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邢翠燕;吴明毅;范海鹏

关键词:食管肿瘤/麻醉, 镇痛, 胸部硬膜外麻醉, 细胞免疫, 应激激素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_0)、切皮后2 h(T_1)、术后4 h(T_2)、术后24 h(T_3)、术后48 h(T_4)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4~+%和CD8~+%,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段的血清应激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白介素-8(IL-8)及皮质醇(Cor)的含量.结果 (I)B组T_2、T_3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2)除CD8~+%外,两组CD4~+% 、CD4~+/CD8~+比值从T_1开始下降(P<0.05),T_2时B组降至低(P<0.01),T_3时A组降至低(P<0.05);T_1至T_4时点B组CD4~+%明显高于A组(P<0.05),T_3至T_4时点B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A组(P<0.05);T_1时两组的IL-2水平开始下降,T_2时B组降至低(P<0.05),T_3时A组降至低(P<0.05),T_3和T_4时B组IL-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sIL-2R水平从T_1开始升高,A组T_2时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T_1达高峰;而B组各时间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_2至T_4时A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3)两组血清GH、PRL和Cor浓度均呈增高趋势(P<0.05).而血清IL-8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B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GH、PRL、Cor及IL-8指标波动均较A组平稳.结论在麻醉和术后镇痛中辅以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Glisson氏革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 探讨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5月收治的25例肝癌患者(A组)行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术后观察手术切缘的阳性率、手术标本的微转移灶、复发率.挑选2006-1~2008-10收治的30例(B组)接受常规肝癌局部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A组切缘的阳性率(4.0%)明显低于B组切缘的阳性率(10.0%).A组瘤外肝组织微转移灶的数量(16)明显高于B组微转移灶的数量(8).A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6.8 mm (2.7~25.6 mm),B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4.2 mm(2.4~ 9.0mm).A组1年的复发率(16.0%)明显低于B组1年的复发率(26.7%).结论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操作简单,可减少肿瘤微转移灶的残留,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小平;欧迪鹏;陈世洪;孙宁东;施章时;王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甘草酸二铵处理组(Ⅲ组).Ⅰ组行冠脉套线不阻断,Ⅱ、Ⅲ组均行后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其中Ⅲ组在阻断前用甘草酸二铵2.5 mg/kg静脉泵注.三组在阻断冠脉前20 min(T_0),阻断后20 min (T_1)、40 min(T_2)、再灌注后1 h(T_3)、2 h(T_4)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TNF-2、IL-6,IL-8细胞因子含量,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p38MAPK水平,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I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与Ⅱ组比较Ⅲ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细胞炎性因子含量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损伤减轻(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通用下调心肌P38MAPK表达,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流;周海洋;冉珂;王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roTaper手动镍钛锉用于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ProTaper手动镍钛锉用于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老年人磨牙182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91颗牙,分别采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试验组)和手动不锈钢K锉(对照组)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在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充填效果及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时间:试验组(5.41±0.38) min,对照组(8.23±0.40) min;根管充填恰填率:实验组81.32%,对照组62.64%;术后疼痛发生率:实验组14.29%,对照组39.56%.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Pro Taper手动镍钛锉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省时省力,安全高效,并能减少术后疼痛反应,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丁咏;江穗;余梓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他克莫司对全血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在体外对全血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健康志愿者全血加入不同浓度FK506.经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IONO)刺激后,用Bio-Plex悬浮蛋白芯片系统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112、IL-6、IL-12、IL-17、IFN-γ、TNF-α、GM-CSF以及G-CSF的水平.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FK506(20 ng/ml)能显著抑制IL-2、IL-6、IL-12、IL-17、IFN-γ、TNF-α、GM-CSF和G-SCF的分泌(P<0.05);中浓度组FK506(5 ng/ml)能有效抑制GM-CSF的分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K506对全血细胞促炎症细胞因子IL-6,IFN-γ和TNF-α的分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IL-2,IL-12,IL-17以及集落刺激因子因子GM-CSF,G-CSF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FK506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分泌各类细胞因子来实现.同时,由于FK506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剂量依赖关系,有望可以通过FK506浓度水平与细胞因子的抑制水平的依赖关系来评估临床病人FK506的用量是否合理.

