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探讨

韩鸿雁

关键词:护理专业, 人际关系
摘要: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中许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在家娇生惯养,到学校后要过群体生活,必须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消化道出血作为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出血压迫、手术创伤、头部撞击伤等使患者处于高应激状态,而导致的胃肠粘膜病变[1];其次是由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高压状态影响下丘脑及脑干功能,而导致胃黏膜糜烂、坏死、溃疡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而其又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因此早期应用恰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对缩短病程、减少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2]。现就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与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肠内营养有经口进食、传统管饲、肠内营养泵管饲,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

    作者:王力;张倩;戴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讨论清血凉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疾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准支气管扩张咯血诊断标的病人22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160例,对照组口服安络血,治疗组给予凉血止血方,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体征、病程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数为48例,占80.0%,治疗组痊愈62例,显效40例,有效44例,无效14例,总有效例数为146例,占91.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时,应该以凉血止血法为主,凉血止血方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韦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路径,经过系统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可以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许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的气道管理

    麻醉苏醒期是指从麻醉用药停止到患者自主呼吸、意识、肌肉张力恢复的这段时间。因为麻醉深度变浅或消失,患者自我保护性反应逐渐加强,血液动力学、呼吸方面的一些不良反应易发生在此阶段[1]。因此,如何做好气道管理更是患者安全度过苏醒期的重要措施和关键。1临床资料我院复苏室2012年10月~2013年3月共收治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手术的患者1468例,其中男826例,女642例;年龄大86岁,小2岁。2带管的管理2.1用物的准备:接到患者即将进入 PACU,根据麻醉医师的医嘱,备好床单位,调整好呼吸机各项参数,使之处于待机状态。准备负压吸引装置,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无菌手套及生理盐水等。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农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农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得结果探讨相应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方法:我院2010年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将相关知识渗入;2011年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进行集中讨论,反应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2012年在此基础上指定专人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讲座。对2010至2012三年间我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并调查患者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将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0至2012年,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其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也显著上升, 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健康教育确实存在多种问题,但若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各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持续的开展下去,必然收获丰富成果。

    作者:王德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血管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开展的36例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对:36例患者成功随访3个月至半年,疗效明显,患者家属均十分满意。所有患者中,33例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有明显的好转,好转率为92.86%;另外,1例患者出现脑出血,未留后遗症,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对一过性脑缺血起预防作用,治疗仍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充足的准备是脑血管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基础,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及医护间密切的配合为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认真的监测和全面的护理是可预防多种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作者:陆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BSL-2实验室污染状况的实验评价

    目的:对BSL-2实验室安全性进行评估,讨论检测生物安全二级( BSL-2)实验室结核分枝杆菌( MTB)的污染情况。方法:采集物体表面样本用物表采样规格板和棉拭子。采集MTB 检验前、中、后的空气样本,用FA-2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收集于血平板和生理盐水采样介质。接种改良MTB 液体培养基和罗氏中性培养基培养MTB。结果:未见分枝杆菌生长改良罗氏中性培养基,经测序证实属于MTB 复合群和脓肿分枝杆菌的有液体培养基检出的3例分枝杆菌;MTB 核酸阳性有3%的样本,都属于进行药敏试验的2个BSL-2实验室;样本平皿菌落量来自生物安全柜的血平板采样的达2+或以上有25.7%。结论:总的来说受检医院BSL-2实验室MTB 污染的状况可控制,但应重点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在进行MTB药敏试验的实验室方面。

    作者:任国英;张志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三位一体”病人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死亡率的迅猛增加,必然需要社会、家人更多的付出,临床医护工作者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以便服务于这类人群。探讨临床治疗与新的医学管理模式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院在老年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治疗与管理模式上采取“三位一体”病人管理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分享如下。1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即病人入院后,根据病人年龄,性别,疾病等特点进行分类管理,有一名主管医生、一名主管护师、一名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组成一体,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专人管理、专人治疗、专人康复的“三位一体”式一对一,一站式病人服务管理模式。即患者从入院,到康复出院均有三位主管人员对患者躯体性疾病、心理性障碍、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康复功能的锻炼、进行综合性治疗与康复。病人再次入院时均有以上主管人员为其终生服务。

