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丹;周望梅;郭冰冰;梅桂萍
目的 探索人体心脏心室肌纤维的三维结构.方法 获取8例人体心脏,供者均为男性,年龄(81.9±7.2)岁,心脏质量(455.6±65.7)g.心脏放入装满水的塑料容器中,立即进行弥散张量磁共振扫描,从供者死亡到标本扫描的间隔时间为(18.6±5.2)h.扫描使用3.0 T,GE CV/Ⅰ型磁共振机进行,采用8通道线圈扫描,sshEPI和SENSE扫描序列,层厚3mm.b值1000 s/mm~2,TR 2000 ms,TE 86.4 ms.FOV 14 cm×14 cm.Voxels 128×128.Resolution1.1 mm×1.1 mm×3 mm.然后采用GE Advantage Windows workstation通过纤维追踪进行心肌纤维的可视化重建,显示并观察心肌纤维的三维结构.结果 左心室前壁,室间隔,后壁及游离壁处的纤维均存在两个走行方向不同纤维层面,心内膜下层心肌纤维从基底部到心尖呈现纵斜形向下走行,中层的心肌纤维从心尖到基底部呈现横斜形向上走行,两者在心尖部呈螺旋形连接.结论人体心脏心室肌纤维的三维结构与Torrent心肌带假说所阐述的结构特征基本一致.
作者:叶卫华;高长青;吕坤;李力兵;闫军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甘草酸二铵处理组(Ⅲ组).Ⅰ组行冠脉套线不阻断,Ⅱ、Ⅲ组均行后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其中Ⅲ组在阻断前用甘草酸二铵2.5 mg/kg静脉泵注.三组在阻断冠脉前20 min(T_0),阻断后20 min (T_1)、40 min(T_2)、再灌注后1 h(T_3)、2 h(T_4)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TNF-2、IL-6,IL-8细胞因子含量,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p38MAPK水平,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I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Ⅱ组比较Ⅲ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细胞炎性因子含量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损伤减轻(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通用下调心肌P38MAPK表达,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流;周海洋;冉珂;王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脑保护效果及对围手术期肾功能、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74例术中应用DHCA的复杂先心患儿,并与同期应用常规体外循环患儿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均采用Stockert-Ⅲ型体外循环机转流,Dedico-901膜肺,红细胞及血浆预充,建立体外循环后肛温降到30℃时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肌停搏液.继续降温至鼻咽温18~20℃,肛温18~21℃,停循环时先停止动脉血泵的灌注,麻醉医生鼓肺、外科医生挤压肝区使体内血液回流入贮血室.钳夹动静脉输血管后氧合器自身循环.DHCA期间患儿头部冰敷.恢复体外循环后低温转流后再开始血流复温,并加入20%甘露醇、甲基强的松龙等.其中降温过程采用pH稳态,维持和复温过程采用α稳态分析,采用常规加改良超滤.结果 除术后第3天肾功能、腹透例数、引流量外,其他神经系统、凝血系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婴幼儿复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选择合适的血气管理模式,适当的控制降温和复温过程,维持较高的红细胞压积,改良超滤的应用等进一步改善DHCA脑保护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是成熟的脑保护措施.
作者:彭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描述一种少见肺血管畸形的螺旋CT表现并对其命名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4例左下肺基底段动脉局限性缺如、由体动脉供应左下肺基底段患者的胸部螺旋CT表现.结果 4例中2例病变累及左肺下叶各基底段,2例病变累及部分基底段,相应肺段肺动脉缺如,病肺密度呈磨玻璃样增高,支气管树连接正常,4例均见有1支异常血管约在第8胸椎水平起自降主动脉的左前外侧或左外侧,对应基底段肺静脉扩张,回流正常,与异常供血动脉间无直接交通.结论该病在增强螺旋CT图像中有特异性表现,作者认为命名为局限性肺动脉缺如比较合适,更能反映本病特点.
作者:李洪火;耿才正;鄢广平;王官良;杨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RRDA)的调节作用.方法 制作主要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的大鼠离体脑片标本,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完整.将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Ⅰ~Ⅵ组(n=6).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多沙普仑组(浓度分别为2、5、10μmol/L),V组给予丙泊酚(20 μmol/L),Ⅵ组给予丙泊酚(20μmol/L)+多沙普仑(5μmol/L),观察给药后1、3、5、10、15、30 min时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变化,并分析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呼吸周期(RC)、放电积分幅度(IA)的改变.结果 Ⅱ组在给药前后脑片RRDA并无明显改变;Ⅲ、Ⅳ组在给药后1 min开始,吸气时程明显延长,放电积分幅度增加;呼气时程于第5 min时开始缩短(P<0.05),但呼吸周期仅于第10 min时缩短,其余时间点无明显改变;V组在第3 min时开始出现吸气时程缩短、放电积分幅度下降,并伴有呼气时程及呼吸周期延长(P<0.05),第10 min时达大变化值;Ⅵ组RRDA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5 μmol/L多沙普仑可直接兴奋延髓脑片的RRDA,且可完全拮抗丙泊酚对脑片RRDA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主要通过兴奋吸气中枢实现.
