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寒锦;丁勇泉;李汉强;周辉
目的 克隆猪囊尾蚴期特异性抗原cC1基因,并进行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方法 利用PT-PCR从猪囊尾蚴中获得cC1编码基因,T-A克隆后,将cC1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酶切、测序鉴定后将其转入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表达的融合蛋白Ni~+-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经快速液相蛋白层析分离系统检测其纯度.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对目的 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RT-PCR扩增出的片段长度为1056 bp,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验证,和预期的结果一致,测序鉴定与Genbank中cC1基因相比于423位存在1个同义突变.转化有重组质粒的E.coliBL21(DE3)经过0.05 mmol/L IPTG 37℃诱导6h高效表达了占菌体蛋白总量60%的可为囊虫病患者血清识别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000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纯度达94%.结论成功克隆并高效可溶性原核表达了猪囊尾蚴期特异性抗原cC1,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方强;骆江坤;崔琢;齐文娟;胡元生;沈继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脑转移瘤全脑放疗中血脑屏障变化规律,为全脑放疗过程中化疗的介入时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对接受6MVX射线全脑外照射的2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放射治疗20 Gy、40 Gy及放射治疗结束后2周采用~(99)mTc-DTPA核素进行脑断层显像,选择一帧显示肿瘤好的横断层像,于肿瘤区(T)、对侧正常脑组织区(N)以及颅骨周围软组织外本底区(B)设置相同的感兴趣区,采集各区的放射性计数,分别计算放疗前、放疗20 Gy、40 Gy及放疗结束后2周时病灶、受到照射的正常脑组织部位的计数与本底区域计数的比值.结果 放疗前20例患者其30个脑转移瘤的比值T/B和N/B分别为(142.2±51.1),(82.6±42.3);放疗20 Gy时其比值分别为(260.3±121.5),(150.7±72.5);放疗40 Gy时其比值分别为(251.6±118.3),(161.8±68.4);放疗结束后2周其比值分别为(250.3±117.2),(158.6±73.5).20 Gy组、40 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分别与放疗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 Gy组、40 Gy组及放疗结束后2周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线具有降低血脑屏障功能的作用,照射20~40 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其通透性明显增加,故20~40 Gy及放疗结束后2周内均可成为化疗介入时机.
作者:蒋军;魏伟宏;冯彦林;周育超;罗伟军;袁建伟;张国仪;吕志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预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大多数病人(118/120)预后良好,临床治愈.少数病人(2/110)迁延未愈,有早期肝硬化倾向.结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易漏诊,有发生不良合并症和通过输血传播HBV的可能,应引起临床注意,建议进一步做HBV-DNA或肝组织活检等筛查.
作者:李琼;韩维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甘草酸二铵处理组(Ⅲ组).Ⅰ组行冠脉套线不阻断,Ⅱ、Ⅲ组均行后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其中Ⅲ组在阻断前用甘草酸二铵2.5 mg/kg静脉泵注.三组在阻断冠脉前20 min(T_0),阻断后20 min (T_1)、40 min(T_2)、再灌注后1 h(T_3)、2 h(T_4)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TNF-2、IL-6,IL-8细胞因子含量,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p38MAPK水平,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I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Ⅱ组比较Ⅲ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细胞炎性因子含量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损伤减轻(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通用下调心肌P38MAPK表达,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流;周海洋;冉珂;王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髓质海绵肾患者合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情况和24 h尿液分析的特点,总结提高诊治该病的水平.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3例髓质海绵肾患者进行回访,检查其合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情况并进行24 h尿液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确诊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6例,其中2例为轻度肾功能不全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例肾功能正常并代谢性酸中毒,3例经酸负荷试验诊断为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24 h尿液分析结果显示低枸橼酸尿8例,低镁尿4例,高钙尿3例,高磷尿1例,高草酸尿4例,高尿酸1例.结论中国髓质海绵肾患者也合并较高比例的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和低枸橼酸尿;严格筛查是否合并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和进行24 h尿液分析,对预防和减少髓质海绵肾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鸣;刘春晓;曾国华;袁坚;单炽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皮下植入顺铂血浆和肾脏中顺铂(DDP)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组织中的顺铂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络合衍生化后用乙醚提取的产物Pt(DDTC)2.采用岛津LC-20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水.甲醇(25:75).流速1.0 ml/min,在254 nm处测定药物浓度.结果 顺铂的线性范围为0.1~10 μg/ml,r=0.9998(血浆),r=0.9993(肾脏),日内RSD和日间RSD均小于10%,低检测限为50 ng.结论本法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皮下植入顺铂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维凤;牛晓峰;范特;王小鹏;刘燕玲;陈天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HCA)在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的脑保护效果及对围手术期肾功能、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74例术中应用DHCA的复杂先心患儿,并与同期应用常规体外循环患儿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均采用Stockert-Ⅲ型体外循环机转流,Dedico-901膜肺,红细胞及血浆预充,建立体外循环后肛温降到30℃时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心肌停搏液.继续降温至鼻咽温18~20℃,肛温18~21℃,停循环时先停止动脉血泵的灌注,麻醉医生鼓肺、外科医生挤压肝区使体内血液回流入贮血室.钳夹动静脉输血管后氧合器自身循环.DHCA期间患儿头部冰敷.恢复体外循环后低温转流后再开始血流复温,并加入20%甘露醇、甲基强的松龙等.其中降温过程采用pH稳态,维持和复温过程采用α稳态分析,采用常规加改良超滤.结果 除术后第3天肾功能、腹透例数、引流量外,其他神经系统、凝血系统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婴幼儿复杂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选择合适的血气管理模式,适当的控制降温和复温过程,维持较高的红细胞压积,改良超滤的应用等进一步改善DHCA脑保护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是成熟的脑保护措施.
