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奎元;乔寅飞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煎剂或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中药灌肠作为一种临床护理技术和用药途径,因其操作简单、痛苦小、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的欢迎。
作者:田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本组脑梗死患者106例,依据病情分型兵进行分类化管理,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并加强各项护理工作。结果:本组106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细心护理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认真贯彻各项护理工作、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措施能有效减少脑梗死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取得满意疗效提供重要保障。
作者:万雪婷;周巍;权星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支气管咯血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但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1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5.8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咯血,止血效果确切,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申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气道阻塞病人实施抢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气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是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抢救护理措施,是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2.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3.3%。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梗塞并肺部感染致气道阻塞病人实施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2010年3月~2013年8月,我科经额入路锥颅软通道微创术配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30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银清;李乌嫌;林姬容;张晓伟;洪朝灿;高清河;蔡世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要的步骤,是以检查受血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抗体与供血者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其抗体相互间的配合性,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输血后产生溶血性反应,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和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1]。在某些配血困难的情况下,往往用多种方法同时分析同一标本,使更多的输血不合能够被及时发现,大大降低了临床输血的风险。为确保临床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血,进一步提高对配血不合的认识和临床实验室对配血不合的处理能力,科学指导临床输血,我们对岳阳市不同医院送到血站154例用血前疑难交叉配血病例进行检测,现将交叉配血结果和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苏湘晖;粟玉萍;代敏;胡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规范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135例cN0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65例为对照组;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或患侧腺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或全切除/近全切除术后并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70例为试验组。比较二组在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和喉返神经损伤。二组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并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效果令人满意,又未过度治疗,应成为治疗cN0期PTC的规范。
作者:吴岩;崔禹;孙彩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彩超对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方法:选取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3例宫角妊娠及47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象,均经阴道二维及三维彩超检查,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未破裂型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诊断间质部妊娠34例,宫角妊娠28例,总病例诊断正确率为77.5%(62/80)。这80例病例全部再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正确诊断为间质部妊娠为44例,宫角妊娠为32例(其中伴有纵隔子宫2例),总病例诊断正确率为95.0%(76/8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能获得子宫冠状切面图像,对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具有较高的定位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率,对两者早期鉴别诊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群星;黄晓民;林鹏生;何菊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后肾性贫血的患者68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右旋糖酐铁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等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以及总铁结合力都优于对照组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以及总铁结合力,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组病例,全部恢复肠道功能,快4天,长15天,平均治愈时间9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缩短住院时间,避免盲目手术,疗效显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罗孝强;刘端阳;舒生平;周永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多酶清洗剂温度及清洗时间对效果的影响,探讨多酶洗剂的佳清洗条件。方法:1:125的多酶清洗液按照不同温度分为3组,常温、30℃和50℃,将60件带有干枯血迹、组织液的血管钳置入其中,观察放置1h、2h和5h后按要求放入喷淋式清洗消毒器中,经过一个p6清洗程序,器械清洗的效果。结果:3组多酶清洗液器械清洗的效果不同,常温组1h、3h和5h合格率分别为10%、20%、45%;30-c组3个时间段的合格率分别是35%、60%、80%;50-c组3个时间段的合格率分别是60%、80%和100%,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0-c多酶清洗剂在1h、3h和5h对带有干枯血迹、组织液的血管钳清晰合格率高。
作者:赵金秀;魏崇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骨科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与意见。方法:采用随机性抽取和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4月骨科医院门诊中药房处方,共计1187张,进行不合理性分析并分别按照剂型,DDDs,DDC,DUI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在骨科的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合格处方78张,占总处方的6.57%,主要问题集中在超疗程用药,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和书写不规范,四者占不合格处方的82.05%。结论:发现我院中成药处方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不合理处方的现象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
作者:朱建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医院在工作中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对基层医院中中医护理管理的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对中医护理的管理有所改进。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药物。方法:对我科收集并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整理,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82例药品不良反应涉及17类共101种药物,其中以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高;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45岁以上患者更易发生ADR;静脉滴注所占比例较其他给药途径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高。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提高报告质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5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风险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有效率达9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护理差错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未发生护理纠纷,对照组中发生护理纠纷6起。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86%,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中尤为重要,势必将大大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知识,降低差错时间发生机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为患者及医院提供更有力的安全保障。
作者:赵小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终结性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缺点,严重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本文通过分析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构建原则,构建内科护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期促进内科护理学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刘永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包括病情评估、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血糖护理及运动指导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及其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糖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42例病情好转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5.3%;对照组38例病情好转出院,护理满意度为86.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香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SAH患者中预防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积极的治疗及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病人对SAH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了大的改善,降低了再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作者:夏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上胎盘的正常附着处在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如果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通俗的说就是胎儿没有完全覆盖在子宫上的现象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经产妇,尤其是多产妇。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总结23例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经验,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及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对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患者,从足背静脉滴注溶栓药物时,在足踝上部加扎止血带,患肢用50%硫酸镁湿热敷,配合自制翘足板抬高患肢,并进行下肢空气波压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肢肿胀基本消退,痊愈出院。
作者:刘黎;胡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