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徐颖

关键词:耳鼻喉科, 门诊病人, 心理护理
摘要:本文针对来院就诊的耳鼻喉科病人的心态及心理特点,分析探讨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从多方面分析病人的心态,把握病人的心理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心理护理,营造练好的就诊环境。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护理体会

    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7月间的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护理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半年之后采用格拉斯哥分级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判。其中I级15例,Ⅱ级2例,Ⅲ8例,IV级12例,V级33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重症监护护理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进行,通过综合性的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并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丰荣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几种常见危险因素的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分析总结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能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高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讨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难点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结果:做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结论:只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医疗器械集中式处理的正常开展,提高集中式处理的工作效率,保证全院复用器械的质量。

    作者:黄惠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法》单元课程设计

    通过对《静脉输液》单元内容对课程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学习正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护士考试为对接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组织实施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齐秀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对皮肤科住院患者的心里干预

    目的:探讨良好的护患沟通对皮肤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为优质护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绵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各类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通过调查问卷来比较两组患者的自评抑郁量表(SDS)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VAS)在实验疗程前后及组间的差异。结果:在良好的护患沟通下,观察组在实验疗程后抑郁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改善皮肤科住院患者的抑郁心里,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蒲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先天异常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2003~2010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儿童中先天异常的变化趋势,确立2011年~2020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效措施。方法:对5岁以下先天异常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先天异常儿童死亡率随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先天异常儿童已升至5岁以下儿童死亡第一位。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点是进一步做好先天异常的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周萌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程序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一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82例。按急救护理程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救护理程序。结果:观察组死亡10例,抢救成功131例,抢救成功率(92.91%)、患者满意度(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急救护理程序,可把握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文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足浴疗法的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对应措施

    中药足浴疗法在临床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等方面颇有功效。仅我院就已在内、外、妇、儿及康复等科室开展了此项治疗,操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我院风湿科自2006年在病区内开展中药足浴治疗以来,疗效及服务均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但其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略。在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评估不到位、操作不当等诸多因素,均有可能让患者感到不适或局部肢体受到损伤,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针对足浴治疗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做好预见性护理,减轻患者不适感,降低造成患者机体损伤的可能性,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让这项家喻户晓的治疗措施更为安全、科学地开展。

    作者:严红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病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诊病人进行调查,了解其对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为急诊病人的社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6月就诊的急诊科病人122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急诊病人的社区护理需求。结果:社区护理服务需要开展率居前5位的服务项目为健康咨询、饮食指导、康复训练指导、血压监测和测量仪器使用指导,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内容上。结论:针对性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完善护理服务内容,完善社区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郭春玲;黄素芳;江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水胶体敷料加德湿康藻酸钙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水胶体敷料、德湿康藻酸钙敷料治疗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压疮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德湿康藻酸钙伤口敷料换药;对照组采用普通敷料换药。比较2组压疮患者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愈合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敷料、德湿康藻酸钙伤口敷料治疗压疮效果好,患者愈合时间短。

    作者:袁肖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OPD患者应用普通氧气湿化瓶与一体式吸氧管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普通氧气湿化瓶与一体式吸氧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分别使用普通氧气湿化瓶内加无菌注射用水和一次性密闭式氧气湿化瓶,检查初始、24h、72h湿化液的细菌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使用前、使用24h、48h、72h时分别为1例、16例、20例、19例,观察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一次性氧气湿化瓶可降低COPD患者的院内感染率。

    作者:徐宁;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58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I期手术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58例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8例切口一期愈合47例,5例切口有轻微红肿和线结反应,4例切口感染经撑开引流、换药15-20天治愈,1例术后引流不畅,术后腹腔残余脓肿,3月后行2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出现肠粘连,保守治疗3月无明显好转,行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后治愈。全组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5d。结论:对老年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给予I期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缩短病人病程,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花费,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商爱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救治羊水栓塞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体会

    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且十分凶险的产科并发症。其发病率为4-6/10万,发生于足月妊娠产妇死亡率高达80%以上(1)。现将我院成功救治1例羊水栓塞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农民。孕1产0孕40w+5,因家属要求剖宫产于2012年9月25日入院。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胎心胎动正常。B 超提示:单活胎头位,羊水过多,胎盘Ⅲ级。WBC8.57×109/L, RBC 4.04×1012/L,Hb117g/L。血型 O型。PT 12.2秒(正常值11-15秒)、INP 1.02(正常值0.8-1.3),APTT 24.5秒(正常值25-45秒),FIB 567mg/dc(正常值200-400mg/dc)TT 11秒(正常值8-15秒)。心电图正常,常规备血400 ml。

    作者:周翠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高征合并甲亢分娩期的护理

    妊高征是产科特有的一种常见病,妊高征合并甲亢则不多见,但往往病情严重。妊高征本身对甲亢是一种过重负担,能使心血管系统症状加重。轻者或经治疗后能较好控制病情的一般不影响妊娠。重者或不易控制病情的容易引起心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甲亢危象、凝血功能障碍、胎儿窘迫、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因此,必须做好护理工作,预防、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临床资料我科2001年共分娩1777例,妊娠合并甲亢22例。其中妊高征合并甲亢8例,孕28周至37周10例,孕37周以上12例,初产妇19例,经产妇3例,年龄大36岁,小20岁,平均住院7天。

    作者:刘红灵;杨桃;杨淑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联性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联性,通过临床分析,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内容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血清学等检测情况。结果:初诊时患儿均伴随各种哮喘症状,患儿支气管哮喘诱因均为呼吸道感染。通过检测诊断为急性感染32例(74%),慢性感染11例(26%)。确诊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哮喘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它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原因之一。应通过血清抗体 IgM 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确诊后对患儿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尽早控制感染。

    作者:罗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给予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有47例治愈,3例复发,治疗有效率为94.0%;术后出现尿潴留、阴道感染、神经损伤、网片脱出、网片侵蚀等并发症,经过后期治疗均痊愈。结论:给予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2012年采取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结果:本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保障系数高。

    作者:闫支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剖宫产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接诊的50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0例患者中,21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腹部B超引导下清宫术,11例患者采用全身甲氨蝶呤肌注(即MTX)+腹部B超引导下清宫术,8例患者采用阴道B超引导下抽吸减胎术+孕囊局部MTX注射术+清宫术,5例患者采用B超下清宫手术方式,其中2例患者因术中流血多中转开腹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3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开腹直视下病灶清除术。所有病例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早期宫动脉栓塞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流血量及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雷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病室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中专毕业护生在新生儿病室实习时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快的适应新生儿病室的护理工作。方法:将2010-2113年度轮转我病区实习的中专毕业的护生87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对护生实习期间动手能力,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观组护生动手能力,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在提高中专毕业护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黄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缺血性肠病2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26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对本病诊断及临床外科的治疗经验,提高胃肠外科医师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初步的了解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救治的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26例缺血性肠病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资料分析方法。结果:本组26例患者全部行剖腹探查手术,3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因经济原因失去治疗时机放弃治疗。结论:缺血性肠病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误诊、漏诊率较高,应当准确把握时机,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华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