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痔疮术后中药坐浴法的疗效评价

蒲美琼

关键词:痔疮手术, 中药, 坐浴, 护理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坐浴法对改善痔疮手术后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将144例痔疮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苦参汤方坐浴,对照组不采用中药坐浴,仅按照常规方法护理。结论:中药坐浴法对改善术后症状疗效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针对我科危重病人的病情状态,对症给予营养支持。结果:85例患者通过营养支持,均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大便次数正常(1-2次/日)。结论:营养支持能够维持和改善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李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怎样做好“落伍”护理人员管理教育工作

    本文就“落伍”护理人员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其管理教育提出了解决对策。

    作者:张红梅;杨华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合用治疗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合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做出了回顾性分析,并将这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联用慢心律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与慢心律合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值得肯定,且服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全萍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营养综合评价方法特点探讨

    目的:研究小儿营养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9年~2012年间某市0~7岁儿童,对其体格发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离差法划分小儿营养等级,制成综合评价小儿营养图表。结果:可从身高测体重、年龄测身高、年龄测体重3方面对小儿的综合营养情况进行评价,2009年~2012年间,小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营养情况逐年改善,逐年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讨小儿营养综合评价方法,对小儿营养进行综合评价,可发现小儿的营养不良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张智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讨论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准支气管扩张咯血诊断标的病人2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60例,对照组口服安络血,治疗组给予凉血止血方,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病程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数为48例,占80.0%,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例数为146例,占91.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应该以凉血止血法为主,凉血止血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初探对男护生的护理教学

    针对男护生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在男护生临床带教中,如何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男护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成为合格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者:杨芳;喻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优秀护士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

    根据社会与医院发展、国内外报道、神经内科病人的特点、自已的工作经验及病人要求,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认为要想成为神经内科的优秀护士,需要在道德品质,专业知识,情绪控制,风险控制,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管理时间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

    作者:江文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术后hsCRP的变化和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并行急诊PCI的患者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0mg瑞舒伐他汀组(76例)和40mg阿托伐他组(76例)。在常规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组、40mg阿托伐他组维持治疗一个月,并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及术后1月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水平,观察1个月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院时(PCI术前)2组间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与术前比较,血清 hs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周和术后1月时,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0mg瑞舒伐他汀组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稍低,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两组均可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且20mg瑞舒伐他汀比40mg阿托伐他汀抗炎效果更明显。两者都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林蓓佑;吴鹏;林智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模式探讨

    21世纪既是知识的世纪,同时也被认为是健康的世纪,健康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健康促进”运动,主要内容是推动全世界对健康的关注和健康理念、健康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学校是人类一生中,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学习度过,这就使得学校的健康教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校健康教育该开展哪些内容、如何开展,其模式的选择将会对健康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有学者提出了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其中,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研究表明:“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能有效的改进、改善人类的健康行为和水平,并且在现代的临床医疗护理中被广泛应用。以酗酒有害为例: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酗酒有害健康、酗酒引发的疾病以及与酗酒有关的死亡数字等知识传授给群众;群众接受知识,通过思考,加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形成信念;在信念支配下,逐步建立起不酗酒的健康行为模式。

    作者:宋懿芪;欧阳一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等,过去一般采用前列腺摘除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目前该病一般采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我科于2007年开展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很快被广大病员所接受。至今已成功开展此项手术在临床中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总结脊柱侧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以及术前评估,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双下肢的神经系统症状,加强肺部功能、伤口情况、体位、胃肠道的管理,术后早期进行脊柱及四肢的功能锻炼。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廖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诊治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诊治和评估子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子宫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2组患者,每组30人。分别观察其在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声像图、宫腔镜下表现、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子宫内膜息肉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8例(敏感率93.3%),术后病理诊断为20例(准确率71.4%);宫腔镜29例(敏感率96.7%),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7例(准确率93.1%)。子宫粘膜下肌瘤组:宫腔超声及造影术26例(敏感率86.7%),术后病理诊断为24例(准确率61.5%);宫腔镜27例(敏感率90.0%),术后病理学诊断为25例(准确率88.9%)。结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上宫腔镜检查敏感性、准确性较宫腔超声及造影术高,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腔镜联合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宫腔超声及造影术可指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更好地提高安全性、有效彻底性。

