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俊;王亚楠;李国新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消融桥接治疗使用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两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7月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在术前停用华法林5 d,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或低分子肝素的桥接治疗直到至消融后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0~3.0。对两组患者术后抗凝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并发症识别和归类为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结果共有465名患者,68%的男性,年龄52.3±15(25~80)岁参加了这项研究。磺达肝癸钠组纳入265名患者,低分子肝素组纳入200名患者。在磺达肝癸钠组观察到3例抗凝相关并发症,而低分子肝素组有13例(P=0.002),但是血栓栓塞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11)。在磺达肝癸钠组有2例出血并发症,低分子肝素组有8例(P=0.039)。随访观察3个月两组均没有心血管死亡病例。结论房颤导管消融期间使用磺达肝癸钠作为桥接治疗与低分子肝素相比,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但略减少出血风险。磺达肝癸钠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抗凝管理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飞飞;赵冬华;彭新辉;杨浩;朱庭延;黄福美;彭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外源性硫化氢(H2S)对高糖条件下培养的原代皮层及海马神经元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和β淀粉样蛋白(Aβ)代谢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层及海马神经元,随机分组为正常培养神经元组、高糖(60 mmol/L)培养神经元组、高糖(60 mmol/L)加25μmol/L NaHS组、高糖(60 mmol/L)加50μmol/L NaHS组和高糖(60 mmol/L)加100μmol/L NaHS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β1-42水平,荧光实时定量检测BACE-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AC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糖培养的神经元组Aβ1-4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培养神经元组(P<0.05),加入25、50和100μmol/L NaHS后,Aβ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糖培养的神经元组BACE-1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培养神经元组(P<0.05),加入25、50及100μmol/L NaHS后,BACE-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糖培养的神经元组BACE-1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培养神经元组(P<0.05),加入25、50及100μmol/L NaHS后,BAC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高糖条件下,神经元Aβ1-42、BACE-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NaHS呈浓度依耐性降低高糖条件下培养神经元中升高的Aβ1-42水平,降低BACE-1 mRNA及蛋白表达。
作者:朱丽娟;陈筱山;何选丽;戚韵雯;晏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屋尘螨(HDM)对气道上皮细胞系(16-HBE)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评价活性维生素D3(1,25VD3)的干预作用。方法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HDM(200、400、800 U/L)及其联合10-8 mol/L 1,25VD3对16-HBE活力的影响。按下述分组刺激16-HBE,对照组,400 U/L HDM组,10-8 mol/L 1,25VD3组,10-8 mol/L 1,25VD3预处理1 h后400 U/L HDM组,10-8 mol/L 1,25VD3联合400 U/L HDM组,6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TSLPmRNA表达情况;刺激24 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SLP的浓度。结果200~800 U/L HDM作用气道上皮细胞后,可以上调16-HBE TSL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10-8 mol/L 1,25VD3预处理后400 U/L HDM组的TSLP蛋白水平较400 U/L HDM组显著下降(P<0.05);但10-8 mol/L 1,25VD3联合400 U/L HDM组的TSLP蛋白水平较400 U/L HDM组无显著差异(P=0.58)。结论HDM和1,25VD3均可增加16-HBE TSLP的表达和释放。1,25VD3预处理气道上皮细胞可减少屋尘螨诱导的TSLP分泌。
作者:周丽芹;董航明;赵海金;邹梦晨;姚利红;邹飞;蔡绍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测量接受生酮饮食(KD)治疗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血酮和血糖水平,评价KD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录2012年5月~2013年10月被诊断为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共10例,予以KD治疗,每日监测血酮、血糖、尿酮。每周观察监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体质量指数等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10例患者分别接受KD治疗4~29 d,平均12.9 d。所有患者血酮于禁食期内升高并在进食KD后维持于2.0 mmol/L以上,尿酮保持于+++~++++,血糖保持于2.2 mmol/L以上。除血清氯及体质量指数外,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轻触觉及针刺觉未见明显改变,运动ASIA总评分从平均33.3分增加到35.1分。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紊乱(腹泻,恶心,食欲不佳,腹部不适感),1例患者于初期出现低血糖症状,1例患者维持期出现荨麻疹。所有不良反应在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改善。结论KD能够提高急性脊髓损伤患者酮体水平、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研究结果不仅表明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行生酮饮食是安全和可行的,也为今后研究其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
