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低肺功能肺结核咯血的外科治疗

薛宗锡;刘健雄;游佩涛;邵铮

关键词:肺结核/外科学, 肺功能, 咯血, 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总结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术前肺功能、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并发症,探讨重度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外科治疗的价值.方法 和结果回顾性分析和总结43例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治疗经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2%(16/43),住院死亡率为2.3%(1/43).肺叶切除和空洞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2.5%(10/16)和23.07%(6/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肺功能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手术治疗应结合病史、术前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采用不同术式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孕晚期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一种新的卵母细胞来源

    目的 探讨来源于孕晚期、自然周期及Gn刺激周期(包括超促排周期及IVM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差异及颗粒细胞对孕晚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76枚,包括OCC 633枚和DO 453枚.其中OCC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IVM周期组;DO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OCC组和DO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周期组行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统计IVM周期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 OCC: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及IVM周期组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4.3%、76.9%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受精率、卵裂率相比,孕晚期组和自然周期组囊胚形成率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IVM周期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超促排卵周期组体外成熟率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2.5%)和孕晚期组(72.7%),P<0.01;孕晚期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5.0%、83.3%和38.5%,与其他两组相比均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别.结论 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具有同样的发育潜能,孕晚期捐献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有无颗粒细胞并不影响孕晚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作者:石宇;龙晓林;杜红姿;黄玉玲;黄青;杨建华;张伟良;刘见桥;许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海南地区217例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17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17例IgA肾病患者在30~39岁年龄段发病率高(50.38%);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型常见(56.68%,123/217),该型病理改变程度较重,Ⅲ级病变以上占38.21%: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包括了几乎所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I级病变为常见(31.34%,68/217),其次为Ⅱ级病变(29.95%,65/217),且随着病理分级程度的进展,临床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也越高;免疫病理分型中48例为单纯IgA型(22.12%),106例伴补体沉积(48.85%).结论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伴高血压患者肾病理改变程度较严重.对无症状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患者应尽早行肾活检术,并根据病理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符克英;陈汝;詹锋;蔡俊宏;谢瑶芸;吴艳;韩叶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鼠脑电近似熵在局灶性脑梗死时的变化

    目的 观察大鼠发生局灶性脑梗死时脑电(EEG)参数近似熵(ApEn)的变化,探讨ApEn是否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监测作用.方法 选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脑梗死组(n=12),线栓法阻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n=12).行颈内动脉分离、结扎,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记录梗死组在梗死前(T_0)、梗死即刻(T_1)、梗死后5、15、30、60min(T_(2~5))时大鼠脑部缺血区域(C4)和正常区域(C3)的ApEn.按相同时间点记录对照组的ApEn.结果 对照组各时间点C3、C4间及假手术后与基础值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梗死组梗死前大鼠脑部C3、C4的EEG参数ApEn基本相同.梗死后,脑部C3、C4的ApEn较梗死前均升高,C4低于C3(P<0.05);ApEn随时间进行性下降;梗死后30 min时,C4的ApEn已低于梗死前的值(P<0.05).对照组C3、C4区域各个时间点的ApEn均无明显差异.两组在梗死前和假手术时的ApEn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ApEn可对大鼠脑部出现的单侧局灶性梗死进行监测,可能对梗死后的脑缺血程度有一定的判定作用.