    作者:何懿;李民;刘占国;罗宇维;王明;张婕;孙尔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Rac1-GTPase慢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目的 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Rac1-GTPase显性负效突变体(Rac1N17)和组成型活性突变体(Rac1L61)的慢病毒.方法 构建Rac1N17和Rac1L61慢病毒表达质粒,并以酶切和测序等方法鉴定.利用ViraPower~(TM)慢病毒表达系统包装制备Rac1-GTPase突变体慢病毒上清,用其感染大鼠前皮质神经元,分别进行Rac1生物学活性检测、细胞转染效率鉴定与神经元形态学观察.结果 构建的Rac1N17和Rac1L61慢病毒表达质粒经酶切与测序鉴定正确,包装的慢病毒滴度为1×10~6TU/ml.用制备的慢病毒上清感染原代培养的前皮质神经元,Rac1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ac1N17慢病毒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Rac1活性的升高,而Rac1L61慢病毒感染神经元Rac1活性显著升高.感染效率鉴定显示病毒上清可感染80%以上的前皮质神经元.形态学观察显示经慢病毒感染后的神经元其胞体与树突分支清晰可见.结论成功制备了Rac1N17和Rac1L61慢病毒,并成功实现了慢病毒感染前皮质神经元.为进一步研究Rho蛋白家族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作者:王斌;李娟;张磊;张琳;张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州地区医院心内科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1995年与2005年广州地区心内科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995年和2005年广州地区9家三甲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用药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5年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较1995年增加,而2005年高胆同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较1995年下降;1995年1级(轻度)高血压人数百分比较2005年下降,2级(中度)高血压人数在2005年所占百分比较1995年上升;2005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率比1995年显著增加,同时他汀类降脂药2005年使用率较1995年也明显增加.结论广州10年来心内科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用药有显著性变化,血压、血糖、血浆甘油三酯控制不理想.ACEI、ARB、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脂药在心血管病的使用迅速增加,成为一线用药.

    作者:王振坤;李鹏;范永臻;郭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RF)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蒸馏水稀释已知浓度的Hb液和TRF液,测定Hb、TRF以及Hb/TRF双联免疫胶体金法(胶体金试纸)的敏感范围.对87例临床标本进行三种试纸的临床检测,比较Hb和TRF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Hb试纸对Hb的敏感范围为0.2~2000 mg/L;TRF试纸对TRF的敏感范围为0.02~2000 mg/L; Hb/TRF双联试纸的各区带敏感范围分别与单一试纸的敏感范围相同.87例临床标本中,Hb试纸检出阳性25例(28.7%),TRF试纸检出阳性36例(41.3%),Hb/TRF双联试纸检出阳性48例(55.2%).结论Hb和TRF同时用于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更好地筛检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作者:罗福东;廖焕兰;黄宪章;陈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PLC法检测脊柱结核病椎内外异烟肼和乙酰异烟肼浓度

    目的 研究脊柱结核正规化疗后异烟肼及代谢产物在病椎内外分布的特点.方法 23例应用3SHRE/15HRE化疗方案结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术前按年龄分4组行脊柱CT检查,测量核病灶、病灶外病椎及正常椎骨CT值.化疗第4周手术,术中再取病椎各部作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测量抗结核药异烟肼(INH)及其代谢产物乙酰异烟肼(AC-INH)浓度.结果 (1)INH和AC-INH在血液中的浓度水平高,在正常髂骨和非硬化骨病椎中浓度次之,硬化壁和病灶中浓度极低.(2)在病椎非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病椎硬化骨中INH和AC-INH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病灶中几乎测不出该药浓度.结论INH和AC-INH在脊柱结核患者正常椎骨与非硬化骨的病椎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在病灶及有硬化骨的病椎中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作者:刘鹏;江建明;周枝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骼肌收缩对骨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采用骨室种植体体内检测技术探讨骨周围骨骼肌收缩对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10月,3~3.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所有动物均于右侧胫骨植入骨室种植体.实验组于术后第2周开始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刺激腓肠肌收缩,频率4 Hz,1 h/d,每周6日;对照组无刺激.术后3周起,每周通过骨室种植体行体内显微观察至第10周,光镜下通过荧光染料FITC和RITC观察血管生长情况,运用Metamorph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由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引起腓肠肌收缩,随着腓肠肌收缩时间延长,实验组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室种植体体内检测技术能够较好在体检测骨内毛细血管通透性,骨骼肌收缩能提高骨毛细血管通透性.