作者:李国才;焦勇钢;吴中海;方芳;程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预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大多数病人(118/120)预后良好,临床治愈.少数病人(2/110)迁延未愈,有早期肝硬化倾向.结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易漏诊,有发生不良合并症和通过输血传播HBV的可能,应引起临床注意,建议进一步做HBV-DNA或肝组织活检等筛查.
作者:李琼;韩维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尿毒症apoE-/-小鼠的动物模型,探讨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细胞(Treg/Teff)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用C57BL/6J遗传背景的apoE-/-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右肾皮质电凝加左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apoE-/-鼠模型,对照apoE-/鼠行假手术.造模后2周检测肾功能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后10周采血检测肾功、血清总胆同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_1及IFN-γ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Foxp3及IFN-γ mRNA的表达;收集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分析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造模后肾功能检测显示造模成功.造模后10周与对照组apoE-/鼠相比:尿毒症apoE-/-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对面积显著提高,脾脏Treg细胞比率下降,血清TGF-β_1浓度降低及IFN-γ、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主动脉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IFN-γ mRNA表达上调.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尿毒症apoE-/-小鼠模型.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reg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及Teff功能上调,即T细胞亚群(Treg/Teff)失衡有关.
作者:申燕;袁祖贻;刘艳;肖嫣;吴岳;赵燕;田雨灵;刘卫民;王丽君;梁萧;陈涛;耿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HER-2/neu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HCC、10例肝硬化、10例正常肝组织中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CC中HER-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X~2=6.482,P=0.032);HCC中HER-2的表达与是否伴有肝硬化(P=0.041)、侵袭性(P=0.028)、Edmondson分级(P=0.012)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HER-2表达阳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36).结论HER-2/neu基因在HCC的侵袭性生长转移和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HCC组织中HER-2/neu表达阳性的患者预示较差的预后.
作者:张俊凯;潘佩玲;吴颖猛;萧剑军;彭杰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机械指数、高剂量微泡造影剂条件下超声造影对心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并观察其恢复正常的时间.方法 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A~D组采用相同的超声造影条件,但各组伊文思蓝(EB)注射时间不同:分别为超声造影前10 s、造影结束即刻、造影结束后5 min、造影结束后20 nun给予EB;E组为对照组(假造影组),即5 nun超声照射结束后即刻再注射造影剂微泡及EB.所有动物均在EB注射后5 min处死.测定心脏EB渗出面积百分比及单位心肌内EB含量.结果 A、B、C组EB渗出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组渗出面积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A、B组心肌E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及D组心肌EB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各组造影前后心率及心律失常数目无差异(P>0.05).结论高机械指数超声联合高剂量微泡造影剂可使心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恢复时间在超声造影结束后20 min内.
作者:周冰洁;查道刚;杜荣生;胡锋;吴爵非;刘伊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肺及小肠组织TNF-α的表达特点.方法 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置动物于模拟气候舱,HL组、H组暴露环境干球温度(Tdb)为(35.0±0.5)℃.L组和C组Tdb为(26±0.5)℃;HL组和L组动物经尾静脉iv LPS 10 mg/kg,H组和C组动物经尾静脉iv 9g/LNaCl 10 ml/kg.于各时相点采血ELISA法检测血浆sTNFr Ⅰ、sTNFr Ⅱ含量.并于应激120 min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检测动物肺及小肠组织TNF-α的表达特点,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高温与LPS复合应激组动物血浆sTNFr Ⅰ、sTNFr Ⅱ含量显著升高,肺及小肠组织TNF-α及其受体sTNFr Ⅰ和sTNFr Ⅱ的表达显著增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结论高温与LPS复合应激造成的肺及小肠毒性与TNF-α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左丹;周望梅;郭冰冰;梅桂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脊柱结核正规化疗后异烟肼及代谢产物在病椎内外分布的特点.方法 23例应用3SHRE/15HRE化疗方案结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按年龄分4组行脊柱CT检查,测量核病灶、病灶外病椎及正常椎骨CT值.化疗第4周手术,术中再取病椎各部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量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及其代谢产物乙酰异烟肼(AC-INH)浓度.结果 (1)INH和AC-INH在血液中的浓度水平高,在正常髂骨和非硬化骨病椎中浓度次之,硬化壁和病灶中浓度极低.(2)在病椎非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病椎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病灶中几乎测不出该药浓度.结论INH和AC-INH在脊柱结核患者正常椎骨与非硬化骨的病椎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在病灶及有硬化骨的病椎中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作者:刘鹏;江建明;周枝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原发不育的关系.方法 利用染色体技术、PCR技术等对133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 133例男性原发不育患者中发现异常核型25例(18.80%);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12例(9.02%),其中2例精索静脉曲张及2例隐睾患者;4人同时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男性原发不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关系密切,对男性原发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非常重要.
