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冲洗液加温应用的临床观察

刘爽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膀胱冲洗, 加温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加温膀胱冲洗液冲洗能否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方法:将98例患前列腺增生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采取常温冲洗液和加温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膀胱痉挛次数、间隔时间及持续天数的差异。结果:采用加温膀胱冲洗液的患者组膀胱痉挛发生率、间隔时间、持续天数与常温冲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采用加温冲洗液膀胱冲洗优于常温冲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理教师的素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健康保健需求迅速提高的新世纪,护理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同时对当代护理教师的知识、能力及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样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已经是每个护理教师面对的问题,本人认为护理教师需从职业道德、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沟通能力、唤起学生兴趣的能力、适应能力等10大方面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职业能力。

    作者:尤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研究如何进行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有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到2013年5月之间收治的1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研究,实施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要求和现状去改善患者的情况,从而根治患者。结果:经过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和干预使得大部分患者的过敏性症状得到了大大的减轻。讨论:采用针对有效的护理方式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生的发生情况,有效的改善预后并提升患者对所接受护理的满意度,这样能够改善医患关系,较为值得我们医院使用和推广。

    作者:孟凡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将8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及护理满意度(95.56%)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护理满意度72.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的应用,可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汪年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青年病人手术病人及上呼吸道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等因素的产生、发展、转归在治疗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越来越注重住院患者的心理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除在接受治疗的全过程中,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与调节,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增强适应能力。

    作者:杨昌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灸疗与穴位按摩应用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食道癌手术患者5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常规模式,观察组同时接受灸疗与穴位按摩,对比两组肠蠕动的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肠蠕动的恢复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相对较短,腹胀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疗与穴位按摩有利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尽快恢复,减少腹胀发生,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燕英;温小媚;王玉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2月48例在该科膝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手术前、后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随访指导。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0个月。48例患者术前、术中均能积极配合,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良好。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膝关节不稳、无膝关节僵硬及无重建韧带断裂发生,术后应用改良Lysholm Scale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1.6%。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细致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手术痛苦,手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加强,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恢复膝关节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肖昌慧;陈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疝气术前亲情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分析亲情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的效果,探索提高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途径。方法:将40例小儿疝气围手术期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在患儿配合程度、副损伤、家属满意度、护理投诉率等方面比较来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亲情护理干预实施,有利于小儿疝气手术的的顺利进行,提高了家属满意度,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宋海燕;刘林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静脉置管在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肝胆外科急危重病人选用深静脉进行穿刺并留置导管,并给予适当的护理。结果:良好的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和对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各种危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保证深静脉置管在这些病人的有效应用。结论:加强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可保证病人置管的安全性,可大大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李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胎膜早破与头位难产的相关性及护理

    目的:本文就胎膜早破及头位难产的相关联系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足月无胎膜早破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胎膜早破及头位难产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有效的采取相关预防和护理措施是保证母婴安全,改善分娩结果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切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切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祛痰、激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切诺一次一粒,一天三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为77.5%,两组改善患者咳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诺联合氨溴索用于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明显,作用显著,是临床上治疗COPD的有效联合用药方式。

    作者:徐美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循证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循证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0.00%)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鞠艺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分析我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患者42例的病例及回访记录,42例患者共有患肢60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介入治疗:腘动脉18例,单纯球囊扩张术10例,扩张后植入支架8例;髂动脉22例,单纯球囊扩张15例,植入支架7例;股浅动脉20例,单纯球囊扩张术4例,植入支架16例。术后随访一年,观察患者近期效果、并发症、远期效果情况。结果:57(95%)例手术成功,2例有血栓形成,经积极治疗顺利出医院,1例手术失败,行人工血管转流术。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针对性高,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毕国玺;张燕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强直性脊柱炎并胸椎后凸畸形颈椎骨折病人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并明显胸椎后凸畸形患者并发颈椎骨折病人行颅骨牵引术等非手术治疗后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本组3例均为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患者,对患者施以心理、皮肤、肢体、牵引针道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有针对性护理,减少了牵引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有针对性的重点护理结合基础护理可明显提高强直性脊柱炎并发明显胸椎后凸畸形颈椎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脊髓损伤后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霞;马兴艳;林倩;王自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TOA)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共有82例病患被诊断为髋臼骨折术后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所有患者采取THA方案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78.05%,优良率为90.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10%,73.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HA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TOA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晓东;英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目的:探讨注射用长春西汀与氨茶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方法:用一次性注射器5ML抽取氨茶碱原液2ML和氯化钠2ML溶解后的长春西汀于同一注射器内,观察注射器内物理变化。结果:注射器内立即出现乳白色浑浊,经摇晃立即形成白色结晶物并伴有浑浊,放置24h后不变化。结论:氨茶碱注射液与注射用长春西汀联合应用时,给药不能用同一稀释液稀释,应分别溶解稀释;滴注时不宜序贯衔接,必须有间隔液相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大程度的避免在临床中造成患者的不满及医患纠纷。

    作者:胡馨秀;姚玉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死亡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6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2例,死亡16例,占23.5%,期死于室颤3例,死于心源性休克5例,死于泵衰竭8例。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4例,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1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2例,前侧壁急性心肌梗死7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7例,下壁+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4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4例。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18例,心源性休克10例,泵衰竭33例,低血压状态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7例,冠心病史,45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9例。发病时有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27例,占39.7%;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0例,占29.4%,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16例,占23.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差,病死率高,要及早控制血糖、血脂、减少并发症。

    作者:文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普及营养与膳食的知识,引导合理的营养与膳食对保障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实践:《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既是教学亦是科普;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平衡膳食宝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学生及周边人群的健康膳食意识,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全立群;王秀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悬吊技术在腹腔镜肝脏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内悬吊技术在腹腔镜肝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采用内悬吊技术实施腹腔镜肝脏手术;对照组采用气腹腹腔镜肝脏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预后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腹腔镜肝脏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究组腹腔镜肝脏手术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虽略多于对照组,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疾病患者采用内悬吊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作者:徐华东;高青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例,对照组11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疗程较对照组缩短,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2%。结论:脑出血的治疗掌握好适应症选择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手段,可迅速缓解头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快出血的吸收。

    作者:谢祖艺;梁爱军;杨作卿;钟小燕;王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问题进行综述,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留置天数。

    作者:孔丹;陈娜;景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