    作者:陈洪宽;刘洪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气田职工高血脂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普光气田职工高血脂症的流行状况。方法:从1960名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资料中,筛检出TG (甘油三酯)增高者938例、TC(胆固醇)增高者35例,分析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与膳食结构、性别及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8.32%,单纯TG增高检出率为47.86%,单纯TC增高检出率为1.79%,TC、TG均增高检出率为1.43%。男女性别之间、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男性高血脂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增大,患病率增高。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2例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其中32例接受了围手术期的针对性护理、治疗(观察组),而其余32例患者则在围手术期接受的是常规的治疗、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术前分别合并症发生率为:(26/32)81.25%、(22/32)68.75%,(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未发生死亡事件;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05%、68.75%,两组间数据有差异,组间数据对比χ2=1.33(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心血管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63%、32.15%,组间数据对比χ2=7.57(P<0.01)。结论:老年胃癌合并胰腺受侵患者围手术期的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护理十分重要,相应的护理、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蒙彦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心脏病致惊恐发作2例

    病例1。患者女32岁,农民。因心悸、易怒、多汗1年,加重伴眼突3月入院。入院前曾在其他医院诊断为“甲亢”,予以抗甲亢治疗,具体不详。查体:体型偏瘦,双眼微突,甲状腺弥漫性Ⅱ度肿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35次/min,第一心音亢进,心界扩大,双手平伸颤抖,大小鱼际肌中度萎缩。实验室检查:RBC4.1×1012/L,HGB105g/L,WBC3.9×109/L, PLT230×109/L。TSH0.03 IU/L, FT319.2pmol/L,FT434.4 pmol/L。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心脏病(甲心病)。予以进口甲巯咪唑20mg,2次/d,盐酸普奈洛尔10mg,3次/d,及其它辅助治疗。入院第三日晚8时许,患者突然出现大汗淋淋,惊恐面容,紧握医生手不松开,双手颤抖,意识清醒,诉有窒息感和濒死感。测血压140/95 mmHg,心率195次/min。予以吸氧,静推地西泮5mg。急查血生化与入院时无明显变化。30min 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测血压128/86mmHg,心率130次/min。约1时许安静入睡。自后均在晚8~10时左右均发生类似病情,偶有有一晚2次发作,每次持续时间30~60分钟不等,予以同法处理后均可缓解,10天后未再发作。

    作者:王道建;刘喜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诊的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患者。其中,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同组之间的比较皆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3.8±4.9)mmHg和(80.2±5.1)mmHg,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办法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蔡建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简论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概念、意义及实施办法

    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使被服务者体会到人性的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调适,为其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为了母婴健康,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不断有新的拓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英;丁辉;杨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半夏丁香膏治疗妊娠剧吐的60例体会

    目的:探讨半夏丁香膏外敷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妊娠剧吐病例60例,予半夏丁香膏外敷神阙一疗程,记录疗效。结果:60例患者,痊愈为3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痊愈、好转为有效,有效率达96.6%。结论:半夏丁香膏外敷法治疗妊娠剧吐疗效确切。

    作者:黄敏敏;王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手术技巧与出血量关系。方法:选取并回顾性研究2009-05至2012-05于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分娩的前置胎盘患者50例,其中中央型18例,部分型11例,边缘型21例。比较三种类型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中央型胎盘前置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对于部分型和边缘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型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中出血量多于或少于500ml时胎儿窒息的例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死亡及患者DIC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严格执行产前检查,积极处理前置胎盘出血,有效积极治疗等有助于提高胎儿存活率,而术中术后有效止血能降低产妇并发症。

    作者:罗明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思考

    目的:探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方法与体会。方法:对我科于2013年9月成功救治了1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本例患者经我科积极抢救后,产程顺利,出血得以控制,住院6d后痊愈出院。结论:保持清晰的抢救思路与完善的医护配合是本例产后失血性休克获得成功救治的重要因素。