    作者:张宇;金丹;王立超;秦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KIR及苴HLA配体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目的 探讨供受者对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及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体所介导信号传导通路在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3对肾移植供受者对HLA和KIR基因型,受者按照术后肾功能状态分为急性排斥组(n=19)和肾功能稳定组(n=34),探讨供者HLA、受者KIR基因型以及受者KIR/供者HLA配体组合型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供者HLA、受者KIR基因表现型频率在急排组和稳定组的分布:供者HLA基因型HLA-CI/2、HLA-A3、HLA-A11、HLA-Bw4在两组间分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受者KIR2DL2/2DS2在急排组表达低于稳定组(26.3% vs 55.9%,P=0.038),受者KIR基因组合型AA类型在急排组表达低于稳定组(31.6% vs 67.6%,P=0.011).供者HLA-Cw、受者KIR基因组合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供者HLA-C1/C1类型低于非HLA-C1/C1类型(31.6% vs 46.7%,P>0.05).受者KIR基因组合型AA类型低于非AA类型(20.7% vs 52.2%.P=0.011).受者KIR/供者HLA配体组合型匹配情况:肾功能稳定组中KIR2DL2/HLA-C1和KIR2DL2/HLA-C1信号匹配率较急性排斥组高(P=0.030,P=0.028).结论特定的KIR/HLA配体组合型(如KIR2DL2/HLA-C1、KIR2DL2/HLA-C1)可以降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良好的供者HLA和受者KIR配型选择有利于同种异体肾移植的预后.

    作者:于立新;肖飞;肖露露;罗敏;付绍杰;王亦斌;苗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下植入顺铂的血浆及肾脏浓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皮下植入顺铂血浆和肾脏中顺铂(DDP)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组织中的顺铂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络合衍生化后用乙醚提取的产物Pt(DDTC)2.采用岛津LC-20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水.甲醇(25:75).流速1.0 ml/min,在254 nm处测定药物浓度.结果 顺铂的线性范围为0.1~10 μg/ml,r=0.9998(血浆),r=0.9993(肾脏),日内RSD和日间RSD均小于10%,低检测限为50 ng.结论本法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适用于皮下植入顺铂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李维凤;牛晓峰;范特;王小鹏;刘燕玲;陈天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骨髓源性肝干细胞体外扩增方案的探讨

    目的 探讨体外扩增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可行方案.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从新鲜骨髓中获取富含CD117阳性细胞和CD184阳性细胞的组分,然后将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0、7d、14 d,扩增方案采用含10%自体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体系中和无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促肝细胞生长素(HGPF)、促血小板生长素(TPO)和白细胞介素3(IL-3),后用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扩增细胞中CD117阳性细胞和CD184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含10%自体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体系中加入HGPF 40 μg/ml、TP050 ng/ml、IL-310 ng/ml组的扩增效果好,扩增7d的CD117阳性细胞数量和CD184阳性细胞数量分别增加6.55倍和6.20倍,扩增14d的CD117阳性细胞数量和CD184阳性细胞数量分别增加11.62倍和20.57倍.结论含10%自体血清的高糖DMEM培养基体系中加入HGPF 40 μg/ml、TP050 ng/ml、IL-310 ng/ml是体外扩增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可行方案.

