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娟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而且患者年龄也逐渐缩小。由于糖尿病易引发心脏、肾脏、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等病变,而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如何治疗糖尿病,有效控制并发症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靳林艳;张建萍;靳曙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小儿营养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9年~2012年间某市0~7岁儿童,对其体格发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离差法划分小儿营养等级,制成综合评价小儿营养图表。结果:可从身高测体重、年龄测身高、年龄测体重3方面对小儿的综合营养情况进行评价,2009年~2012年间,小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营养情况逐年改善,逐年数据对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讨小儿营养综合评价方法,对小儿营养进行综合评价,可发现小儿的营养不良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张智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宫缩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宫缩乏力引起胎儿娩出至产后2h内出血量≥500mL的病人68例,在常规给予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卡孕栓舌下含服给药治疗无效后,采用欣母沛宫体或肌肉注射,重复使用间隔15分钟。结果:68例病人中,62例显效,3例重复注射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5.5%,有7例出现1种或1种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胸闷,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0.2%。结论:宫缩剂用于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苏丹;谢维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说明在临床科室开展“包患到护”可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全院各临床科室开展“包患到护”,并将开展“包患到护”前后护理质量、护士的主动性责任感、患者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包患到护”后护理质量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患者的呼叫声不见了,护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患者对护士的批评减少,护士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显著增加,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包患到护”使责任落实到人头,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人翁责任感,有效的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贾丽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目前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分析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剖宫产孕妇的病例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增长,主要因素为: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母体因素等。结论:剖宫产率上升不只是纯医学的问题,社会因素、医患矛盾使剖宫产手术指征相对扩大,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产妇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减少妊娠期合并症,正确处理难产,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玉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昆山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6-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昆山市18岁及以上居民38593人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定和相关体格检查。结果:昆山市高血压患病率为21.49%;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逐渐增加。男女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1.71%和21.2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昆山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18.8%),应加强对昆山市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和管理,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体育锻炼等),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促进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张婷;胡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后自控镇痛(PCA)的随访护理对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两组均按外科手术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麻醉护士对患者进行随访指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VAS),镇痛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由麻醉护士随访指导护理,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琳;万效梅;尹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Braden评分法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应用Braden评分法预测ICU患者压疮发病的潜在危险程度,根据不同的危险等级进行分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方法护理。比较2组间压疮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10例中,有3例发生压疮,其中Ⅰ期2例,Ⅱ期1例,发病率2.7%;对照组110例中,有10例发生压疮,其中Ⅰ期4例,Ⅱ期4例,Ⅲ期2例,发病率9.1%。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raden评分法进行分层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高艳琴;张桂兰;高应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本人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18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9.09%,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按照中医分型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进行辩证施治,治愈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景金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消化道出血作为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出血压迫、手术创伤、头部撞击伤等使患者处于高应激状态,而导致的胃肠粘膜病变[1];其次是由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高压状态影响下丘脑及脑干功能,而导致胃黏膜糜烂、坏死、溃疡形成,引起消化道出血。而其又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因此早期应用恰当的营养支持方式对缩短病程、减少消化道出血非常重要[2]。现就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与减少脑出血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临床现有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种,肠内营养有经口进食、传统管饲、肠内营养泵管饲,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
