复训练。
作者:邹培标;陈薇(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加钟罩灸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疾病的疗效。方法:对20例气血亏虚型疾病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后,用钟罩灸熏灸,两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穴位注射加钟罩灸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疾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韩林;刁本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人体的许多生理反应中都会有载脂蛋白J的参与,诸如精子大发育成熟、转运脂质等。同样,在许多的病理反应中也有载脂蛋白J的参与,比如心肌梗死、肿瘤以及肾脏疾病等。本文主要对载脂蛋白J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通过归纳已有的研究资料,载脂蛋白J的主要作用为:在脂质转运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胆固醇的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作用;在组织的修复中发挥作用等。
作者:李婧;张文杰;宋玉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感染科,地处白鹭洲国家生态公园西北侧,距院本部直线距离4公里,但要到达科室,要走一个“S”型绕线才能到达。行车距离增加一倍。第一次来感染科住院的病人及家属,见到我们第一句话一般都是:你们这里真难找!来你们这里的路真难走!就是这样远离交通主干道,地理位置偏僻的传染病专科病房,不仅收治平煤集团职工,还是艾滋病、季节性传染病的定点医院,也吸引了周边县、区、市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尤其是近几年来,四个病区日平均总住院人数高达到了260人,这与科室全体员工注重安全、预防纠纷;真诚感恩、从细节做起的服务理念息息相关。
作者:魏志红;李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老年患者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加之骨折疼痛,躯体移动困难,极易造成局部受压过长而发生压疮。应用护理危险管理理论,可明确压疮危险因素,掌握压疮危险发生规律,提高压疮危险防范能力,避免压疮的发生。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老年患者172例,男性98例,女性74例;年龄60~102岁,平均年龄78.8岁;股骨干骨折54例,股骨颈骨折6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9例,骨盆骨折18例;其中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121例,合并肝部疾病者61例,合并肺部疾病者56例,合并糖尿病者49例,合并其他疾病者79例,合并两种疾病以上者96例;院外带入I期压疮21例, II期压疮16例,III期压疮9例,iv期压疮3例。
作者:张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痛胸闷性猝死患者,心肺复苏中的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所有的患者为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对猝死前明确有胸痛胸闷的、通过临床分析基本排除主动脉夹层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心搏骤停患者。这些患者中排除绝对禁忌证。同意并且进行溶栓治疗的为溶栓组共13例。这些患者中未溶栓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共33例。对他们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溶栓组ROSC率明显增加,但存活率无明显区别。结论:虽然存活率无明显差异,但ROSC率明显增加了,这说明在胸痛胸闷性猝死患者,溶栓治疗是促使此类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伟钧;田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通过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明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常规的西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病因、病理分析,进而采取辨证施治。然历代医家对胃脘痛的论述颇多,并且杂乱。笔者通过十五年来对脾胃病的临床诊治,总结出在胃脘痛诊治方面,首辨病因,次辨缓急,再辨寒热、虚实、气血;后辨证与辨病结合,起到了执简驭繁的效果。今将临床常见证型提出来,并把自己的治疗经验融入其中,期与同道商确。
作者:韩振杰;张凤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联性,通过临床分析,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内容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血清学等检测情况。结果:初诊时患儿均伴随各种哮喘症状,患儿支气管哮喘诱因均为呼吸道感染。通过检测诊断为急性感染32例(74%),慢性感染11例(26%)。确诊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哮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它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之一。应通过血清抗体 IgM 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确诊后对患儿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尽早控制感染。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频发,前牙外伤性脱位发病率明显增多,已经成为口腔科急诊的常见病,虽然传统的前牙美容修复和人工种植牙的应用,使得修复牙与自然牙相媲美,但仍无法替代天然牙。本文通过对68例患者82颗外伤性脱位的恒前牙再植术及术后临床随访观察,体会到脱位牙时间的长短,妥善的保存和处理,及时可靠的复位固定,术后预防感染是再植牙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洪活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口腔科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因素。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98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感染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感染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98例患者中12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4%;感染因素中诊疗器械污染(β=1.179,OR=1.807),防感染意识(β=1.458,OR=3.697),定期环境消毒(β=1.231,OR=2.029)是高危因素。结论:调查导致口腔科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防护提供了方向。
作者:张玲;沈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超声检查是早期妊娠诊断,无创性产前诊断、观测胎儿发育、胎儿畸形筛查等的重要手段,是产科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量的研究表明诊断超声确定存在潜在的生物效应,近年为了获得更好的超声诊断质量和对病症的检出能力,诊断超声的输出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超声对人胚早期的安全性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超声可以通过生物学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空化效应)作用于器官组织并引起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从而可能影响胚胎和胎儿发育。认为诊断级超声对早孕绒毛在超微结构、生化功能、DNA、细胞增殖与凋亡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诊断剂量超声对胚胎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取决于超声强度和辐照时间,在超声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辐照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因此在早孕期进行超声检查时,一定要坚持小剂量的原则,应慎用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
作者:周艳清;王磊;蔺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良好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方法:对住院患者开展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并观察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开展围手术期良好的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与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消除他们紧张、恐惧的心里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健康教育可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有利于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极大的减少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误解,避免了不变要的护患纠纷。
作者:姜英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