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SCT对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赵建春;雷中东;张慎忠;季国军;朱庆强(通讯作者)

关键词:胰腺, 门脉高压, 体层摄影术
摘要:目的:探讨胰源性门脉高压的MSCT表现和侧支循环开放的特点,以期能提高对胰源性门脉高压的认识。方法: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的患者(包括胰腺癌13例,急性胰腺炎24例,慢性胰腺炎6例和胰腺周围病变2例)。对其CT、临床和解剖学基础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观察和分析胰腺本身病变、胰腺周围病变、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受累状况及其肝外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45例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其中单纯脾静脉阻塞或狭窄为75.6%(34/45),单纯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或狭窄为8.9%(4/45),脾静脉阻塞或狭窄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主干阻塞或狭窄为15.6%(7/45)。侧支循环开放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静脉血管的扩张、增多和增粗,分别为(1)脾门胃底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短静脉88.2%(30/34)、胃冠状静脉76.5%(26/34);食管下段静脉4.5%(2/45)(2)胃大弯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网膜左、右静脉68.9%(31/45)(3)胰腺沟突平面区增多、增粗血管:胃结肠干静脉51.1%(23/45);结肠右上静脉35.6%(16/45)、结肠中静脉40%(18/45)和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24.4%(11/45)。9/45(20%)例CT上可见腹腔出血,3/45(6.7%)例可见胃肠腔内积血。结论:MSCT不但能显示胰源性门脉高压的直接病因,还能显示其伴发征象,为临床正确诊断和进一步处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下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38例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19例。A组患者给予2%利多卡因, B组患者同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完成经鼻FOB 插管的时间、不同时点HR、MAP、S PO2的变化,记录插管完成时间及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鼻FOB 插管时间分别为(120±72) s 和(135±70) 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时A组MAP、HR明显增快(P<0.05)。与A组比较,T1-T2时B组MAP、HR明显减慢(P<0.05)。两组不良反应统计结果B组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吸入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为纤支镜下清醒气管插管提供有利条件,患者痛苦轻,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邱少钊;郑辉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床边行CRRT的护理策略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由Kramer先开发,是以对流和弥散来达到清除溶质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将患者血液引出通过含高通透性膜的滤器,经过对流或(和)弥散清除毒性物质和体内储留的水分。纠正酸碱代谢紊乱,并补充适当的置换液以血液净化和容量控制的目的。治疗过程连续24小时进行。因治疗时间长,清除毒素和水分缓慢均匀,更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易发生低血压或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肾衰竭患者。2008年4月~2009年6月我科实施床边CRRT 患者104例,通过严密的监测及正确的科学的护理,保证了CRRT的有效运转,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应用CRRT对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胸腹水急性胰腺炎及严重创伤患者并发多脏衰(MODS)等危重患者救治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平行克氏针治疗拳击骨折22例分析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疗效。方法:对22例新鲜闭合性拳击骨折一期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结果:所有骨折于术后6周内达临床愈合,12周内达骨性愈合,第五掌指关节功能良好,无骨折不愈合发生。结论: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平行克氏针以第四掌骨为支架治疗拳击骨折,固定牢固、对第五掌指关节影响小、恢复快、疗效可靠。

    作者:龚乐;王晓莉;朱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的管理难点及对策

    目的:结合我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保血透病人的管理情况,探讨该病种病人的管理难点及对策。方法:以成都市医保局165、155、154号文件规定为依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血透病人按门诊特殊疾病管理的相关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医保政策宣传,医患沟通,信息化管理等对策,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血透参保人员逐年增加,并受到患者好评。结论:严格执行国家医改政策,加强管理力度,完善信息化管理措施,保障血透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彭叶;李小玲;季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的观察与护理

    利尿剂能减轻或消除体循环及肺循环的淤血和水肿同时也可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因此成为治疗心功能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常见的药物那么出入量和电解质的观察成为留观心衰患者的护理工作重点所以心衰患者进入留观室之后应及时进行电解质和出入量的动态观察建立留观记录及时记录患者出入量情况动态观察尿量的变化分阶段总结评估及时发现心衰患者的病情变化尿量的多少不仅可指导医生应用利尿剂的时机而且还可对所用利尿剂的效果作出评价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能有效的控制心衰还能避免因电解质紊乱而导致的各种心律失常。

    作者:高梓溶;宋莹莹;张佳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老年冠心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尝试

    目的:加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方法:通过单人指导和学习班式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基础知识、饮食、心理、休息、活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同时也构筑了和谐的护患关系。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邓红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温馨、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我科2012年1-10月8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入院-出院由责任护士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其全部的护理,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化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主动治疗,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感受,随时收集患者意见,为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结果: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依赖及信任,满意度显著提升。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护患沟通,确保护理质量。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药物护理,护理干预组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健康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有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王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动脉给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脉通、尿激酶,复方丹参,烟酸占替诺等药物,每周2次颈动脉缓慢注入,治疗脑梗死。治疗组患者198例,对照组198例,2组同时给以活血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每日一次静点。两组均治疗20天左右,治疗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及ADL评分(Bathel指数B1)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4.3%,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颈动脉加压治疗脑梗死更有利于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ADL的提高,疗效满意。