作者:王力;张倩;戴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甘露醇外渗会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损伤,甚至坏死、残疾。在儿科发生甘露醇外渗较成人更多,更严重。为降低小儿甘露醇外渗引起的严重后果,积极探讨小儿甘露醇渗漏的预防现状、影响因素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阐述小儿甘露醇渗漏的护理研究进展,为今后小儿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肖翠萍;万娟;张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之一,它发病急、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可迅速导致死亡。现将我院2003-2012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2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28例,女44例,年龄20~68岁,平均(34±12)岁。毒物种类包括氧化乐果17例,乐果28例,敌敌畏17例,甲胺磷10例。中毒途径:口服中毒者59例,皮肤中毒者13例。从口服中毒到就诊时间30 min~3 h不等,服药量从20~200 ml不等。皮肤中毒8~24h送入院,平均14.5h。依据临床表现及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分轻、中、重3级[1]:轻度中毒35例,中度中毒28例,重度中毒9例。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制定护理标准进行心理、饮食护理。结果:通过心、身护理,除死亡4例外,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经护理指导后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秀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靖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靖宇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82年,办公楼880平方米。2003年靖宇县卫生防疫站利用国债项目资金异地重新建设综合办公楼,选址在靖宇镇新华路与河南街交汇东南角处,建筑面积2137平方米,总投资206万元。站内设有应急装备储备库1个、计划免疫专用疫苗储存室1个;疫苗低温储存库1个;实验室9个;毒品库1个。2007年7月,经靖宇县机构编制委员会靖编字[2007]8号文件批准,靖宇县疾控中心和靖宇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由靖宇县卫生防疫站分拆后重新组建而成,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形式开展工作。目前,疾控中心设检验科、传染病防制科、艾滋病防制科、病媒生物防治科、学校卫生监测科、健康教育科、地方病防治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科、职业病卫生监测科、医疗机构监测科、环境卫生监督科、门诊科等17个科室。共有在职职工61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3人,主管医师33人,助理医师24人,工人3人。本科学历11人,专科学历24人,中专及以下学历26人。是靖宇县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共同承担着靖宇县14万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王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在正常情况下CRP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感染、创伤和心血管疾病时会成倍增高。CRP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到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因此它可以对病情及抗生素疗效进行监测。1影响CRP基础水平的因素1.1婴幼儿急相期增高不如成人和年长儿明显,基础值较成人低;1.2吸烟者CRP基础水平较普通人增高;1.3孕妇孕期间CRP水平轻度增高,分娩时达20 mg/L;1.4严重营养不良和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CRP的合成RP基础水平的因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瘢痕子宫住院分娩的孕产妇5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孕产妇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分娩18例,分娩率为31.03%;成功13例,成功率72.22%;再次剖宫产45例。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组比较,除产后出血量有差异外,产程时间、手术助产率、新生儿Apgar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产妇,只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肖满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7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甲,乙俩组:甲组:单边外固定架组35例,乙组:加压钢板内固定4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比较俩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骨折愈合30例,感染1例,骨不连1例,畸形愈合2例,关节僵硬1例,骨愈合率为85.7%,乙组:骨折愈合35例,感染2例,骨不连1例,关节僵硬1例,骨折愈合率87.5%。甲组骨折愈合率略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俩组并发症也无差异。结论:单边外固定架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的时间短,可早期活动,功能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误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3例入院时体温≥38.5℃,咳嗽5例,咳痰4例,痰中带血1例,胸闷胸痛1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 3例,5例患者肺部影像显示均为单侧病变,其中1例合并胸腔积液。结论:MPP临床表现及CT影像呈多样性,血清MP-lgM有利于明确诊断,大环内酯类或者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朱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改善呼吸功能及抢救危重患者而必须掌握的一种技术。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气管插管拔除或气管插管脱落,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为重症监护病房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意外拔管时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延误重要的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ICU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薛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患者,男性,45岁,因意识模糊、言语不清伴四肢乏力6h入我院急诊科就诊。既往有20余年酗酒史,每日白酒量100-300g,多以酒当饭。体检:T36.4℃,P70次/min,R16次/min,BP125/80mmHg。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神经内科情况:神志不清,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 V级,未引出病理征,肌腱反射正常;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正常,谷草转氨酶:56IU/L,谷丙转氨酶:60IU/L。头颅 MRI 平扫示:横断面胼胝体膝部、压部见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矢状面T1Flair胼胝体萎缩变薄呈长T1信号,多考虑为原发性胼胝体变性。以“原发性胼胝体变性”转神经内科治疗,予对症积极治疗为主,入院2周后,患者情况稍好转,言语对答正确,语次偏慢,四肢乏力好转,反应迟钝未见明显恢复,计算力差,患者及家属要求自动出院。
作者:温小良;揭苏平;廖佳隆(通信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