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例 ICU 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护理分析

蒋延凤

关键词:ICU 科, 危重病人, 镇静,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 ICU 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ICU 科危重病人中进行镇静治疗并采取护理措施的患者64例,以及行镇静治疗但未采取护理措施的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治疗情况比较分析,并对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40.6%,症状缓解率43.8%,死亡率6.3%,并发症发生率9.4%;对照组患者治愈率28.3%,症状缓解率33.3%,死亡率15.0%,并发症发生率20.0%。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总满意率为93.3%,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整体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ICU 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结果:58例患者在医护人员良好的专业护理配合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系统完整的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促进康复。

    作者:曹启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疗护理纠纷日趋上升。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才能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本文结合现代医疗护理管理理论和我院日常工作实践,探讨有关产科护理工作在护理管理方面的改进和创新。

    作者:李燕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 MM 患者骨髓浆细胞CD38+CD138+表达水平。结果:MM 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结论:MM 患者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骨髓浆细胞 CD38+CD138+表达率。

    作者:陈院朝;孙伟娜;王升;蔡文杰;齐慧丽;吴莎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做好妇女更年期保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保健,尤其是妇女更年期保健成为妇女保健的热门话题,女性迈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多数会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改变,如失眠、烦躁、易激动等不适症状,症状是否出现和出现的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临床实践表明:70%左右的更年期妇女会发生轻重不同的不适症状,其中需要治疗的仅占10%~15%。相当一部分更年期妇女可以没有任何不适,而有症状的更年期妇女大部分也可以通过自身心理的调节和适当的饮食和药物调理来顺利度过这一生理转折期。本文为多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粗浅认识。

    作者:梁峻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慢性病的家庭护理

    针对慢性病人漫长的服药期间,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讲述如何开展家庭护理和康复。

    作者:崔桂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盐酸戊乙奎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组织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组织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雄性 SD 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 组),缺血再灌注组(IR 组),盐酸戊乙奎醚组(IPHC 组)。各组再分为再灌注4h,测定各组血清中 LDH、CK 活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自噬小体。结果:IR 组4h 血清 LDH、CK 活性较 S、IPHC 组明显升高(P<0.05);IR 组荧光显微镜下自噬小体较 S、IPHC 组明显增加。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致大鼠肝组织自噬水平增加。

    作者:康于庆;苏丽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其中有4例患者因出血量较大大于1500 mL,出现不可逆性心源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1例患者因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死亡率为27.27%,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复杂,病情危重,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作者:闵晓梅;张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 Coats 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 Coats 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探讨 FFA 在 Coats 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7例临床诊断为 Coats 病的患者的眼底表现和 FFA 检查资料。结果:观察病例的17只患眼中,14只眼来诊时就已出现了典型的视网膜深层的大片状黄白色渗出物及异常血管形态,3只眼在检眼镜下未见明显的渗出及血管异常;但在 FFA 上已出现了周边部视网膜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及荧光素渗漏,并在密切随访中出现了典型的渗出物及血管异常。结论:大片状视网膜深层的黄白色渗出及血管异常是诊断 Coats 病的特征性改变,即使在典型改变尚未出现的早期,FFA 也能清楚的发现病变区视网膜末梢血管的荧光渗漏。在 Coats 病预后极差的自然病程中,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至关重要。所以,FFA 对 Coats 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指导及评估预后等方面均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志刚;魏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单一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对照组。

    作者:卜玉杰;黄德峰;李少昊;李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痊愈39例,痊愈率为70.91%,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比常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特点及护理配合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6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护理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6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2-4h,平均3h,术中出血量20-50ml,平均40ml,术后2-4d 肠蠕动恢复,术后住院天数7-14d,平均10d。结论: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默契的配合是手术快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见;范小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2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观念的改变,人工全髋置换术的病例数逐年上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问题时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等原因引起的疼痛,畸形和强直,手术可以解决患髋的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独立。专业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现将我科近半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收治的42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特点。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和加强血糖监测、饮食控制,术后加强切口管理,本组病例均顺利度过围术期,全部康复出院,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治疗、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加强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翠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础护理技术》说课设计

    基于临床护理岗位需要,与临床专家合作交流,设计《基础护理技术》说课,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选取与设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及课程教学特色几个方方面进行阐述。通过说课,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为教学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田芬霞;王杏敏;林芳卉;牛杰;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护理的探讨

    围手术期就是为患者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手术之后患者的康复,围手术期概念的问世,在医学界引起暨大重视。本文主要论述围手术期的基本概念和服务理念,围手术期护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具体操作。

    作者:匡亚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护士轮值夜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分析新护士轮值夜班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建立夜班准入制度、重视加强新护士夜班能力培养、加强夜班安全管理,以提高夜班护理质量。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是发生于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尤其好发于儿童,是导致小儿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因,若得不到合理及时的治疗,易使病变扩展而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对于该病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晓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本文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采用风险评估机制,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展开分析与研究,旨在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各类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护理质量水平有所提高。

    作者:阳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预防对策探讨

    目的:对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预防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23.1%。讨论:以影响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出发,确定合理的预防对策。结论:安全隐患预防对策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结核病药物治疗过程应用健康管理干预模式的积极意义

    应用健康管理常见的膳食指导等模式,在结核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膳食营养指导等干预措施,增强患者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力水平,对提高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曾祥荣;杭纪红;王志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