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莎;马文丽;赵海全;危敏;张宝;郑文岭;向星宇
目的 探讨改进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科2001~2009年采用改进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35例,其中阴茎体型31例,阴茎阴囊型4例,伴有阴茎弯曲畸形34例,合并隐睾2例,两性畸形1例.另外收集同期行传统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52例.改进Duckett术留置F7和F12的两条硅胶管做支架管,传统Duckett术式仅留置F12的硅胶管做支架管,两组均未行膀胱造瘘.结果 改进Duckett术:1次手术成功29例(82.8%),术后尿瘘4例(11.4%),尿道狭窄2例(5.7%),4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人均手术次数1.1次.传统Duckett术式:1次手术成功38例(73.%),术后尿瘘9例(17.3%),尿道狭窄5例(9.6%),8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1例因尿瘘口较大,经二次手术修补瘘口后治愈,3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效果差,经尿道口切开后基本痊愈,人均手术次数12次.结论 Due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外形接近正常,适用于大部分阴茎体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的病例.
作者:卢国平;黄思源;吴定涛;闭克明;陆剑君;黄喜健;刘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2000~2009年世界各地不同物种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演变特征.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下载所需序列,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以及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 病毒株HA1基因抗原决定簇和多个受体结合位点发生变异,并且新型病毒与猪H1N1流感病毒在大多数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相同.结论 新型毒株HA1基因可能由早期来自北美洲的H1N1猪流感病毒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一些重要位点的变异导致HA1基因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导致流感的大爆发.
作者:王妮莎;马文丽;赵海全;危敏;张宝;郑文岭;向星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繁殖和鉴定出足够数量的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建立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动物模型基础.方法 将引进的3对ERβ基因敲除小鼠饲养于屏障环境中,按遗传学规则进行繁殖3月后,引进2月龄遗传背景为野生型C57BL/6J种系雌鼠14只与纯合子雄性小鼠按2:1配对合笼扩增雌性杂合子小鼠再行分组繁殖,1月后获得较多数量的小鼠后,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种系基因型,选取10只4月龄ERβ基因敲除纯合子雌性小鼠(βERKO)和10只野生型雌性小鼠(Sham)用Micro CT检测并比较胫骨近端骨小梁结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至分组开始繁殖第2个月,计有340只小鼠育出,经鉴定,ERβ+/+小鼠占23.5%、ERβ+/-小鼠占48.2%,ERβ-/-小鼠占28.3%、其中雌性54只,符合研究需要的动物数量较前5月增加近4倍,经过micro CT检测4月龄的子代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βERKO)比较野生型雌性小鼠(Sham)骨小梁矿物质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引进遗传背景为野生型C57BL/6J种系雌鼠与纯合子雄性小鼠配对,是在短期内成功地大量繁育足够数量ERβ基因敲除雌性小鼠的可行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基础.
作者:潘晓华;王宇罡;张戈;刘钟;曾万程;陈嘉凯;戴勇;秦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探索有效的干预途径方法对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药物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使用量不足、药物剂量问题等现象.结论 应充分利用配置中心这个平台,发挥临床药师的审核医嘱职能,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俊鹏;张宝婵;黄伟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急诊治疗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次碎石成功率74.4%,总成功率82.6%.碎石成功结石与失败结石平均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尿管不同部位排石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对梗阻时间短、长径较小的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绞痛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成山;张鹏;邵志强;郑少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脂肪.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2)离体研究,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各5只,以黄蓖液孵育离体血管环,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观察黄芪对离体血管环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肥胖组体脂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黄芪液灌胃6周明显减少肥胖组动物腹部脂肪堆积.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蓖液灌胃6周可部分改善肥胖组动物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各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肥胖组离体血管环经黄芪液孵育3 h后,其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可明显改善.结论 黄芪可改善高脂饲养喂养的肥胖大鼠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胰岛素抵抗以及直接促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多有关.
