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林迪斯;杨靖;李健;李蓓
目的:探讨使用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术)中支架分流道的两端长度与长期分流道通畅率、肝性脑病(HE)、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TIPS术患者53例,均采用直径8mm全覆膜支架(Fluency支架,Bard)建立分流道,再视造影情况加以同等直径裸支架延长肝静脉端、门脉端。测量覆膜支架进入肝静脉长度、门静脉长度(X1、X2),肝静脉、门静脉支架总长度(X3、X4),行COX回归分析其对TIPS术后道通畅率、生存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分流道,术前门脉压力(29.80±4.83)mmHg,术后门脉压力(19.00±3.92)mmHg,下降(10.80±5.15)mmHg(t=13.44,P<0.01)。随访时间3~89月,中位随访期64月,平均39个月。期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12/53)。16例出现分流道再狭窄,5年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3%、75%、63%、62%、5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72%、72%、69%、69%。通畅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1有统计学意义(OR=0.42,P<0.01);生存率COX回归分析显示X4有统计学意义(OR=1.50,P=0.021);肝性脑病影响因素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Fluency覆膜支架行TIPS术,适当增加肝静脉端覆膜支架长度、减少支架进入门静脉长度可提高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
作者:胡朋;陈斯良;林志鹏;赵剑波;陈勇;何晓峰;曾庆乐;李彦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蛋白-8样分子2(TIPE2)对重度烫伤小鼠模型脾脏CD4+T淋巴细胞的凋亡的影响。方法140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分为6组,应用小RNA干扰技术制作siTIPE2/过表达慢病毒,复制小鼠重度烫伤模型。分离BALB/c小鼠脾脏CD4+T细胞,检测各组CD4+T淋巴细胞凋亡,Smad2/Smad3、磷酸(P)-Smad2/P-Smad3以及B淋巴细胞瘤-2(Bcl-2)家族蛋白Bcl-2/Bim的表达。检测各组小鼠CD4+T内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情况及细胞色素C的变化和各组小鼠CD4+T内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化情况。结果 siTIPE2-burn组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2.33%,较sham组外其余组减少,P-smad2/P-Smad3蛋白表达(灰度值)显著降低(P<0.01)。siTIPE2-burn组Bcl-2的蛋白表达较其余组升高(P<0.05),Bim的表达则降低(P<0.05)。siTIPE2-burn组线粒体膜电位细胞色素C水平均较sham组外其余组降低(P<0.05),caspase-3活性较TIPE2-burn组降低(P<0.01),caspase-8、caspase-9活性较其余组降低(P<0.05)。TIPE2-burn组凋亡率高,TIPE2-burn组Smad2/Smad3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P-smad2/P-Smad3蛋白表达较其余组显著升高(P<0.05);CD4+T内线粒体膜电位较其余组降低(P<0.01),细胞色素C水平升高,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较其他组均升高(P<0.05)。结论 TIPE2作为一种重要的负向调控分子,可通过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即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线粒体相关凋亡途径加速T淋巴细胞凋亡。
作者:黄鹤;田昭涛;姚咏明;黎檀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和白蛋白(ALB)的水平,探讨急性期和恢复期NS患儿血清NEFA/ALB比值的变化及差异。方法分别测定急性期NS患儿55例、恢复期NS患儿33例和健康对照儿童122例的血清NEFA、ALB水平,计算NEFA/ALB比值,同时分析其它血脂及肾功能参数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S患儿血清ALB (t=11.152,P<0.001)水平显著降低,NEFA/ALB比值(t=4.991,P<0.001)显著升高;其中,急性期患儿较恢复期患儿血清ALB(Z=7.822,P<0.001)水平显著降低,NEFA/ALB比值(t=4.689,P<0.001)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NS患儿血清NEFA/ALB比值与胆固醇(r=0.564,P<0.001)、甘油三酯(r=0.444,P<0.001)、低密度脂蛋白(r=0.625,P<0.001)、尿素(r=0.437,P<0.001)、肌酐(r=0.278,P=0.013)、尿酸(r=0.397,P<0.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总蛋白(r=-0.461,P<0.001)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下,NS患儿血清NEFA/ALB比值与尿素水平呈显著独立相关(β=0.703,P=0.001;校正R2=0.494)。结论儿童NS患者血清NEFA/ALB比值显著升高,与其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其临床病情评估的新指标。
作者:樊春荔;吴嘉;卜晓敏;万淑君;郭鹏涛;马艳娟;汪俊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和血清中可溶性CD163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33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AF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与AF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LDL-C)、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左房内径(LAD)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可溶性CD163在AF组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AF患者中,血清可溶性CD163与TNF(r=0.244,P=0.002)、IL-6(r=0.186,P=0.016)、hs-CRP(r=-0.183,P=0.018)以及LAD(r=0.194,P=0.012)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IL-6、TNF、hs-CRP和血清可溶性CD163与AF密切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可溶性CD163对AF患者评估价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861(CI95%:0.820-0.901;P<0.01),敏感度为80.8,特异度为76.9%。结论血清可溶性CD163可能是AF的一个风险因素,升高的可溶性CD163可以作为判断AF患者炎症反应的理想指标。
