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何秦;黄焱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26例,采用新的置管方法放置双J管,均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1例肾盂结石因结石返回肾盏内改开放手术,其余25例后腹腔镜下取石成功.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5~10 ml.采用新的置管方法耗时1~3 min,平均2 min.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可作为开放手术或其他微创方法的替代或补充,采用新的置管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苏寒锦;丁勇泉;李汉强;周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研究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外周血17个细胞因芋的改变,探讨早产儿慢性肺疾病的部分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将26例住院满28 d的早产儿分为慢性肺疾病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用multi-plex技术检测外周血中17个细胞因子(IL-1b,IL-2,IL-4,IL-5,IL-6,IL-7,IL-8,IL-10,IL-12,IL-13,IL-17,GM-CSF,IFN-γ,TNF-α,G-CSF,MCP-1,MIP-1b)的表达水平.结果 慢性肺疾病组外周血中的17个细胞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发病后期的发病机制主要不是免疫因素造成的.
作者:罗英;黄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后,残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对机体免疫细胞组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68例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协除组(对照组).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CD3~+、CD4~+、CD8~+、NK细胞组成(单位为%)及血浆细胞因子IL-4、IL-10、IL-12、IFN-γ水平(单位为ng/L).结果 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CD3~+、CD4~+百分比分别为(39.38±6.98)、(24.34±3.18),较手术前的(62.58±8.67)、(30.63±4.19)低(P<0.05);CD8~+、NK水平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细胞因子IL-4 、IL-10分另0为(29.83±7.99).(87.54±2.89),较手术前的(10.35±8.76) .(64.25±2.54)升高(P<0.05);手术前、后的IL-12和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的CD3~+、CD4~+、CD8~+、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细胞因子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12、IFN-γ分别为(89.46±11.43)、(47.78±5.45),较手术前的(36.13±9.16)、(7.14±2.17)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术后CD3~+、CD4~+较对照组高(P<0.05);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细胞因子IL-12、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癌手术后残肝断面~(125)I粒子植入有较强的抗肿瘤免疫刺激作用,并可促进机体免疫应答的Th2/Th1偏移.
作者: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肖金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脊柱结核正规化疗后异烟肼及代谢产物在病椎内外分布的特点.方法 23例应用3SHRE/15HRE化疗方案结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按年龄分4组行脊柱CT检查,测量核病灶、病灶外病椎及正常椎骨CT值.化疗第4周手术,术中再取病椎各部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量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及其代谢产物乙酰异烟肼(AC-INH)浓度.结果 (1)INH和AC-INH在血液中的浓度水平高,在正常髂骨和非硬化骨病椎中浓度次之,硬化壁和病灶中浓度极低.(2)在病椎非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病椎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病灶中几乎测不出该药浓度.结论INH和AC-INH在脊柱结核患者正常椎骨与非硬化骨的病椎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在病灶及有硬化骨的病椎中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作者:刘鹏;江建明;周枝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在动态力学微应变范围内细胞增殖和功能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HPDLF进行加载,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和定量分析细胞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不同作用方式、大小和时间的动态力学应变对细胞增殖和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 加载装置所产生的动态力学微应变范围对HPDLF的G_0/G_1期、S期细胞百分比、增殖指数PI、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P<0.05),其中G_0/G_1期细胞百分比减少,S期细胞百分比、PI、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增高,且此影响均与应变的大小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动态力学应变加载方式的不同对HPDLF的G_0/G_1期、S期、G_2/M期细胞百分比、PI、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均有明显的影响(P<0.05).梯度加载组的促增殖和对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的上调作用均明显高于1000、4000 μstrain两组.