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林;唐敏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联合微创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00例均通过6个月以上的疗效随访、分析。治疗前后疼痛缓解评价采用VAS评分,优良率96.4%;未出现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小针刀联合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颈椎病是一种安全又可靠效果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李晓英;张立国;刘军;穆福林;方志强;徐国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老年骨性关节炎作为老年人常见发病之一,因为该病疼痛感较强,还有晨僵和黏着感,所以一直另老年人备受困扰。目前,在老年骨性关节炎疾病治疗方法中,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倍受推崇,为此,本文就这一课题从老年骨性关节炎概述及病理、老年骨性关节炎治疗的难点以及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为骨性关节炎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建议,全力为老年人减轻病痛。
作者:高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包括人重组脑钠肽;左西孟坦;伊伐布雷定;AVP受体拮抗剂等。本文就CHF的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青;陈俊名;陈志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小汤山地区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以及调查其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小汤山地区452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其体质指数,以及检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晨尿尿糖筛选,对于其中尿糖阳性患者,再进行尿糖复查并进行空腹血糖及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已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对确诊的糖尿病患儿收集2型糖尿病患儿家族史、出生史、既往史及饮食习惯等资料,统计患病率并分析其高危因素和基本特征。结果:小汤山地区儿童青少年总超重率和总肥胖率分别为5.39%和2.38%,其中男女超重率分别为8.32%和4.45%(chi-square, p=0.0000),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35%和2.11%(chi-square, p=0.0000)。结论:在小汤山地区已发现肥胖与2型糖尿病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流行,且为隐匿发病,应提高父母肥胖健康教育和2型糖尿病知识水平和建立良好有效的家庭教育。
作者:周燕菊;刘龙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探讨分析影响门诊腹痛患者分诊准确率的原因及对策。通过失误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加强培训与考核,提高急性腹痛疾病的鉴别、分诊能力,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江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助产工作具有压力大、风险高、工作节奏快的特点,目前好多助产士的身心健康都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助产队伍的质量和母婴安全,本文通过对助产士职业风险因素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自身防护措施,大限度减少职业风险因素的危害。
作者:郭瑞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例举王维昌先生自拟生津汤治疗女性干燥综合征典型病例,阐述王维昌先生关于女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机是脾胃气虚,津液化生不足和脾气虚不能上散胃津的观点,总结王维昌先生采用益气生津法治疗女性干燥综合征的经验。
作者:班艳红;战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5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快速止惊、吸氧、降温、加强监护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及护理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利用迅速止惊、给氧、降温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惊厥。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头痛是门诊常见的主诉症状,其病因复杂。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压力的增大,因头痛就诊人数也越来越多。头颅CT检查作为门诊头痛一项常规检查,在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1]。为了解其头痛分布类型及 CT 检查对头痛必要性,特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因头痛行头颅CT检查患者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增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药品销售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医药零售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农村零售药店经受着营销、服务、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围困,不少农村零售药店经营发展陷入困境。经营者应在发展上重视投资管理和探索良性的经营方式,重视市场信息的搜集和运用,坚持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和便利化的服务理念,坚持优质服务的恒久性,来提高生存机遇和市场竞争能力。
作者:李培福;李春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胃溃疡并首次住院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治疗的整体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15.4±2.9) d,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9±2.7) d,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住院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中有32人治疗效果较好,6人治疗效果不明显,整体有效率为8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胃溃疡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常规护理的辅助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红;胡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脓毒症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提高并规范对本病的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尽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353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儿童脓毒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由于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各临床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对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尽早治疗是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同时,由于脓毒症诊断的广泛性,造成脓毒症诊断过滥,存在过度治疗。
作者:洪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人将68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为推拿治疗和口服氟桂利嗪和曲克芦丁药物对照组,治疗10天(一疗程)后,结果显示:推拿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氟桂利嗪和曲克芦丁。
作者:陈吉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金双歧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儿行金双歧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一周内均未出现副反应或死亡事件。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0%,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腹泻可改善患儿临床病症,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孔吉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或者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控制。因此,简单地说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及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总称总质量控制或全面质量控制。
作者:巴特尔加甫;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环节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完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及环节质量标准,强化清洗,检查包装,质量运行过程以及无菌物品,一次性无菌物品储存,发放个环节质量管理,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结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结论环节质量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主导的关键作用。
作者:王丹;李颖;占彩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本文针对康复训练及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2012的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50例,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的患者除了要进行常规性的内科治疗外,还要增加系统性的规范康复治疗,康复加针刺疗法治疗组的患者需要接受康复训练并且对患者进行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只要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即可,利用医学上的BRU分期和FMA积分法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定法,分别在患者进入各组时与进组后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科学的评定[1],对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病理选择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随访。结果:本次以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早期为对象,进组的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后,康复组与康复加针刺疗法组分别和对照组进行详细的比较,患者的下肢的BRU分期和FMA积分法以及FCA综合功能评分都要比对照组的评分高。康复组与康复加针刺疗法组比在进组后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患者的下肢分期积分以及综合功能评定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多次评定前后加以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对照组在进组后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患者的下肢分期积分以及综合功能评定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多次评定比较后,能够看出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治疗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提高,患者都有非常可观的疗效,康复训练与康复训练加针刺疗法治疗的效果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偏瘫患者有个自然康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季度,所以脑卒中后偏瘫早期患者适合较早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
作者:刘晓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由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但是免疫学内容抽象、枯燥,名词及英文缩写多,而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很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加上中职院校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较差。二者共同作用使得免疫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显得困难重重,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基础不扎实,给今后的技能培养和临床学习造成困难。如何提高中职护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免疫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激发护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劲头,让他们在快乐中探寻知识的真谛,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不再感到免疫学难于理解,无法记忆。
作者:张克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方法: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有针对、有步骤地实施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各项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结论: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的实践,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激发了护士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热情,从而有效的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了研究分析导致急诊内科病患昏迷的各种危险因素,同时为其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急诊内科进行急救的昏迷病患90例,使用统计学方法回顾分析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以及引发病患昏迷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导致病患昏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急性感染、中毒、肺性脑病、电解质紊乱、糖代谢紊乱、心脑血管意外等。通过对比发现,导致急诊内科病患昏迷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意外,严重时甚至诱发病患死亡。结论:导致急诊内科病患产生昏迷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心脑血管意外,为了提高病患急救成功率,尽早诊断、有效治疗是关键。
作者:苏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