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根;陆士奇;徐峰;丁礼;肖接承(通讯作者)
目的:通过检测PCNA在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卵巢癌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联系,研究PCNA在卵巢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诊断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CNA在卵巢癌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1)卵巢癌组PC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2) PCNA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PCNA对卵巢癌敏感。
作者:崔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慢性肾衰尤其是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的营养不良及饮食的方面的护理以及饮食原则的指导。方法:由于疾病本身以及透析造成的一部分的营养丢失和摄入的不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的发生。针对发病原因以及护理方进行探讨和研究,帮助病人改善营养不良的状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寿命。结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饮食调节,大部分病人的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和不同程度的缓解。
作者:于丽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头皮针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内科老年病人2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患者双侧上肢浅静脉,观察组选用5.5号头皮针,对照组选用7号头皮针,观察2组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疼痛情况。结果:5.5号头皮针的输液速度能满足内科老年患者输液的滴速要求,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05)。结论:内科老年病人选用5.5号头皮针静脉穿刺输液能满足输液滴速要求,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患者愿意接受。
作者:仇伟红;张蜜蜜;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甲亢未治疗或控制不良的患者,在感染、手术、创伤或突然停药后出现以高热(体温>39℃)、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240次∕分)、心律失常、严重呕泻、意识障碍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减弱,短时间内大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释放入血有关。主要诱因:(1)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2)严重躯体疾病,如心力衰竭、低血糖症、败血症、脑卒中、严重创伤或急腹症等;(3)严重精神创伤;(4)口服过量甲状腺素制剂。
作者:涂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探讨相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38例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来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试验组:血糖控制良好。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肺结核复发几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由于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且复杂,患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此外,对于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好坏与患者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据可靠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导致死亡;自杀已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12-18岁)的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上有“成人感”,心理上却是半成人状态;言语上常有片面性、绝对性;行为上常有冲动性、爆发性和极端性;情绪方面既易喜又易悲,波动幅度大且难于自控。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心理卫生知识的匮乏,青少年学习和社会适应等不良影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老师和家长所忽略。
作者:赵俊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进行分析,以期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在使用中会出现某些严重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其说明书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医护人员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增强防范意识,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从而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魏翠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评价中药坐浴法对改善痔疮手术后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44例痔疮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苦参汤方坐浴,对照组不采用中药坐浴,仅按照常规方法护理。结论:中药坐浴法对改善术后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蒲美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比赛症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皮肤破溃的严重慢性并发症,溃疡长期不愈,合并感染,常进行性加重,严重者需截秩甚至截肢治疗,我科自2010年11月至2013年4月应用封闭负压引流加点状植皮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25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68-84岁,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足溃疡,溃疡部位足趾2例,足背13例,足踝部3例,足底5例,足跟部2例,面积小2.0cm ×2.5cm,大11.5cm×7.0cm,破溃时间短1个月长2.5年。
作者:钟晓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于钧一,婴儿,男,孕36周出生,剖宫产,出生体重2300克,人工喂养,生后两周到我儿科门诊就诊,该婴儿烦躁、多汗、夜惊、睡觉不实,伴有喉喘鸣,因其上述表现我儿科大夫给予其维生素D800IU/日。一周后,烦躁等表现未有减轻,并伴随脐疝,我科大夫给予其维生素D1600IU/d,并配以小儿四维钙1袋/d,再加上其配方奶中含有维生素D7ug/100g奶粉平均含量。服用4周后,来就诊时,该婴儿烦躁不安、恶心、时有呕吐、大便1次/7-8天、体重不增、尿频等表现。我儿科大夫依据其体重不增、烦躁不安、便秘可疑其维生素D中毒。遂嘱咐婴儿家长立即停服维生素D,继续喝配方奶,多喝水。因其奶粉中含有钙,停服维生素D1周后,化验血钙不高,大便1次/2-3日,无恶心症状,时有呕吐,只在睡觉前后烦躁。
作者:杨卫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病因、诊断、处理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胎盘植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8例行局部缝扎止血,加欣母沛加强子宫收缩。5例术后行氨甲喋呤化疗保守治疗成功。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植入是发生产后大出血严重致命的危害因素,必要时需行子宫切除,对出血少植入面积小有生育要求的可行保守治疗。