    作者:王东杰;柴婷婷;焦顺;王洪燕;江卓飞;黄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和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症。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同时因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指导。1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目前降压药物的应用仍为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高血压的治疗应针对各种病因,根据高血压的分级与分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高血压病的治疗需长期服药,服药过程中应注意各类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定期观察血压,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或稍高水平。

    作者:邓秀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8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本人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1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景金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荨麻疹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抢救与护理1例

    总结1例急性荨麻疹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儿的抢救护理。护理要点:急性荨麻疹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抢救方法、休息与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病情观察、留置胃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作者:文育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待乙肝患者行为态度的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乙肝防治宣传及其他传染病管理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光明新区外来务工人员1068人进行调查。结果: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对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薄弱;在对待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态度和行为上,呈现恐惧和麻木两极分化情绪。结论:深圳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知识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认知不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作者:郭金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右下肢大面积烧伤的护理干预

    临床有许多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多人因此残疾。治疗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方法较多,如:带蒂皮瓣,局部转移肌皮瓣。但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游离皮瓣具有很强的感染能力,一旦术后感染将前功尽弃。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于2012年1月进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右胫前外侧大面积Ⅲ度烧伤病人,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2周后皮瓣存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小华;刘翠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穿孔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鼻中隔穿孔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在中隔手术中破损黏膜所致,术后鼻腔填塞后穿孔3例,术后应用鼻内类固醇激素2例。结论:鼻中隔矫正术是医源性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原因,注意围手术期手术各个环节,预防鼻中隔穿孔的发生。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廖培生;罗小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麻醉过程中癔症的诊断及处理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4岁,由于车祸致右足皮肤剥脱伤,夜间急诊入院,面容焦虑,精神良好,但十分紧张,没有其它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均示正常。选择上腰麻,麻醉成功,平面满意,手术开始。当手术进行到20min时,患者忽然说胸闷、气喘,查生命体征及呼吸音均正常,麻醉平面仍无再升高,未做任何特殊处理,只是进行安慰一下,未引起重视;又过5min后又诉恶心、想吐,并出现数次干呕,伴烦躁,当时考虑可能平面可能过高,引起的血压过低,测血压、心率均较前上升10%,给予空面罩让患者“吸氧”,患者症状马上消失,并稍许恢复平静,手术继续进行;术中有两次面罩脱落,患者立刻表现气喘,且更加强烈,术毕时欲将空面罩去除,但去除后,病人尚未离开手术室,又重新出现上述症状,又给予“吸氧”恢复正常;在途中,患者自己用手着重保护面罩,防止脱落。回到病房后,给予低流量吸氧,并反复向患者解释,离开手术室就不会难受了。另一患者:男姓,62岁,由于仲秋节吃团圆饭时,与他人争吵,切腕自杀未果,争论入院。紧张、多语,无其它不适主诉,生命体征正常。给予利地合剂(1.2%利多卡因+0.2地卡因)20ml行肌间沟阻滞,10min后,麻醉平面良好,且无任何麻醉并发症和其它不良反应,给予清创、消毒,此时患者突然哭闹、诉苦、哀求伴有躁动,并表示其不自主,有鬼附在其身、控制他,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给予安定10mg静注,仍无效,且症状加重,即给予2.5%硫喷妥钠10ml静注,患者平静入睡,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自然清醒,自主意识反应良好。上术两患者追问病史均无家庭史及既往史,术毕均能自行恢复正常。

    作者:李庆艳;冯启亲;谭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特异性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的心血管效应研究进展

    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细胞内第二信使,对于细胞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浓度的调节主要由核苷酸环化酶的合成和磷酸二酯酶(PDEs)的水解作用之间的平衡决定。PDEs 在人体内分布广泛,生理作用涉及多个研究领域。研究发现,PDEs家族至少包括11种成员,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血小板及血细胞、腺体等细胞内。其分类主要根据对底物作用的特异性、选择性,抑制剂的敏感性和钙/钙调素的依赖性决定[1、2]。近年来,非选择性PDEs抑制剂的抗炎、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 PDE 抑制剂(PDEI)的抗炎作用与其 PDE 的抑制活性有关。而选择性 PDE 抑制剂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引起众多学者广泛的关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有人预测,在将来可能分离出20~30种 PDEs 同功酶,每一种同功酶抑制剂可以通过特异性抑制不同组织和细胞的同工酶,以发挥特异性的调节机制,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下面就近年来关于PDE抑制剂Ⅲ(PDEⅢ)在循环系统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曹军松;李占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