作者:彭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描述一种少见肺血管畸形的螺旋CT表现并对其命名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4例左下肺基底段动脉局限性缺如、由体动脉供应左下肺基底段患者的胸部螺旋CT表现.结果 4例中2例病变累及左肺下叶各基底段,2例病变累及部分基底段,相应肺段肺动脉缺如,病肺密度呈磨玻璃样增高,支气管树连接正常,4例均见有1支异常血管约在第8胸椎水平起自降主动脉的左前外侧或左外侧,对应基底段肺静脉扩张,回流正常,与异常供血动脉间无直接交通.结论该病在增强螺旋CT图像中有特异性表现,作者认为命名为局限性肺动脉缺如比较合适,更能反映本病特点.
作者:李洪火;耿才正;鄢广平;王官良;杨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克隆人类ZNF217基因cDNA全长,构建ZNF217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HO-8910卵巢癌细胞总RNA中扩增ZNF217cDNA基因片段,经过酶切鉴定后,克隆至pMD 19-Teasy,测序证实碱基序列无误后,再克隆到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上,并转染到真核细胞,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序列测定证实克隆的ZNF217全长cDNA阅读框正确完整,酶切和序列测定证实ZN217正确插入pEGFP-N1载体中,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ZNF217.
作者:黎静;周军;钟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新基因AY358935的功能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新基因AY358935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定位、结构、表达谱等特征,并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病毒感染早期AY358935的表达变化.结果 AY358935基因进化保守,与马、小鼠、斑马鱼、非洲爪蟾的相似性分别为74%、60%、38%、33%.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的可能性大.含有一个N末端信号肽序列和单次跨膜结构,多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表达广泛,并受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调控.AY358935蛋白表达在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2h后即明显上调.结论初步预测AY358935为具有重要功能的小分子分泌蛋白,可能参与细胞增殖和抗病毒天然免疫调控.
作者:熊绍权;杨寒朔;龙奇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双黄连粉针剂和金银花药材中奎尼酸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双黄连粉针及金银花药材中的奎尼酸分别用50%甲醇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进行分析,多反应监测扫描,母/子离子对为191/85.结果 奎尼酸保留时间为1.645 min,标准曲线在42.96~214.8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加样回收率97.61%,RSD 1.50%.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为奎尼酸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作者:王有志;罗奇志;罗佳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例资料,孕前行心脏手术设为A组,未行手术组设为B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心脏手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足月分娩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B组围产儿死亡2例,产妇死亡2例;剖官产是两组的主要分娩方式.结论心脏手术后明显改善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心功能状态,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择期剖宫产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分娩的首选方式.
作者:李艳秋;余艳红;周俊;夏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H_2O_2)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VEGF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H_2O_2浓度对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35-E6E7活力的影响;实验分4组:正常组,50μmol/L、200 μmol/L和600 μmol/L,分别处理HBE 24 h,RT-PCR检测VEGF及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选择基因表达水平影响较大的50 μmol/L H_2O_2处理细胞24h,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BK)选择性抑制剂Ly294002对H_2O_2诱导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200 μmol/L以下H_2O_2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HBE135-E6E7组成性表达VEGF189和VEGF165.VEGF165 mRNA表达在正常组,50、200和600 μmol/L分别为0.379±0.044,0.791±0.042,0.585±0.133,0.720±0.0213 VEGF189 mRNA表达在4组中分别为:0.193±0.018,0.270±0.012,0.205±0.074,0.302±0.035.相对于对照组,VEGF165、VEGF189在50 μmol/L H_2O_2处理组即可显著升高VEGF表达(P<0.05),但并无浓度依赖性增加.ELISA结果显示:正常组、50 μmol/L H_2O_2处理组和PBK预处理上清VEGF浓度分别为:(591.5±9.5)、(768.9±21.3)、(489.3±10.9) pg/ml.H_2O_2处理组显著升高VEGF表达,而Ly294002可显著降低H_2O_2诱导的VEGF表达(P<0.05),甚至比正常水平更低(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以PBK通路依赖性地增加HBE VEGF表达,这可能是哮喘慢性气道炎症产生和维持的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沈湘波;赵海金;蔡绍曦;彭红娟;李文军;佟万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roTaper手动镍钛锉用于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老年人磨牙182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91颗牙,分别采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试验组)和手动不锈钢K锉(对照组)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在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充填效果及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时间:试验组(5.41±0.38) min,对照组(8.23±0.40) min;根管充填恰填率:实验组81.32%,对照组62.64%;术后疼痛发生率:实验组14.29%,对照组39.56%.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Pro Taper手动镍钛锉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省时省力,安全高效,并能减少术后疼痛反应,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丁咏;江穗;余梓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O_2激光联合外用中药治疗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头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CO_2激光治疗组和CO_2激光联合外用中药治疗组.结果 CO_2激光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6.1%,CO_2激光联合外用中药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7.5%,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激光联合中药治疗头面部多种基底细胞癌是一种高效、廉价、安全及简便易行的中西结合临床治疗新方法.