结论HPDLF细胞增殖和功能活性增加与动态力学应变的作用方式、应变大小、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侯睿;陈新民;巢永烈;吴珺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roTaper手动镍钛锉用于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老年人磨牙182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91颗牙,分别采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试验组)和手动不锈钢K锉(对照组)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在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充填效果及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时间:试验组(5.41±0.38) min,对照组(8.23±0.40) min;根管充填恰填率:实验组81.32%,对照组62.64%;术后疼痛发生率:实验组14.29%,对照组39.56%.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Pro Taper手动镍钛锉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省时省力,安全高效,并能减少术后疼痛反应,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丁咏;江穗;余梓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H_2O_2)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VEGF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H_2O_2浓度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35-E6E7活力的影响;实验分4组:正常组,50μmol/L、200 μmol/L和600 μmol/L,分别处理HBE 24 h,RT-PCR检测VEGF及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选择基因表达水平影响较大的50 μmol/L H_2O_2处理细胞24h,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BK)选择性抑制剂Ly294002对H_2O_2诱导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200 μmol/L以下H_2O_2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HBE135-E6E7组成性表达VEGF189和VEGF165.VEGF165 mRNA表达在正常组,50、200和600 μmol/L分别为0.379±0.044,0.791±0.042,0.585±0.133,0.720±0.0213 VEGF189 mRNA表达在4组中分别为:0.193±0.018,0.270±0.012,0.205±0.074,0.302±0.035.相对于对照组,VEGF165、VEGF189在50 μmol/L H_2O_2处理组即可显著升高VEGF表达(P<0.05),但并无浓度依赖性增加.ELISA结果显示:正常组、50 μmol/L H_2O_2处理组和PBK预处理上清VEGF浓度分别为:(591.5±9.5)、(768.9±21.3)、(489.3±10.9) pg/ml.H_2O_2处理组显著升高VEGF表达,而Ly294002可显著降低H_2O_2诱导的VEGF表达(P<0.05),甚至比正常水平更低(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以PBK通路依赖性地增加HBE VEGF表达,这可能是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产生和维持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沈湘波;赵海金;蔡绍曦;彭红娟;李文军;佟万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官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有效性.方法 总结分析2006年5月~2008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行官腔镜下矫形术的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且术后均随访1年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手术顺利,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前9例经期延长者术后经期正常;术前1例经期延长伴不孕患者术后经期正常,但1年后仍未孕;术前1例经间期出血者症状消失;术前1例性交后出血者术后仍有症状.结论官腔镜手术治疗剖官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是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大宝;何亚琼;刘慧;万亚军;薛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克隆人类ZNF217基因cDNA全长,构建ZNF217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HO-8910卵巢癌细胞总RNA中扩增ZNF217cDNA基因片段,经过酶切鉴定后,克隆至pMD 19-Teasy,测序证实碱基序列无误后,再克隆到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上,并转染到真核细胞,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序列测定证实克隆的ZNF217全长cDNA阅读框正确完整,酶切和序列测定证实ZN217正确插入pEGFP-N1载体中,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ZNF217.
作者:黎静;周军;钟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三维评价藻酸盐类、缩合硅橡胶类、聚醚橡胶类3种牙科印模材料的取模精度.方法 以猴牙列为标准模型,分别采用3种印模材料制取猴上、下颌牙列各10付石膏模型,用三维照相式扫描仪扫描标准模型及石膏模型,提取石膏模型扫描图像与标准模型图像进行拟合,获取设定牙列截面体的体积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不同印模材料制取印模与标准模型之间三维形态偏差分布的规律.结果 与标准模型扫描图像相比较,3种印模材料翻制石膏模型后扫描图像的截取体积平均变化率分别为-5.84%、-3.21%、-0.63%,藻酸盐组与缩合硅橡胶组、聚醚橡胶组截面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醚橡胶组与标准模型接近,其次是缩合硅橡胶组和藻酸盐组,聚醚组(P>0.05)、缩合硅橡胶组(P>0.05)在上、下颌体积变化率无统计学差异,而藻酸盐组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拟合图像大偏差出现在牙颈部与牙龈组织接触的部位.结论3种印模材料制取石膏模型与标准原型相比较体积均变小,聚醚橡胶类印模材料的取模精度要优于缩合硅橡胶类,缩合硅橡胶类要优于藻酸盐类印模材料,牙颈部与牙龈组织接触的部位取模误差较大.
