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杨建业;张迎春;唐俊明;安庆宝;郭凌郧;孔霞;黄永章;郑飞;王家宁

关键词:人基质细胞源衍生因子-1, 腺病毒,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摘要:目的 探索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快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和制备hSDF-1α重组腺病毒(AdV-EGFP-hSDF-1α,Ad-SDF-1).采用成年SD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 h,将1×10~(10)PFO AdV-SDF-1分6个点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边区域.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梗死部位胶原含量的变化以及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结果 AdV-SDF-1组心室壁明显增厚,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心室膨胀程度明显降低,心脏功能改善.结论 SDF-1过表达通过抑制心肌梗死部位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延缓心室重构,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星形胶质细胞划痕或缺血损伤后亚低温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类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以划痕和厌氧培养代表机械损伤和缺血缺氧损伤类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缺氧+白细胞组(H+W组)、划痕组(S组)和划痕+白细胞组(S+W组).将各组细胞置人37、34、32℃CO_2孵箱中培养24h,应用速率法和LIVE/DEAD染色分别检测和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37℃相比,H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从(33.02±3.58)%分别下降为34℃时的(11.48±1.53)%和32℃时的(3.79±0.45)%(P<0.05);H+W组LDH释放率从(51.14±2.17)%分别下降为34℃时的(19.53±4.37)%和32℃时的(16.68±1.47)%(P<0.05).而S组与S+WBC组LDH释放率在34℃和32℃时与37℃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亚低温可明显减轻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但对单纯划痕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显著.

    作者:曹琼;张兰兰;胡子有;吴炳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0~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的演变特征

    目的 研究2000~2009年世界各地不同物种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演变特征.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下载所需序列,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特性分析以及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 病毒株HA1基因抗原决定簇和多个受体结合位点发生变异,并且新型病毒与猪H1N1流感病毒在大多数变异位点的氨基酸相同.结论 新型毒株HA1基因可能由早期来自北美洲的H1N1猪流感病毒进化而来,在进化过程中,一些重要位点的变异导致HA1基因发生抗原性变异,从而导致流感的大爆发.

    作者:王妮莎;马文丽;赵海全;危敏;张宝;郑文岭;向星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薯茛醇提成分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目的 从中草药薯莨中提取分离具有降压活性的有效成份,以期得到一种新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为开发薯茛新的药理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超声提取法得到总浸膏,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经大鼠颈总动脉插管和尾静脉注射给药技术,以给药前后血压对照,探讨有效成份的降压活性.结果 :从薯莨提取物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A,通过大鼠颈总动脉插管测血压实验,发现该化合物A可明显降低大鼠血压.结论 化合物A具有降压活性.

    作者:夏承来;钟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成骨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人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成骨特性.方法 从健康儿童滞留乳牙牙髓组织中分离培养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后,经流式细胞仪分选出两组细胞.A组:CD34~+/CD117~+双阳性表达的细胞,B组:剩余的混杂细胞.研究两组细胞各自成骨特性:运用流式细胞仪分选标记干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并做矿化染色.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经分选的A、B两组细胞在第30天时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均有成骨细胞的标记物RUNX-2、OC、BSP表达,在培养第40天时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发现A、B两组细胞表达RUNX-2、OC、BSPmRNA基因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高于B组;在第50天A、B两组细胞运用VonKossa's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A组细胞呈阳性表达,B组细胞呈阴性表达.结论 纯化后的CD34~+/CD117~+双阳性表达的SHED具有体外自行成骨特性.