作者:钟世茂;覃羽华;黎作茶;韦叶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肺血管平滑肌细胞(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PASMCs,随机分组4组:正常组(N组),常氧+乌司他丁组(NU组),低氧组(H组),低氧+乌司他丁组(HU组),各组培养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SM-α-actin和Calponin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3H-TdR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PASMCs增殖和迁移。并分别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PPAR-γ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采用PPAR-γ抑制剂GW9662进行预处理干预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化的影响,分析干预后PASMCs增殖和迁移改变。结果低氧条件下,乌司他丁能促进PASMCs中SM-α-actin和Calponin的表达(P<0.05),抑制PA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乌司他丁上调PPAR-γ的表达(P<0.05)。采用GW9662预处理后,乌司他丁对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换的抑制作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上调PPAR-γ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表型转换。
作者:唐锟;刘畅;陈林;高静;张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顺式阿曲库铵在肥胖与正常患者中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拟12例ASAⅠ~Ⅱ级,BMI≥35 kg/m2,择期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患者为肥胖组(Ⅰ组),12例ASAⅠ~Ⅱ级,BMI 18.5~24 kg/m2,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为正常组(Ⅱ组)。Ⅰ组按去脂肪体质量、Ⅱ组按总体质量分别给予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并于诱导前、给顺式阿曲库铵后1、2、4、6、8、10、12、15、20 mi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点血药浓度,计算各项药代学参数。记录诱导前(T0)、给顺式阿曲库铵后1 min(T1)、2 min (T2)、4 min(T3)对应的SBP、DBP、HR、MAP、SpO2及PetCO2。结果与T0相比,两组组内的SBP、DBP及MAP在T1~3时明显下降(P<0.05);与Ⅱ组对比,Ⅰ组的Hct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中的总体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分布及消除半衰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Ⅱ组相比,Ⅰ组的血药浓度在T1、T2时降低(P<0.05)。结论病态肥胖患者按去脂肪体质量予顺式阿曲库铵诱导麻醉在临床上是合理的,由于肌松起效延迟,建议气管插管时机应延后约1~2 min。
作者:李佳阳;邹启荣;彭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3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情况,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发展现状。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11419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胆道外科23年间的病种分布情况。进而以2003年12月31日为界限,将患者分为早期腹腔镜手术组和近期腹腔镜手术组,对2组患者的疾病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这23年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1419例,占同期胆道外科手术患者的56.3%。其中男性4701例,女性6718例,女∶男=1.43∶1;年龄6~93岁,平均年龄50.9岁;(2)在所有患者中,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所占比例高,分别为80.83%和12.53%。胆囊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84.81%,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34.91%,而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较低;(3)在所行腹腔镜术式中,LC手术占据绝大部分,约96.18%;其次为肝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术式,一期缝合术占1.38%,传统的T管引流术占0.90%,而经胆囊管取石占0.72%。对于恶性肿瘤而言,腹腔镜技术还主要用于术中探查,占0.34%;(4)通过早期和近期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尤其是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使用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其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道外科常见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作者:史海达;史宪杰;吕少诚;马焕先;梁雨荣;周林;石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方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及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中细胞增殖,及5-HTs、MT含量及合成限速酶ANNAT、HIOMT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角质细胞与黑素细胞共同培养体系的构建,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及和角质细胞共同培养体系细胞增殖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HT含量和MT含量,RT-QPCR分析AANAT、HIOMT的活性的影响。结果对于人正常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低浓度的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无影响,中高浓度的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可以抑制共培养模型中细胞的增殖,特别是含药血清浓度为40%时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5-HT、MT含量均随含药血清浓度增加含量递减(P<0.05),浓度为40%则明显减少(P<0.01);六味地黄方低中浓度含药血清对共培养模型中AANAT表达下调,呈浓度剂量依赖性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六味地黄方含药血清对黑素细胞各用药剂量组HIOMT的mRN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5-HTs/MTs能系统可能是六味地黄方发挥调节黑素代谢的中介物质基础,主要通过5-HTs、MT及合成限速酶ANNAT来进行调控。