作者:孙力;李鸿渡;储冰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脑保护效果及对围手术期肾功能、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74例术中应用DHCA的复杂先心患儿,并与同期应用常规体外循环患儿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均采用Stockert-Ⅲ型体外循环机转流,Dedico-901膜肺,红细胞及血浆预充,建立体外循环后肛温降到30℃时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肌停搏液.继续降温至鼻咽温18~20℃,肛温18~21℃,停循环时先停止动脉血泵的灌注,麻醉医生鼓肺、外科医生挤压肝区使体内血液回流入贮血室.钳夹动静脉输血管后氧合器自身循环.DHCA期间患儿头部冰敷.恢复体外循环后低温转流后再开始血流复温,并加入20%甘露醇、甲基强的松龙等.其中降温过程采用pH稳态,维持和复温过程采用α稳态分析,采用常规加改良超滤.结果 除术后第3天肾功能、腹透例数、引流量外,其他神经系统、凝血系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婴幼儿复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选择合适的血气管理模式,适当的控制降温和复温过程,维持较高的红细胞压积,改良超滤的应用等进一步改善DHCA脑保护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是成熟的脑保护措施.
作者:彭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开发一个基于Web的本地服务器支持的功能全面的基因组比较和可视化平台,以加快对基因组的分析.方法 构建以Apache HTTP服务器为平台的WEB服务器,采用Perl语言编程,优选整合了MUMmer、LAGAN、Mauve等多个基因组学研究的软件和算法,针对生物学家不同的应用目的 ,可直接在网页上提交基因组序列数据和参数选项,经平台处理的结果通过网页以图形化的方式返回用户.结果 该平台可以处理多种序列数据输入格式,实现了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和草图基因组序列比对,近远源物种的双基因组或多基因组比对,基因组间的同线性区域寻找,以及定位大范围的基因组重组(基因插入/缺失、重复、重排和水平转移)和小的核苷酸突变等功能:并将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应用本平台,对10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株作基因组同源性分析,表明PB1基因可能来自于人H3N2,PB2、PA基因可能来自于禽类H3N2,而HA、NS基因可能来自于猪HIN1.在本平台上还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CDC1551)和牛分支杆菌(AF2122/97)基因组的研究分析,发现插入/缺失和重复序列是导致三个菌株基因组差异的主要来源.结论该平台功能资源整合较全面,应用界面友好,结果显示直观,故可作为比较基因组学常规研究的有效平台.
作者:刘娜;郭云波;孙显赫;马骊;邓亲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12月份住院患者病历,通过对不同手术切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指症过宽、起点过高、疗程过长、选药不对症等现象.结论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薛书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机械指数、高剂量微泡造影剂条件下超声造影对心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并观察其恢复正常的时间.方法 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A~D组采用相同的超声造影条件,但各组伊文思蓝(EB)注射时间不同:分别为超声造影前10 s、造影结束即刻、造影结束后5 min、造影结束后20 nun给予EB;E组为对照组(假造影组),即5 nun超声照射结束后即刻再注射造影剂微泡及EB.所有动物均在EB注射后5 min处死.测定心脏EB渗出面积百分比及单位心肌内EB含量.结果 A、B、C组EB渗出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组渗出面积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A、B组心肌E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及D组心肌EB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各组造影前后心率及心律失常数目无差异(P>0.05).结论高机械指数超声联合高剂量微泡造影剂可使心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其恢复时间在超声造影结束后20 min内.
作者:周冰洁;查道刚;杜荣生;胡锋;吴爵非;刘伊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尿毒症apoE-/-小鼠的动物模型,探讨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细胞(Treg/Teff)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用C57BL/6J遗传背景的apoE-/-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右肾皮质电凝加左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apoE-/-鼠模型,对照apoE-/鼠行假手术.造模后2周检测肾功能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后10周采血检测肾功、血清总胆同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_1及IFN-γ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Foxp3及IFN-γ mRNA的表达;收集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分析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造模后肾功能检测显示造模成功.造模后10周与对照组apoE-/鼠相比:尿毒症apoE-/-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对面积显著提高,脾脏Treg细胞比率下降,血清TGF-β_1浓度降低及IFN-γ、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主动脉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IFN-γ mRNA表达上调.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尿毒症apoE-/-小鼠模型.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reg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及Teff功能上调,即T细胞亚群(Treg/Teff)失衡有关.