作者:郭超凡;周剑;吴晓亮;蒋晖;鲁凯伍;陈建庭;吴增晖;虞容豪;刘捷;朱青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利用无血清条件悬浮培养人大细胞肺癌H460系,从中分离到肺癌干细胞并进行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无血清条件培养法悬浮培养H460细胞形成悬浮细胞球,通过q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平皿克隆形成等实验,比较H460细胞和H460细胞球中干性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能力强弱,并利用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研究肺癌细胞干细胞球的体内生物学特性。结果利用无血清条件培养法成功从H460细胞中分离出悬浮生长的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其增殖能力强于H460贴壁细胞(P<0.05),干细胞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nog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有增加(尤以Nanog提升水平明显(P<0.01)),细胞球在裸鼠体内具有较强成瘤能力。结论无血清条件培养法可以有效富集到H460细胞系中的肺癌干细胞,Nanog可能与H460细胞系中CSLCs的干性特征维持相关。
作者:刘攀;周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应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患者与供者不相容几率的校正PRA(CPRA)方法,采用校正PRA (CPRA)方法分析临床肾移植中受者获得移植物的几率。方法计算2000年1月~2012年12月间2004例移植供者HLA-A、B、DR基因以及A-B、A-DR、B-DR和A-B-DR单倍型出现的频率作为HLA数据库,对202例PRA阳性患者的CPRA进行分析,并评价PRA和CPRA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基于2004例移植供者的HLA设计的CPRA-Java计算软件,从中输入PRA阳性受者的HLA特异性抗体,即可获得一个CPRA的百分数,代表受者不可接受的HLA基因在供者群体中存在的几率。202例PRA阳性受者平均强度为(23.12±17.83)%,CPRA均值为(46.07±23.30)%。低度致敏组(PRA>0~10%)的平均强度(6.87±2.41)%与组中CPRA均值(21.63±11.75)%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致敏组(PRA>10~30%)的平均强度为(20.15±5.70)%与组中CPRA均值(50.56±16.86)%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致敏组(PRA>30%)中两值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低度、中度致敏组中PRA强度与CPRA值的一致率为19.35%和10.99%(P<0.05),高度致敏中PRA强度与CPRA值的一致率为100%(P>0.05)。结论研究证明,PRA呈低度致敏时受者实际获得移植的几率可能比PRA强度反映的低;而PRA>30%时CPRA均>30%,证实PRA>30%为肾移植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PRA反映了肾移植受者自身的致敏程度,可靠的HLA抗体特异性检测极为重要,而CPRA则可以如实反映受者获得移植的几率,为临床医师预测受者等待时间、选择移植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罗敏;于立新;肖露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成年初治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860名于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成年肝硬化且既往未接受过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Child-Pugh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采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组织推荐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评估目标人群肾功能受损(eGFR<60 ml/min/1.73 m2)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96名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为8.45%(25/296),Child-Pugh C级患者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显著高于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A级(17.2%[17/99] vs.6.67%[7/105] vs.1.09%[1/92], P<0.001);年龄、高尿酸血症、Child-Pugh评分均为肾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恶化,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显著上升,应密切监测肾功能,以指导患者临床用药。
作者:刘颖;樊蓉;陈简;郑志丹;廖宝林;梁携儿;尹军花;周秋根;孙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度(LNR)对结直肠癌术后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1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有无出现远处转移将患者分为非转移组和转移组,分析LNR与结直肠癌术后出现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非转移组118例(65.6%);转移组62例(34.4%),其中肝转移39例,肺转移12例,骨、肺及多脏器转移11例。两组在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检出淋巴结总数及LNR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型和浸润型较隆起型,低分化程度较高、中分化程度,LNR≥0.17较LNR<0.17结直肠癌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NR与分化程度及大体类型均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远处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RR:2.098;CI%:1.050-4.192;P=0.036)。结论 LNR与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独立相关,可联合分化程度等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薛虎臣;杜晓辉;肖春红;晏阳;邹振玉;徐迎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改良的从肝硬化到产生肝癌的大鼠模型,为研究肝癌发病特点和药物干预提供较理想动物模型。方法50只雄性Wistar大鼠(100~120 g)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20只。模型组以二乙基亚硝胺(DEN)腹腔注射,50 mg/kg体质量,每周2次,连续4周后改为每周1次腹腔注射DEN,50 mg/kg体质量,至14周停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0.1 ml/次,每周2次,连续4周后改为每周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次,至14周停止。结果诱癌14周以后成功诱导出肝硬化伴发的原发性肝癌,14周时成癌情况为3/5,18周时成癌情况为3/3,成癌率为75%,总体死亡率33%(10/30)。结论本模型能精确控制药物给予量,具有操作简便、成癌率高、成癌周期短、死亡率较低等特点,成癌特点与人类类似,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肝癌研究模型。
