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龙
目的:探索健康教育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我科将1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的是特色专科的健康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经过相应的健康教育之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要远胜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要胜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1.43%与98.57%。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彭成君;曾素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因误食“水养球”导致儿童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我科2012-2013年间共收治误食“水养球”导致的小儿肠梗阻5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手术治疗,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20个月,生长、发育及日常生活均正常。结论:儿童误食“水养球”致肠梗阻应早期诊断与治疗,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及彩超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耿宪杰;侯广军;张春英;张现伟;郜向阳;张国锋;韦源;胡勇军;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机体以糖代谢为主的代谢紊乱。而心理应激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心理有害刺激时所处的一种状态,此状态的基础是体内出现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应激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本文就糖尿病与心理应激之间的相关性做一阐述。
作者:孙亚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慢性骨髓炎,中医称之为附骨疽,常脓水淋漓,久溃不敛。若治疗护理不当,则易形成漏道而缠绵不愈。近年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对36例慢性骨髓炎采取辩证施护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小结如下。
作者:焦承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回顾了高职高专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提出了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优化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验教学和临床带教、构建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成为综合素质高、核心技能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作者:刘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DR与高千伏胸片在尘肺诊断中的优缺点。方法:收集整理67例粉尘接触患者的高千伏X线胸片与DR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影像质量、尘肺检出率及结构显示进行对比。结果:DR一级片明显高于高千伏X线胸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DR较高千伏X线胸片能够较早且清晰显示肺内的早期变化,从而协助诊断医生得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结论:DR与高千伏X线胸片对尘肺诊断结果的误差不大,不会影响诊断结果,但DR胸片影像传达尘肺小结节阴影的信息更加细腻,更加丰富,更加清晰,明显高于传统高千伏X线胸片。
作者:刘昊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气管套内间断滴入与微量注射泵持续滴入对气道湿化作用的差异性。由于气管切开后进入呼吸道的气体缺少了上呼吸道的加温和湿化处理,造成肺部水分流失,且呼啸分泌物变得粘稠,后继发肺部炎症的出现。[1]因此保持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持续湿化以达到佳湿化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君;宋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消心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同时合用消心痛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硝酸甘油加入5%葡萄糖中静点,观察两组心电图变化及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97.1%,明显优于B组70.6%(P<0.05),心电图的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消心痛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智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心内科实施双人夜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之前均是采用传统排班方式分配人力,2012年3月至今,我院在原有人力分配的基础上,实施双人夜班,对比双人夜班实施前、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双人夜班的患者满意率以及健康教育认知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人夜班实施在心内科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率以及健康教育认知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人担任体检中心护士长多年,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如何对体检中心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体检中心合理的工作模式和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护理管理的两大关键因素。
作者:薛俊波;王冬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将2011年以前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脑出血早期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病人患肢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程度明显优于未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病人。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的肢体、生活自理能力、失语疗效显著。
作者:邹玉静;刘伟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我院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检验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对检验质量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必须从各种环节全面加强检验质量控制管理,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结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化有利于医院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疾病治疗高效性和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利保障,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振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操作、治疗、处置等各环节中,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眼科护理工作的护理风险也增大,分析眼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芳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产生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58例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为Miles,术患者,发生率为7.7%(2/2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的为剖腹单横口患者,发生率为40.0%(4/1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 Miles,术患者数量多,与其他三组对比相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选择合适手术治疗方法,做好肠道准备,术后加强护理,这样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率,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伍宏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终结性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缺点,严重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本文通过分析形成性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构建原则,构建内科护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以期促进内科护理学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健康。
作者:刘永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明确品管圈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进行管理,并将实施品管圈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降低至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结论:品管圈运用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不仅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发挥能动性。
作者:刘敏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孕妇关于被动吸烟相关知识的知晓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知晓的因素,以便于展开干预。方法选取我站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服务对象1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产前检查,调查所有孕妇关于被动吸烟对胎儿的影响及相关疾病的知晓率。并针对相关调查结果展开分析,总结有效的策略干预。结果本研究当中所选的孕妇当中有43例知道被动吸烟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知晓率为21.72%,有51例孕妇知道被动吸烟能够引发相关疾病,知晓率为25.76%。居住在城市的孕妇比居住在乡村的孕妇知道的更多,文化程度高的孕妇比文化程度低的孕妇知道的更多,孕期为独居的孕妇知晓率更高,而且孕妇的丈夫文化程度越高孕妇的知晓率也就越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孕妇对被动吸烟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和引发相关疾病的知晓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针对重点人群有目的的进行动员宣传和健康教育。
作者:付宏宇;刘建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饮食治疗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传统糖尿病膳食计算方法繁琐[1]。而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学习、记忆力障碍。仅靠宏观指导,一般说教及简单举例,很难掌握和应用。为此,我科依据2013年版国家行业标准《成人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导》,设计了糖尿病饮食计算图,于2014年起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海燕;张慧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艾滋病患者的静脉输液实施安全管理办法,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护士职业暴露。方法:分析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后果,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通过强化法律意识、感染知识培训、消毒隔离及查对制度、操作技术的加强,有效的沟通,巡视及健康教育等管理办法安全实施静脉输液。结果:有效提高艾滋病患者了的治疗效果,减少输液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无职业暴露发生。结论:安全管理在艾滋病房中能有效提高护士穿刺安全防护意识,对预防医务人员因为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田爱玲;陈秀敏;刘静静;张敏;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埃塞米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埃塞米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伊托必利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和内镜下的改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埃塞米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西咪替丁与伊托必利联合。
作者:向恢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