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韩臻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PA)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占CPA的10%-40%,其中儿童是及年老体弱者是MP的易感人群[1-2]支原体肺炎经呼吸道传播,引起支气管粘膜及周围间质充血水肿、多核粒细胞侵润。在成人中,男、女无明显差异,本文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经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共110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0例支原体肺炎中,儿童76例,成人34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共82例(74.54%),以上研究中110例支原体肺炎短期恢复均较好,大多只需实验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MP-IgM 或咽拭子MP-PCR及肺部X线检查,少数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血尿需其他影像学诊断。
作者:欧阳长城;余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后的多个临床指标,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治疗方法。方法:选56例中毒患者,根据服毒量多少分 ABC 组,根据病情转归分死亡组及存活组。分析服毒量等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死亡组服毒量大,且氧分压明显低于存活组,CRP及PTC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B、C三组比较,随着患者服毒量增大,器官损害程度重,肺部病变程度重(P<0.005)。结论: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服毒剂量、肺纤维化程度及肺功能等。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治疗及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中医药对治疗、预防这些传染病有独特效果,现逐一介绍如下:1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作者:何新生;刘海峰;梁莉萍;张宏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Ⅱ(AngII)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标准划分中度(M组)、重度(S组)。对照组(C组)来自健康体检者。分别于入院后即刻(0h)、12h、24h、3d、7d 采集M、S组患者血样,测定血清中AnglI、IL-6水平。结果:M组患者血清中AnglI检测值伤后12h内上升达高峰,并在高水平维持,随后逐渐下降,7天后恢复到低水平;S组患者伤后高峰后,高水平维持到入院后1天,至第7天时总体下降至低水平,其各时点血清中AngII水平高于M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S组血清IL-6检测值皆于伤后即达高峰。M组随后逐步下降,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S组伤后3天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7天后恢复至低水平。两组各时点血清IL-6检测值比较及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入院时AngII、IL-6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ng II、IL-6参与了单纯性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监测其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及临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军根;陆士奇;徐峰;丁礼;肖接承(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肛肠科作为临床医疗中的一个重要学科,要求护生通过学习后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及相应的专科护理有所了解,能应用护理程序正确评估患者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目的、计划和措施,并提供健康教育。针对教学目标我们在临床教学中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肛肠科2013年实习护士8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人。年龄18-20岁,均为大专学历。两组护生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冯静;唐素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生长抑素,充分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68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均痊愈出院,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很好的疗效,强调严格控制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及操作规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温占红;李红霞;高秀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依据诊治措施用药的差异分为观察组(联合谷维素甲硝唑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预后差异,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联合谷维素甲硝唑综合治疗组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谷维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毕华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封闭抗体不足所致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在我院就诊的194例封闭抗体不足所致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其中LIT治疗组98例,非LIT治疗组96例)的妊娠结局。结果:LIT治疗组妊娠成功率80.61%,非LIT治疗组妊娠成功率47.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T治疗组治疗后抗体阳性组再流产率为9.86%,抗体阴性组再流产率为4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封闭抗体不足所致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应用LIT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徐璐;高建军;马丽;李月梅;国玉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氨对于人体是一种有害的物质,肝脏是其主要代谢场所,健康人血内有少量游离氨存在[1]。血液中氨的来源主要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以及经脱氨作用分解而来的内源性氨;另一来源是蛋白质类食物在肠道内经细菌分解而成的外源性氨。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将氨通过鸟氨酸循环的特殊酶系、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等作用,合成尿素,再经过肾脏排出。此外,脑和肾脏等器官的氨与谷氨酸作用生成谷氨酰胺后被运输到肝脏,在肝脏转变成尿素或其他含氮化合物后由肾脏排出体外,或形成铵盐随尿排出,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解毒,同时还消耗了CO2,故在维持酸碱平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2]。
作者:蒋玉兰;方亚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改进护理方式对预防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术中护理,干预组联合采用加强术中保温和早期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中体温的变化及寒战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术中体温较平稳(P>0.05),与对照组相比,寒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通过综合采取加强术中保温及更早的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妇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
作者:李红彬;刘艳碧;徐凯平;卫炯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护理人员配合临床医生为百草枯中毒病人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选择百草枯中毒病人28例,行血液灌流救治,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生命体征实施动态监护,并密切关注出血、凝血、低血压等状况,及时对各项问题加以处理,配合医生开展治疗,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28例病患中21例治愈出院,7例死亡。血压灌流治疗中,发生堵管者2例,未出现皮下出血、低血压、血尿等情况。结论:护理人员配合医生为百草枯中毒病人行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缓解中毒症状,控制并发症的发作,提高救治成功率,使患者免于死亡。