作者:叶望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上肢洗伤方”对柯雷氏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柯雷氏骨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中药熏洗治疗组)和B组(热水浸浴治疗组)。其中A组30例,B组30例。在患者解除夹板后,测量治疗前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疼痛积分。分别给予“上肢洗伤方”熏洗及同温度热水浸浴治疗1个月。于治疗后第3、6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疼痛积分、C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等差异。结果:A组与B组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疼痛积分方面的组内差异比较,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比较,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疼痛积分、Coney腕关节评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洗伤方”熏洗对于涉及桡腕关节而又适合于保守治疗的柯雷氏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康复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作者:高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有显著的效果,同时也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负面影响。结论:临床护理中处理好负面影响就能取得患者密切地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更快地康复出院。
作者:姚伟;兰晓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将200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DN组100例,单纯DM组100例;均检测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FFA、CRP、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4hMAU)水平,分析CRP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DN组、单纯DM组CRP明显升高(P<0.05),以DN组升高明显(P<0.01)。DN患者的CRP与FPG、HbA1c、24hMAU 、TG呈相关性(相关系数均r>0.8524)。结论:CRP升高与DN有明显相关,二者可能参与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损害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周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通过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孟鲁司特纳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的表现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临床采用孟鲁司特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疗效确切,症状缓解明显,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行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病例特点:患者中年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因突发头晕、耳鸣、左侧肢体乏力,视物不清2天,意识欠清半天入我院。查体:血压150/100mmHg ,神智尚清,发音欠清,饮水有呛咳,咽反射迟钝,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心率110次/分,心率齐,双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生化:胆固醇6.0 mmol/L。心电图:未见异常。头颅CT:双侧枕叶、左侧小脑、脑干急性梗塞。考虑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遂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行 DSA 检查,提示左椎动脉远端闭塞,右椎动脉、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符合我院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 TOBS)是基底动脉尖血液循环障碍累及中脑、小脑、丘脑、枕颞叶等部位的一种特殊的脑梗塞。国内报道占脑梗死的4.3%-5.0%,国外sato等报道为7.6%。基底动脉尖部是指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 直径范围内的5条血管交叉部,由2条大脑后动脉和2条小脑上动脉以及基底动脉顶端组成的一个“干”字形结构。临床上该部位血管相继堵塞可连续出现相应症状体征。表现为脑干、间脑缺血和大脑后动脉支配区缺血两大症状。前者有意识障碍、注意力和行为异常、瞳孔及眼位改变、眼球运动障碍、异常运动和半身投掷等,后者表现为视物不清、视野缺损、皮层盲、失认、视觉失用、视物变形、运动机感觉障碍等。其病因复杂、病情较重,表现多样,预后不良。疑似病例及早行DSA或者MRA有助早期诊断。确诊病例及早行导管介入下局部动脉溶栓,效果佳,后遗症少。静脉溶栓效果次之,后遗症多,未溶栓者预后不良。所以该病治疗主要的就是早发现、早确诊、早溶栓。
作者:廖佳隆;揭苏平;温小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肠道细菌移位(BT)及BT与感染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34例择期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前2h和术后2、24、48h采集外周血,进行全血细菌DNA、血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检测及血细菌培养。观察患者30天以监测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PCR检测全血细菌DNA均为阴性,术后共有7例阳性。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PCR阳性率为38·9%,无SIRS组为0%(P<0·01)。PCR阳性组SIRS发生率为100%,阴性组为40·7%(P<0·01)。PCR阳性者85·7%发生感染并发症,阴性者无一发生(P<0·01)。术后血细菌培养阳性率5·9%,显著低于PCR的检测结果(20·6%,P<0·01);血培养阳性者,PCR检测均呈阳性。PCR阳性结果中大肠杆菌DNA占71·4%。PCR阳性的患者外周血血浆D-乳酸及LPS浓度较PCR阴性者明显升高(P<0·01),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1)。结论:胃肠外科术后肠黏膜屏障损伤与BT关系密切,术后早期(2h)即可发生BT,以大肠杆菌为主,术后SIRS和感染并发症与BT密切相关。
作者:袁柳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rhuEPO)对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肾性贫血患者54例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疗6个月后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结果。结果:(1)54例病例6个月后,显效4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2)54例患者在6个月后, Hb、HCT、RBC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对肾性贫血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胡庆;刘云豹;唐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入学健康状况,从而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方法:对新生进行入学健康体检,及时掌握新生入学时的身体状况,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进行适当的干预,避免传染病在校园里的流行和暴发。结论:当前大学生身体完全健康状况欠佳,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杨海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集中健康教育的自我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水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使社区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基本认识、自我管理能力、饮食控制、心理情绪、规律用药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改善。结论:组织鼓励高血压患者参加自我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改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方法。
作者:张丽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