    作者:申元源;陈柯;许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紫外线照射所致的DNA损伤对连接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DNA经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与经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所致损伤对基因库构建中DNA连接转化效率的影响.方法 经改造的质粒DNA使用Sfi Ⅰ酶切过夜,1%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在不同波长不同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回收目的片断,并进行目的 片断的连接转化,计数菌落数,计算转化效率.结果 经302nm波长紫外线照射后,其连接转化的菌落数极少(60个/ng DNA),365nm波长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回收的DNA仍可被有效连接转化.在365nm波长紫外线照射下,与未经照射进行比较,当照射时间在30 min,其连接转化成功率低于50%,而照射5 min、15 min的连接转化成功率仍高于70%,可满足大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回收的DNA连接转化的大效率可超过20000个菌落/1 ng DNA.结论 在构建大容量基因库回收目的片断时,应避免紫外线的照射;在需要时,应选择在365 mn波长紫外线照射条件下进行,且照射时间应尽量缩短,以不超过15 min为宜.

    作者:黄婉玲;李长征;陈振瑞;贺微;周烨;周志刚;刘叔文;周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组胺H1受体在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组胺H1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保留舌下神经根,使用改良Kreb's液(MKS)灌流延髓脑片.用吸附电极记录到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以细胞外记录方式在面神经后核内侧Ⅸ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稳定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20min后.用5 μmol/L组胺灌流延髓脑片20 min;使用空白MKS冲洗至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基本恢复后;再用含组胺H1受体特异拈抗剂10 μmol/L pyrilamine的MKS灌流脑片.观察组胺和pyrilamine对吸气神经元放电的呼吸周期(RC)、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放电积分幅度(IA)和单位放电的峰频率(PF)等指标的作用.结果 给予组胺后,吸气神经元放电的RC缩短25.86%、TE缩短27.03%,TI、IA和PF无变化;使用pyrilamine后RC延长21.46%、TE延长22.15%,TI,IA和PF无变化.结论 组胺H1受体参与调节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激活H1受体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

    作者:千智斌;齐莹;吴中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和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125例住院的老年脓毒症非甲状腺疾病患者按照2001年国际脓毒症定义讨论公报分为非重症脓毒症组(在后面均简称脓毒症组,n=86)、重症脓毒症组(n=39),另设3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HLA-DR分子的表达,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与对照组及脓毒症组比较,重症脓毒症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水平均明显减低(P<0.05),促甲状腺素(TSH)无显著变化(P>0.05),HLA-DR表达显著减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T_3、T_4、FT_3、FT_4、TSH水平也明显减低(P<0.05),HLA-DR也显著减低(P<0.05);其中重症脓毒症死亡组(放弃治疗或死亡)T_3、T_4、FT_3、FT_4水平及HLA-DR的表达明显低于存活组(转入普通病房)(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随脓毒症病情的加重,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HLA-DR表达的变化呈明显下降趋势,联合二者可较好反映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吴军;张源源;冯德光;徐丞;熊日成;俞宙;郭振辉;苏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索腺病毒介导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快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和制备hSDF-1α重组腺病毒(AdV-EGFP-hSDF-1α,Ad-SDF-1).采用成年SD大鼠,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1 h,将1×10~(10)PFO AdV-SDF-1分6个点注射到心肌梗死部位及其周边区域.移植后4周测定心脏功能,随后取材、连续冰冻切片,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心肌梗死部位胶原含量的变化以及心室壁厚度的变化.结果 AdV-SDF-1组心室壁明显增厚,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心室膨胀程度明显降低,心脏功能改善.结论 SDF-1过表达通过抑制心肌梗死部位胶原的合成与沉积,延缓心室重构,达到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

    作者:杨建业;张迎春;唐俊明;安庆宝;郭凌郧;孔霞;黄永章;郑飞;王家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在染色体常见非整倍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技术用于非整倍体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3号染色体上的ABCC4基因、18号染色体上的TYMS基因、21号染色体上的DSCR3基因、X染色体上的HPRT2基因和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为目的基因,以12号染色体上的管家基因GAPDH为参照基因,选取SYBR Green Ⅰ作为荧光染料,采用双标准曲线相对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与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检测13号染色体时,计算目的基因与参照基因比值,正常标本组(0.90±0.31)与三体标本组(1.39±0.12)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3);检测18号染色体时,正常标本组(1.07±0.44)与三体标本组(1.66±0.12)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0);检测21号染色体时,正常标本组(0.84±0.27)与=三体标本组(1.73±0.54)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0);检测X染色体时,45,X组(0.62±0.12)与46,XY组(0.63±0.25)比值无差别(P=0.965).46,XX组(1.32±0.37)与47,XXY组(1.20±0.35)比值无差别(P=0.326),单个拷贝X(包括45,X、46,XY)(0,63±0.23)与两个拷贝X(46,XX、47,XXY)(1.26±0,36)比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检测Y染色体时,正常女性(46,XX)无目的基因扩增,正常男性组(46,XY)(1.57±0.54)与三体标本组(47,XYY)(3.08±0.15)比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可用于快速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

