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64例临床观察

许海生;刘捷;张锋伟;贾炜

关键词: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器官运动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对卒中后吞咽障碍不同障碍程度的影响。方法:经饮水试验和吞咽功能评分,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VitalStim)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64例,每天二次,疗程14天。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初步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吞咽器官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轻、中度吞咽障碍,但对重度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西藏拉萨市61例前置胎盘病例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严重危及母儿生命的产科并发症,处理不当给母儿带来不良后果,现对61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学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提高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清洁率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危重患者口腔清洁率,运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干预。方法:通过2013年3月开始组圈活动,调查品管圈活动前及活动后380次口腔护理后清洁情况,并运用品管圈活动手法进行调查分析及制定整改措施,对比活动前及活动后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检查患者口腔情况。统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后清洁率。结果:380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后清洁率中,其中活动后(观察组)患者口腔清洁率较活动前(对照组)明显升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科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各种改善手法,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各种事物的完善活动,实施持续改进,提高了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清洁率。

    作者:谭春燕;陈海燕;包雪玲;杨婉琼;李丽华;原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对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方式进行探讨,观察此种方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经笔者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时记录。结果:通过对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的康复水平较高,后续治疗比较理想。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一直都是医学上的难点,必须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案来治疗。通过采用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以较好的治疗此项疾病,今后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佳;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试析影响药物流产失败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育恋爱观念的改变,避孕失败后人工流产的现象已经变的较为普遍。早期的手术治疗存在很多弊端,例如患者失血多,痛苦大,并发症多等问题,会导致孕妇在术中或术后心血管、呼吸、循环等系统等出现应激反应。药物治疗作为保守疗法,其对患者伤害小,不良反应少。现针对可能导致药物流产终止早孕无效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

    作者:郑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原藏区血糖水平检测分析

    为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不同地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糖尿病提供科学的干预策略,按照国家《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方案》,我们于2010和2013年抽取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18-60岁农村人群1221人进行血糖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瑞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胸部X线检查对急性肺栓塞的筛检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X线检查对急性肺栓塞起到的筛查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0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与急性肺栓塞金标准做对比分析。结果:采取急性肺栓塞金标准确诊患者24例,非肺栓塞患者26例。行胸部X线检查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灵敏度为79.2%,其特异度为61.3%,准确度为69.8%。行胸部X线检查主要可表现为肺实质、胸膜病变和肺血管血管纹理病变。结论:采取胸部X线在急性肺栓塞初步筛检有积极意义。

    作者:马咏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中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应急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0%治疗效果较好,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2.8±6.7天)后出院,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20%)(P<0.05);实验组护理失误率为0%,低于对照组(15%);实验组治疗费用为(0.7±0.4万元),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应急措施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如何塑造护理人员职业形象

    随着社会人群知识层次的提升,公众对护理人员的认知也在逐步改善,目前,仅仅能为患者完成疾病护理,已经远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如何使护理人员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操作外,还能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职业礼仪,得体的仪容仪表,这是我们目前需努力改进的一个重点。因此,要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进一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首先应该从塑造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礼仪着手。现就如何塑造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礼仪及方法浅谈如下。

    作者:陈小玉;王艳;陈金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效11例,无效率为15.6%,总有效率75.6%;对照组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对照组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尼勒克县医院骨折急救治疗经验

    本文旨在分析探讨骨折急救的相关措施及治疗经验。以期对医院骨折急救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谢芳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8例肺真菌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研究

    目的:通过对各种肺真菌病得临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临床用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8例在脑脊液培养、痰检及手术中证实的肺真菌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与随访。结果:5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是纵膈淋巴结增大伴心包积液,有2例患者是大片状实变,有2例患者是肺脓肿改变,有20例患者是一肺或者两肺出现斑点状小结节状病灶,有34例患者出现团块球状病灶。结论:肺真菌感染病在临床中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差异,患者的病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终的确诊还需要进行细菌学与病理检查。

    作者:王忠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在前牙残根残冠美学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7颗需行桩冠修复的前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玻璃纤维桩+二氧化锆全瓷牙(A组)、玻璃纤维桩+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修复组(B组)和铸造桩核+PFM修复组(C组)三组进行修复,随访2年,比较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A组桩核折断1颗;B组龈缘灰线5颗,桩核折断1颗;C组龈缘灰线9颗,牙根折裂3颗。PFM修复后龈缘灰线共计14颗;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出现牙根折裂3颗;玻璃纤维桩修复出现桩核折断2颗。A组和B、C两组修复后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修复后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是前牙牙体缺损的理想修复方式。

    作者:胡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水平,以有效的控制病情。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给予戒烟、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大部分老年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2.50%。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延缓或阻断了慢性支气管炎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热依扎·阿仁哈孜;巧力盼·阿塞因哈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感染管理

    目的: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各类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物品及洁净设施的管理及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结果:确保了手术质量,有效防范了手术期医院感染,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双丰收。结论: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要从人员知识培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洁净设施及物品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科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查找护患纠纷关联的三方因素即护士、患者及管理者,梳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结果:增强三方的法律意识及沟通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临床科室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复杂,加强法律意识及沟通方式,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范秋云;张艳平;柯静;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尝试教学法在医学实习生技能操作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是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阶段。我院作为桂林医学院的教学附属医院,长期承担着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其中对于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效果评价不高,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本文从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尝试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法,旨在提高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教学实效。

    作者:黄宇璐;潘薪宇;宁金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间收治的324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Leep组(164例)和激光组(160例),Leep组行Leep刀手术治疗,激光组行灼烧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Leep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85%,激光组为78.13%,差异显著(p<0.05)。结论:Leep刀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治疗术式,其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相关费用少等优势,显著优于传统激光灼烧术。

    作者:韩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手术室新手术的开展中护理人员学习与培训

    目的:通过学习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好地配合新手术的开展。方法:对每一例新手术的开展以及配套的手术仪器设备,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别在手术前、手术后进行学习和总结。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手术医生满意度,加速医院手术室的发展。结论:手术室新手术的开展使护理人员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经过有序的学习和培训,手术室护士提高了自身素质,能够积极应对高难度及高新技术的发展。

    作者:杨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提示,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多的国家,而饮食治疗是糖尿病基本、重要的措施。回顾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历史、分析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现状,指出并纠正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误区,提出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新观点是:根据不同个体的能量需求,在控制总能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三餐,保证三大产能营养素按比例供给,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真正做到均衡营养、平衡膳食,保持健康体重和良好心态。

    作者:杨晓霞;孙光夫;阮方;李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6例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目的:总结分析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影响护理工作安全的相关因素,及这些影响因素的解决方法。方法:我们将我院肿瘤科于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的56例肿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未实施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前的2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了化疗安全问题对策的2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实验组。总结观察,未实施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前出现的相关问题,对比实施护理安全对策后两组患者的相关问题出险率、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等情况。以此来具体明晰我科所总结的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对策的实用价值。结果:我科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剂量偏差、种类偏差、同病室患者用药错误、忽视医嘱、药物产生副作用时护理不及时等等。我科实施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对策后,这些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为(94.21±2.42)分,对照组为(74.45±7.12)分,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都会应用化学疗法。化学疗法的效果虽然较好,但是这些药物也会伤害我们正常的细胞,降低肿瘤患者的免疫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化疗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以便更好的保证治疗效果,提高肿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

    作者:邱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