作者:李明锐;余叶蓉;邓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肝癌细胞株HepG2 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在TNF-α激活NF-κB通路的条件下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含有NF-κB反应元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NF-κB-TA-luc转录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验证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蛋白量的影响,同时半定量RT-PCR检测NF-κB下游靶基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转录水平.结果 0.25、0.5 μg/ml浓度的华蟾素注射液可有效地抑制pNF-κB-TA-luc报告基因的相对荧光素酶值(P<0.05).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明华蟾素可使NF-κB亚基p65蛋白量降低,RT-PCR结果表明NF-κB下游靶基因ICAM-1表达降低.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的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癌细胞NF-κB通路的活化有关.
作者:董云巧;马文丽;顾金保;郑文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UCA1基因进行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谱分析,证实它与膀胱肿瘤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电镜原位杂交方法对基因进行细胞定位,RT-PCR分析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膜上可见散在胶体金颗粒,胞浆有大量的胶体金均匀分布,没有特异性聚集现象,核内有散在的金颗粒.组织表达谱分析UCA1基因在绒毛组织、胎盘组织和胎儿的膀胱均有明显表达;在成人心脏和脾脏有表达外,其余组织均无表达:在8种常见癌中均有差异表达,且大多数癌比相应的癌旁组织表达量高;在膀胱正常粘膜、前列腺增生、肾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膀胱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UCAI基因定位于细胞浆.该基因可能与膀胱肿瘤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膀胱肿瘤分子标记物.
作者:谢小娟;李旭;王帆;陈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不同用药次序联合应用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及PANC-1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细胞学机制.方法 MTT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结果 吉西他滨(10~(-7)-10mg/ml)和培美曲塞(10~(-7)-10mg/ml)均明显抑制2株细胞生长,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二者联合对2株细胞生长的影响与给药次序有关:先用培美曲塞24 h后序贯用吉西他滨对2株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同时给药(P<0.05)和先用吉西他滨24 h后序贯用培美曲塞(P<0.05).吉西他滨联合培美曲寒对BXPC-3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分别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1期和S期(P(0.05);同时给药G2期比例减少(P<0.05);先用吉西他滨后用培美曲塞将细胞周期阻断在G1期(P<0.05);先用培美曲塞后用吉西他滨将细胞周期阻断在S期(P<0.05).结论 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均能抑制人胰腺癌细胞BXPC-3及PANC-1生长,二者联合具协同作用,先用培美曲塞24 h后用吉西他滨对2株细胞的抑制作用强,其协同作用与他们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无关.
作者:朱志霞;张为民;贾刚;周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磷酸钙骨水泥/氨磷汀/顺铂(CPC/amifostine/cisplatin)复合体用作肿瘤性骨缺损的填充材料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 按照质量比为1000:2:5的比例将磷酸钙骨水泥、顺铂、氨磷汀复合制备成人工骨复合体,对其进行固化时间、力学强度、孔隙率测定和扫描电镜、体外药物缓释、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观察以及体内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结果 CPC/amifostine/cisplatin复合体在固化时间、力学强度、孔隙率方面同单纯磷酸钙复合体相比没有差别,具有可持续缓释药物的作用,且氨磷汀的加入不影响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在兔体内可观察到材料本身的降解和新骨长人材料内部的病理学证据.结论 CPC/amifostine/cisplatin复合体用作骨缺损的填充材料对于局部残存肿瘤细胞的消灭和缺损本身的修复是可行的.
