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燕芳;马静娜;柳蒙蒙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优于护理前,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心理上存在的负面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加快疾病康复的速度有较大帮助。
作者:吕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及并发症的护理的作用。方法:对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进行呼吸道管理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0例患者治愈存活16例,死亡4例,早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4例,伴血性分泌物3例,脓性分泌物1例,肺部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咽喉部积痰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痰液和痰痂,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田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嗜酒者日趋增多,因长期嗜酒导致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人日趋多见,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慢性酒精中毒的治疗显得甚为重要。通过对2007年1月~2012年2月住院期间确诊的CAT 120例的调查,探讨CAT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旨在引起临床医师对酒精损害健康的重视。
作者:尹玉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五常法”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做到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具体工作有药品分类、药品摆放、医疗物品维护等等。“五常法”的推行,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五常法”在医院、疗养院推广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常法”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将有效避免过期药品运用在临床上,确保了医疗疗养安全。为了适应疗养院院消毒供应专业多元化的需求,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新的专业技术系统和管理手段全面、科学地进行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我院消毒供应室尝试引入护理五常法管理模式,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徐江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不相同的蓝光疗法诊治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的疗效。方法:2012年4月2日到2013年7月7日我院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71例,将71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分组:蓝光一组(35例)和蓝光二组(36例),对蓝光一组的35例行新生儿冷光源黄疸治疗灯治疗,对蓝光二组的36例行传统温箱+双面蓝光照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前,治疗后,蓝光一组和蓝光二组的血清胆红素都有下降现象,且 P<0.05。其中,蓝光一组的血清胆红素比蓝光二组下降的更多,P<0.05。此外,蓝光一组的治疗副作用比蓝光二组低,且 P<0.05。结论:在对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的诊治中,用新生儿冷光源黄疸治疗灯效果更佳,且治疗副作用少,很有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杜春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使输尿管支架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护理。方法:采用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等一系列规范、系统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选择好适应症,加强护理是促进输尿管支架并发症早日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许红梅;仉鹏;王国凤;连玉萍;孙晓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在现在的和谐社会中,一切都闪现着人性的光芒。生老病死,生命走向终结时人们要求的质量也高了,特别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临终病人数目日益增多;临终病人也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临终护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现就临终护理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作者:杜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析3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后进行回访3-24月(平均18.6月),根据 Lysholm 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2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发现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其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并使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接近正常。
作者:刘军;康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重复剖产术的手术指征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4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数量分别为75例和72例,观察组为重复剖宫产患者,对照组为初次剖宫产患者,观察两组的母婴结局和手术指征。结果:高危妊娠为重复剖宫产术患者重要的手术指征,而社会因素为初次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指征;在前置胎盘率、盆腹腔粘连率、子宫破裂率以及产后出血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剖宫产术非常容易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以及盆腹腔粘连等,并且会引发新生儿窒息,加上高危妊娠是其主要手术指征,因此在临床上要对重复剖宫产术慎重使用。
作者:王英杰;梁玉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总结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356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结果:保守治疗梗阻解除158例,手术198例,术后肠瘘1例,肠粘连98例。结论:预防术后过度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将腹腔彻底冲洗,术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动,保证充分有效的胃肠减压,胃肠功能恢复后合理饮食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作者:林玲;王益秀;姜深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对引发运动神经元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诊断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此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将来的治疗方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临床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韩丽;刘彦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护理实现中的影响。方法:我科室确定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包括: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实行责任制护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结果: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质量作用较大。
作者:朴信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全面舒适护理,对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38例(95.0%)、未见并发症、家长满意度100.0%、平均住院时间(5.4±0.5)d,家长满意度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的舒适护理服务可显著提升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综合治疗效果与家长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20mg混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15天。对照组使用参麦注射液60ml 混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并口服盐酸硝酸异梨酯片10mg,一日三次。结果:两组中,治疗组41例,病死率为4.8%;对照组41例,病死率12.2%。治疗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8%,心律失常发生率5%;对照组41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能够有效的防治心肌梗死后并发症,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安全、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血管药物,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基本药物,在心肌梗塞后并发症中的常规用药。
作者:索新娟;胡诚;于江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总结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0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就诊的24例呼吸科老年患者,本组24例患者经过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运用护患沟通技巧,进行了常规有效的护理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有效护理后,康复以及好转的患者有22例,说明本院针对于呼吸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还是可行的,效果也是较为满意。结论:老年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高发人群,医护人员应该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的方法。
作者:孙晓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出血量、对手术前宫颈活检以及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中治愈83例,治愈率为95.4%,术后随访患者宫颈塑性满意79例,满意率为90.8%;运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手术时间为(7.1±0.9)min,出血量为(8.7±1.6)ml;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流血性分泌物,2例患者阴道流血多于正常月经量,1例患者出现小腹疼痛,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均经针对性治疗得到恢复;CINⅠ、CINⅡ、CINⅢ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标本病理诊断具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小,安全快捷,应该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孔芸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7例急诊输液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下降,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8.73%、80.77%,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输液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满意度。
作者:孙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我院2012年2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与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独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得出p<0.05,即治疗效果差异显著。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奇霉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日堂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针刺与艾灸联合应用于痔疮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痔疮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局部按摩与诱导方式),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针刺与艾灸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排尿情况(包括自行排尿率和使用导尿术排尿率)。结果:护理组护理后8h 患者自行排尿率91.7%,需使用导尿术的患者比率为8.3%;对照组护理后8h 患者自行排尿率76.7%,需使用导尿术的患者比率为23.3%;护理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联合应用于痔疮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正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对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颈椎病患者进行16排螺旋 CT 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图像重建,观察其 CT 特征并进行分析。结果:1.椎间盘突出伴部分钙化31例;2.钩椎及小关节增生16例;3.椎体边缘骨质增生55例;4.颈项韧带及前、后纵韧带钙化18例;5.椎管、侧隐窝、横突孔改变25例;6.颈椎生理弧度改变53例;7.椎间隙狭窄22例;8.椎动脉钙化或狭窄10例。结论:多排螺旋 CT 图像重建,由于具有超薄层、多方位重建及三维立体重建等功能,故对颈椎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宏;徐小虎;彭进;朱万荣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