作者:纪妍;徐宏甲;黄健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克隆猪囊尾蚴期特异性抗原cC1基因,并进行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方法 利用PT-PCR从猪囊尾蚴中获得cC1编码基因,T-A克隆后,将cC1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表达的融合蛋白Ni~+-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经快速液相蛋白层析分离系统检测其纯度.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对目的 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RT-PCR扩增出的片段长度为1056 bp,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验证,和预期的结果一致,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cC1基因相比于423位存在1个同义突变.转化有重组质粒的E.coliBL21(DE3)经过0.05 mmol/L IPTG 37℃诱导6h高效表达了占菌体蛋白总量60%的可为囊虫病患者血清识别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0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达94%.结论成功克隆并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了猪囊尾蚴期特异性抗原cC1,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方强;骆江坤;崔琢;齐文娟;胡元生;沈继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9月,采用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0例,其中齿突陈旧性骨折3例,新鲜齿突骨折7例(Aderson ⅡC型).所有患者均伴有寰枢椎脱位或不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寰椎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18~20衄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处,钉道与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向头侧倾斜约5°.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约15°,与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椎侧块螺钉长28~32 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22~30 mm.均用Oasys固定.结果 10例患者共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各20枚.无一例患者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15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JOA评分13.2~16.8分,平均14.8分,改善率为87.5%.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后路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稳定的三维固定效果,可用于治疗上颈椎不稳.
作者:张东;何秦;黄焱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孕前行心脏手术设为A组,未行手术组设为B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心脏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足月分娩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B组围产儿死亡2例,产妇死亡2例;剖官产是两组的主要分娩方式.结论心脏手术后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心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择期剖宫产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首选方式.
作者:李艳秋;余艳红;周俊;夏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12例患者中,全切除10例,包括8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次全切除2例,为星形细胞瘤.术后3月McCormick临床神经功能分级,8例患者比术前改善1级,4例患者保持不变.9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8例全切除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积极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秦明筠;彭彪;罗冬冬;陈颖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骨室种植体体内检测技术探讨骨周围骨骼肌收缩对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10月,3~3.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所有动物均于右侧胫骨植入骨室种植体.实验组于术后第2周开始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刺激腓肠肌收缩,频率4 Hz,1 h/d,每周6日;对照组无刺激.术后3周起,每周通过骨室种植体行体内显微观察至第10周,光镜下通过荧光染料FITC和RITC观察血管生长情况,运用Metamorph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由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引起腓肠肌收缩,随着腓肠肌收缩时间延长,实验组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室种植体体内检测技术能够较好在体检测骨内毛细血管通透性,骨骼肌收缩能提高骨毛细血管通透性.
作者:张宇;金丹;王立超;秦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在体外对全血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健康志愿者全血加入不同浓度FK506.经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IONO)刺激后,用Bio-Plex悬浮蛋白芯片系统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112、IL-6、IL-12、IL-17、IFN-γ、TNF-α、GM-CSF以及G-CSF的水平.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FK506(20 ng/ml)能显著抑制IL-2、IL-6、IL-12、IL-17、IFN-γ、TNF-α、GM-CSF和G-SCF的分泌(P<0.05);中浓度组FK506(5 ng/ml)能有效抑制GM-CSF的分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K506对全血细胞促炎症细胞因子IL-6,IFN-γ和TNF-α的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IL-2,IL-12,IL-17以及集落刺激因子因子GM-CSF,G-CSF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FK506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分泌各类细胞因子来实现.同时,由于FK506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剂量依赖关系,有望可以通过FK506浓度水平与细胞因子的抑制水平的依赖关系来评估临床病人FK506的用量是否合理.
作者:何懿;李民;刘占国;罗宇维;王明;张婕;孙尔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双自杀基因系统CDglyTK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用腺病毒AdKDR-CDglyTK感染表达KDR的SW480细胞和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观察其感染效率并以RT-PCR方法检测重组腺病毒及转基因细胞CDglyTK的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5-FC及GCV处理,MTT法检测该系统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和旁观者效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内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携带双自杀基因和报告基因(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复数为100时,95%以上的受感染SW480和LS174T细胞中有GFP表达.RT-PCR检测发现SW480细胞有目的 基因的表达,而LS174T细胞无表达.在前药应用下,已转染腺病毒的SW480和LS174T细胞表现出对前药不同的敏感性:表达KDR的SW480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1).将感染腺病毒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培养,观察到该系统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给药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细胞周期显示治疗组细胞G0-G1期比率增多,S期细胞减少.结论KDR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体系选择性杀伤人结肠癌SW480细胞,抑制其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朝阳;黄宗海;李强;姚晓军;俞金龙;历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在肩关节粘连松解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3例采用肩关节镜辅助肩关节粘连松解并肩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较严重肩关节粘连病例,评估其疗效.结果 肩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肩痛消失.采用UCLA功能评分标准:肩关节功能术前平均评分(23.5±4.6)分,终末随诊平均(32.6±3.8)分.结论肩关节镜辅助肩关节粘连松解并肩关节腔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能明显改善严重肩关节粘连患者的功能.
作者:陈显辉;张毅;黄星球;吕超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