    作者:袁杰;廖彩仙;秦安成;廖欣鑫;黄勇平;龚祖元;廖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

    目的 研究柚皮苷对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HUVECs后,采用不同剂量的柚皮苷预处理HUVECs,然后高糖诱导HUVECs;加入荧光染料标记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与HUVECs共同孵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并拍照,比较粘附密度;提取总蛋白后,Westem blotting检测处理后HUVECs粘附分子的表达;荧光染料结合法检测处理后HUVECs活性氧的产生;提取处理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核蛋白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κB在核内的量.结果 高糖诱导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柚皮苷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与单核细胞的粘附.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间粘附分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活性氧产生,柚皮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核因子-κB p65活化.结论柚皮苷可能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活性氧产生,从而抑制核因子-κB的活化,进一步抑制细胞间粘附分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影响HUVECs与THP-1细胞的粘附,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炎症.

    作者:熊莺;王广发;张俊艳;吴少瑜;徐伟;张嘉杰;吴曙光;饶进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术中肠道冲洗在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I期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采用肠道冲洗快速肠道准备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5年5以来收治的因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其急诊手术在术中采用肠道冲洗后行Ⅰ期切除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切口感染5例,经抗炎、换药,行二期缝合后治愈;2例术后6、8d发生吻合口漏经禁食、肠外营养及有效引流等处理,术后6周治愈,无腹腔感染、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对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在术中合理应用肠道冲洗,可提高肿瘤切除率和Ⅰ期吻合成功率,达到手术目的 ,避免分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同时可减少肿瘤的医源性播散及延误手术时机.

    作者:招雄民;余志和;李永浩;黎锐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七通舒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压及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药三七通舒胶囊在后循环缺血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压及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使用横断面研究13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分别采用中药三七通舒胶囊及西药西比灵胶囊进行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目前较为通用的眩晕严重程度评定量表在治疗前后评定量各组症状减轻程度以判断两者疗效,同时记录血压及血清内皮素前后的变化并统计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症状缓解程度及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血压降低程度上,三七通舒胶囊组降低程度与西比灵胶囊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方面差异明显(P<0.05).三七通舒胶囊组的药物副反应少.结论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中,三七通舒胶囊作用明确,同时可以降低血压,降低内皮素水平,副反应少.理论上可以降低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及使用.

    作者:周道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比较基因组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 开发一个基于Web的本地服务器支持的功能全面的基因组比较和可视化平台,以加快对基因组的分析.方法 构建以Apache HTTP服务器为平台的WEB服务器,采用Perl语言编程,优选整合了MUMmer、LAGAN、Mauve等多个基因组学研究的软件和算法,针对生物学家不同的应用目的 ,可直接在网页上提交基因组序列数据和参数选项,经平台处理的结果通过网页以图形化的方式返回用户.结果 该平台可以处理多种序列数据输入格式,实现了完整的基因组序列和草图基因组序列比对,近远源物种的双基因组或多基因组比对,基因组间的同线性区域寻找,以及定位大范围的基因组重组(基因插入/缺失、重复、重排和水平转移)和小的核苷酸突变等功能:并将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应用本平台,对10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株作基因组同源性分析,表明PB1基因可能来自于人H3N2,PB2、PA基因可能来自于禽类H3N2,而HA、NS基因可能来自于猪HIN1.在本平台上还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CDC1551)和牛分支杆菌(AF2122/97)基因组的研究分析,发现插入/缺失和重复序列是导致三个菌株基因组差异的主要来源.结论该平台功能资源整合较全面,应用界面友好,结果显示直观,故可作为比较基因组学常规研究的有效平台.