作者:周陈杰;宫绪萌;蔡理全;汪艳;高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患者的种植术前焦虑水平对术后疼痛感受的影响。方法临床随机选取80例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在种植手术前完成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修正版牙科焦虑量表(MDAS)的填写,术后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时疼痛强度问卷(PPI)对患者的疼痛感受进行测评,分析术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与术后VAS评分的相关性,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的测评分数分为3组。L组:为较少的或没有焦虑组(20~37);M组:为适中的焦虑组(38~44);H组:为较高的或极度的焦虑组(45~80),研究不同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对术后疼痛感受的影响。结果种植术前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评分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种植术后的VAS评分与术前的特质焦虑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同特质焦虑水平分组之间的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的VAS评分,高于M组和L组(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术前的特质焦虑水平与术后的疼痛感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应对术前的焦虑状况加以重视。
作者:刀俊峰;章锦才;宋光保;信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文提出了基于状态机工作流模型的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临床路径。通过响应临床事件,降低AECOPD临床路径的执行难度和增加变异的适应性。与传统的顺序工作流临床路径管理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临床路径建模方法在住院时间、住院平均花费及变异率等临床路径评价指标均较优,能更好地处理AECOPD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变异。
作者:谭剑;郝立巍;程远雄;许统亮;宋应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39A(TMEM39A)基因的3个位点(1880G/A,2442T/G,2456A/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别对110例中国汉族SLE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TMEM39A基因1880G/A、2442T/G、2456A/T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应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SLE患者TMEM39A基因1880G/A位点的AA、GA、GG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2),两组间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44);2442T/G位点的GG、TG、TT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两组间G、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41);2456A/T位点的TT、AT、AA基因型频率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T、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3个位点(1880G/A、2442T/G、2456A/T)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狼疮性肾炎患者组和非狼疮性肾炎患者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EM39A基因1880G/A、2442T/G多态性与汉族人群SLE的遗传易感性有关,TMEM39A基因2456 A/T位点的多态性与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无相关性;1880G/A、2442T/G、2456 A/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对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作者:章俊;马亚琼;邱敏姿;杨蕾;卜阳;汤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IF2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残余肿瘤中的变化。方法建立肝癌H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30只,采用CZF-Ⅱ型HIFU治疗仪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后1 d、3 d、5 d、1周、2周组。HE染色观察标本病理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IF1α、HIF2α蛋白和mRNA水平。结果 HE染色表明治疗后有残余肿瘤细胞和大片坏死区域。免疫组化表明HIF1α、HIF2α蛋白在各组中出现强弱不同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显示HIF1α蛋白和mRNA水平在治疗后1~3 d表达逐渐升高,在3 d组达到高峰,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 d、1周、2周组逐渐下降。同时,HIF2α蛋白和mRNA在治疗后1 d、3 d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5 d、1周、2周组表达逐渐升高,与对照组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 HIFU治疗后的残余肿瘤,HIF1α、HIF2α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变化,可能与残癌中发生的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付志豪;武伦;乔正荣;周世骥;李生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应用于再次接受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果比。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中心接受第2次IVF/ICSI助孕治疗患者198例,其中长方案(A组)109例,拮抗剂方案(B组)89例,分别比较两种方案的获卵数、优良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平均总费用、成本效果比。结果在重复周期患者,两种方案组的优良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双胎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A组临床结局好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活产率为20.2%,显著高于B组的9.0%,A组的获卵数为9.13±4.98枚,显著高于B组的7.11±4.74枚(P<0.05);A组平均每周期总费用均高于B组,但A组每获得一枚卵子、一枚优良胚胎和一例临床妊娠的的成本-效果比(CER)均低于B组(A组分别为2729.11、8867.19、77598.06元,B组分别为3038.60、9644.85、96139.85元)。结论对于重复IVF/ICSI周期患者,即使卵巢储备功能减退,长方案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和经济效益。
