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临床治疗观察

邹培标;陈薇(通讯作者)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术后再骨折,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并探讨针对此类患者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2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再骨折原因以及手术方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4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再骨折的原因是骨强度有所减弱,4例患者再骨折原因是因为初次手术的内固定不牢固,其余5例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均为过早负重。24例患者均于检查后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跟踪随访6~12个月,22例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返院检查显示骨折线基本消失,生活均能自理。2例患者由于术后局部供血不足,骨折愈合较为缓慢。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可以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术中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固定材料,术后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知识教育并鼓励患者多进行康复训练。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猩红热、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治疗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猩红热猩红热为主要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开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一日内蔓延至全身。皮疹呈鲜红色,针头大小,有些象“鸡皮疙瘩”,若用手指按压时,可使红晕暂时消退,受压处皮肤苍白,经十余秒钟后,皮肤又恢复呈猩红色,面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唇周围及鼻尖则显得苍白,舌乳头红肿。猩红热的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可经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少年多发。

    作者:张宏山;梁莉萍;刘海峰;何新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0例误诊为肝性脑病患者误诊分析

    目的:通过对近5年来我院的10例误诊为肝性脑病病例分析,总结其中经验教训,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误诊为肝性脑病病例1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疾病来分析误诊原因。结果:确诊为低血糖昏迷5例、酒精戒断综合征3例、低渗性脑病2例。结论:对以精神症状为首发或唯一突出症状的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相关检查,仔细分析,避免误诊。

    作者:刘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退白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2011年6月以来的二年里,我们应用自拟中药退白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用于治疗白癜风。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1.1病例选择:寻常性白癜风患者,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不包括近1个月内系统应用治疗白癜风的中西药物、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治疗者,也不包括近半月内使用过NB-UVB照射治疗及其它局部外用过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并征得患者同意,能做到定期复诊者作为研究者。

    作者:赵婧;马云;谢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探讨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许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在家娇生惯养,到学校后要过群体生活,必须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韩鸿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临床观察

    2007年到2012年,笔者用中药攻补兼施法联合螺内酯、速尿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小40岁,大68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2~18年。对照组41例:男31例,女10例;年龄小42岁,大66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2.5~1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杨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4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5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23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和60例正常人分别检测TGAb和TPO-Ab水平。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的TGAb和TPO-Ab阳性率高,其次是原发性甲减;TGAb和TPO-Ab的定量检测,甲亢组、甲减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单纯性甲状腺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GAb和TPO-Ab在甲状腺疾病时阳性率较高。

    作者:陈永庆;周丽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应用进展

    胆囊结石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做为治疗胆囊结石的经典方法,但胆囊切除后常常出现各种生理功能紊乱症状,因此,保胆取石成为当代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随着有关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的对比的研究越来较多,现就保胆取石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其优点予以综述。

    作者:赵志荣(综述);郝玉杰(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并探讨针对此类患者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24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再骨折原因以及手术方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4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再骨折的原因是骨强度有所减弱,4例患者再骨折原因是因为初次手术的内固定不牢固,其余5例患者的再骨折原因均为过早负重。24例患者均于检查后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跟踪随访6~12个月,22例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返院检查显示骨折线基本消失,生活均能自理。2例患者由于术后局部供血不足,骨折愈合较为缓慢。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可以行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术中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固定材料,术后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知识教育并鼓励患者多进行康复训练。

    作者:邹培标;陈薇(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患者240例,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GnRH-a组(即腹腔镜组)120例与常规开腹+内美通组(即开腹组)120例。结果:⑴腹腔镜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副作用发生率、妊娠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腹腔镜+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症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以及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攀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负面影响。结论:临床护理中处理好负面影响就能取得患者密切地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更快地康复出院。

