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伪像在超声诊断中识别与应用

宿世娟

关键词:超声诊断, 识别, 物理特性, 超声波, 剖面图像, 断层图像, 传播过程, 超声显示, 超声伪差, 振动波, 声像图, 声衰减, 超声场, 折射, 信息, 物体, 失真, 散射, 人体, 介质
摘要:超声伪像亦称超声伪差,是指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解剖面图像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声像图中信息回声的增添、减少或失真。2超声伪像产生的原因2.1超声波为物体的机械振动波,属于声波范畴,它具有声的共同物理特性。这些物理特性使得超声在传播过程中与人体介质之间相互作用,包括反射、折射、散射、声衰减等。还有超声场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影响。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宁夏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法的研究

    目的:通过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专业水平,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中医护理事业发展。方法:成立培训管理机构及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选择我区18家中医医院具有执业护士资格证、大专以上学历、5年以上中医护理临床经验、有一定的外语基础的护理人员120名为培训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及结果分析。实验组:对符合培训对象的60名护士分期分批进行脱产培训3个月(1个月理论培训,2个月临床实践),每期培训15人,共培训4期。对照组:对符合培训对象的60名护士进行在职培训,通过小讲课(每周1次)、业务学习(每月1次)、中医护理查房(每月1次)、中医三基考核(每月1次)进行培训,每期培训15人,共培训4期。两组培训结束进行严格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中医护理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考核。结果:实验组的考核通过率高于对照组,培训效果论证了此种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是有效的、可行的,适宜在全区中医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刘晶;李梅;李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影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后的多个临床指标,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治疗方法。方法:选56例中毒患者,根据服毒量多少分 ABC 组,根据病情转归分死亡组及存活组。分析服毒量等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服毒量大,且氧分压明显低于存活组,CRP及PTC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三组比较,随着患者服毒量增大,器官损害程度重,肺部病变程度重(P<0.005)。结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服毒剂量、肺纤维化程度及肺功能等。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关节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发生率为0.2-0.6%[1]。常发生于手术后早期,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患者感到疼痛、活动受限、精神紧张、恐惧,应尽早处理,以免引起坐骨神经损伤、复位困难甚至复位后再脱位等问题。因此,护士针对易发因素做好全面护理对预防关节脱位的发生至关重要。1临床资料2008年7月-2013年10月,我院骨伤科对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人87例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59例,女28例;年龄51-78岁,平均67岁。术后发生关节脱位5例,男3例,女2例。其中手法复位4例,在手术室切开复位1例。

    作者:侯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地高辛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患者常用的药物。但是地高辛的安全范围小,毒副作用大,与其他药物合用应当谨慎,即使给予常规用药也可能导致地高辛中毒,临床上除严格执行剂量和用法以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外,掌握药物的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黄新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治愈、好转45例,未愈4例,死亡3例。结论:重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辅助治疗慢性乙型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患者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肝病治疗仪)辅助治疗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做好病例选择,注重消毒隔离,创造良好环境等护理措施。结果:对慢性乙型性肝炎患者采用治疗仪照射肝区及针对性护理,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得到提高,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DSG-Ⅲ型肝病治疗的病人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肝功各项指标均改善。结论:良好的护理能提高病人对该项治疗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勇英;吴登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四肢复杂性多发骨折

    目的:研究本院进行四肢复杂性多发骨折治疗过程中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并且加入植骨术治疗。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4月之间所收治的80例多发性四肢骨折患者,对此80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使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患者的多发性骨折,对所选取的80例患者均采用一期植骨术,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随访,并且对其进行X射线检查,记录治疗效果数据。结果: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采用Neer评分标准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在 X射线下患者的骨折部位全部愈合,未出现伤口感染、股骨头坏死、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稳定等,所有的患者进行评价的得分结果为,评分优的患者有42例,良性患者有36例,差2例,则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多发性骨折的优良率达到了97.5%,则达到了治疗痊愈高效标准。结论: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四肢性多发骨折其优良率达到了97.5%,则根据在治疗过程中的手术状况,以及治疗结果的对比分析,其治疗方法值得运用与推广,其方法的可靠性高以及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推崇。

