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如何干预护理差错事故对护士心理的影响

曹利蓉;邓文秀

关键词:干预, 护理差错事故, 护士心理, 规章制度, 一级医院, 内心世界, 护理工作, 惩罚性, 责任心, 激励性, 管理者, 当事人, 眼睛, 行业, 规程, 措施, 安全
摘要:在不断重复繁碎的护理工作中,虽然头顶是高悬着的规章制度,不论是哪一级医院,护理差错都是层出不穷的,应当说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造成了后果,相当大的部分都没有造成后果。我们的行业管理者眼睛里盯着的,脑中想着的就是“安全”二字!我们持续改进,制定出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范差错,有惩罚性的、激励性的,对每次出现的问题都分析总结原因,可能都是:没有遵守规章制度、没有按规程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等。我们在防范差错的过程中,看到的是制度、惩罚、是如何杜绝,唯独看不到发生差错的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目的:探讨卡孕栓在阴道分娩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60例孕足月孕妇,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10单位,研究组3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内注射缩宫素10单位同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比较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后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可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

    作者:田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淡学校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校(托幼机构)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加上学校(托幼机构)又是政府、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冬、春季节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学校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猩红热、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员密集的地方,一旦发生更是比较容易传播,只有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才能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达到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的目的。从而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因此广大师生必须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作者:李均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疾控中心开展信访工作见解

    信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渠道,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和谐社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本文在深刻理解十八大精神以及有关信访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新时期疾控中心如何开展信访工作作出的思考及对策。力求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寻找出解决难题的突破口,推动疾控中心信访工作的创新发展。

    作者:张文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护理。方法:2011年01月至2013年06月,我科诊治大咯血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出血灶的位置,通过支气管动脉,置入明胶海棉。手术期间及恢复期,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12例患者治愈(40.0%),15例患者显效(50.0%),3例患者有效(10.0%),随访6个月,均无患者复发。术后2例患者出现低热,进行物理降温,体温很快恢复到正常温度,没有出现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的大咯血。

    作者:杨爱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快捷护理路径的实施方法探讨,了解其与常规护理在抢救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掷骰子,单双数分组的方法,分别给予其快捷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救治后 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救治后分数明显较低。观察组各项情况均比对照组更优。结论:快捷护理路径通过争取抢救的每一分每一秒,使患者能够在佳时间获得好的救治,故取得了非常好的救治效果。

    作者:杜厚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自动心肺复苏仪在急诊心跳骤停患者CPR抢救中的复苏效果

    目的:探讨自动心肺复苏仪在急诊成人心跳骤停患者 CPR 抢救中的应用和复苏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急诊抢救室因心跳骤停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8)使用美国ZOLL公司的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仪,对照组(n=39)采用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除颤、药物应用等基本相同。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指脉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值(PetCO2)、选取复苏时间(0 min、15 min、30 min)的测定值,比较2组患者的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复苏即刻监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2个时间点比较试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指脉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值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心肺复苏仪较之人工心肺复苏更加标准、规范且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肌及脑组织血液灌注量,可显著提高临床复苏成功率。

    作者:刘荆;吴莉;邹蓉;徐丽;陈立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人工排便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人工排便对早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通便法,对照组待其自然排便,观察两组早产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较晚,达到高峰时间迟,程度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人工排便有利于减轻早产儿黄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丽丽;吴江红;张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影响,旨在探索降低肿瘤患者负面情绪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分别在入院时和心理护理干预后应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90位肿瘤住院患者的SDS和SAS标准分,应用SPSS软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65.6%和46.7%。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干预效果与性别无关。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肿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作者:雷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68例分析

    目的:观察宫缩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宫缩乏力引起胎儿娩出至产后2h内出血量≥500mL的病人68例,在常规给予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卡孕栓舌下含服给药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宫体或肌肉注射,重复使用间隔15分钟。结果:68例病人中,62例显效,3例重复注射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5.5%,有7例出现1种或1种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0.2%。结论:宫缩剂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苏丹;谢维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口腔科院内感染现状调查与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口腔科院内感染的现状,分析院内感染因素。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98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感染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感染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98例患者中12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4.4%;感染因素中诊疗器械污染(β=1.179,OR=1.807),防感染意识(β=1.458,OR=3.697),定期环境消毒(β=1.231,OR=2.029)是高危因素。结论:调查导致口腔科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测、防护提供了方向。