    作者:姚伟;兰晓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疑似维生素D中毒1例病例分析

    于钧一,婴儿,男,孕36周出生,剖宫产,出生体重2300克,人工喂养,生后两周到我儿科门诊就诊,该婴儿烦躁、多汗、夜惊、睡觉不实,伴有喉喘鸣,因其上述表现我儿科大夫给予其维生素D800IU/日。一周后,烦躁等表现未有减轻,并伴随脐疝,我科大夫给予其维生素D1600IU/d,并配以小儿四维钙1袋/d,再加上其配方奶中含有维生素D7ug/100g奶粉平均含量。服用4周后,来就诊时,该婴儿烦躁不安、恶心、时有呕吐、大便1次/7-8天、体重不增、尿频等表现。我儿科大夫依据其体重不增、烦躁不安、便秘可疑其维生素D中毒。遂嘱咐婴儿家长立即停服维生素D,继续喝配方奶,多喝水。因其奶粉中含有钙,停服维生素D1周后,化验血钙不高,大便1次/2-3日,无恶心症状,时有呕吐,只在睡觉前后烦躁。

    作者:杨卫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以儿童用药为例探究药学咨询服务重要性

    目的:了解门诊儿童用药咨询情况,以进一步促进药物咨询工作,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5月门诊药房用药咨询记录100份,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咨询者身份、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类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者身份多的是患者及其家属,占98%,咨询内容多的为用法与用量,服药时间,分别占34%,22%,咨询多的药物是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分别占25%,21%结论:药师提供的药学咨询服务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保证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海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46例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47.8%;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联合修复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应用

    目的:完善妇科健康教育文件内容及宣教表单,统一宣教标准及流程,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方法:由妇科病区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分析不完善之处,制定新的健康宣教单病种指导单,改善健康宣教方式及沟通方式。结果:QCC活动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由活动前的83.598%提高到活动后的92.48%。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完善妇科健康教育流程及内容,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

    作者:吴桂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与体质联系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发病率逐年升高的趋势。中医防治糖尿病有着很大的优势。与体质结合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预防与治疗。本文分析筛选了5年来关于2型糖尿病防治与体质相关联系的文章,从而分析得出糖尿病体质研究的进展趋势。

    作者:朱亮;邱昌龙;赵舒;杨晓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

    目的:强调医务人员重视职业暴露与防护。方法:通过讲述全科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措施,阐述护士职业防护的必要性。结果:全科护士职业危害明显减少。结论:职业暴露所产生的危害时刻伴随着全科护士,而职业危害的防护,关键在于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作者:罗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电生理对分期针刺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来观察、评定分期针刺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分期针刺法治疗和常规治疗,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分期针刺法治疗组分别于治疗14天和28天后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期针刺法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分期针刺法结合常规方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高学义;马小明;范进(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导师制在护理学本科教育中的特殊优势

    我国导师制在护理学本科教育中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分别从导师制教育在护理生在校学习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和教育全过程三个时间段分析了其所体现的优势。导师制的实施尤其在培养护理生科研精神、建立专业素养和帮助其确定成长和发展方向上有其特殊优势。由于导师制是教学体制的一项新的改革,其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都是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讨和解决的。

    作者:何蓉;王圣姝;龚兴盛;蒋红梅(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热奄包配合穴位按摩在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热奄包配合穴位按摩在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是常规护理组,治疗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热奄包热敷于患侧上肢相关穴位及配合穴位按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肩关节疼痛变化程度、肩关节功能活动变化程度、上臂肿胀臂围的测量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肩关节疼痛症状(t=7.58,t=12.63,t=11.59)。肩关节功能活动(X2=35.62,X2=25.13 X2=26.51),上臂臂围恢复程度(t=6.58,t=8.63,t=10.39),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奄包配合穴位按摩在乳腺癌术后能减轻肩关节疼痛,使肩关节功能活动更灵活,能减轻上臂肿胀,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谭秀卿;聂广杰;伍丽容;肖曙娴;温威;吴祖培;陈宇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动脉血气和呼吸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以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患者共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血气以及呼吸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仲琦;张苓;宋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