作者:刘彦宁;刘淼;任鹏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DNA经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与经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所致损伤对基因库构建中DNA连接转化效率的影响.方法 经改造的质粒DNA使用Sfi Ⅰ酶切过夜,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在不同波长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回收目的片断,并进行目的 片断的连接转化,计数菌落数,计算转化效率.结果 经302nm波长紫外线照射后,其连接转化的菌落数极少(60个/ng DNA),365nm波长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回收的DNA仍可被有效连接转化.在365nm波长紫外线照射下,与未经照射进行比较,当照射时间在30 min,其连接转化成功率低于50%,而照射5 min、15 min的连接转化成功率仍高于70%,可满足大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回收的DNA连接转化的大效率可超过20000个菌落/1 ng DNA.结论 在构建大容量基因库回收目的片断时,应避免紫外线的照射;在需要时,应选择在365 mn波长紫外线照射条件下进行,且照射时间应尽量缩短,以不超过15 min为宜.
作者:黄婉玲;李长征;陈振瑞;贺微;周烨;周志刚;刘叔文;周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凉膈散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1)大鼠肺组织中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制作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LPS+凉膈散高、中、低剂量组、LPS+地塞米松组,LPS组义分为致伤后1、2、4、8、16h不同时间点组,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STAT1及磷酸化STAT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LPS组STAT1蛋白在4 h、P-STAT1蛋白在2 h表达显著(P<0.01),凉膈散各组及地塞米松组在2、4、8 h能显著下调STAT1及P-STAT1蛋白的表达,与LP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中存在STAT1异常表达,凉膈散各组通过下调STAT1及P-STAT1的表达,从而减轻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这可能是凉膈散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余林中;刘建新;胡孔友;刁建新;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慢病毒载体介导siRNA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后对人喉癌hep-2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裸鼠移植人喉癌的抑瘤活性.方法 应用裸鼠成瘤实验测定致瘤能力的改变,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干扰后survivi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细胞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结果 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可以有效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使survivin-mRNA表达减少60%-85%,蛋白表达减少7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降低了在裸鼠体内成瘤的能力.结论 RNA干扰survivin基因表达后明显抑制了人喉癌hep-2细胞的体内增殖能力;siRNA介导的survivin基因下调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
作者:姚小宝;王晓侠;张少强;闫利英;朱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脾胃湿热证大鼠的行为学和HPA轴改变情况,以及三仁汤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仁汤(高、中、低剂量)组,通过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皮质醇(Cor)的水平.结果 造模后大鼠行为发生改变,三仁汤各剂量组对大鼠行为均有恢复作用,但各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造模成功后的各组大鼠血浆CRH、ACTH及血清Cor升高,三仁汤治疗组各剂量对其均有降低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好(P<0.01).结论 三仁汤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脾胃湿热证大鼠行为和九进的HPA轴有干预作用,这可能是三仁汤清热祛湿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云鹏;文小敏;武凯歌;洪冰;谭永振;任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L-精氨酸(L-Arg)经一氧化氮途径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LS174细胞在不同浓度L-Arg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光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Annexin V/PI标记染色测定凋亡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P法检测VEGF、COX-2、p53、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低浓度(0.125 mmol/L)L-Arg对LS174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0.5、2、8、32 mmol/L)L-Arg对LS17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高浓度L-Arg组作用48h后引起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一系列超微结构改变,电子显微镜可见LS174出现细胞缩小、染色质边集、固缩等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对照组凋亡细胞百分比为2.84%,低浓度L-Arg组凋亡细胞百分比为2.29%.