    作者:张玲;沈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健康儿童的有效护理措施

    通过对健康儿童(不包括病儿)的有效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解决为大多数家长们所担忧的儿童正常发育和健康茁壮成长的问题提供保障和护理的依据。

    作者:崔桂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产房高风险因素评估及对策

    目的:探讨产房高风险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从产房高风险因素评估,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察,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加强产房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产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转变管理理念,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修订护理常规,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完善产房护理风险管理规范化。结果:保证了产房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无风险管理。结论:加强产房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产房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吴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在手外伤术后功能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至2012我院手外科病人70例,包括骨关节损伤、神经损伤、断肢再植、掌筋膜挛缩等7个病种,每个病种抽取相同年龄层次的患者10例,共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功能锻炼)。结果:经过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减轻了术后并发症,帮助手部功能有效恢复。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会阴侧切对产后一年内妇女性生活质量影响调查

    目的:了解会阴侧切术对产后一年内妇女不同时段性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女性性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在本院行会阴侧切术分娩的150例足月初产妇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以问卷的形式对产后一年内妇女性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共对150例产妇发放调查表,回复150份,能根据调查表完整回答进入分析146份,完整应答率97.3%;2、产后四次调查性满意度分别为为50.7%,81.55、87.7%、91.0%;3、产后一年内性问题主要为性交疼痛、阴道干涩、性行为担心,产后3个月三种性问题发生率高,分别为53.4%、44.5%、65%;6个月以后逐渐降低。结论:会阴侧切术后3个月是产后一年内性满意度低的时段,产后3个月之间发生性问题多,与会阴侧切关系较密切,6个月以后性问题及满意度影响是多因素的,其中心理因素所占比例较大,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真正影响产后性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产后角色适应、情绪低落以及照顾孩子的忧虑、疲乏等。

    作者:沈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郑州市儿童保健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郑州市0~6岁儿童父母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保健服务的需要情况,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儿保科就诊的0~6岁儿童父母45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论:应进一步拓展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内容,满足新时期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的需求,做好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作者:郭萌;张东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提高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气管切开术患者120例,对照组56例进行传统护理干预,试验组64例进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呼吸道并发症例数、呼吸道并发症时间发生率、置管时间、ICU住院时间、ICU费用、死亡例数、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呼吸道并发症例数、呼吸道并发症时间发生率、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ICU费用、死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可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气管切开患者医疗负担,增加患者满意度。同时护理人员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巧,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王阿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产科门诊医护人员对孕妇进行营养知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来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营养知识的宣教和指导,观察孕妇在医护人员对其予以营养知识干预下的临床效果,对干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和分析。方法:从来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患者中,选取14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然后在怀孕期间对观察组采取营养知识干预法,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在接受营养知识干预后的孕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变化,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妊娠结果。结果:两组孕妇在未接受营养知识的干预前,孕妇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观察组在接受营养知识的干预后,其孕期营养方面的知识有了显著提高,还能在临床方面有效降低孕妇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的发生率、控制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出生率。结论:对孕妇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孕妇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出生率,对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颜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80例。对照组:对进行脱水和止血等常规性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和死亡率以及再出血几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几率和死亡率以及再出血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在采用止血和脱水等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其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等情况的发生,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任雅芳;韩娜;胡俊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在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观察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s)是呼吸系统的常见问题,对于胸腔积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胸腔穿刺抽液,常需反复多次穿刺且间隔时间长易导致胸水包裹、胸膜增厚,给临床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采用硅胶管、塑料管等引流,对病人损伤大,患者痛苦大,依从性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常用于临床补液、输血、静脉营养支持和测定中心静脉压。我科2009-01至2012-01对70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技术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及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0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28~78岁,平均45岁;结核性胸腔积液41例,恶性胸腔积液20例,脓性胸腔积液5例,低蛋白血症4例;大量积液25例,中等量积液40例,少量积液5例。置管时间6~32d,平均10 d。

    作者:周承胜;江元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山楂叶总黄酮主要药理作用及相关实验研究

    主要阐述山楂叶的主要化学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

    作者:王军;张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