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杨瑾

关键词:牙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
摘要:目的:探讨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联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46例牙缺损伴牙颌畸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47.8%;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联合修复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面护理在慢性肾炎病人的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我科2012年12月到2013年8月共收治的慢性肾炎病人30例,对其进行心理、饮食、用药、预防感染等护理。结果:本组的30例慢性肾炎患者,通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和全方面的护理,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均好转,并顺利出院;在住院期间,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随访1年,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慢性肾炎疾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伴有肾功能障碍,对此种疾病的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袁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戒烟疗效的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耳穴压豆及中药联合治疗对烟草依赖者的戒烟疗效。方法:对烟草依赖者采用针灸针刺穴位、耳穴压豆及中药联合的手段,观察戒烟疗效。结果:观察戒烟人数为260例。其中52例(20%)戒烟成功,65例(25%)效果较好,每天吸烟支数减半,52例(20%)效果一般,每天吸烟支数有减少,总有效率为65%。另有91例(35%)烟草依赖者无效。实践证明运用针灸、耳穴压豆及中药戒烟是一种科学、经济、有效的戒烟方法,与其它戒烟方法比较效果显著,而且无毒副作用,受到众多戒烟者的欢迎。结论:采用针灸、耳穴压豆及中药联合方法戒出患者烟瘾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价格低廉。

    作者:王忠平;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细化护理环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将护理各环节细化后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从2008年7月-2011年7月,针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89例实施预防肝炎病毒感染的护理细化措施;再回顾性的调查2005年6月-2008年6月3年中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4例,进行比较。结果:与前3年比较,实施细化护理环节后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阴性患者转为阳性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细化护理各操作环节,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尚春娥;张彩芬;王有润;师璟;任海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及运动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及运动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我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规范饮食管理及合理运动。结果:糖尿病患者能够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使血糖很好的得到控制。结论:饮食控制及合理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宋丽燕;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程序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一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82例。按急救护理程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程序。结果:观察组死亡10例,抢救成功131例,抢救成功率(92.91%)、患者满意度(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急救护理程序,可把握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文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患者术后疼痛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制定和实施,解决在术后疼痛护理问题的实践过程。方法:成立由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的疼痛循证护理小组,根据疼痛的原因,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文件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结果:经科学的疼痛评分、心理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实施人性化、个性化、无痛化、舒适化护理,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制定的解决术后疼痛问题的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疼痛护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护士长角色转变的因素及对策探究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患者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知识越来越专业。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长。通过对影响护士长角色转变因素的探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广大护士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赵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脑外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相关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脑外科病人的病情相对于其他病患更具复杂性及严重性,极易出现安全隐患,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安全隐患。本文阐述了在脑外科护理方面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减少安全隐患的相关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谢春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直肠肿瘤手术后的康复护理

    为了减小术中创伤、方便术中操作,临床已经将腹腔镜应用于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中。微创技术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患的痛苦,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为了使病患更好、更快的康复,现在提出并制定了快速康复护理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化护理,使创伤降至低,避免出现应激反应,提高病患的免疫能力,减少康复时间。本文将对70例近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病患进行护理观察,以快速评价实施康复护理的意义。

    作者:杜林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与养护

    目的: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通过调查各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正确认识药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结果: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储存与养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储存与养护措施亟待提高。

    作者:孔智;宋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涉农街道流动孕产妇管理体系探析

    由于流动孕产妇生育观念落后,生活条件较差,自我保健意识不足等原因,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难题。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区母婴保健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本文对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提出涉农街道流动孕产妇管理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作者:尹镇陵;曾倩;杨林;程海燕;江长勇;张珞;徐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苏稼夫教授以大椎穴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经验

    总结苏稼夫教授“以通为用”的治疗疾病理念,介绍其近年来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经验,通过大椎刺络拔罐为主,以放出较大的血量为特色,配合背俞穴调理脏腑气血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情况,说明以大椎较大量刺络拔罐放血为主要方法治疗寻常痤疮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作者:黄志强;苏稼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阿司匹林的应用

    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粉末。熔点135~140℃。无气味,微带酸味。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在乙醇中易溶,在乙醚和氯仿溶解,微溶于水,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该品1g能溶于300ml水5ml醇10-15ml醚或17ml氯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1药品简介到目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生成的减少有关。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

    作者:梁雨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58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I期手术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58例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8例切口一期愈合47例,5例切口有轻微红肿和线结反应,4例切口感染经撑开引流、换药15-20天治愈,1例术后引流不畅,术后腹腔残余脓肿,3月后行2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出现肠粘连,保守治疗3月无明显好转,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后治愈。全组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5d。结论:对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给予I期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缩短病人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花费,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商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咳嗽四种常见疾病的诊治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3周以上的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症状之一。慢性咳嗽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及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如果对慢性咳嗽认识不足,仅仅依靠查体及胸部 X 线片等简单检查手段,停留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上,很容易造成误诊。反复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不仅疗效不佳,还增加了抗生素副作用。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慢性咳嗽根据病因可分为:(1)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肺炎、肺结核、肺癌);(2)X 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即不明原因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疾病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2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7%;咳嗽变应性哮喘(CVA):1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12%。

    作者:陈江;蔡添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氧化樟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心急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氧化樟脑注射液对心急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影响,评价氧化樟脑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心功能II~IV级(NYHA)的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加用氧化樟脑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5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氧化樟脑注射液辅助治疗心急梗死后心衰的疗效较常规治疗更好,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张大志;张童玲;李自博;胡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流县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调查

    目的:研究分析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管理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双流县700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统计其健康状况及相关健康管理情况。结果:研究中有21.1%的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较好,其中有34.5%患有慢性疾病,有681例(97.2%)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有621例(88.7%)的老年人每年接受过2次以上的健康教育活动,604例(86.2%)的老年人已经开始采用改变生活方式的手段来控制慢性疾病。结论:经调查研究发现,该区域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水平较高,在农村中建立、完善以镇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医务室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够有效的促进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毅;安均;王吟;杨窈;周伦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抑郁症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住院分娩的332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32例产妇中发生产后抑郁症为56人,发生率为16.86%。其相关影响因素有产前心绪不良、分娩方式、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庭关系。结论:通过研究发现的相关因素可以全面评估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几率,及时给予预防及心理干预,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保证母婴的预后结局。

    作者:杜德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体外碎石术配合金苓排石颗粒治疗膀胱结石102例

    目的:观察体外碎石术配合金苓排石颗粒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碎石科102例膀胱结石体外碎石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总结体外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结果:本组102例,治愈91例,治愈率为89.22%,未排净11例(10.78%)。结论:体外碎石治疗膀胱结石无需麻醉,无创伤,无痛苦,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碎石效果肯定可靠,但术前应严格选择适应症,能在解决原发病同时取出结石时就不必行体外碎石术治疗。

    作者:车定琴;余士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治疗急性肺梗塞的护理体会

    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因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具有特异性,误诊,漏诊较多,且病死率高。认识肺血栓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辨别能力,警惕性,加强患者病情观察,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是降低急性肺动脉栓塞(APE)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APE患者28例,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人总数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1-65,住院16天-59天.基础疾病: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1例,剖宫产术后5例,外伤骨折5例,高血压病2例,心肌病1例,不明原因2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咯血,咳嗽等。所有患者均经过胸部X片,螺旋CT,心电图,超声心动图,D-二聚通体,血气分析,下肢深静脉超声等确诊。

    作者:汤雪清;邹永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