作者:陈潇;耿玲;李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降支单支病变且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并对其侧支循环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入选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单支病变且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Rentrop法评价各组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并分为存在侧支循环组(A组,包括Rentrop分级1级、2级、3级,n=280)与无侧支循环组(B组,包括Rentrop分级0级,n=345)。A组根据侧支循环来源分为对侧侧支循环(A1组,n=200)、同侧+对侧侧支循环(A2组,n=44)、同侧侧支循环(A3组,n=36),分别比较A组、B组两组;A1组、A2组、A3组3组心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总侧支循环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相较于无侧支循环者,存在侧支循环组射血分数升高、脑钠肽前体降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降低的程度较大(P<0.05),左室舒张末容积增大的程度较小(P<0.05);对侧侧支循环、同侧侧支循环、对侧+同侧侧支循环3种情况下心功能恢复的关系:3种情况下心功能均有改善,对侧+同侧侧支循环对心功能改善佳,对侧侧支循环次之,同侧侧支循环差。结论前降支病变接受PCI治疗冠心病患者存在侧支循环者对心功能的恢复更好;对侧+同侧侧支循环较同侧侧支循环对心功能改善程度大,对侧侧支循环次之。
作者:洪妮娜;李志樑;赵亚男;陈琳琳;曹龙兴;韩越;郭凯;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免疫性疾病,与Th17细胞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RORγt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成熟;并在该细胞所致的免疫紊乱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地高辛衍生物选择性拮抗RORγt转录活性的潜在机制。方法地高辛为对照,通过分子对接的方法结合分子间的静电势能(MEP)分析地高辛衍生物(Dhd)与RORs(RORα,RORβ和RORγt)的相互作用;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进一步验证分子对接结果。结果分子对接结果示Dhd仅影响RORγt分子构象;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示Dhd选择性拮抗RORγt转录活性,该拮抗作用可呈时-效性和量-效性。结论 Dhd选择性拮抗RORγt转录活性。
作者:钟彩梅;蔡译萱;王美容;郑秀芬;邱贤文;孙乐栋;张帆;张堂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全食管深度烧伤在上消化道疾病中极其罕见,本文报道1例高度烧伤病人,导致全身多处皮肤、双眼、咽喉、食管等部位烧伤。经内镜诊断急性坏死性食管炎并胃内金属异物。经过烧伤创面清创、镇痛、补液抗休克、抗感染、支持对症等治疗处理,但是患者的病情持续加重。在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败血症后终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作者:杨炎;肖能坎;谢汉秋;汤钟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细胞因子可诱导的SRC同源区2结构域蛋白(CISH)基因rs414171位点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Sequenom MassArray-IPLEX SNP分型技术,对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48例健康对照者CISH基因的rs41417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χ2检验方法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rs414171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该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ISH基因rs414171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张鑫;孙学华;周振华;李曼;高月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体外增殖和存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其作为基质细胞与Jurkat细胞进行直接接触共培养。通过免疫磁珠法分离共培养体系中的Jurka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Jurkat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和自发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共培养后Jurkat细胞内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状况。结果共培养4 d后,Jurkat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减缓、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而其自发凋亡率则出现显著下降,并伴有Notch信号通路靶分子HES-1表达量的增加。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成的微环境对Jurkat白血病细胞有保护作用,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袁茵;陈丹亮;陈璇;邵红伟;黄树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改构腺相关病毒2型(AAV-2)为载体,将rAAV/CEA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制备肺癌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获得贴壁的单个核细胞(Mo),以rAAV/CEA病毒转染,对照组以CEA多肽刺激,两组细胞均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DC成熟。第7天收集DC,取DC与原始T细胞混合,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CTL),[3H]-TdR掺入法检测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CTL细胞中IL-4、IFN-γ、CD8、CD4、CD69、CD25的表达情况;取CEA阳性的肺癌细胞株A549为靶细胞,采用51Cr释放法检测CTL对该靶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 rAAV/CEA转染的DC疫苗可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具体表现在:①疫苗具备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①诱导的CTL较高表达CD8、CD69和IFN-γ,①对CEA阳性的肺癌靶细胞产生较强杀伤活性,且此活性具有抗原特异性和MHC-I类限制性。结论以AAV为载体,rAAV/CEA基因转染DC可成功制备针对肺癌的治疗性疫苗。
作者:尤长宣;钱晓涛;何圆;Yong Liu;Paul L Hermonat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