    作者:欧阳铭文;林春水;秦再生;古妙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度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与器官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重度脓毒症患者CD_(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及其与器官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ICU确诊为重度脓毒症患者91例,监测患者第1、4、7天外周血CD_(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记录患者同期MODS评分(采用1995年Marshall标准)和28 d预后情况.结果 28 d内死亡34例,死亡率为37.4%.死亡组HLA-DR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01),且持续处于低水平低状态,Marshall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存活组HLA-DR逐渐升高(P<0.01),Marshall评分逐渐降低(P<0.001).在所有观察时段中,HLA-DR均随着器官功能不全数的增多和Marshall评分的升高而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器官功能不全数目在2~4个、Marshall评分在5~12分的重度脓毒症患者中,第1、4、7天HLA-DR逐渐升高(P<0.05或P<0.00t),但器官功能不全数目在5~6个、Marshall评分在13~22分的重度脓毒症患者,HLA-DR无明显变化.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全程HLA-DR与Marshall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68,P<0.001).结论 重度脓毒症患者CD_(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水平持续低下者死亡率高,HLA-DR表达与器官功能不全发生的严重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轶男;周立新;方滨;毛克江;温伟标;誉铁鸥;邹毅成;黎文研;黎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07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含量检测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307例有复发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无复发转移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SGF含量,并对复发转移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TSGF含量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复发转移患者血清TSGF含量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1);无复发转移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TSGF含量无差异(P>0.05);复发转移患者化疗有效者化疗后血清TSGF含量明显低于化疗前(P<0.01);进展者化疗后血清TSGF含量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稳定者化疗前后血清TSGF含量变化不大(P>0.05).结论 血清TSGF含量检测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疗效判断及随访检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华;闫茂生;郑涛;陈亦欣;许瑞莲;刘雅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Fhit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包括3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2例子宫腺肌症)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15例子官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 Fhit主要表达在腺体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其表达强弱顺序为:对照组子宫内膜>EMS组在位内膜>EMS组异位内膜,EMS在位和异位内膜Fhit表达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MS组在位内膜的Fhit表达在临床r-AFS分期的不同期别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异位内膜的Fhit表达在不同r-AFS分期中差异显著(P<0.05);卵巢EMS组和子宫腺肌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Fhit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Fhit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苏桂栋;柯妍;余艳红;张广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氧浓度和钙离子对野生型及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真核表达的影响

    目的 对已构建的突变型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564Ala(单突变)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双突变)进行进一步的功能鉴定.方法 将pcDNA3.1+/HIF-1α、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分别用脂质体法短暂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uman embryo kidney 293,HEK293);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常氧、低氧无钙离子或有钙离子条件下各组转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正常氧条件各组转染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结果 正常氧条件下,转染突变体的细胞较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的细胞HIF-1α蛋白和VEGFmRNA水平增高;低氧条件下,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的HEK293细胞HIF-1α蛋白水平增高:Ca~(2+)刺激减少低氧时转染野生型HIF-1α载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但对转染突变体细胞HIF-1α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pcDNA3.1+/HIF-1α-564Ala和pcDNA3.1+/HIF-1α-564Ala-803Ala两种突变体产物在蛋白水平上具耐氧和耐蛋白酶降解的特性.

    作者:傅锐斌;吴平生;邱健;向定成;马骏;洪长江;何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HIV/AIDS临床各期患者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

    目的 分析HIV/AIDS临床各期患者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其发生的机制.方法 HIV/AIDS临 床各期患者170例,对照组为普通患者(HW阴性)34例,均行胃镜检查,并对活检粘膜行快速尿素酶及病理检测明确有无Hp感染.结果 各组Hp检出率分别为无症状HIV感染期(A1、A2)23.4%(11/47例),有症状感染期(B1、B2)14.0%(8/57例),AIDS期(A3、B3、C1-3)13.6%(9/66例),对照组47.1%(16/34).HIV/AIDS各组Hp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有症状感染期(B1、B2)组和AIDS期(A3、B3、C1-3)组均低于无症状HIV感染期(A1、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W/AIDS临床各期患者中,胃粘膜严重的免疫缺陷,可能导致Hp感染率下降.

    作者:罗红彬;胡中伟;郭家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型β地中海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排斥与受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

    目的 研究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分析其与移植排斥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25例次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预处理前后外周血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细胞比率,以同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对照,研究移植排斥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植入率65.2%,排斥率34.8%,急性白血病组植入率100%;CD3~+CD8~+T细胞百分比,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在预处理前、后均高于急性白血病组(P均<0.05);CD3~-CD56~+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升高(P<0.05),而急性白血病组预处理后较预处理前显著降低(P<0.05);预处理前CD3~-CD56~+NK细胞比率,重型β地中海贫血排斥组高于植入组(P<0.05).结论 CD3~-CD56~+NK细胞可能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有关,可做为预测排斥的指标之一;CD3~+CD8~+T细胞与β地中海贫血移植排斥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郝文革;黄绍良;孙新;刘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的设计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与逆向工程技术设计、制备下胫腓联合损伤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并在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选择5例不合并腓骨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双踝关节连续CT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下胫腓联合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0.0软件,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以AO内固定原则为基础设计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的佳进钉钉道,提取腓骨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及钉道模型,建立与其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数字化虚拟模板.通过激光RP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首先复位下下胫腓联合,将模板准确贴于患侧腓骨远端外侧,利用模板上预先制备的导向孔进行定位和置人螺钉.结果 建立了下胫腓联合数字化模型以及制作个体化导航模板的方法,制备出的导向模板具有较好的匹配性,适用于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在临床初步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及逆向工程技术制备的固定导向模板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丹;王丹;张元智;张玉忠;相大勇;秦煜;裴国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脏移植百例回顾与展望