作者:邓燕;吕琳;杨光;隋育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microRNA-155(miR-15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PT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miR-155指导PTC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收集86例PTC患者的癌及癌旁新鲜组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55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8%(60/86)的PTC患者癌组织的miR-155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上调,相对上调倍数为2.63±2.73倍;而在表达上调组中,PTC原发灶更大[(1.66±0.96)cm vs(1.19±0.52)cm, P=0.021];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包膜外侵犯(56.7%vs 23.1%,P=0.004);淋巴结转移率更高(70%vs 46.2%,P=0.036);具有更晚的TNM分期,Ⅲ~Ⅳ期的比例更高(20%vs 0%,P=0.014)。PTC癌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ΔCT)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个数具备一定的相关性(r=0.531,P=0.001)。结论 PTC中miR-155的高表达具有更大肿瘤病灶,更易甲状腺包膜外侵犯,更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更晚的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点,可能作为不良临床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朱有志;郑珂;张惠灏;陈玲;吴坤琳;任彩虹;王宗财;孔令君;阮炜鸿;陈祥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拟研究心室肌细胞外基质(ECM)能否促进植入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内的心肌球源性心肌干细胞(CDC)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方法心肌组织块培养法培养CDC,脱细胞法配置ECM,结扎Wistar大鼠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向心肌梗死心肌组织内注入IMDM(I组),ECM悬液(E组),含106CDCs的IMDM溶液(IC组),含106CDCs的ECM悬液(EC组),每组心肌梗死大鼠6只。3周后心脏彩超评估心脏功能, Masson染色分析心肌纤维化阳性面积百分比,免疫荧光定性分析CDC在体表达vWF,α-SA,α-SMA。结果心肌梗死3周后, EC组左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率(FS%)高;EC组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阳性面积百分比低;EC组CDC向内皮,心肌及平滑肌细胞的分化阳性面积百分比较高,P<0.05。结论心肌组织源性的ECM能够促进植入心肌梗死组织内的CDC向心肌,内皮及平滑肌细胞分化。联合移植CDC及ECM能够取得佳的心脏结构及功能上的益处。
作者:姜大庆;谷天祥;徐兆发;刘爽;李学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低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PC)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模型异位病灶形成的影响,藉此进一步阐明EMs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为其防治供新思路。方法 Lewis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HPC(8%O2)和常压常氧(21%O2)处理8 h,随即取其子宫组织移植至正常大鼠腹壁。术后14 d记录移植灶体积,并采用ELISA、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和Tunnel法,对血清和腹腔液以及移植前子宫组织和移植病灶进行检测。结果 HPC可显著上调大鼠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P<0.01),并增加其低氧诱导因子(HIF)-α(P<0.01)表达;与未经HPC的比较,由经HPC的子宫组织所形成的移植病灶体积显著增大(P<0.01),组织细胞凋亡率减少(P<0.01),VEGF mRNA上调(P<0.01),HIF-α(P<0.01)、VEGF (P<0.05)、CD31(P<0.01)、Ki67(P<0.01)及Bcl-2(P<0.05)表达均明显增加;且移植了经HPC子宫组织的大鼠血清及腹腔积液VEGF含量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 HPC可通过激活HIF-1α/VEGF体系,促进移植病灶内血管生成;并通过上调Bcl-2抑凋亡因子表达,抑制移植病灶组织细胞凋亡,并促进其增殖,从而促进移植病灶的生长。基于此,我们推测对于EMs高风险对象或复发患者而言,避免其在位内膜组织反复接受低氧刺激,以及内膜组织脱落前即人为干预抑制HIFs/VEGF体系活化,有望成为控制EMs发生发展的措施之一。
作者:赵军;刘肖;李亚里;谭明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皮内注射亚甲蓝治疗老年中重度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皮内注射亚甲蓝及利多卡因,B组加用皮内注射利多卡因。疗程为10 d,两组在治疗第11、30、60、90天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疱疹评价指标、疼痛评价指标、带状疱疹后遗痛发生率、综合疗效方面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P>0.05)。A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疼痛强度、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B组(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A组在30 d随访时低于B组(P<0.05),60 d、90 d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为93.8%,B组总有效率为62.5%,A组疗效优于B组。结论皮内注射亚甲蓝治疗带状疱疹可缩短病程,缓解疼痛,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崔吉正;张津玮;张云;马正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后双J管留置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标准筛选2014年1月~2016年4月泌尿外科PCNL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并留置双J管病例272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可疑危险因素行二分类单变量Logistics回归筛选,有统计学意义之因素再行多变量Logistics回归逐步分析。