    作者:刘丽娟;熊丽;刘洁;邓康;刘思平;吴瑞枫;贾蓓;宋兰林;钟梅;曾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黄芪可改善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目的 研究黄芪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1)在体研究,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肥胖组、黄芪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每天灌胃黄芪液),6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并称量所有大鼠的腹腔内脂肪.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2)离体研究,正常对照组和肥胖组各5只,以黄蓖液孵育离体血管环,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观察黄芪对离体血管环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肥胖组体脂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黄芪液灌胃6周明显减少肥胖组动物腹部脂肪堆积.肥胖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黄蓖液灌胃6周可部分改善肥胖组动物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各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肥胖组离体血管环经黄芪液孵育3 h后,其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可明显改善.结论 黄芪可改善高脂饲养喂养的肥胖大鼠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缓解胰岛素抵抗以及直接促使内皮细胞NO产生增多有关.

    作者:李明锐;余叶蓉;邓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尿酸升高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取肾活检确诊时的IgA肾病患者171例,分为3组:①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58例,②尿酸升高血压正常组57例,③尿酸升高高血压组56例,比较各组临床病理变化的差异.结果 从尿酸正常血压正常组到尿酸升高血压止常组,再到尿酸升高高血压组,IgA肾病患者病程延长,体质量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升高,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24 h尿蛋白增多,载脂蛋白A、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水平下降,载脂蛋白B100、甘油三酯、胆固醇、低街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小管明显萎缩,间质纤维化加剧,血管壁进一步增厚,病理Lee氏分级①组以Ⅲ级为主,②组以Ⅲ、Ⅳ级为主,③组则Ⅲ、Ⅳ、Ⅴ级的患者显著增加.①、②组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要病理类型,③组则多为局灶节段硬化或硬化性肾炎多见.结论 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患者,高血压使尿酸升高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损伤进一步加重.

    作者:李申恒;史伟;夏运风;梁馨苓;王文健;马建超;邬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p-Akt和caspase-9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0)对戊四氮(PTZ)点燃的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p-Akt)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表达的影响,应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抑制剂LY294002进一步探讨rHuEPO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PTZ点燃大鼠SE模型,将17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TZ组(腹腔注射PTZ点燃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HuEPO组(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 U/kg)、LY294002组(SE发作后10 min脑室注射5 μlLY294002,SE发作后30 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 U/kg)、二甲基亚砜(DMSO)组(SE发作后10 min脑室注射5μlDMSO,SE发作后30min腹腔注射rHuEPO 5000U/kg),并给予相应处理.检测大鼠行为学和脑电图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Akt、caspase-9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spase-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PTZ组比较,rHuEPO组p-Ak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caspase-9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及caspase-9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rHuEPO组比较,LY294002组p-Ak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caspase-9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及caspase-9mRNA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结论 在SE大鼠模型中rHuEPO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调整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调控因子caspase-9,借以发挥抗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维平;史志勤;于江华;郭力;王乐;韩东亮;袁栋才;臧颖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病毒载体介导siRNA对人喉癌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慢病毒载体介导siRNA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后对人喉癌hep-2细胞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及对裸鼠移植人喉癌的抑瘤活性.方法 应用裸鼠成瘤实验测定致瘤能力的改变,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干扰后survivin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细胞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结果 靶向survivin基因的siRNA可以有效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使survivin-mRNA表达减少60%-85%,蛋白表达减少7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降低了在裸鼠体内成瘤的能力.结论 RNA干扰survivin基因表达后明显抑制了人喉癌hep-2细胞的体内增殖能力;siRNA介导的survivin基因下调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

