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右下肢大面积烧伤的护理干预

王小华;刘翠莲

关键词:皮瓣修复, Ⅲ度烧伤
摘要:临床有许多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多人因此残疾。治疗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方法较多,如:带蒂皮瓣,局部转移肌皮瓣。但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游离皮瓣具有很强的感染能力,一旦术后感染将前功尽弃。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烧伤病人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于2012年1月进行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右胫前外侧大面积Ⅲ度烧伤病人,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2周后皮瓣存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与消毒质量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与消毒质量的关系,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安市辖区内9所托幼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托幼机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病率为29.8%,消毒质量平均总合格率为45.99%。消毒质量监测各项目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餐饮具>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表面>室内空气>紫外线灯。致病菌均未检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托幼儿童感染性疾病患病率在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表面、总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3~8.474,P值均<0.05)。结论: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质量关系到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建议加强消毒效果监测,加大消毒知识宣传,正确选用消毒剂,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水平,预防感染性疾病发生。

    作者:赵爱华;马德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培菲康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治疗方案,评价标准三联疗法加用微生态制剂Hp根除方案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符合Hp感染相关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联治疗对照组和三联治疗组+微生态制剂,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0.5、甲硝唑0.4;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Bid×10d,之后治疗组予以双岐杆菌活菌制剂0.42bid*14d,对照组安慰剂治疗14d。系统治疗完成后4周复查胃镜及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结果:治疗组痊愈20/36例(55.8%),有效11/36例(30.6%),无效5/36例(13.9%),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痊愈15/32例(46.9%),有效7/32例(21.9%),无效10/32例(31.2%),总有效率为68.8%,两组H.pylori根除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方案治疗H.pylori感染相关溃疡总有效率优于单纯三联疗法,且有不良反应低的优点。

    作者:高泽立;张成;金丽雯;宣思红;盛飞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Ki67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8例中老年患者(年龄>35岁)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中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4%(89/118),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癌灶大小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Ki67是目前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的指标,其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孙永宏;巢琳;周云海;王建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院志编写谈医院文化积淀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从1953年建院到2013年,走过60年发展历程。为实事求是地全面反映医院60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成就,取得的丰硕成果及经验教训,医院决定编写一部真实客观反映建院发展历程的《医院院志》。由于年隔久远,时间跨度大,人事几经更迭,加上历史资料散失,编撰人员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先后到郑州市卫生局档案室和郑州市档案馆查阅,挖掘沉淀有价值的历史资料。采取走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从离退休或调出的曾任领导和老职工处收集相关资料、照片等。院志工作人员对收集的资料去粗取精、综合分析、归纳提炼、科学对比等系统化、调理化的整理,使院志参考资料逐步趋于系统、完整、全面。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终于编撰成书。志书通过记载医院从初建时的几个人几间房,发展到目前拥有大石桥本部,秦岭路分院和宜居健康城医院三个院区,在职职工904人;临床、医技科室22个,开放床位500张,年门诊量8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3.5万人次,年分娩婴儿1万余人的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三级专科医院,充分体现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郑建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宫颈癌病变患者诊断的实用价值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宫颈癌病变患者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即将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病人,共有1349名。然后进行HPV以及TCT的检查。此外,选取病人阴道镜下的活组织,然后完成病理的检查。结果:对1349名病人进行TCT检查,阳性病人共有186例(13.79%)、LSIL共有56例(30.11%),ASCUS共有103例(55.38%)SCC共有9例(4.84%),HSIL共有18例(9.68%)。当细胞学升高检查级别时,病理学的检查级别以及HPV检查的阳性率也随之增加。不同的细胞在分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其中0.05>P。HPV呈现阳性的病人共有172例(12.75%),和阳性的检查结果差别很小,没有统计学意义,0.05<P。当病理学升高检查级别时,TCT检查与 HPV 的检查结果显示,阳性者具有越来越高的检出率。病理学级别不同,差异也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0.05>P。结论:以检查液基薄层细胞为基础,联合检测HPV的结果进行筛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病人出现异常,将进行阴道镜病理的检查,进行确诊,及时做好预后。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58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I期手术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58例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8例切口一期愈合47例,5例切口有轻微红肿和线结反应,4例切口感染经撑开引流、换药15-20天治愈,1例术后引流不畅,术后腹腔残余脓肿,3月后行2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出现肠粘连,保守治疗3月无明显好转,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后治愈。全组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5d。结论:对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给予I期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缩短病人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花费,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商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探讨,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44例,分组采用单纯拜糖平治疗和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一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体征积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征积分有显著性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格列齐特联合拜糖平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优于单纯拜糖平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剑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标签纸管理袋装中药煎剂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袋装中药煎剂的管理,减少和控制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方法:采用标签纸进行管理。结果:自使用以来无护理差错发生,缺陷发生一例,护患双方对此均评价良好。结论:采用标签纸管理袋装中药煎剂,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及缺陷的发生,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了护理资源,有效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甘晓丹;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及尿激酶在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和尿激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发病12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瑞替普酶15-18 mg静脉推注,不少于2min,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心肌梗死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瑞替普酶溶栓后30、60、90和120min;临床判断再通率,29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为99%,死亡1例,并发脑出血或其他脏器出血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另外30例患者用尿激酶溶栓,结果显示再通率为30%。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并有较高的血管开通率及安全性。