随着L-Arg浓度增加,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明显,分别为26.88%、28.95%、63.36%、84.51%;VEGF和COX-2在低浓度L-Arg组表达较对照组有增加趋势;p53和bcl-2在高浓度L-Arg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趋势;bax在高浓度L-Arg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低浓度L-Arg对LS174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L-Arg对LS17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L-Arg对LS174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在L-Arg代谢产物NO作用下,与上调VEGF与COX-2蛋白有关;高浓度的L-Arg对LS174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在L-Arg代谢产物NO作用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L-Arg诱导凋亡的机制与上调bax蛋白表达及下调p53和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霍雄伟;高燕凤;马清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死亡率高,治疗过程中并发真菌感染更增加了治疗难度,现将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远;张浚;王富生;朱伟东;陈志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人源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出抗Peroxiredoxin Ⅰ(Prx Ⅰ)肺腺癌人源单链抗体.方法 提取肺癌患者癌旁淋巴结组织,通过RT-PCR扩增出重链可变区基因(V_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_L),再经剪切-重叠-延伸PCR(SOE-PeR)将V_H和V_L连接得剑单链抗体(ScFv);将双酶切后的ScFv基因片段克隆入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得到初级噬菌体抗体库.PCR检测TG1中ScFv基因插入率;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SfiⅠ和NotⅠ双酶切质粒的结果;以肺腺癌细胞株D549及在肺癌中高表达的抗氧化蛋白PrxⅠ为靶抗原对抗体库进行筛选富集.将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该抗体;用ELISA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该抗体与人肺腺癌细胞的结合特异性.结果 成功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ScFv基因插入率为77%,双酶切鉴定检测到目的条带.在亲和筛选过程中,肺癌单链抗体得到富集.收获率逐轮提高,第6轮为第1轮的180倍.随机选取10个克隆,通过ELISA法检测剑其中6个与A549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60%.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证实抗体得到可溶表达.ELISA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表明抗体能相对特异地与肺腺癌细胞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肺腺癌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并从中筛选得到能相对特异地与高表达Prx Ⅰ的肺腺癌细胞D549结合的单链抗体.
作者:罗弋;庞华;李淑杰;曹辉;李少林;樊春波;王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早产.出生后约半小时死亡,死婴头围35 cm,前囟5 cm×6 cm,塌鼻,耳位低,脑大柔软,脑积水,胸围43.3 cm,身长40.6 cm,体质量2.53 kg.骨盆狭窄,呈三角状,双下肢合二为一,足后翻,脚趾共3个.阴茎短小,隐睾.无肛门,骶部有长3.8 cm、直径1.3 cm的尾状盲管,表面皱褶多.
作者:陈梅;石银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0)对戊四氮(PTZ)点燃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p-Akt)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抑制剂LY294002进一步探讨rHuEPO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PTZ点燃大鼠SE模型,将17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TZ组(腹腔注射PTZ点燃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HuEPO组(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 U/kg)、LY294002组(SE发作后10 min脑室注射5 μlLY294002,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 U/kg)、二甲基亚砜(DMSO)组(SE发作后10 min脑室注射5μlDMSO,SE发作后30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U/kg),并给予相应处理.检测大鼠行为学和脑电图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Akt、caspase-9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spase-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PTZ组比较,rHuEPO组p-Ak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caspase-9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及caspase-9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rHuEPO组比较,LY294002组p-Ak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caspase-9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及caspase-9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结论 在SE大鼠模型中rHuEPO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调整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调控因子caspase-9,借以发挥抗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维平;史志勤;于江华;郭力;王乐;韩东亮;袁栋才;臧颖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比较四种方法制备的兔小腿溃疡模型,寻找一种理想的小腿慢性溃疡模型.方法 分别采用单纯手术取皮法、手术取皮加常见细菌接种法、丝裂霉素局封法、丝裂霉素局封加手术取皮四种方法造模,进行肉眼、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肉眼观察见单纯手术取皮法和手术取皮加常见细菌接种法,第9天和第12天时,溃疡面完全愈合.丝裂霉素局封法和丝裂霉素局封加手术取皮法溃疡面完全愈合长达30~50 d.光镜和电镜观察见前两种方法组织表现为急性炎症改变,后两种方法组织表现为慢性炎症改变.结论 单纯手术取皮法和手术取皮加常见细菌接种法均为急性溃疡模型.丝裂霉素局封法、丝裂霉素局封加手术取皮法造模均为慢性溃疡模型.其中丝裂霉素局封加手术取皮法能够较好模拟临床上慢性溃疡的发生特点,对进一步研究慢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兰海梅;钱江;赖梅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