    作者:姚小宝;王晓侠;张少强;闫利英;朱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频彩超在隆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在硅胶假体隆乳、聚丙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CDFI超声对171例要求隆乳术的患者术前检查,确定适应对象.应用高频CDFI超声检查所有本院及外院752例隆乳术后患者,观察不同充填物的超声表现,及时发现并发症,根据超声确定手术方式,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要求隆乳术171例患者术前检查中发现乳腺增生19例,乳腺纤维腺瘤14例,乳腺癌2例,乳腺囊肿5例,乳腺多发性囊性增生3例.共有752例(其中在本院做隆乳术167例,在外院做隆乳术585例)隆乳术后检查结果发现,术后669例乳腺组织正常及填充物未见异常,注射物移位43例,注射物外漏入乳腺组织21例,散在结块10例,感染2例,硅胶假体囊破裂1例,双侧乳腺后方注射物分布不对称6例.结论 高频CDFI超声检查为隆乳术前选择病例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依据,可以无创、动态、反复监测隆乳术后的变化,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劲松;王洁;张春丽;邓素雅;陈庆康;何惠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NF-κB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肝癌细胞株HepG2 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在TNF-α激活NF-κB通路的条件下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含有NF-κB反应元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NF-κB-TA-luc转录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验证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核内NF-κB亚基p65蛋白量的影响,同时半定量RT-PCR检测NF-κB下游靶基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转录水平.结果 0.25、0.5 μg/ml浓度的华蟾素注射液可有效地抑制pNF-κB-TA-luc报告基因的相对荧光素酶值(P<0.05).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证明华蟾素可使NF-κB亚基p65蛋白量降低,RT-PCR结果表明NF-κB下游靶基因ICAM-1表达降低.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的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癌细胞NF-κB通路的活化有关.

    作者:董云巧;马文丽;顾金保;郑文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非编码RNA UCA1基因的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谱分析

    目的 对UCA1基因进行细胞定位和组织表达谱分析,证实它与膀胱肿瘤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电镜原位杂交方法对基因进行细胞定位,RT-PCR分析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膜上可见散在胶体金颗粒,胞浆有大量的胶体金均匀分布,没有特异性聚集现象,核内有散在的金颗粒.组织表达谱分析UCA1基因在绒毛组织、胎盘组织和胎儿的膀胱均有明显表达;在成人心脏和脾脏有表达外,其余组织均无表达:在8种常见癌中均有差异表达,且大多数癌比相应的癌旁组织表达量高;在膀胱正常粘膜、前列腺增生、肾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膀胱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 UCAI基因定位于细胞浆.该基因可能与膀胱肿瘤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膀胱肿瘤分子标记物.