结果共63例患者发生较严重的双J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3.1%),筛选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输尿管异常(β=1.735,P=0.000,OR=5.670)、留置时间(β=1.206,P=0.028,OR=3.340)、性别(β=0.895,P=0.016,OR=2.446)、术前控制欠佳的尿路感染(β=0.849,P=0.020,OR=2.338)和粗细型号(β=0.847,P=0.011,OR=2.333)。结论男性是PCNL术后双J管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人群,为减少其发病率,须积极控制尿路感染,术前术中发现输尿管异常时,谨慎选择双J管粗细型号,术后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应尽早拔管,减少留置时间。
作者:韦巍;钟羽翔;黄剑华;麦源;蒲小勇;王怀鹏;徐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构建肺炎克雷伯菌LuxR家族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与回补株,分析KbvR在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生物膜形成及荚膜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自杀载体pKO3-Km质粒构建KbvR基因敲除株,然后扩增出包含KbvR基因编码区、启动子结合区及转录终止区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质粒上构建KbvR基因回补株。绘制不同菌株生长曲线,了解KbvR对细菌生长的影响。通过结晶紫定量实验检测KbvR基因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拉丝实验、离心试验及RT-PCR检测KbvR基因对细菌荚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及回补株,RT-PCR结果显示KbvR基因在缺失突变株中不表达,在回补株中重新表达。KbvR基因不影响细菌的生长速度,基因敲除株后细菌生物膜形成及荚膜生成能力下降。体外试管静止培养48 h,与野生株相比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而KbvR基因回补株在液体培养基表面能形成明显生物膜。结晶紫染色定量实验发现,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低于野生株(P<0.01)。超粘性实验和RT-PCR结果均显示,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荚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说明KbvR基因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和荚膜的形成。结论 KbvR基因作为密度感应系统LuxR孤儿调控转录因子,正调控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荚膜是细菌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因素,KbvR基因可通过影响荚膜形成而调控生物膜的形成。
作者:徐丽;林迪斯;杨靖;李健;李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胃癌标本及60例对照组织ALDH1、CXCR4、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ALDH1、CXCR4、E-cadherin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5%(73/127)、63.8%(81/127)、36.2%(46/127),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越晚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ALDH1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CXCR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3者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表达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ALDH1、CXCR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ALDH1与CXCR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均<0.001)。生存分析表明,ALDH1、CXCR4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患者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ALDH1、CXCR4和E-cadherin的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ALDH1,CXCR4表达的升高及E-cadherin表达的降低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等因素相关,其联合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检测以上指标为预测胃癌的转移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赵艳;金鑫;李楠;李靖;钱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早孕期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CA PSV)及心胸比值(CTR)随孕周变化的规律,建立早孕期不同孕周胎儿MCA PSV及CTR的参考范围,并分析其与胎儿头臀长(CRL)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前瞻性检测了552例正常产检孕妇的(45≤CRL≤84 mm)胎儿MCA PSV、CTR。按胎儿CRL大小分组,将552例孕妇分为4个孕周组,建立早孕期胎儿MCA PSV及CTR参考范围,并分析MCA PSV与CRL、CTR与CRL之间的关系。结果早孕期胎儿MCA PSV与CRL呈中等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6(P<0.001);CTR与CRL无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68(P<0.001)。早孕期MCA PSV的参考值范围为14.35(14.08~14.62)cm/s;CTR的参考值范围为0.34(0.33~0.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检测早孕期胎儿MCA PSV、CTR是可靠、可行的,具备实时监测胎儿早期发育异常的能力;早孕期不同孕周胎儿MCA PSV、CTR的参考值范围的建立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早期无创产前诊断α-地中海贫血提供了临床理论依据。
