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科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对策

罗琼

关键词:职业暴露, 防护, 护士
摘要:目的:强调医务人员重视职业暴露与防护。方法:通过讲述全科护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措施,阐述护士职业防护的必要性。结果:全科护士职业危害明显减少。结论:职业暴露所产生的危害时刻伴随着全科护士,而职业危害的防护,关键在于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高危因素分析与健康教育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因素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调查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统计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高危因素的健康教育。结果:调查研究高血压患者的高危因素主要是由于高盐饮食、饮酒、吸烟、缺乏锻炼、肥胖等。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后,指导患者有效地预防血压升高,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己本身的形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不知情,对其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何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及运动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及运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规范饮食管理及合理运动。结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使血糖很好的得到控制。结论:饮食控制及合理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宋丽燕;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动脉血气中体温的标准值与实际值的对比观察

    血气分析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占重要地位。它有助于了解病情、鉴别诊断、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通过血气分析,能对病人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炭潴留情况,及机体的酸碱状态,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各种疾病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单纯或复合型的酸碱失调,可以根据血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以利于找出病因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理。这是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P H值是估计预后的主要特征之一,即p H值愈低,纠正愈困难,预后愈差。血气分析还可较快地反映出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提示临床加以注意,对于治疗和观察病情是-种良好手段。

    作者:张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哮喘危险性因素分析及处理

    哮喘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儿童患哮喘病的几率日益增加。儿童的活动范围较小,所以影响儿童患哮喘病的因素主要有室内环境(如室内建筑和装饰材料、室内燃料的燃烧、烹调油烟污染等)、室外环境(如周围企业、工厂等)。本文对影响儿童哮喘病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减少其患病几率本文也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作者:钟胜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现行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完善措施

    健全、有效的医院内部控制,对医院实现发展目标,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竞争力,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医院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医院现行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并就此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

    作者:闫志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士工作倦怠状况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倦怠情况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对352位护士、91位医生分别进行量表测量,其中对医生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的测量,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的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MBI)测量结果:护士情绪衰竭评分显著高于医生,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怠慢评分高于医生、专业效能感评分则低于医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工作怠慢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专业效能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涵;吴雪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乌鲁木齐市433名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汉族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的可行性建议,以便更好的为社区围绝经期医疗服务。方法: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七个小区的433名汉族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汉族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发生情况中,SDS评分阳性者43.88%;SAS评分阳性者45.73%。Logistic回归表明妇女的焦虑和抑郁受社会生活压力、自我实现压力、人际关系和月经状况的影响。结论:有必要开展全方位的围绝经期医疗服务,开设心理咨询专科门诊,加强心理保健,提高妇女围绝经期生活质量。

    作者:肖晋;刘爱玲;赵雅婷;杨晓燕(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优秀护士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

    根据社会与医院发展、国内外报道、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自已的工作经验及病人要求,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认为要想成为神经内科的优秀护士,需要在道德品质,专业知识,情绪控制,风险控制,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管理时间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

    作者:江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随着大家对物质及精神需求的逐渐提高,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据权威部门调查,我国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7%。其中,30%-40%患者的孩子因缺少母亲的关爱,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情智启蒙起步晚,活动能力受影响等症状。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是产妇分娩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它的主要表现为抑郁、脾气暴躁、疲惫、失眠、食欲不振、失去兴趣、焦虑、内疚、不能应付生活、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等。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而且还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产后抑郁症影响的不只是患者一人,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因此,对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做好适应性调整,使其恢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作者:陈俪;王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3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科室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珠海美华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病原学鉴定及药敏分析。运用WHONEET5.4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性高分别为94.91%、89.3%、88.14%。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为11.86%,耐药率较高是环丙沙星、派拉西林、庆大霉素分别为36.4%、34.75%、32.2%。结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有效抗生素。

    作者:梁健智;毛得斌;陶建萍;莫立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反应蛋白(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在正常情况下CRP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感染、创伤和心血管疾病时会成倍增高。CRP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到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因此它可以对病情及抗生素疗效进行监测。1影响CRP基础水平的因素1.1婴幼儿急相期增高不如成人和年长儿明显,基础值较成人低;1.2吸烟者CRP基础水平较普通人增高;1.3孕妇孕期间CRP水平轻度增高,分娩时达20 mg/L;1.4严重营养不良和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CRP的合成RP基础水平的因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应激与健康

