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铃
目的:比较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和人工心肺复苏的效果,以评价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使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患者和59例采用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的患者,排除原发病、就诊时间影响因素后比较两种方法患者循环、呼吸恢复情况。结果:使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术,患者的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结论:心肺复苏机具有人工心肺复苏所没有的优越性,可替代人工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永富;谢长翔;万方梅;金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的护理纠纷事件资料,总结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发现引起纠纷的主要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专业护理知识不够,护理质量差等方面原因。结论:护理纠纷的及时预防与解决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作者:贺巧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病例介绍:患儿,女,孕28+5周因母亲“边缘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一天”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1.2kg,Apgar评分不详,生后不久出现呻吟,无吐沫,无青紫苍白,无抽搐尖叫,无呕吐腹胀。入院查体:T35.0℃,P130次/分,R45次/分,精神一般,呼吸稍促、轻度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啰音,心腹阴性,四肢活动可,肌张力稍弱。入院后查电解质Ca2.13mmol/L,Ka4.34 mmol/L,Na138 mmol/L,血气提示轻度呼吸性酸中毒。患儿入院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诊断“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予气管内滴入“固尔苏”、nCPAP辅助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呼吸情况好转。入院次日患儿不明诱因出现心率减慢,70次/分左右,面色苍白,无抽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RS 波低电压,二度 II 型房室传导阻滞。急查电解质Ca1.13mmol/L,Ka4.65 mmol/L,Na136 mmol/L,即予10%葡萄糖酸钙2ml/kg 与10%葡萄糖等量混合后缓慢静脉推注,心率逐渐恢复至正常,面色渐红润,血压70/45mmHg,连续补充葡萄糖酸钙3天,复查血钙维持在2.1-2.3 mmol/L,未再发生类似情况。
作者:吕媛;侯玮玮;舒桂华;严语;徐翔;蔡闫闫;朱玲玲(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以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近几年发生的护理纠纷资料。结果:影响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医患关系不和谐、护理人员业务技术差、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结论:影响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重要的是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和护士的心理、教育素质。
作者:黄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化疗致不育小鼠生精细胞的恢复效果,明确胰岛素促进在体精原干细胞再生的效果。方法:4周龄雄性C57小鼠腹腔注射白消安(30mg/kg),注射后4周按60μ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干预,每天一次连续注射7天。在干预后第4周收集睾丸,检测睾丸重量、通过HE染色检测生精小管中生殖细胞恢复情况;通过RT-PCR检测GDNF和SCF基因表达评价胰岛素注射对小鼠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的影响。结果:在胰岛素干预后第4周,睾丸重量明显得到恢复,生精小管中上皮细胞数量明显得到恢复,精原干细胞微环境中再生因子GDNF和分化因子SCF表达水平稳定。结论:胰岛素干预可以促进化疗致精原干细胞耗竭小鼠睾丸中生精细胞数量明显恢复,且维持了精原干细胞微环境中再生分化调控的平衡关系。
作者:贾桦;马文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本文就妇肤康喷雾剂对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了体外药物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的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妇肤康喷雾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喻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时对肝硬化患者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时血流动力以及患者手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复合麻醉组(GEA组),另一组为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全麻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 HR和 MAP等指标。结果:本次实验中,T2时间段,GEA组患者HR和MAP指标与GA组患者相比下降幅度更大;T3和T7时GA组的HR及MAP与T0时间段相比有所升高,而GEA组患者水平保持稳定;与GA组比较,GEA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等均缩短,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肝硬化患者肝脏切除术中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龙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自制传统黑膏药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中风病。方法:治疗组:穴位敷贴加西药治疗。共69例,其中半身不遂49例,上肢不遂15例,下肢不遂5例;对照组:西药。共64例,其中半身不遂43例,上肢不遂13例,下肢不遂8例。结果:治疗2~3个疗程后,治疗组Barthal指数评分分数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的轻、中度依赖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自主行动能力增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使用时无疼痛,方便安全,对中风病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庆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科近3年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42例病人术后的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方法。结果:42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急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泮托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泮托拉唑的治疗方法应用于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经皮肾镜术后不留肾造瘘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对125例出血较少,术毕肾造瘘管引出液微红或清的病例,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不留肾造瘘管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均无早期或迟发性大出血,有3例发现有肾周小血肿,其它均未现有肾周血肿或积液,未发现有超过38.00C发热,均不需使用镇痛剂,分别于术后2-4天出院;结论:经皮肾镜术后不留肾造瘘管,在出血少的病人中是可行的,它减少病人切口的疼痛,术后恢复快,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日及住院费用,而且安全。
作者:陈国强;罗建斌;卢华荣;涂涛;曾智辉;张闽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汪春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配合方法。方法:对2011年08月~2012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开展的32例膀胱结石的患者,其中单纯膀胱结石28例,合并前列腺增生4例,实施电切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包括术前仪器、器械的准备及病人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手术配合,32例手术全部取得了成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仪器设备完好,术中配合医生习惯,熟悉术中特殊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春梅;罗江勤;骆银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对莫城管理区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现状进行汇总与分析,进行效果评价,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对策,探索更为科学的服务模式,完善协管服务。
作者:张一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具体探讨生物钟基因Per2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月间32例于我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作为样本,同期选择32例正常肠道组织作为对照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生物钟基因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切片镜下显示肿瘤中较配对的正常肠道组织中Per2蛋白的表达呈明显增高,在细胞核及细胞浆中均见强阳性。随Dukes分期的增强,Per2表达阳性表达率及阳性强度呈递增趋势,Per2中度及强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肿瘤存在生长凋亡的昼夜节律性,生物钟基因Per2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作者:孙永红;刘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技术。方法:对75例行腰穿鞘内注射化疗药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75例患者均完成鞘内注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缓解。结论:鞘注前心理护理及采取预防感染措施;鞘注过程中注意用药顺序、方法、速度;鞘注后认真观察,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各种不良反应,是保证鞘注化疗的顺利进行及疗效的关键。
作者:郑桑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想象疗法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60例乳腺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前予想象疗法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后抑郁(SDS)自评表、焦虑(SAS)自评表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想象疗法有助于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减轻焦虑、抑郁。
作者:郑民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29例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周后复诊,痊愈7例,有效21例,1例死于肿瘤本身。3个月后复诊痊愈23例,有效5例。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合并静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并个体化规范治疗。
作者:徐国明;满达;李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通过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正规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加强人员管理等;积极有效的护理:呼吸机环路的管理、气道分泌物的清除、营养支持、口腔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发病率和降低病死率是十分有效的。
作者: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欣母沛(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的56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经采用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及使用卡前列酯栓剂等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欣母沛宫体、宫颈或肌肉注射,15min后可重复使用,结果:56例患者中51例效果显著,显效率91%,2例有效,总有效率94.6%,3例无效。结论:欣母沛治疗常规处理方法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曹淩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