作者:申燕;袁祖贻;刘艳;肖嫣;吴岳;赵燕;田雨灵;刘卫民;王丽君;梁萧;陈涛;耿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O_2激光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头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CO_2激光治疗组和CO_2激光联合外用中药治疗组.结果 CO_2激光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6.1%,CO_2激光联合外用中药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7.5%,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头面部多种基底细胞癌是一种高效、廉价、安全及简便易行的中西结合临床治疗新方法.
作者:张姝;宋顺兰;黄芳;刘铭炎;王燕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甘草酸二铵处理组(Ⅲ组).Ⅰ组行冠脉套线不阻断,Ⅱ、Ⅲ组均行后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其中Ⅲ组在阻断前用甘草酸二铵2.5 mg/kg静脉泵注.三组在阻断冠脉前20 min(T_0),阻断后20 min (T_1)、40 min(T_2)、再灌注后1 h(T_3)、2 h(T_4)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TNF-2、IL-6,IL-8细胞因子含量,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p38MAPK水平,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I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Ⅱ组比较Ⅲ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细胞炎性因子含量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损伤减轻(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通用下调心肌P38MAPK表达,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流;周海洋;冉珂;王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RRDA)的调节作用.方法 制作主要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的大鼠离体脑片标本,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完整.将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Ⅰ~Ⅵ组(n=6).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多沙普仑组(浓度分别为2、5、10μmol/L),V组给予丙泊酚(20 μmol/L),Ⅵ组给予丙泊酚(20μmol/L)+多沙普仑(5μmol/L),观察给药后1、3、5、10、15、30 min时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变化,并分析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呼吸周期(RC)、放电积分幅度(IA)的改变.结果 Ⅱ组在给药前后脑片RRDA并无明显改变;Ⅲ、Ⅳ组在给药后1 min开始,吸气时程明显延长,放电积分幅度增加;呼气时程于第5 min时开始缩短(P<0.05),但呼吸周期仅于第10 min时缩短,其余时间点无明显改变;V组在第3 min时开始出现吸气时程缩短、放电积分幅度下降,并伴有呼气时程及呼吸周期延长(P<0.05),第10 min时达大变化值;Ⅵ组RRDA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5 μmol/L多沙普仑可直接兴奋延髓脑片的RRDA,且可完全拮抗丙泊酚对脑片RRDA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主要通过兴奋吸气中枢实现.
作者:李国才;焦勇钢;吴中海;方芳;程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温与脂多糖(LPS)复合应激大鼠肺及小肠组织TNF-α的表达特点.方法 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生理盐水组(C组)、高温+生理盐水组(H组)、常温+LPS组(L组)、高温+LPS组(HL组).置动物于模拟气候舱,HL组、H组暴露环境干球温度(Tdb)为(35.0±0.5)℃.L组和C组Tdb为(26±0.5)℃;HL组和L组动物经尾静脉iv LPS 10 mg/kg,H组和C组动物经尾静脉iv 9g/LNaCl 10 ml/kg.于各时相点采血ELISA法检测血浆sTNFr Ⅰ、sTNFr Ⅱ含量.并于应激120 min时,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检测动物肺及小肠组织TNF-α的表达特点,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高温与LPS复合应激组动物血浆sTNFr Ⅰ、sTNFr Ⅱ含量显著升高,肺及小肠组织TNF-α及其受体sTNFr Ⅰ和sTNFr Ⅱ的表达显著增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结论高温与LPS复合应激造成的肺及小肠毒性与TNF-α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左丹;周望梅;郭冰冰;梅桂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5月收治的25例肝癌患者(A组)行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术后观察手术切缘的阳性率、手术标本的微转移灶、复发率.挑选2006-1~2008-10收治的30例(B组)接受常规肝癌局部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组切缘的阳性率(4.0%)明显低于B组切缘的阳性率(10.0%).A组瘤外肝组织微转移灶的数量(16)明显高于B组微转移灶的数量(8).A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6.8 mm (2.7~25.6 mm),B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4.2 mm(2.4~ 9.0mm).A组1年的复发率(16.0%)明显低于B组1年的复发率(26.7%).结论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操作简单,可减少肿瘤微转移灶的残留,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小平;欧迪鹏;陈世洪;孙宁东;施章时;王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