    作者:陈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分娩后立刻给药,对照组30例给缩宫素,研究组30例给米索前列醇。再对两组给药后的出血量、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观察发现,两组用药后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米索前列醇的研究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明显优于应用缩宫素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比缩宫素效果更佳,能有效减少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率。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颈部淋巴结核的CT影像分析(15例)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的CT影像表现,提高CT的诊断水平;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和(或)临床证实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及临床主要症状;结果:多发13例,平扫密度均匀和不均匀共同存在,边界清楚或模糊,其中5例增强呈多种强化方式,主要表现为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多环形强化及分隔状强化,其中,以环形及多环形多见;1例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1例可见大片状坏死,边缘模糊,增强后壁呈花边状强化,其内见乳头影。结论:结合病史和CT表现,可提高诊断颈部淋巴结核的的准确性。

    作者:陈尚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7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治情况。结果:75例宫腔粘连患者显效63例(84%),有效10例(13.3%),无效2例(2.7%)。结论:宫腔镜对诊治宫腔粘连安全有效。

    作者:孙静;王赛丽(通讯作者);陈霖;陈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病室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中专毕业护生在新生儿病室实习时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快的适应新生儿病室的护理工作。方法:将2010-2113年度轮转我病区实习的中专毕业的护生87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观察组采用情景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种带教方法对护生实习期间动手能力,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影响。结果:观组护生动手能力,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在提高中专毕业护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者:黄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五常法在肿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五常法来进行肿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五常法灵活运用到肿瘤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改进肿瘤病房护理管理工作流程,规范护理工作,优化护理管理。结果:规范肿瘤病房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舒适度,为肿瘤病人治疗、康复的提供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结论:在肿瘤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五常法活动,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改善医院病房就医环境、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邝雁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盐酸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高血压急症患者68例临床资料,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1%。结论:应用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急症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Ki67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为细胞增殖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老年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8例中老年患者(年龄>35岁)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中老年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4%(89/118),其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状况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癌灶大小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Ki67是目前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可靠的指标,其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孙永宏;巢琳;周云海;王建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郑州市区3~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郑州市区3~5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状况,为群体预防儿童乳牙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多阶段抽样方案抽取郑州市区的适龄儿童,对其患龋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区3~5岁儿童乳牙整体患龋率51.28%,龋均2.86,龋面均5.77,男童52.29%,女童5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龋失补牙数≥6的髙龋儿童龋均、龋面均为7.10和20.79。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龋率及龋均、龋面均增高,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2.79%,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充填构成比逐渐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区3~5岁儿童乳牙龋发病率高,龋齿充填率却较低。提示应尽早加强对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群体的预防和治疗,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云霞;张安民;隋丽娜;王鹏飞;严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娩期隐性胎盘早剥30例护理体会

    总结以往经验,探讨分娩期隐性胎盘早剥的护理方法。本文通过对30例孕妇产程中胎心音变化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结束分娩,从而避免隐形胎盘早剥带来的严重后果。

    作者: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临床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的临床运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的200例消化道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上述案例随机性地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胃肠镜治疗,实验组:在已有的常规治疗之前,静脉推注复合麻醉剂。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实验组的各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咳嗽、躁动、放弃检查等)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而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血氧饱和度上无差异。结论:无痛胃肠镜对消化内科患者疗效安全可靠,试验副作用小,依从性好,而且经济方便。

    作者:张瑞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析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血浆Hcy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血浆Hcy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从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50例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进行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对于试验组的患者服用叶酸以及VitB12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服药前后血浆Hcy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在服药叶酸及VitB12之后的HCY水平为25.1±12.51)μmol/L,观察组的是11.93±4.96μmol/L,试验组患者的 HCY 水平有明显降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观察组,两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老年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临床治疗中,血透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就会严重危害患者心脑血管的健康,患者服用叶酸以及VitB12进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还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黄淑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院2012年抗网直报108例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和了解我院住院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加强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管理提供信息。方法:对2012年1-12月我院108例住院手术患者一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类切口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71.3%,其中术前0.5~2hr给药百分率20.8%,平均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为4.4天,抗菌药物选用起点较高等。结论:我院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作者:张传军;刘文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入托入学查验疫苗接种管理工作

    实施入托入学查验是贯彻实施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的三月、九月学校幼儿园新生入学、为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在学校托幼机构爆发、流行以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的通知,我院承担辖区幼儿园学校接种证查验的工作。儿童入托、入学前一律凭预防接种证到家庭所在的辖区医院进行接种证查验,合格后加盖“基础疫苗已完成”或“加强疫苗已完成”章方可入托、入学。从2005年开展查验工作至今,计划免疫门诊采取由校医统一收取接种证,我院派遣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入校查验,对逾期漏种儿童下发通知单由儿童监护人带孩子至接种门诊补种。

    作者:李莉;石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