作者:张姝;宋顺兰;黄芳;刘铭炎;王燕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5月收治的25例肝癌患者(A组)行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术后观察手术切缘的阳性率、手术标本的微转移灶、复发率.挑选2006-1~2008-10收治的30例(B组)接受常规肝癌局部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组切缘的阳性率(4.0%)明显低于B组切缘的阳性率(10.0%).A组瘤外肝组织微转移灶的数量(16)明显高于B组微转移灶的数量(8).A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6.8 mm (2.7~25.6 mm),B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4.2 mm(2.4~ 9.0mm).A组1年的复发率(16.0%)明显低于B组1年的复发率(26.7%).结论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操作简单,可减少肿瘤微转移灶的残留,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小平;欧迪鹏;陈世洪;孙宁东;施章时;王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中药三七通舒胶囊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压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使用横断面研究13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分别采用中药三七通舒胶囊及西药西比灵胶囊进行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目前较为通用的眩晕严重程度评定量表在治疗前后评定量各组症状减轻程度以判断两者疗效,同时记录血压及血清内皮素前后的变化并统计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症状缓解程度及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血压降低程度上,三七通舒胶囊组降低程度与西比灵胶囊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方面差异明显(P<0.05).三七通舒胶囊组的药物副反应少.结论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中,三七通舒胶囊作用明确,同时可以降低血压,降低内皮素水平,副反应少.理论上可以降低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及使用.
作者:周道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脊柱结核正规化疗后异烟肼及代谢产物在病椎内外分布的特点.方法 23例应用3SHRE/15HRE化疗方案结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按年龄分4组行脊柱CT检查,测量核病灶、病灶外病椎及正常椎骨CT值.化疗第4周手术,术中再取病椎各部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量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及其代谢产物乙酰异烟肼(AC-INH)浓度.结果 (1)INH和AC-INH在血液中的浓度水平高,在正常髂骨和非硬化骨病椎中浓度次之,硬化壁和病灶中浓度极低.(2)在病椎非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病椎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病灶中几乎测不出该药浓度.结论INH和AC-INH在脊柱结核患者正常椎骨与非硬化骨的病椎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在病灶及有硬化骨的病椎中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作者:刘鹏;江建明;周枝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及硬膜外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和全麻组(G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T_0)、手术前(T_1)、气腹后30 min(T_2)、气腹停止后30 min(T_3)、术后24 h(T_4)和术后48 h(T)5)6个时点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术后第3天行下肢彩色B超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GE组T_1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显著低于T0(P<0.05),其他各时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T0无显著差异(P>0.05);G组T_2、T_3、T_4和T_5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性与T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显著高于GE组(P<0.05).GE组和G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和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可致血液粘滞,硬膜外阻滞及硬膜外镇痛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劳建新;张永福;王琼;谭淑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_0)、切皮后2 h(T_1)、术后4 h(T_2)、术后24 h(T_3)、术后48 h(T_4)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4~+%和CD8~+%,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段的血清应激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白介素-8(IL-8)及皮质醇(Cor)的含量.结果 (I)B组T_2、T_3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2)除CD8~+%外,两组CD4~+% 、CD4~+/CD8~+比值从T_1开始下降(P<0.05),T_2时B组降至低(P<0.01),T_3时A组降至低(P<0.05);T_1至T_4时点B组CD4~+%明显高于A组(P<0.05),T_3至T_4时点B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A组(P<0.05);T_1时两组的IL-2水平开始下降,T_2时B组降至低(P<0.05),T_3时A组降至低(P<0.05),T_3和T_4时B组IL-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sIL-2R水平从T_1开始升高,A组T_2时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T_1达高峰;而B组各时间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_2至T_4时A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3)两组血清GH、PRL和Cor浓度均呈增高趋势(P<0.05).而血清IL-8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B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GH、PRL、Cor及IL-8指标波动均较A组平稳.结论在麻醉和术后镇痛中辅以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邢翠燕;吴明毅;范海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