    作者:邬光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精神障碍误诊肺性脑病2例

    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年疾病多样化,一些不常见疾病也随着人口老年化多发,尤其是精神疾病更加突出。1临床病例:病例1:患者XXX,男性,84岁,因“反复咳喘20余年,再发加重1天”入院。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肺功能不全Ⅲ级,心功能不全Ⅱ级。入院后经抗炎、祛痰、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治疗2周后,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好转,心肺功能改善。住院第19天晚查房时发现患者胡言乱语,计算能力差,并怀疑有人欲偷东西。查体:生命征正常,痴呆,计算能力下降,口唇青紫,颈静脉高枕位怒张,双肺闻及散在干罗音,心律齐,无杂音,双下肢不肿。指脉氧饱和度96%,急查血气分析未见异常。值班医生考虑“肺性脑病”,予氧疗,醒脑等处理,次日上述症状仍无好转。复查血气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发现患者仅存在定向不准,但其思维并不混乱,结合患者长期住院,室外活动少,且家人与之交流少,平时少语,考虑抑郁引起精神障碍,逐给“利培酮口崩片”2mg 每日1次口服抗精神障碍治疗,经上述治疗2天后上述精神障碍症状好转。

    作者:江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肺炎122例分析

    目的:了解老年医院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老年肺炎的诊治水平。材料与方法:我院2011年1月一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肺炎病例122例,其中男59例,女63例,年龄大者103岁,小者68岁,平均年龄80.73岁。合并糖尿病31例;合并高血压49例;合并冠心病45例;合并脑血管病62例;合并肿瘤1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深静脉置管1例;气管切开2例;鼻饲管16例;留置导尿21例;压疮9例;心脏起搏器植入3例。观察指标:1、症状、体征;2、血球计数;3、胸部X线或CT片;4、痰培养;3、治疗与转归;4、住院天数及人均费用等。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初110例表现为乏力、精神萎靡;92例表现为气急;64例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12例胸痛;13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86例且以低热为主;肺部闻及干湿性罗音101例。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①白细胞总数正常者74例,白细胞总数增高31例,低于正常者17例;单纯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66例。②胸部影像:呈肺纹理增粗、纹理、模糊、小点片影改变110例,斑片影、大片状渗出改变10例,2例呈白肺改变。痰培养122例中51例成功留取痰标本,其余71例未能留取痰标本。51例痰培养阳性率80.5%,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治疗与转归:治愈70例(57%),好转34例(28%),死亡18例(15%)。平均住院天数19.10天,人均费用9974.21元。结论:1、老年肺炎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多合并有基础疾病,且常常是多种疾病并存,病情复杂,治疗棘手病死率高;3、X线多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改变;4、血白细胞总数可升高、减低或正常;5、平均住院时间长、人均住院费用高。综上所述,老年肺炎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结合临床及辅助检查综合评估。另外老年肺炎患者的致病菌不同于其他人群,在经验治疗选择抗生素时应给予考虑,以免影响治疗,拖延病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张雅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现状及思路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外科、内科、小儿科以及妇产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它是一种有多种病因造成的临床综合征。虽然肾衰竭具有可逆性的特点,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有时候也会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损伤,必须要终生透析。所以说,研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氨在肝炎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氨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的物质,肝脏是其主要代谢场所,健康人血内有少量游离氨存在[1]。血液中氨的来源主要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以及经脱氨作用分解而来的内源性氨;另一来源是蛋白质类食物在肠道内经细菌分解而成的外源性氨。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将氨通过鸟氨酸循环的特殊酶系、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等作用,合成尿素,再经过肾脏排出。此外,脑和肾脏等器官的氨与谷氨酸作用生成谷氨酰胺后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转变成尿素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后由肾脏排出体外,或形成铵盐随尿排出,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解毒,同时还消耗了CO2,故在维持酸碱平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2]。

    作者:蒋玉兰;方亚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