    作者:代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8例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并2型糖尿病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其中行根治性手术患者49例,行结肠造瘘术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共12例(20.69%)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其中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4例,泌尿系感染1例及吻合口出现渗漏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吻合出血1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痊愈,无1例死亡病例发生。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性增大,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治愈率。

    作者:林丽;周苗华;彭守华(通讯作者);周丽静;简红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足浴疗法的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对应措施

    中药足浴疗法在临床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等方面颇有功效。仅我院就已在内、外、妇、儿及康复等科室开展了此项治疗,操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我院风湿科自2006年在病区内开展中药足浴治疗以来,疗效及服务均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但其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略。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评估不到位、操作不当等诸多因素,均有可能让患者感到不适或局部肢体受到损伤,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针对足浴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做好预见性护理,减轻患者不适感,降低造成患者机体损伤的可能性,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让这项家喻户晓的治疗措施更为安全、科学地开展。

    作者:严红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一些高血压、糖尿病等相继增多,而随之而来的肾损害也相应增加,临床统计资料显示,每百万人口中每年有100人~150人发生慢性肾衰竭。不难看出此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危害。本病病情进展缓慢,但其病程一般是不可逆的,其治疗伴随一生,晚期病人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因此,此病的提早预防,提早发现,提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潘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体会

    人工关节置换是骨科领域的先进技术,近年来对手术方法的讨论,各种并发症防治的报导屡见不鲜。除手术中严格进行无菌技术外,术后正确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6月对16例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精心护理,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出院后随防生活均能自理,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9~81岁,平均6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5例,股骨头置换11例,右侧7例,左侧9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手术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16例患者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何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对皮肤科住院患者的心里干预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患沟通对皮肤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为优质护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绵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各类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通过调查问卷来比较两组患者的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VAS)在实验疗程前后及组间的差异。结果:在良好的护患沟通下,观察组在实验疗程后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改善皮肤科住院患者的抑郁心里,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蒲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根据其研究结果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本市95例稳定性异位妊娠的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单一甲氨喋呤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采用中药复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β-hCG水平(840±139)mIU/mL、附件包块平均(2.4±0.3)cm3、盆腔积液量(3.1±0.4)cm3,治疗组治疗后β-hCG水平(310±125)mIU/mL、附件包块平均(1.1±0.2)cm3、盆腔积液量(1.6±0.3)cm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中药复方和西药甲氨喋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比单一的西医治疗可以更快的减少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手术治疗的几率。

    作者:白东燕;范顺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6例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出现并发症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并发症中出血16例,感染6例,腹腔积液2例,尿外渗3例,气胸1例,结石残留2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细心观察病情和护理是促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术后并发症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针对我科危重病人的病情状态,对症给予营养支持。结果:85例患者通过营养支持,均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大便次数正常(1-2次/日)。结论:营养支持能够维持和改善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李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宫颈癌病变患者诊断的实用价值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对宫颈癌病变患者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即将进行宫颈疾病筛查的病人,共有1349名。然后进行HPV以及TCT的检查。此外,选取病人阴道镜下的活组织,然后完成病理的检查。结果:对1349名病人进行TCT检查,阳性病人共有186例(13.79%)、LSIL共有56例(30.11%),ASCUS共有103例(55.38%)SCC共有9例(4.84%),HSIL共有18例(9.68%)。当细胞学升高检查级别时,病理学的检查级别以及HPV检查的阳性率也随之增加。不同的细胞在分型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其中0.05>P。HPV呈现阳性的病人共有172例(12.75%),和阳性的检查结果差别很小,没有统计学意义,0.05<P。当病理学升高检查级别时,TCT检查与 HPV 的检查结果显示,阳性者具有越来越高的检出率。病理学级别不同,差异也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0.05>P。结论:以检查液基薄层细胞为基础,联合检测HPV的结果进行筛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病人出现异常,将进行阴道镜病理的检查,进行确诊,及时做好预后。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辅助治疗慢性乙型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患者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做好病例选择,注重消毒隔离,创造良好环境等护理措施。结果:对慢性乙型性肝炎患者采用治疗仪照射肝区及针对性护理,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得到提高,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肝病治疗的病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肝功各项指标均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提高病人对该项治疗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勇英;吴登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螺钉和钢板悬吊固定两种方法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和钢板悬吊两种不同固定方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3年9月收治24例单侧膝关节单纯ACL损伤的患者,根据ACL重建时选用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A组12例,完全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B组12例,采用钢板悬吊法固定。所用手术病人的移植物均选用自体股薄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编织缝合而成。手术后平均随访12月,根据Lysholm评分系统来评估膝关节手术前和手术后稳定性。结果:A组、B组手术前后对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A组、B组对比,B组优于A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和钢板悬吊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重建膝关节ACL,通过早期6月-2年随访结果,患者疗效满意,无感染、膝关节松弛打软等不良后果,而且采用自体肌腱作为移植物,患者无排异反应,相对医疗费用少,取材方便;钢板悬吊固定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宇旺;刘国亭;杨文国;孙宏武;刘琦;陈刚;蔡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