    作者:刘娜;郭云波;孙显赫;马骊;邓亲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60例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重复周期妊娠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6年1月~2009年4月89例行第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妊娠患者(A组)和71例行第2个周期均未妊娠的患者(B组),分析2组患者基本情况、临床方案、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等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组与B组相比,A组女方年龄较小、不孕年限短、基础卵泡数较多,且前者Gn总量少,但A组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均高于B组(P<0.05).A组第2个周期比第1个周期应用较多的GnRHa短效制剂、基因重组HCG、加用HMG、有较高的HCG日血中E2浓度,且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等第2周期均比第1周期高(多)(P<0.05).结论女性年龄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重复IVF-ET周期中通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及调节Gn的用量、调整GnRHa的制剂、适量加用HMG、应用口服避孕药预处理、更换培养基等措施可能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李秋华;全松;陈雷宁;李红;高瑞花;倪都;余敏;陈思梅;罗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尿毒症ApoE基因敲除小鼠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细胞(Treg/ Teff)平衡的关系

    目的 建立尿毒症apoE-/-小鼠的动物模型,探讨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细胞(Treg/Teff)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用C57BL/6J遗传背景的apoE-/-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右肾皮质电凝加左肾切除术建立尿毒症apoE-/-鼠模型,对照apoE-/鼠行假手术.造模后2周检测肾功能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后10周采血检测肾功、血清总胆同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_1及IFN-γ浓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Foxp3及IFN-γ mRNA的表达;收集主动脉根部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计算斑块相对面积.分析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造模后肾功能检测显示造模成功.造模后10周与对照组apoE-/鼠相比:尿毒症apoE-/-鼠主动脉根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对面积显著提高,脾脏Treg细胞比率下降,血清TGF-β_1浓度降低及IFN-γ、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主动脉Foxp3 mRNA表达下调及IFN-γ mRNA表达上调.肾功能指标与Treg数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成功地建立了尿毒症apoE-/-小鼠模型.模型鼠主动脉加速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与体内Treg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及Teff功能上调,即T细胞亚群(Treg/Teff)失衡有关.

    作者:申燕;袁祖贻;刘艳;肖嫣;吴岳;赵燕;田雨灵;刘卫民;王丽君;梁萧;陈涛;耿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RRDA)的调节作用.方法 制作主要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的大鼠离体脑片标本,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完整.将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Ⅰ~Ⅵ组(n=6).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多沙普仑组(浓度分别为2、5、10μmol/L),V组给予丙泊酚(20 μmol/L),Ⅵ组给予丙泊酚(20μmol/L)+多沙普仑(5μmol/L),观察给药后1、3、5、10、15、30 min时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变化,并分析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呼吸周期(RC)、放电积分幅度(IA)的改变.结果 Ⅱ组在给药前后脑片RRDA并无明显改变;Ⅲ、Ⅳ组在给药后1 min开始,吸气时程明显延长,放电积分幅度增加;呼气时程于第5 min时开始缩短(P<0.05),但呼吸周期仅于第10 min时缩短,其余时间点无明显改变;V组在第3 min时开始出现吸气时程缩短、放电积分幅度下降,并伴有呼气时程及呼吸周期延长(P<0.05),第10 min时达大变化值;Ⅵ组RRDA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5 μmol/L多沙普仑可直接兴奋延髓脑片的RRDA,且可完全拮抗丙泊酚对脑片RRDA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主要通过兴奋吸气中枢实现.

    作者:李国才;焦勇钢;吴中海;方芳;程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体外不同动态力学应变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功能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在动态力学微应变范围内细胞增殖和功能活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HPDLF进行加载,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和定量分析细胞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不同作用方式、大小和时间的动态力学应变对细胞增殖和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 加载装置所产生的动态力学微应变范围对HPDLF的G_0/G_1期、S期细胞百分比、增殖指数PI、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产生明显的影响(P<0.05),其中G_0/G_1期细胞百分比减少,S期细胞百分比、PI、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增高,且此影响均与应变的大小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动态力学应变加载方式的不同对HPDLF的G_0/G_1期、S期、G_2/M期细胞百分比、PI、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均有明显的影响(P<0.05).梯度加载组的促增殖和对总蛋白含量及ALP活性的上调作用均明显高于1000、4000 μstrain两组.结论HPDLF细胞增殖和功能活性增加与动态力学应变的作用方式、应变大小、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侯睿;陈新民;巢永烈;吴珺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