作者:高维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来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进行营养知识的宣教和指导,观察孕妇在医护人员对其予以营养知识干预下的临床效果,对干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和分析。方法:从来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患者中,选取14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然后在怀孕期间对观察组采取营养知识干预法,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在接受营养知识干预后的孕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变化,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妊娠结果。结果:两组孕妇在未接受营养知识的干预前,孕妇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观察组在接受营养知识的干预后,其孕期营养方面的知识有了显著提高,还能在临床方面有效降低孕妇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的发生率、控制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出生率。结论:对孕妇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孕妇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出生率,对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新生儿的出生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为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颜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亦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主要临床特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多发性脊神经根(或伴脑神经)麻痹和肢体瘫痪的一组自限性疾病。病人出现呼吸麻痹时死亡率极高,若及时改善呼吸功能是抢救病人的关键,而气管切开及实施辅助呼吸是其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术又称气管造口术,是为了保证气道畅通,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气管套管或硅胶管套管,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我科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1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经过及时气管切开抢救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病人实施身心护理,转危为安,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武警士兵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5名武警士兵使用 Maslach 职业倦怠量表(MBI-HSS)和Rosenberg 自尊量表(RSES)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职业倦怠在武警士兵中普遍存在,且在不同年龄、军衔、兵源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分别<0.01和<0.05);自尊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高、中、低不同自尊组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自尊是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显著预测变量(P<0.01)。结论:低自尊的武警士兵更易于发生职业倦怠,自尊越低的武警士兵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自尊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在对武警士兵的职业倦怠进行干预时,自尊人格特征要得到重视。
作者:魏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探讨相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38例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来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试验组:血糖控制良好。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肺结核复发几率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由于重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十分危急且复杂,患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此外,对于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好坏与患者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赵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综述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探讨剖宫产不是唯一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是一种可选择的措施。方法:现选择我院154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分娩方式,结论: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在严密监控下,阴道试产是一种安全的,可行性措施。
作者:裴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甘露醇外渗会引起局部皮肤组织损伤,甚至坏死、残疾。在儿科发生甘露醇外渗较成人更多,更严重。为降低小儿甘露醇外渗引起的严重后果,积极探讨小儿甘露醇渗漏的预防现状、影响因素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阐述小儿甘露醇渗漏的护理研究进展,为今后小儿甘露醇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肖翠萍;万娟;张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废弃的注射器只能成为医疗垃圾,但是经过简单改造就可以变成废物利用的宝贝。各种消毒液的配制都离不开量杯,而临床常用量杯都是玻璃制品,长期使用后,刻度线易模糊,会导致配制的消毒液浓度不准确。保存不当时,易碎,鉴此,我科采用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针筒做量杯,注射器为塑料材质,牢固耐用,不易损坏,现介绍如下:方法:根据消毒液剂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一次性注射器,如5ml、10ml、20ml、50ml 等,取下针头和活塞,用填充物堵住注射器乳头或用火将注射器乳头完全融化至闭合,直至用针筒盛水无渗漏即可使用。优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牢固耐用、值得推广。
作者:舒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等级对病人进行预防和护理,并对介入治疗的病人进行专科护理,以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因素及危险等级对预防性治疗与护理的临床意义。终明确极高危组病人临时性下腔静脉滤过器的置入对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有重要作用。高危组和中危组病人可以选择机械性预防加药物预防。低危组术后机体有效的活动即可降低发病率。从而确定护理人员在DVT预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任务,掌握预防方法有助于降低DVT的发病率。
作者:宋美香;孟莎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配合方法。方法:对2011年08月~2012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开展的32例膀胱结石的患者,其中单纯膀胱结石28例,合并前列腺增生4例,实施电切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包括术前仪器、器械的准备及病人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及注意事项。结果: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手术配合,32例手术全部取得了成功。结论:术前准备充分,仪器设备完好,术中配合医生习惯,熟悉术中特殊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春梅;罗江勤;骆银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