    作者:陈思;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气囊灌洗器在回肠造口远端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价值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和左半结肠癌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常见并发症,病死率达25-45%[1-2]。预防性的回肠造口能达到有效的粪便转流,降低吻合口瘘及相关并发症,在高危结肠吻合术中广泛应用[2]。在造口还纳术或肠镜等检查前需行肠道准备,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传统的肠道准备是通过口服泻药或清洁灌肠来完成,自造口顺行结肠灌洗法是预防性造口肠道准备的理想方式[3]。我们应用气囊灌洗器做回肠造口检查治疗前的结肠准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行32例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的远端结肠的肠道准备。男18例,女14例,36~79岁,平均(65±2.5)岁。低位直肠癌术后10例,左半结肠癌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22例。

    作者:董洁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校本科药学专业实习生医院药房PBL带教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校本科药学专业实习生医院药房PBL带教法的作用。方法:利用PBL带教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利用PBL教学法提高了高校本科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质量,促进了医院药房的带教内容、方法及结构的改革。结论:医院药房PBL带教法切实可行,有利于社会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

    作者:陈延春;曲生明(通讯作者);费向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88例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对照组给予给予单纯光疗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足月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光疗,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师学者化、科室学科化、医院学院化”--论县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的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医院成功创建成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与竞争压力,一个新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采取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能使医院得到长足发展,并让医院笑傲于三乙医院之列。纵观县级医院发展历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我们提出走“医师学者化、科室学科化、医院学院化”的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万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心肌梗死

    对一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采取休息、氧气吸入、心电监测、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溶栓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有序护理措施,使病人痊愈出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唐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专科护士干预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控制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门诊高血压患者279例,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组由培训上岗的高血压病专科护士对影响患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管理。每季度对两组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和问卷调查1次,评价疗效和干预依从性,时间为期一年。结果:生活方式干预组遵医嘱完全依从性、TG、LDL-C、BMI指标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专科护士可有效干预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谢方瑜;高华琴;孙秀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人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特点,探讨老年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策略。方法:取吉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8月-2011年8月年龄大于65岁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46例,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3例家属主动放弃抢救,其它患者均抢救成功,临床康复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治疗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闫红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间行PCI手术的126例AMI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穿刺部位护理、拔管的配合与护理、抗凝治疗的护理、腰酸背痛的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胸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患者预后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住院日数缩短。结论:PCI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和护理,在提高手术成功率中起到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鑫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松筋疗法应用于颈腰椎病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松筋疗法应用于颈腰椎病治疗的疗效。方法:颈腰椎病患者40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给予松筋疗法。结果:所有患者都完全康复,治疗组康复2个月与4个月的HSS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筋疗法应用于颈腰椎病治疗可加快颈腰椎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可有效推广。

    作者:高广林;孙月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做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是提高PCI成功的保障。方法:结合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开展的608例PCI患者的护理,对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08例PCI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住院期间死于再梗死,余均治愈出院。结论:PCI患者有效的实施心理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survivin,VEGF和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survivin, VEGF和PC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胶质瘤和1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survivin, VEGF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survivin, VEGF和PCNA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无表达,三者在脑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76%(23/42)、57.14%(24/42)、61.90%(26/42),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胶质瘤中三者表达呈直线趋势,两两相关。结论:survivin, VEGF和PCNA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VEGF, survivin和PCNA因子调控通路。联合检测脑胶质瘤中survivin, VEGF和PCNA蛋白表达,可能进一步阐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更有利于对脑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还可能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及临床评预后评价提供新思路。

    作者:王中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