    作者:谢小娟;李旭;王帆;陈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体感诱发电位(SEPs)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 2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5min,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8、10min及再灌注10、15、30min、1、2、24和48h监测SEP变化.再灌注24和48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进行脊髓病理学观察.结果 缺血5 min时SEPs 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1波幅在缺血8 min时明显减小(P<0.01),缺血10 min时SEPs波形消失.再灌注后10 min时SEPs波形恢复,但P1波幅小于缺血前(P<0.01),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15 min时P1波幅恢复至缺血前(P<0.05).再灌注30 min后各时间点P1潜伏期虽然呈恢复趋势,但仍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24和48 h P1波幅再次降低小于缺血前(P<0.01).再灌注24和48 h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增加(P<0.01).再灌注24和48h P1波幅变化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相关(r=-0.881和r=-0.925,P<0.01).冉灌注48 h可见受损脊髓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SEPs P1波幅变化较其潜伏期更能准确地反映脊髓功能的损伤程度,SEPs监测可以作为判断神经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作者:孟素峰;李有清;王启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64例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164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经验,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2004年2月~2009年1月,我院共有164例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ECABG),占同期全部冠脉搭桥患者的14.8%.现对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合并糖尿病62例,高血压86例,高脂血症104例,脑血管意外11例,心肌梗死史115例,近发生心肌梗死143例.冠脉病变数中合并左主干病变83例,前降支系统148例,回旋支系统140例,右冠系统141例.本组合并左室室壁瘤12例,肺动脉高压41例,二尖瓣狭窄(MS)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8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36例,三尖瓣关闭不全(TI)54例.术前肌酐异常70例.本组患者中,有41例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搭桥术(其中:31例在心脏停跳后手术,10例在心脏停跳后手术),体外循环时间为72~519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1~330 min;另有123例是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搭桥术.嗣术期使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装置(IABP)77例(其中:术前植人70例,术中植入3例,术后植入4例):术中同期行主动脉瓣(AV)手术5例,二尖瓣(MV)手术12例,三尖瓣(TV)手术12例,左心室(LV)室壁瘤修补术12例,室间隔(VSD)修补术10例.术后ICU使用肾上贤素46例,去甲肾上贤素28例,再次开胸止血术16例.术后发生低心排46例,围术期心梗2例,新发AF:40例,新发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跳骤停或室颤26例,心包填塞15例,肢体切口感染9例,胸部切口感染9例,败血症3例,持续昏迷多于24 h 11例,卒中2例,气管切开4例,辅助通气超过24 h 60例,肺炎26例,肾衰44例,抗凝并发症6例,胃肠道并发症13例,多系统衰竭10例.围术期死亡22例,占13.4%,康复出院142例.结论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挽救生命、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对AMI、LM严重狭窄和PTCA失败的患者行ECABG是安全、有效的,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提高ECABG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培锦;朱平;郑少忆;麦明杰;黄劲松;郭惠明;黄克力;谢斌;吴若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双色双融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探针检测慢性髓系白血病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的肿瘤负荷

    目的 研究双色双融合探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FISH)检测慢性髓系自血病(CML)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肿瘤负荷的灵敏度、特异性.方法 应用D-FISH探针对24例伊马替尼治疗获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的CML患者骨髓内残留肿瘤细胞负荷进行检测,并与应用单融合探针FISH(S-FISH)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的进行比较.结果 与S-FISH相比,D-FISH较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正常对照组中D-FISH的正常分界值为0.73%,而S-FISH为6.24%,差异具有显著性;在24例伊马替尼治疗后患者中,S-FISH检测到7例(29.2%)阳性,而D-FISH检测到13例(54.2%)阳性.且结果与RT-PCR结果高度相关.结论 D-FISH由于具有较低的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可较灵敏、特异地监测CML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负荷的变化.

    作者:杜庆锋;张嵩;刘晓力;孟凡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磷酸钙骨水泥/氨磷汀/顺铂复合体理化特性及其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对磷酸钙骨水泥/氨磷汀/顺铂(CPC/amifostine/cisplatin)复合体用作肿瘤性骨缺损的填充材料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 按照质量比为1000:2:5的比例将磷酸钙骨水泥、顺铂、氨磷汀复合制备成人工骨复合体,对其进行固化时间、力学强度、孔隙率测定和扫描电镜、体外药物缓释、对骨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实验观察以及体内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结果 CPC/amifostine/cisplatin复合体在固化时间、力学强度、孔隙率方面同单纯磷酸钙复合体相比没有差别,具有可持续缓释药物的作用,且氨磷汀的加入不影响顺铂对骨肉瘤细胞的毒性作用,在兔体内可观察到材料本身的降解和新骨长人材料内部的病理学证据.结论 CPC/amifostine/cisplatin复合体用作骨缺损的填充材料对于局部残存肿瘤细胞的消灭和缺损本身的修复是可行的.

    作者:刘彦宁;刘淼;任鹏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