    目的 总结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105例肝移植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350 min,平均250 min;无肝期35~65 min,平均53.5 min.手术中输血0~6600 ml,平均400ml.95例术后恢复顺利,10例死亡,手术成功率9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道并发症12例(11.4%),内出血6例(5.7%).结论 减少术中出血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术中彻底止血、保证胆道有充足的血供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杰;林建华;崔忠林;张思云;王宇;张国伟;林艺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颈癌MRI动态增强的病理学研究:附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动态增强的特点及其组织学基础.方法 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病灶强化形式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20例宫颈癌动态增强曲线可分为2型,宫颈癌的强化形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与宫颈癌的组织学成分相关.感兴趣区为明显均匀强化或者病灶周围的明显环形强化区,所得的时间-信号曲线主要是Ⅰ型,速升速降型,病理上主要由肿瘤细胞组成,周围包绕薄层或者散在的间质组织.而感兴趣区为肿瘤轻度强化或者病灶中央表现为轻度强化区,其时间-信号曲线主要表现为Ⅱ型为缓慢上升型,病理学所见为主要是纤维组织组成,内可见散在的肿瘤细胞.结论 宫颈癌的MRI动态增强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特性,其磁共振动态增强曲线特性与宫颈癌的组织学特点相关.

    作者:钟华;彭振鹏;刘锦文;程传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大鼠HSC,预先给予或不给予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处理,再经系列浓度的PPARγ天然配体(15-d-PGJ2)或合成配体(GW7845)及TGF-β1序贯作用后,通过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ting分析CTGF表达状况,透射电镜观察HSC形态学变化.结果 15-d-PGJ2和GW7845可显著抑制HSC中TGF-β1诱导的CTGF表达(同时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且PPARγ配体对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被GW9662部分或完全逆转,说明此种抑制效应确由PPARγ所介导;电镜观察亦显示HSC由活化态向静息态的形态学转变.结论 PPARγ活化可显著抑制HSC中TGF-β1诱导的CTGF表达,提示PPARγ可作为逆转肝纤维化治疗的新的有效靶点.

    作者:孙凯;黄晓卉;汪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

    目的 研究标准通道下经皮肾镜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可行性.方法 取36例脓肾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同期行经皮肾镜手术的非脓肾结石患者36例作为对照,行经皮肾镜Ⅰ期手术治疗,术中肾造瘘扩至F24标准通道,用瑞士EMS碎石清石系统进行碎石取石,监测术中肾盂内压力变化,同时行手术前后血培养、尿培养、术后体温变化、血WBC等相关指标监测.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和试验组术中所测肾盂内压力平均为23.2 cm H_2O和22.8 cm H_2O,两组各有1例术后一过性菌血症,无1例败血症发生,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其他相关指标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标准通道,在肾盂低压状态下利用EMS碎石清石系统Ⅰ期治疗结石性脓肾有效.