    1应激的概念:应激作为医学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时期关于应激和应激理论的认识,是由早期的分别重视应激反应或者应激刺激,到以后重视应激作用的“过程”,而近年的发展趋势则越来越关注应激多因素作用的“系统”。1.1应激概念的提出:关于应激的概念,首推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selye H)提出的应激学说。1936年,塞里提出著名的“一般适应综合征”和应激概念,标志着现代应激研究的开始。塞里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给小鼠注射各种器官提取物(有害刺激)后,小鼠都会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包括肾上腺皮质肿大、胸腺、脾及淋巴结缩小,胃肠道溃疡、出血等现象。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这种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将机体在不同刺激作用下出现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而且塞里首先提出,GAS 是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

    作者:张东子;段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待乙肝患者行为态度的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肝防治宣传及其他传染病管理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1068人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对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薄弱;在对待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和行为上,呈现恐惧和麻木两极分化情绪。结论: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认知不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作者:郭金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瓦斯爆炸烧伤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瓦斯爆炸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收治的瓦斯爆炸烧伤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根据患者的烧伤程度不同和有无伴随吸入性损伤、气体中毒、骨折、头颅损伤、内脏损伤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正确进行创面清理和抗生素治疗,同时兼顾其他伴随症状的处理,防止发生合并感染。结果:32例瓦斯爆炸烧伤患者,治愈31例,1例烧伤面积过大且伴有重度吸入性损伤,经医治无效死亡。治愈率96.9%。结论:对瓦斯爆炸烧伤的患者的烧伤及其他伴随症状进行合理有序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并能有效防止继发感染与交叉感染。

    作者:祖红旭;李庆华;黄培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与专业化医疗相结合慢性病管理体会

    目的:探索有效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方法。方法:采用社区卫生与临床医疗相结合的方式,以健康档案为依托,“专科化”的全科医生为核心,成立慢性病管理团队,主动、连续进行慢性病管理。结果:慢性病管理工作由《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2种拓展到5种以上,提升了社区医生的工作能力,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诊疗方案,赢得患者信赖。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与专业化医疗相结合有利于慢性病的管理,提升社区医生的工作能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诊疗方案。

    作者:肖宝忠;杨百锁;石引娣;李云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度盆腔炎抗生素治疗15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重度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0例重度盆腔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50例患者给予头孢替坦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150例患者给予头孢替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150患者例59例显效、70例有效、2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6.00%;研究组150例患者,有115例显效,3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治疗重度盆腔炎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白惠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疗效与体会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2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予高压氧治疗。结果:GOS评分,本组患者恢复良好7例(31.8%),轻残6例(27.3%),重残3例(13.6%),植物生存2例(9.2%),死亡4例(18.2%)。结论: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崔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白细胞介素-6、血管紧张素Ⅱ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II)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标准划分中度(M组)、重度(S组)。对照组(C组)来自健康体检者。分别于入院后即刻(0h)、12h、24h、3d、7d 采集M、S组患者血样,测定血清中AnglI、IL-6水平。结果:M组患者血清中AnglI检测值伤后12h内上升达高峰,并在高水平维持,随后逐渐下降,7天后恢复到低水平;S组患者伤后高峰后,高水平维持到入院后1天,至第7天时总体下降至低水平,其各时点血清中AngII水平高于M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S组血清IL-6检测值皆于伤后即达高峰。M组随后逐步下降,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S组伤后3天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两组各时点血清IL-6检测值比较及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入院时AngII、IL-6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 II、IL-6参与了单纯性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监测其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及临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军根;陆士奇;徐峰;丁礼;肖接承(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母乳喂养的观察及饮食护理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法。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健康成长,有利于产妇恢复身体健康,能帮助产妇子宫恢复,减少阴道流血,增加婴儿抵抗力,免疫力。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及吸收,增进母子感情,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方便快捷。

    作者: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生存质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工作压力和生存质量的状况。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测评100名临床实习护生生存质量和工作压力。结果:护生生存质量在生理领域与心理领域较差;护生生存质量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呈负相关。结论:护生工作压力对生存质量有负面影响。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