作者:邓许洁;陈翠华;裘毓雯;肖淑芳;廖淑欣;钟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检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粪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变化情况,分析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与抑郁状态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使用Roche/45高通量测序平台对32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大便标本中的16S RNA V3区进行定性分析,与30例正常健康成人粪便标本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健康成人对比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粪便中细菌菌群中细菌物种OTU信息量明显增加(P<0.01),多样性指数(Shannon)增大(P<0.05)和物种均一度指标(Evenness)也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肠道菌群丰度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均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厚壁菌门数量明显减少(P<0.05)。在科水平上Acidaminococcaceae,Rikenellaceae,Sutterellaceae,Fusobacteriaceae, Porphyromonadaceae,Enterobacteriaceae,比例明显增加(P<0.05),Bacteroidaceae,Ruminococcaceae,Prevotellaceae, Lachnospiraceae,Erysipelotrichaceae细菌比例明显减少(P<0.05)。在属水平上Phascolarctobacterium,Clostridium XIX, Escherichia/Shigella,Roseburia,Lachnospiracea incertae sedis,Blautia,Oscillibacter,Parasutterella,Megamonas比例明显升高(P<0.05),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Ruminococcus,Dialister细菌比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均衡性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范文涛;闫咏梅;别玉龙;王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低硒饮食对大鼠肝肾的影响,以及巨噬细胞向M1、M2的极化在肝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低硒和正常饲料分别喂养大鼠,建立低硒动物模型。将12只雌性与1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Z组,饲料硒0.18 mg/kg)、低硒组(S组,饲料硒0.02 mg/kg),饲养109 d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肝肾病理改变,免疫组化采用SP法染色检测肝肾组织中CCR7、CD206、CD163阳性细胞数量。结果(1)低硒组大鼠肝肾纤维化较对照组严重;(2)雌雄大鼠肝脏低硒组CCR7、CD206染色强度与对照组(雌性、雄性、雌性、雄性,P均>0.05)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CD163染色强度低于对照组(雌性、雄性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3)雌雄大鼠肾脏低硒组CCR7染色强度在近球小管略高于对照组(雌性、雄性P均>0.05),在远球小管中略低于对照组(雌性P>0.05、雄性P<0.05),然而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CD163染色强度在远球小管中低于对照组(雌性、雄性P均<0.05),CD206染色强度在近球小管中高于对照组(雌性P、雄性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CD163染色强度在近球小管中低于对照组(雌性P>0.05、雄性P<0.05),雌性无统计学意义,雄性有统计学意义,CD206染色强度在远球小管中高于对照组(雌性P<0.05、雄性P>0.05),雌性有统计学意义,雄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硒组大鼠肝肾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同时低硒可能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作者:王丽云;易建华;徐航超;吴晓芳;李丹阳;韩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治疗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糖尿病模型组组(DM)和GLP-1治疗组(GLP-1)。采用高脂高糖喂养合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GLP-1组,糖尿病组大鼠不进行治疗,GLP-1组大鼠于糖尿病成型后第25天,以经皮下埋缓释泵方式给予GLP-1(30 pmol/kg/min)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先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的学习及认知能力,然后或获取大鼠大脑海马区组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认知相关基因的转录,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认知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认知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糖尿病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显著下降(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糖尿病大鼠脑内APP,BACE1,Arc,ERK1/2,PKA, PKC的基因转录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rc蛋白分子在糖尿病大鼠中表达升高。而GLP-1处理组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比糖尿病组有显著改善(P<0.05),脑内APP,BACE1,Arc,ERK1/2,PKA,PKC基因转录表达明显减少(P<0.05),Arc表达降低。结论 GLP-1治疗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学习与记忆功能障碍,其效果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的PKC,PKA,ERK1/2通路,抑制Arc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谭照光;高维鸿;蔡祥胜;王方;惠宏襄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是广东省重点临床专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主任医师、教授7名,博士导师3名,硕士导师7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名。各位教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科室学术风气浓厚,学术成果丰硕,承担国家863分课题、省市重点及产学研项目多项,全科研究经费达1000多万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