    作者:周大庆;王坚;李文刚;庞翔;刘尚文;余小祥;江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高危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妇女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建立乳腺癌风险模型,有针对性地筛查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分别进行乳腺癌人群和非乳腺癌人群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前妇女中,服用避孕药、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有不良情绪、有不良事件、劳动强度大等因素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有乳腺增生病史、有乳腺组织活检史、有相对剧烈的运动等因素可能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绝经后妇女中,亲属中有乳腺癌患者是危险因素,情绪调节能力强是保护因素.结论 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不完全相同,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建立绝经前后不同的乳腺癌预报模型,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乳腺癌的早期干预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安秦;夏建红;王颀;李文萍;许娟;陈中扬;杨剑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的pIRES2-EGFP质粒的构建及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大鼠δ阿片受体基因的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实现其在HEK293细胞的表达.方法 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巢式PCR,扩增δ受体全长cDNA,克隆至pMD20-T载体中,测序鉴定,经酶切、连接克隆人pIRES2-EGFP中,将获得的δ-pIRES2-EGFP重组子转染人HEK293细胞中,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和δ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δ基因正确构建入 pIRES2-EGFP表达质粒中,转染了重组子的HEK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应用细胞免疫荧光,可以观察到δ基因高强度表达.结论 利用巢式RT-PCR等成功构建了δ-pIRES2-EGFP表达质粒,并在HEK293细胞中实现了高效表达.

    作者:胡子有;漆松涛;张遐;曹琼;吴炳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心脏移植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特点,提高心脏移植远期效果.方法 14例心脏移植受者,男11例,女3例.经典免疫方案3例,诱导方案11例,维持治疗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方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移植后3~6个月1例,6个月~1年3例,1~2年3例,2~5年6例,5年以上1例.结果 经典方案与诱导方案受者的中远期排斥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例自行减量或停药.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9例,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5例;接受激素冲击或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硫唑嘌呤转换为霉酚酸酯.5例死亡,4例为耐激素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激素敏感急性排斥反应;其余受者生活质量良好,无再发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移植受者中远期急性排斥反应与早期免疫方案无关而多与依从性有关,程度较严重,激素冲击或多克隆抗体治疗有效.

    作者:黄雪珊;陈道中;陈良万;张贵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苦参碱通过诱导NKG2D配体高表达增强NK细胞对ABCG2high耐药鼻咽癌细胞杀伤活性

    目的 探讨苦参碱提高ABCG_2~(High)[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耐药鼻咽癌细胞对Allo-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_2~(High)CNE2/DDP细胞及Allo-NK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分离后细胞纯度及经苦参碱处理前后靶细胞NKG2D配体表达率,LDH释放测定法检测经苦参碱处理前后ABCG_2~(High)CNE2/DDP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结果 ABCG_2~(High)CNE2/DDP细胞分离后ABCG_2表达率为(91.40±2.32)%,分选后NK细胞CD3~-CD16~+CD56~+细胞的纯度达90%以上,经苦参碱处理之后靶细胞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率,由药物处理之前的(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分别上升到(11.30±0.89)%、(14.29±2.61)%、(12.56±1.06)%、(43.24±4.43)%、(12.77±1.06)%.在效靶比为10:1、20:1,Allo-NK细胞对苦参碱处理前后ABCG2HighCNE2/DDP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5.32±1.34)%、(27.26±6.81)%及(28.53±1.37)%、(42.72±2.80)%.处理前后杀伤率有显著性差异(F=29.05,P=0.000).结论 苦参碱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MICA/B、ULBP1-3),使肿瘤细胞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作者:黄宇贤;王杨;孙明;周雪云;邓兰;郭坤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肺癌辅助诊断系统的开发

    目的 开发肺癌辅助诊断系统.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肺癌及肺良性疾病(肺炎、肺结核、肺炎性假瘤)共18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诊断模型,参考模型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系统开发平台VB.Net语言开发相应肺癌辅助诊断系统.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806(>0.7).内对照情况:肺良性疾病诊断准确率=92.8%,肺癌诊断准确率=89.0%,总体诊断准确率=90.8%.结论 肺癌诊断系统对临床早期发现肺癌有较积极的作用,随着多中心数据的增加,模型的应用价值将越来越高.

    作者:吕优江;俞守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移植中广泛门静脉病变时手术方式探讨:附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中广泛门静脉病变时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4例广泛门静脉病变在原位肝移植术围手术期CT/MR、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肝功能等,评估选择门静脉重建术式的效果.结果 4例门静脉病变患者情况各异,肝移植中都克服了手术困难、成功地重建了供肝门静脉灌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术前详尽的影像学资料,尤其是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资料对术式选择非常重要;术中结合具体情况,采用PV属支直接或架桥吻合或CPHT是解决供肝PV灌流的有效方法.

    作者:钱世鹍;陈德;彭和平;薛平;何晓顺;朱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